資源簡介 (共24張PPT)題型一化學思想方法的應用題型研析·塑思維類型 1分類【典題1】(2023·仙桃中考)分類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純凈物:天然氣B.鹽:氯化鈣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D.堿:碳酸鈉B【典題2】(2022·金昌中考)構建元素化合價和物質類別的二維圖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如圖是碳元素的“價類二維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對應物質可能是CH4B.B點對應的物質充分燃燒可得到D點對應的物質C.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aCO3,它對應的點是FD.C點對應的物質與水反應可得到E點對應的物質D類型 2歸納總結【典題1】(2023·煙臺中考)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識的系統化,以下對某一主題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化學家與貢獻 B.化學用語與意義①湯姆森——發現原子核 ②侯德榜——發明聯合制堿法 ①H2——表示兩個氫原子②Fe2+——表示鐵元素的化合價是+2C.物質與構成粒子 D.物質、俗名與類別①銅——由銅原子構成 ②氯化鈉——由Na+和Cl-構成 ①碳酸鈉——純堿——堿②甲烷——天然氣——有機物C【典題2】(2023·龍東中考)歸納總結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組對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是 ( )A.化學與健康 B.化學與環保①老年人缺鈣會發生骨質疏松,容易骨折 ②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①溫室效應的形成與CO、CH4有關②酸雨的形成主要與SO2、氮氧化合物有關C.化學與安全 D.化學與生活①煤爐上放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內起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①霉變的花生蒸煮后可以食用②制糖工業利用焦炭脫色制白糖A類型 3推理分析【典題1】(2023·煙臺中考)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穩定性,則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B.燃燒都伴有發光、放熱現象,則有發光、放熱現象的一定是燃燒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則單質一定都是由同種元素組成D.離子都是帶電的粒子,則帶電的粒子一定都是離子C【典題2】(2023·福建中考)下列根據實驗證據進行的推理,正確的是 ( )A.電解燒杯中的水,兩電極均產生氣泡,可推測水的化學式為H2OB.向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可推測樣品已變質C.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可推測該可燃物含有氧元素D.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出現銀白色固體,可推測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的弱B類型 4控制變量法、對比實驗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探究Fe、Cu、Ag的金屬活動性強弱B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C 探究鐵銹蝕的條件D 驗證MnO2的催化作用【典題1】(2023·廣東中考改編)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D【典題2】(2023·泰安中考)設計對比實驗,控制變量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比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選項 A B實驗 設計實驗 目的 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鑒別硬水和軟水C選項 C D實驗 設計實驗 目的 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比較Fe和Zn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類型 5宏觀和微觀【典題】(2023·濰坊中考)“宏觀—微觀—符號”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請從不同角度完成對NaHCO3性質的學習。(1)NaHCO3的水溶液pH>7,在物質的分類中屬于_______(填“堿”“鹽”或“氧化物”)。醫療上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請根據圖1分析該反應的微觀實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 氫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結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2)圖2是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微觀示意圖,請分析并推測: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 (3)滅火器是航母上的必備用品。泡沫滅火器的原料之一是NaHCO3,其反應原理為Al2(SO4)3+6NaHCO3===3Na2SO4+2X↓+6CO2↑,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從微觀角度分析,反應后溶液中減少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 (4)NaHCO3受熱易分解產生Na2CO3和兩種常見氧化物,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Al(OH)3 Al3+、HC 2NaHCO3 Na2CO3+H2O+CO2↑ 【結論】NaHCO3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堿反應,還能與部分鹽反應,且受熱不穩定。【應用】(5)Ca(HCO3)2溶液中存在Ca2+和HC,下列物質不能與其發生反應的是______(填字母)。 A.石灰水 B.食醋C.純堿 D.食鹽 D 重溫·山東中考經典專練明方向1.(2023·濱州中考)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將CO2通入石蕊試液,石蕊試液也變紅,則CO2是酸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氧化鋁中也含有金屬元素,則氧化鋁是一種合金D.點燃H2、O2的混合氣體可能發生爆炸,則點燃CO、O2的混合氣體也可能發生爆炸題組演練·提素能D2.(2023·聊城中考)下列各組對主題知識的歸納中不正確的是( )A.化學與社會 B.化學與生活①“可燃冰”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源” ②合金、玻璃鋼都屬于金屬材料 ①采用真空包裝延長食品保質期②家庭烘焙面包時可加入適量小蘇打C.化學與勞動 D.化學與安全①向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調節土壤的pH ②回收廢棄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①探究工業煉鐵實驗時先通入CO,以防爆炸②稀釋濃硫酸時,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A3.(2022·東營中考)中國芯片蝕刻技術國際領先。NF3進行硅芯片蝕刻時的產物均為氣體,在蝕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殘留物。該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述四種物質均由分子構成B.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C.空氣中物質丁的質量分數為78%D.反應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數之比為3∶2D4.(2022·臨沂中考)控制變量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請結合下列實驗,回答相關問題:(1)A實驗中,觀察到薄銅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燒,濾紙碎片后燃燒,可以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實驗中,試管_______(填“①”或“②”)中的鐵釘會生銹。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① (3)C實驗中,試管②內反應更劇烈,說明金屬與酸反應的快慢與_____________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的濃度 Fe+2HCl===FeCl2+H2↑ 5.(2022·臨沂中考)構建知識網絡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酸、堿、鹽及金屬的知識網絡如圖(圖中“—”兩端的物質一定條件下可以反應),利用圖中信息回答問題:(1)某運送硫酸的罐車發生側翻,造成硫酸泄漏,為防止造成腐蝕和污染,用熟石灰進行處理。這是利用反應①的原理,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利用反應⑤探究金屬活動性強弱:將鋅粒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無色濾液。濾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________(填化學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H2SO4===CaSO4+2H2O Cu Zn+CuSO4===ZnSO4+Cu 精練·山東模擬對點演練提能力1.(2023·威海二模)歸納是化學學習過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歸納中正確的是( )A.新能源:氫能、太陽能、核能B.常量元素:鈣、硫、鐵C.氮肥:氯化銨、硝酸銨、硝酸鉀D.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璃纖維、玻璃鋼、鋼化玻璃A2.(2023·青島二模)小瑾同學用圖表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關系錯誤的是 ( )選項 甲 乙 丙 丁A 堿 燒堿 氫氧化鉀 純堿B 化合物 水 空氣 鐵C 溶液 糖水 生理鹽水 泥漿D 化石燃料 石油 煤 酒精B3.(2023·泰安一模)分類法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類錯誤的是 ( )A.由原子構成的物質:Si、Hg、C60B.鹽:純堿、小蘇打、硫酸鋁C.純凈物:液氮、冰水共存物、甲烷D.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鋅、鐵、碘A4.(2023·淄博二模)推理是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 )A.酸性溶液的pH<7,則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B.有機物一定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物C.化合反應的產物一定是化合物,則有化合物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D.可燃物燃燒時一定有發熱、發光的現象,則有發熱、發光現象的一定是燃燒A5.(2023·濟南二模)“對比法”是實驗探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如圖是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有關現象和結論,不正確的是 ( )A.①中鐵釘明顯生銹,②③中鐵釘幾乎不生銹B.對比②③可以說明鐵生銹一定要有氧氣參加C.對比①③可以說明鐵生銹一定要有水參加D.保持鐵制品表面清潔干燥可以防止鐵生銹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