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山東中考復習 人教版化學 基礎知識復習 實驗 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山東中考復習 人教版化學 基礎知識復習 實驗 課件

資源簡介

(共9張PPT)
實驗6 
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比較金屬的硬度
【實驗操作】如圖所示,將兩種金屬片相互刻畫。
【實驗現象】銅片在鋁片上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在銅片上留有
痕跡。
【實驗結論】銅的硬度比鋁_______,黃銅的硬度比銅_______。
 痕跡 
 黃銅(或白銅) 
 大 
 大 
3.探究金屬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
實驗電路圖
項目 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
導電性 將打磨好的鎂條(鋁片、鐵片、銅片)接入如圖所示電路中,接通電源 燈泡發光 金屬具有_______
導熱性 對鎂條(鋁片、鐵片、銅片)的一端加熱。過一會兒觸摸另一端 另一端_____ 金屬具有_______
延展性 捶打鎂條(鋁片、鐵片、銅片) 金屬_____、變大 金屬具有_______
導電性
發熱
導熱性
變薄
延展性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實驗操作】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銅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觀察銅片表面的
變化。
【實驗現象及結論】銅片表面逐漸變為_________,說明銅與氧氣在_________時
發生反應,生成_____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 
 加熱 
 黑色的氧化銅 
 2Cu+O2 2CuO 
2.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實驗 步驟 用小試管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
_________后點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
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
實驗 現象 盛放鎂條、鋁片、鋅粒、鐵片的試管中均有氣泡產生。放銅片的試管中無現象 氣體燃燒,發出___________火焰,
燒杯內壁上有__________
化學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活潑金屬鎂、鋁、鐵、鋅都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產生_________。 _______不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驗純 
 淡藍色 
水珠生成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2H2+O2 2H2O
 氫氣 
 銅 
3.比較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最終結論】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順序為_____________。
實驗步驟 向一支試管中加入打磨好的鐵片,再倒入少量硫酸銅溶液 向一支試管中加入打磨好的銅片,再倒入少量硝酸銀溶液
實驗現象 浸入溶液中的鐵片表面析出一層 _________固體。溶液由_________ 逐漸變為____________ 浸入溶液中的銅片表面析出一層
___________固體。溶液由_________
變為__________
化學方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 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
 紅色 
 藍色 
 淺綠色 
 銀白色 
 無色 
 藍色 
 Fe+CuSO4===FeSO4+Cu 
 2AgNO3+Cu===2Ag+ Cu(NO3)2
 鐵>銅>銀 
知識拓展
1.金屬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金屬材料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金屬材料的用途,但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在考慮金屬用途時,還要考慮金屬的價格、資源、是否美觀、使用是否便利、廢料是否易于回收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
2.金屬鐵的物理特性
鐵片為銀白色,而鐵粉為黑色。鐵粉與鐵片顏色不同的原因是鐵片結構密實,而鐵粉結構疏松,所以鐵片比鐵粉反光性強,呈銀白色,而鐵粉可吸收更多的光,呈黑色。
3.探究金屬銅與氧氣反應的性質
金屬銅呈光亮的紫紅色,將銅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顏色變為黑色。
針對此現象同學們做出兩種假設。
假設一:黑色物質為煙灰。
假設二:黑色物質為銅片與空氣中氧氣反應后生成的新物質。
【實驗設計】
趁熱打開密閉試管的橡膠塞,銅片中沒變色部分會變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項目 ① ②
操作 用潔凈的干布擦拭已冷卻銅片的黑色部分 把銅片放在試管中加熱 把銅片放在密閉試管中,先加熱銅片左端,變黑后,逐漸右移至不變黑后,再加熱銅片最右端
現象 黑色物質不易被擦掉 銅片由紫紅色變為黑色 右端不變黑
結論 該物質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_____,則銅片不會變黑
不是煙灰
銅片與氧氣反應生成新物質
氧氣
 外界空氣中的氧氣和熱的銅
發生反應,生成氧化銅 (共5張PPT)
實驗5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操作 步驟 計算 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3 g,水的質量為47 g
稱量 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3 g,放入燒杯中
量取 用_______ mL量筒量取水47 mL(水的密度為1 g·cm-3),倒入_________中
溶解 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瓶 保存 將上述配制好的溶液裝入細口瓶,貼上標簽保存。
標簽上的內容: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燒杯 
 攪拌,加快溶解速度 
 溶液名稱 
 溶質質量分數 
 50 
注意:
①稱量時“左物右碼”,取用砝碼用鑷子。
②稱量氫氧化鈉等有腐蝕性的藥品時,要放在燒杯中稱量。
③量取水時,要“先倒后滴”。
④玻璃棒不能用溫度計代替。
2.用已配好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密度約為1.04 g·cm-3),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
操作 步驟 計算 所需6%的氯化鈉溶液25 g(體積約24.04 mL);水25 mL
量取 用量筒量取濃溶液(接近所需體積時改用膠頭滴管)和水
混勻 用玻璃棒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
裝瓶 貼標簽 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放到指定位置
3.誤差分析
項目 影響溶質質量的因素 影響溶劑質量的因素
濃度 偏大 (1)稱量時砝碼已生銹或沾有油污,致溶質偏多; (2)量取濃溶液時仰視刻度,致溶質偏多 (1)量水時,俯視量筒刻度,致水偏少;
(2)量取的水未全部倒入燒杯中,致水偏少
濃度 偏小 (1)藥品和砝碼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碼,致溶質偏少; (2)藥品中含有固體雜質或不干燥或已潮解,致溶質偏少; (3)量取濃溶液時俯視刻度,致溶質偏少 (1)量水時仰視刻度,致水偏多;
(2)燒杯中原來有水,致水偏多(共9張PPT)
實驗1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類型 固+固加熱型 固+液不加熱型
操作 步驟 (1)連:連接儀器(順序:由下而上,由左而右)。 (2)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裝:裝入藥品,試管口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固定試管時,試管口應_______________(防止生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點:點燃酒精燈,先預熱,再集中加熱。 (6)收:收集氣體,排水法收集氣體,當_____________________時 開始收集;集滿時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集氣瓶_________ 在桌面上,防止氣體逸出。 (7)離:先將導管撤離出水面。 (8)熄:熄滅酒精燈 (1)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向錐形瓶中裝入
_________________。
(3)塞好帶有長頸漏斗
(或分液漏斗)和導管的
雙孔塞。
(4)向長頸漏斗(或分液
漏斗)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氣體
 一團棉花 
 防止加熱時試管內的
粉末狀物質進入導氣管 
 略向下傾斜 
 冷凝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炸裂 
 氣泡連續均勻冒出 
 正放 
 二氧化錳固體 
 過氧化氫溶液 
類型 固+固加熱型 固+液不加熱型
驗滿 向上排空氣法: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_____________,證明已滿; 排水法: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證明氧氣已滿
檢驗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證明集氣瓶內的氣體是氧氣
注意 事項 實驗結束后,先將___________移出水面,然后 _______________,以免因試管內壓強減小而 產生倒吸現象,使試管炸裂 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應該伸入液面
以下(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
漏斗中逸出
裝置 評價 (1)發生裝置評價:實驗室三種制取氧氣的方法中,更符合綠色化學特點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方法評價:___________收集的氣體更純凈,但含有一定的水蒸氣,氣體不干燥; _____________收集的氣體含有一定量的空氣,不純凈,但收集的氣體比較干燥
 木條復燃 
 集氣瓶口有較大氣泡往外冒時 
 導氣管 
 熄滅酒精燈 
 過氧化氫制氧氣 
 方法簡便,不需要加熱 
 排水法 
 排空氣法 
知識拓展
 多功能瓶在氧氣的制取過程中的使用
功能 裝置 氣體進出方向(填字母)
排水法 收集氧氣 氧氣由______進,
水從______流出
向上排空氣 法收集氧氣 氧氣由______進,
空氣由______出
氧氣的 干燥 氧氣由_______
進______出
氧氣體積 的測量 氣體從短管進,水從長管排出,通過測量量筒中水的體積,確定收集氧氣的體積
 b 
 a 
 a 
 b 
 a 
 b 
二、氧氣的性質探究
1.木炭燃燒實驗
(1)對比步驟Ⅰ前后說明木炭燃燒的劇烈程度與_______________有關。
(2)燃燒停止后,進行步驟Ⅱ檢驗燃燒產物,反應結束后將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氣瓶
中,觀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氧氣的濃度 
 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2.鐵絲燃燒實驗
探究1:直接加熱鐵絲
把螺旋狀鐵絲直接放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當鐵絲發紅時,把鐵絲移入盛有氧氣和
少量水的集氣瓶內,鐵絲并不能燃燒,這是因為鐵絲的溫度已經降至___________
以下。
探究2:火柴引燃鐵絲
迅速把鐵絲連同火柴一起插入盛氧氣的集氣瓶下部(沒有接觸到細沙),但不見鐵
絲燃燒,反復試驗均未成功。該同學認為可能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種:
 著火點 
【假設】A.鐵絲表面有了銹跡,影響了反應的進行;
B.點燃火柴后立即將它伸入瓶內,火柴燃燒消耗了氧氣,不利于鐵絲的燃燒;
C.火柴燃燒時有大量的熱量放出,將鐵絲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氣瓶下部,因放熱會使瓶內氧氣膨脹逸出,使鐵絲無法燃燒。
【實驗】根據以上假設,他對實驗應做的相應改進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砂紙打磨鐵絲,除去鐵銹 
 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將它伸入瓶內 
 將鐵絲和火柴由集氣瓶的上部到下部緩慢插入 
(4)下圖是實驗時的幾種操作方式,更能提高實驗成功率的方式是______(填字母)。
(5)經過改進后,實驗成功了,但另一位同學同樣操作,仍然沒有成功,可能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C 
 收集的氧氣跑掉了或收集的氧氣過少 
3.蠟燭燃燒實驗
探究蠟燭燃燒后“白煙”的成分。
【資料】蠟燭是由石蠟和棉線燭芯組成的。蠟燭完全燃燒后的生成物為二氧化
碳和水;蠟燭點燃時,燈芯周圍的石蠟先熔化,從固態變為液態,一部分熔化的石蠟
汽化為石蠟蒸氣,石蠟蒸氣燃燒產生火焰。
【實驗驗證】(1)吹滅蠟燭,并立即用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
其目的是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蠟燭燃燒時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氣體 
 二氧化碳能使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共11張PPT)
實驗2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2.實驗裝置的選擇
(1)發生裝置
發生 裝置
裝置 特點 操作簡便 便于添加液體 便于_____ _________ 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適用 范圍 用于制取少量氣體 用于制取較多量氣體 用于制取少量氣體
控制
反應速率
(2)收集裝置
由于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_______,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
發生反應,故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收集;使用多功能瓶收集
時,二氧化碳應從______口進,空氣從______口出
 大 
 向上排空氣法 
 a 
 b 
3.檢驗和驗滿
檢驗 方法: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
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注意事項:不能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收集的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因為
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還可能是氮氣等不
支持燃燒的氣體
驗滿 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用收集裝置中的乙圖,則將燃著
的木條放在b端),如果_________________,證明氣體已經收集滿。
注意事項:驗滿時,不能將燃著的木條伸進集氣瓶內;驗滿過程利用的
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木條立即熄滅 
4.操作步驟
①連接儀器→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藥品(先裝_____________,后裝
_____________)→④收集氣體→⑤驗滿→⑥結束實驗,整理儀器和藥品。
 固體藥品 
 液體藥品 
5.CO2的干燥與凈化
(1)裝置圖(B、C、D瓶的連接順序不能顛倒)
(2)各裝置中藥品的作用
B中飽和NaH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
C中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濃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實驗室里檢驗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溶液,是因為氫氧化鈣的溶解性小,氫氧化鈉的溶解性大。
 除去氯化氫雜質 
 檢驗氯化氫氣體是否除盡 
 除去水蒸氣(或干燥) 
知識拓展
1.實驗室制CO2的藥品替代問題
(1)不能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因為濃鹽酸易揮發,會使制得的CO2中混有大量HCl氣體。
(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因為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應繼續進行。
(3)選用長頸漏斗時,不能用碳酸鈉(或碳酸鉀)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為碳酸鈉(或碳酸鉀)是粉末狀固體,與稀鹽酸接觸面積大,反應劇烈,不利于控制反應速率及氣體的收集。
2.實驗裝置的創新——廢棄物的利用
上圖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都是利用了一些廢棄物品,較為環保。
 都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二、二氧化碳的性質探究
1.高低蠟燭燃燒實驗
如圖所示,向燃著高低蠟燭的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
(1)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1)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飲料瓶中倒入蒸餾水,再用注射器注入紫色石蕊試液(如圖所示),蓋上瓶塞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飲料瓶變癟,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2)如圖所示:
裝置中干石蕊紙花___________,說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呈_________,濕石蕊紙花
變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不變色 
 酸性 (共6張PPT)
實驗4 
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
3.實驗現象:
(1)負極上產生氣泡速率較快,液面下降快;
(2)正極上產生氣泡速率較慢,液面下降慢;
(3)負極與正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___。
4.生成氣體的檢驗:用_________________檢驗。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燃著的小木
條燃燒更旺,說明是_________;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以被燃著的小木條點燃,火焰呈
淡藍色,說明是_________。
 2∶1 
 燃著的小木條 
 氧氣 
 氫氣 
5.實驗結論:
(1)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正極產生了_______________,負極產生了_______________
(簡記為“正氧負氫”);
(2)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
 氧氣(或O2) 
 氫氣(或H2) 
 氫元素和氧元素 
6.結論的解釋與推廣:
(1)微觀解釋:
①水分子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構成。
②在化學變化中,_________可以再分,而_________不可以再分。
③在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不發生改變。
④化學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的過程。
⑤微觀反應示意圖:
 氫原子 
 氧原子 
 分子 
 原子 
 種類 
 數目 
 分子分解成原子 
(2)定量分析實驗數據:
如圖是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和質量的坐標圖,分析可得體積比V(H2)∶
V(O2)=_________,質量比m(H2)∶m(O2)=_________。
通過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推出水分子構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的
個數比為_________,即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經進一步科
學確認,得出水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3)能量變化:電解水是將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能的過程。
 2∶1 
 1∶8 
 2∶1 
 H2O 
 電 
 化學 
7.實驗成功的關鍵:
(1)做電解水實驗時,向水中加入一些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2)裝置氣密性良好。
8.實驗誤差分析:
在實驗操作中負極、正極兩極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比往往大于2∶1,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氣氧化性很強,有些在
電極上發生了反應。
 增強水
的導電性 
 裝置漏氣 
 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氫氣稍大 (共9張PPT)
實驗3 
燃燒條件的探究
4.實驗現象及分析
對比實驗 實驗現象 現象分析
銅片上的白磷、紅磷 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 銅片的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而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銅片上的白磷、熱水中的白磷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熱水中的白磷沒有和氧氣接觸,銅片上的白磷和氧氣接觸,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熱水中的白磷 不燃燒,通氧氣后燃燒 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5.實驗結論
燃燒需要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者缺一不可。
 可燃物 
 空氣(氧氣) 
 溫度達到著火點 
知識拓展
(1)其他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一段時間后,燒杯中的蠟燭熄滅,外面的蠟燭不熄滅 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乒乓球片燃燒,濾紙片不燃燒 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棉球上的酒精燃燒,水不燃燒 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物質必須是可燃物
(2)教材實驗改進
①裝置改進
白磷燃燒時產生的五氧化二磷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改進思路為將實驗
放在密閉容器中(如圖所示),下列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密閉裝置中進行,減少對空
氣的污染 
知識拓展
(1)其他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一段時間后,燒杯中的蠟燭熄滅,外面的蠟燭不熄滅 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乒乓球片燃燒,濾紙片不燃燒 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棉球上的酒精燃燒,水不燃燒 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物質必須是可燃物
(2)教材實驗改進
①裝置改進
白磷燃燒時產生的五氧化二磷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改進思路為將實驗
放在密閉容器中(如圖所示),下列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密閉裝置中進行,減少對空
氣的污染 (共6張PPT)
實驗7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
實驗 操作步驟 化學現象與結論
2.酸與金屬氧化物、活潑金屬反應 現象:①中鐵銹逐漸_________,溶液由_________ 變為_________。 ②中鐵銹逐漸_________,溶液由_________變為 _________,一段時間后,產生_________, 溶液變為__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___________, 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______________ 將鐵釘放入試管時應如何操作
試管橫放,鐵釘放在試管口,再將試管慢慢豎起,鐵釘緩緩滑到底部,以免打破試管底
 消失 
 無色 
 黃色 
 消失 
 無色 
 黃色 
 氣泡 
 淺綠色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鹽和水 
 鹽和氫氣 
實驗 操作步驟 化學現象與結論 問題與交流
3.堿與某些鹽、酸與難溶性堿的反應 現象:①中生成_________________, ②中________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堿溶液能與某些鹽溶液反應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能與堿反應生成___________ —
 藍色絮狀沉淀 
 沉淀逐漸消失 
2NaOH+CuSO4===Cu(OH)2↓+Na2SO4
Cu(OH)2+2HCl===CuCl2+2H2O
 另一種堿和另一種鹽 
 鹽和水 
實驗 操作步驟 化學現象與結論 問題與交流
4.酸與堿反應 現象:①中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 ③中蒸發皿底部有少量____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酸與堿能發生______________ 液體蒸干后,蒸發皿中白色的固體成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氫氧化鈣的性質 現象:②中形成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___________, ④中加入稀鹽酸后變為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呈_______性,能與酸發生 ______________ 通過該實驗,可以驗證
氫氧化鈣_________于
水,氫氧化鈣溶液能使
無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_
注意:實驗完畢整理洗滌。
 無色溶液變紅色 
 逐漸變為無色 
 白色固體 
 HCl+NaOH===NaCl+H2O 
 中和反應 
 氯化鈉固體 
 白色渾濁液體 
 變紅色 
 無色澄清的液體 
2HCl+Ca(OH)2===CaCl2+2H2O
 堿 
 中和反應 
 微溶 
 變紅 
知識拓展
 驗證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實驗設計
(以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為例)
1.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驗證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與結論
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后,U形管中的
紅墨水_________流動,此現象說
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氣體能發
生反應
 向左 
2.根據他的設計思路,同學們集思廣益設計出如下實驗:
以上實驗之所以出現明顯的現象,同學們利用的原理是反應發生時由于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造成裝置內_____________的變化。
 氣體壓強 (共22張PPT)
實驗8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溶解 加水溶解可溶性固體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0 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 逐漸加入盛有10 mL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 璃棒攪拌,直至_________________。 ②稱量用剩的粗鹽,計算10 mL水中溶解的粗 鹽的質量,記錄為m1 g ①粗鹽不能倒入量筒中溶解。
②玻璃棒不要碰撞燒杯內壁發出響聲
 粗鹽不再溶解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過濾 固液分離,除去難溶性雜質 用濾紙和漏斗制作一個過濾器。 將燒杯中的渾濁液體沿_______  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觀察濾 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 ①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②如果濾液渾濁,應 ___________ 
玻璃棒
再過濾一次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蒸發 加熱除去水分,促使可溶性固體結晶析出 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 中,用酒精燈加熱。加熱蒸 發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觀察蒸發皿中食鹽的外觀。 當蒸發皿中_____________ 時,停止加熱。使用_______ 取下正在加熱的蒸發皿 ①蒸發皿中的液體不超過其
容積的________。
②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③不要立即把蒸發皿放在實
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面
出現較多固體
坩堝鉗
 2/3 
 防止因
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
飛濺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計算 產率 定量分析粗鹽的含鹽量 將蒸發皿中的固體用_______  轉移到紙上,稱量后。記錄質量 為m2 g,回收到指定容器中。 計算精鹽的產率 =×100% 此時得到的精鹽固體是
否為純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玻璃棒
 不是。精鹽中還含有
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
CaCl2等)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計算 產率 定量分析粗鹽的含鹽量 將蒸發皿中的固體用_______  轉移到紙上,稱量后。記錄質量 為m2 g,回收到指定容器中。 計算精鹽的產率 =×100% 此時得到的精鹽固體是
否為純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玻璃棒
 不是。精鹽中還含有
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
CaCl2等)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溶解 加水溶解可溶性固體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0 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 逐漸加入盛有10 mL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 璃棒攪拌,直至_________________。 ②稱量用剩的粗鹽,計算10 mL水中溶解的粗 鹽的質量,記錄為m1 g ①粗鹽不能倒入量筒中溶解。
②玻璃棒不要碰撞燒杯內壁發出響聲
 粗鹽不再溶解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過濾 固液分離,除去難溶性雜質 用濾紙和漏斗制作一個過濾器。 將燒杯中的渾濁液體沿_______  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觀察濾 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 ①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②如果濾液渾濁,應 ___________ 
玻璃棒
再過濾一次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蒸發 加熱除去水分,促使可溶性固體結晶析出 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 中,用酒精燈加熱。加熱蒸 發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觀察蒸發皿中食鹽的外觀。 當蒸發皿中_____________ 時,停止加熱。使用_______ 取下正在加熱的蒸發皿 ①蒸發皿中的液體不超過其
容積的________。
②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③不要立即把蒸發皿放在實
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面
出現較多固體
坩堝鉗
 2/3 
 防止因
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
飛濺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溶解 加水溶解可溶性固體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0 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 逐漸加入盛有10 mL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 璃棒攪拌,直至_________________。 ②稱量用剩的粗鹽,計算10 mL水中溶解的粗 鹽的質量,記錄為m1 g ①粗鹽不能倒入量筒中溶解。
②玻璃棒不要碰撞燒杯內壁發出響聲
 粗鹽不再溶解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過濾 固液分離,除去難溶性雜質 用濾紙和漏斗制作一個過濾器。 將燒杯中的渾濁液體沿_______  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觀察濾 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 ①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②如果濾液渾濁,應 ___________ 
玻璃棒
再過濾一次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蒸發 加熱除去水分,促使可溶性固體結晶析出 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 中,用酒精燈加熱。加熱蒸 發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觀察蒸發皿中食鹽的外觀。 當蒸發皿中_____________ 時,停止加熱。使用_______ 取下正在加熱的蒸發皿 ①蒸發皿中的液體不超過其
容積的________。
②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③不要立即把蒸發皿放在實
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面
出現較多固體
坩堝鉗
 2/3 
 防止因
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
飛濺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計算 產率 定量分析粗鹽的含鹽量 將蒸發皿中的固體用_______  轉移到紙上,稱量后。記錄質量 為m2 g,回收到指定容器中。 計算精鹽的產率 =×100% 此時得到的精鹽固體是
否為純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玻璃棒
 不是。精鹽中還含有
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
CaCl2等)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計算 產率 定量分析粗鹽的含鹽量 將蒸發皿中的固體用_______  轉移到紙上,稱量后。記錄質量 為m2 g,回收到指定容器中。 計算精鹽的產率 =×100% 此時得到的精鹽固體是
否為純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玻璃棒
 不是。精鹽中還含有
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
CaCl2等)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過濾 固液分離,除去難溶性雜質 用濾紙和漏斗制作一個過濾器。 將燒杯中的渾濁液體沿_______  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觀察濾 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 ①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②如果濾液渾濁,應 ___________ 
玻璃棒
再過濾一次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溶解 加水溶解可溶性固體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0 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 逐漸加入盛有10 mL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 璃棒攪拌,直至_________________。 ②稱量用剩的粗鹽,計算10 mL水中溶解的粗 鹽的質量,記錄為m1 g ①粗鹽不能倒入量筒中溶解。
②玻璃棒不要碰撞燒杯內壁發出響聲
 粗鹽不再溶解 
步驟 原理 操作 要點
蒸發 加熱除去水分,促使可溶性固體結晶析出 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 中,用酒精燈加熱。加熱蒸 發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觀察蒸發皿中食鹽的外觀。 當蒸發皿中_____________ 時,停止加熱。使用_______ 取下正在加熱的蒸發皿 ①蒸發皿中的液體不超過其
容積的________。
②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③不要立即把蒸發皿放在實
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面
出現較多固體
坩堝鉗
 2/3 
 防止因
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
飛濺 
知識拓展
1.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過濾、蒸發、計算產率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否相同
操作 儀器 作用
溶解 玻 璃 棒 攪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 _________
蒸發 _________,防止局部溫度過高而造成液滴飛濺
計算 產率 _________固體
 加快粗鹽的溶解速率 
引流 
 攪拌 
 轉移 
2.實驗操作速率
(1)粗鹽溶解時,除了攪拌,還有哪些方法能加快粗鹽溶解的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過濾前的哪些準備可以讓粗鹽水的過濾速度變得更快
①濾紙_________________,不要留有氣泡。
②靜置沉淀,先將_____________倒入漏斗過濾。
(3)若加足量的水將這5 g粗鹽全部溶解,對本實驗有何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研缽將顆粒較大的粗鹽研碎,增大粗鹽與水的接觸面積,可加速粗鹽的
溶解 
 緊貼漏斗內壁 
 上層清液 
 加水越多,過濾和蒸發時間越長,蒸發操作消耗的能量也越多 
3.提高食鹽產率
(1)將粗鹽逐漸溶于水時,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粗鹽時,曬鹽和煮鹽的目的都是通過蒸發鹽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濃縮。想一
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來達到同一目的 (提示:從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
考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盡可能使粗鹽溶解在水中,形成飽和溶液 
 不能,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3)粗鹽初步提純過程中,哪些操作會導致精鹽產率不準確
①產率偏低的原因:
a.溶解時氯化鈉未全部溶解;攪拌時液滴濺出。
b.傾倒時有濾液殘留在燒杯或灑出;過濾時沒有洗滌燒杯、玻璃棒和濾渣。
c.蒸發時局部溫度過高造成_____________。
d.轉移稱量時精鹽殘留在玻璃棒上或_____________。
②產率偏高的原因:
a.蒸發后,固體中含有水分。
b.稱取的粗鹽質量偏_______或精鹽質量偏_______。
 液滴飛濺 
 蒸發皿中 
 小 
 大 
4.鹽的性質歸納
本實驗利用了氯化鈉的哪些性質
(1)氯化鈉___________水,不與水反應;
(2)氯化鈉的熔點和沸點比較高;
(3)氯化鈉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適用_________結晶。
 易溶于 
 蒸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万宁市| 肥东县| 衡水市| 溧阳市| 新源县| 抚宁县| 交口县| 新闻| 武川县| 根河市| 彰化县| 城口县| 武宣县| 南通市| 玛多县| 洛阳市| 石景山区| 美姑县| 磴口县| 华安县| 凭祥市| 清原| 任丘市| 闸北区| 厦门市| 新河县| 延寿县| 新平| 鄂托克旗| 吉水县| 安泽县| 琼结县| 新余市| 嫩江县| 衡阳县| 祥云县| 洱源县| 准格尔旗| 桐城市|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