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2講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 標 要 求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2.初步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與方法。3.以自然界中的碳循環為例,認識物質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轉化及其對維持人類生活與生態平衡的意義。必考化學方程式建構知識體系注:“——”表示物質之間相互能反應,“→”表示物質之間存在的轉化關系 。考點研析·塑思維考點1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典題】(2023·臨沂中考)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一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X表示反應物)。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X可以是單質或氧化物B.“CO→CO2”的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C.“CO2→H2CO3”的反應可以用石蕊溶液檢驗D.“CO2→CaCO3”的反應可以用于實驗室檢驗二氧化碳B變式(2022·泰安中考)如圖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簡圖(X為H2CO3,Y為C6H12O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一中X溶液顯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圖二轉化1實現了無機化合物到有機化合物的轉化C.圖一、圖二對比說明,反應物相同,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的相對穩定A考點2碳達峰與碳中和【典題】(2023·東營中考)我國提出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為與擔當,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碳達峰”“碳中和”中的“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破壞了自然界碳循環的平衡,下列反應不會加劇“溫室效應”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煤+氧氣 二氧化碳+水 B.CH4+2O2 CO2+2H2OC.H2CO3 === H2O+CO2↑ D.石油+氧氣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或CO2) C (3)實現“碳中和”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節能減排,二是轉化吸收。①下列措施不符合節能減排理念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A.開發使用新能源B.節約用電,綠色出行C.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盡量減少使用塑料袋②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寫一個轉化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O2+2NaOH===Na2CO3+H2O ③科學家利用新型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CH3OH),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深加工后可作為一種新型清潔燃料,該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該反應涉及3種氧化物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 CH3OH+H2OC.該反應實現了由無機物到有機物的轉化D.該反應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還能獲得比較理想的能源 CD 變式(2022·濱州中考)我國宣布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A.大力發展火力發電,滿足用電需求B.全民參與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C.限制燃放煙花爆竹,文明慶賀節日D.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綠色出行A考點3二氧化碳的性質與制取【典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以下藥品①塊狀石灰石②碳酸鈉粉末③稀鹽酸④稀硫酸中的_________(填序號)。 (2)實驗室有如圖裝置,根據要求回答問題:Ⅰ.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為_____________, ②為___________。 ①③ 長頸漏斗 錐形瓶 Ⅱ.對比裝置B、C,有錯誤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Ⅲ.實驗室要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__,收集裝置是______;利用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和收集裝置還能制取另外一種常見氣體,利用此裝置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或D) E 2H2O2 2H2O+O2↑ 變式(2023·菏澤模擬)如圖A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檢驗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你回答:(1)a儀器的名稱為_________。 (2)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管 CaCO3+2HCl===CaCl2+H2O+CO2↑(3)小雨同學按圖A方式將導管伸入試管中,溶液未出現渾濁現象,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 (4)為了制取方便,小林同學設計了如圖B、C、D三種改進裝置,你認為能起到“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效果的是________(填字母)。 裝置的氣密性不好(或使用鹽酸濃度過大) CD 重溫·山東中考經典專練明方向1.(2023·濰坊中考)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A.金剛石硬度大,用于切割大理石B.干冰升華吸熱,用于人工降雨C.石墨烯導電性強,用作新型電阻觸摸屏的電極D.氫氧化鈉固體易吸水,用于干燥二氧化碳題組演練·提素能D2.(2022·濟南中考)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新技術,該技術通過CO2汽化吸熱完成制冰過程。下列相關說法不合理的是( )A.CO2屬于氧化物B.液態CO2汽化屬于化學變化C.該制冰新技術的使用有利于環境保護D.該制冰過程中水分子的構成不變B3.(2021·棗莊中考節選)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達成這一目標,一方面要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盡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1)生活中我們要樹立“低碳”理念,下列符合這一理念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露天焚燒秸稈B.使用節能電器C.大力發展火力發電D.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 BD (2)化石燃料的消費會增加碳排放,充分燃燒1 000 g天然氣和1 000 g煤產生CO2和SO2的質量如圖所示,則燃燒_______(填“天然氣”或“煤”)產生的氣體更易導致酸雨,開發和使用清潔能源勢在必行,氫氧燃料電池工作時能實現碳的“零排放”,是因為氫和氧反應的生成物只有_________(寫化學式)。 煤 H2O (3)使用膜分離法把CO2從空氣中分離出來,該過程中CO2發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以二氧化碳和氨氣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配平該化學方程式,x等于______。 物理變化 2 4.(2023·聊城中考)掌握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是必備的化學素養。請根據圖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應選擇圖1裝置的順序依次為_________。 (4)將二氧化碳不斷通入一定量的水中,利用pH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如圖2所示,燒杯內溶液pH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集氣瓶 B 2H2O2 2H2O+O2↑ BFD CO2+H2O===H2CO3 精練·山東模擬對點演練提能力1.(雙選·2023·青島一模)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作制冷劑B.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防腐C.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可用來冶煉金屬D.石墨具有導電性,可用于生產鉛筆芯C、D2.(2023·青島一模)如圖所示實驗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說明CO2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象是 ( )A.①變紅,③不變紅B.④變紅,③不變紅C.①、④變紅,②、③不變紅D.④比①先變紅,②、③不變紅D3.(2023·德州一模)如圖所示進行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要先通CO2后加熱B.黑色的氧化銅變紅,發生以下反應C+2CuO 2Cu+CO2↑C.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D.丁既可吸收CO2,也可收集COB4.(2023·臨沂一模)實驗室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寫出用B裝置制備氧氣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頸漏斗 B 2H2O2 2H2O+O2↑ (3)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時不選用E裝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情況下,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制取甲烷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寫一種即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與水發生反應 C(或E) 感悟·全國真題全國巧練拓視野1.(2023·益陽中考)化學觀念是化學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從不同化學觀念角度對CO和CO2的認識錯誤的是 ( )A.元素觀:CO和CO2都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B.分類觀:CO和CO2都屬于氧化物C.變化觀:CO和C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D.結構觀: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化學性質相似D2.(核心素養題·2023·赤峰中考)化學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試從科學家認識物質的視角認識CO2。(1)分類角度:CO2屬于___________(填“單質”“氧化物”或“有機物”)。 (2)微觀角度:我國研制的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將CO2和H2轉化為甲烷(CH4)和X。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請你畫出X分子的微觀示意圖: 。 氧化物 (3)性質角度:三百多年前,人們發現一些洞穴內有一種能使燃燒的木柴熄滅的氣體,后來該氣體被證實是CO2。據此推測CO2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應用角度:可用如圖所示方法自制汽水來消暑解熱。制取汽水時,NaHCO3與檸檬酸反應生成檸檬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打開汽水瓶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_________有關。 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 壓強 (5)環保角度: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根本對策是控制CO2的排放量。請你提出一項可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或植樹造林等(合理即可) 3.(2023·成都中考節選)生活中含碳物質種類繁多、應用廣泛。根據如圖回答問題。(1)圖1中物質的類別未包括______(填字母)。 a.酸 b.堿 c.鹽 d.有機物(2)圖1中物質轉化可通過分解反應實現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b ⑥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