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 導學案 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 導學案 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簡介

第 24 課:人民解放戰爭
【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 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及意義。
【重點難點】
1. 重點:重慶談判 解放戰爭的進程
2. 難點:解放戰爭勝利原因
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一)重慶談判
1.背景
(1)抗日戰爭勝利后,和平建國是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
(2)存在兩種建國方針:中共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建立一個新民主義國家;國民黨堅持內戰與獨裁方針 (3)美國推行“扶蔣反共 ”的政策,支持蔣介石打內戰。
2.過程
(1)1945 年 8 月,蔣介石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舉行和平談判。
(2)8 月底,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乘專機抵達重慶。
3.結果:
1945 年 10 月 10 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協定規定: 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 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
(二)政治協商會議
1、1946 年 1 月 10 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
2、參加者:國民黨、共產黨、民主同盟、青年黨和無黨派人士代表。
3、內容: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案等五項協議。
4、結果: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很快否決了這些協議。
二、人民解放戰爭(1946、6----1949、9)
1.爆發標志:
1946 年 6 月,國民黨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2.戰略防御
階段 全面進攻 中原解放區 重點進攻 陜北、山東解放區
時間 1946 年 6 月— 10 月 1947 年 3 月—6 月
方針 對策 自力更生、以運動戰方式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 攻 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離延安,轉戰 陜北
結果 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約 30 萬人,粉碎 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 的勝利;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 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
3.戰略反攻——千里躍進大別山
(1)時間:1947 年 6 月
(2)概況: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 12 萬人,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統治 的中心南京、武漢,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
經過連續作戰,人民解放軍先后殲滅國民黨軍精銳 200 多萬,迫使國民黨軍隊主力退守沈陽、北平、 徐州等孤城,被動防御作戰。中共中央認為戰略決戰時機已經成熟。
4.戰略決戰——三大戰役
(1)過程:
戰役名稱 時間 軍隊 殲敵數 解放地區
遼沈戰役 1948年9 月至 11 月 東北野戰軍 47 萬 余人 東北全境
淮海戰役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 華東野戰軍和中 原野戰軍 55 萬 余人 長江中下游以北 廣大地區
平津戰役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 東北野戰軍和華 北軍區第二、三 兵團 52 萬 余人 基本解放華北全 境
(2)影響: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5.北平和談
(1)背景
①三大戰役后,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軍事力量全線崩潰。
②1949 年 1 月 21 日,蔣介石宣告引退, 由李宗仁代理其總統職務。
(2)談判:1949 年 4 月,以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團和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國民黨南京政府代表團, 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
(3)結果:國民黨最終拒絕在雙方代表達成的《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談判破裂。
6.渡江戰役
(1)經過: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澤東、朱德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西起湖口、 東至江陰的戰線上,分三路發起渡江戰役,迅速突破長江防線。
(2)結果:4 月 23 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標志: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原因:
①國民黨:因其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 利益,從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喪失了在中國大陸的統治權。
②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 組織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有一支堅持武裝斗爭的人民軍隊,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正確 指導下,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2)意義
①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勝利。②國內: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③國際:改變了世 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四、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
1.財政經濟崩潰:為了維持戰爭的龐大開支,國民政府無限制地發行紙幣,導致惡性的通貨膨脹,物 價飛漲。
2.階級矛盾擴大: 國民黨的反動政策和官僚資本的巧取豪奪,使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受到殘 酷的壓迫和剝削,民族資產階級也受到排擠和打擊,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民不聊生。
3.政治統治危機:1946 年 11-12 月,國民黨包辦的“ 國民大會 ”在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和民主同盟 堅決反對,拒絕出席。會議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進一步暴露了國民黨當局堅持獨裁和內戰的真面目。
五.中國共產黨的努力
(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1.過程:1947 年夏,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封建剝削,實行耕者有其田
2.意義:意義: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人民參軍支 援前線,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召開:1949 年春,河北平山西柏坡。
2.內容
①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基本方針。
②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勝利后黨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③提出了“兩個務必 ”,提醒中國共產黨全黨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
(3)意義: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
【深化探究】
一、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
1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1)政治上,中國共產黨組成了一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 力量,共同奮斗。
(2)經濟上,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
(3)思想上,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指導,走經過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4)軍事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正確方針政策;有一支人民的革命軍隊,堅持武裝斗爭。
2 、國民黨方面政治孤立,失去民心;軍隊厭戰,士氣低落;貪官橫行,統治腐??;美援斷絕,內部分裂。
3 、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違背了抗戰勝利后和平、民主的歷史發展趨勢,也違背 了中國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注定要走向失敗和滅亡。
二、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
1 、農村革命根據地:特指 1927 年至 1937 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控制下的地區,也叫“蘇區 ”。 2 、敵后抗日根據地:特指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控制下的地區。
3 、解放區:特指人民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控制下的地區,以區別于國統區。
三、中共歷史上工作重心的三次轉移
1 、土地革命時期:1927 年秋收起義后,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2 、解放戰爭即將勝利時:1949 年七屆二中會會,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
3 、“文革”結束后: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工作重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四、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歷程
1 、從中國的國情認識到民主革命綱領的重要性。中共一大提出的建立共產主義的目標,不符合中國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中共二大提出“兩步走”。
2 、從工人運動失敗認識到統一戰線的重要性。中共一大提出的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工人運動,被鎮壓后意識 到需要聯合其他階級,中共三大提出國共合作。
3 、從大革命失敗認識到革命領導權和武裝斗爭的重要性。第一次國共合作中,陳獨秀放棄了革命領導權, 南昌起義開始創建人民軍隊,掌握了革命武裝。
4 、探索出一條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都是借鑒蘇聯經驗,在大城市進行,毛澤東把馬 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創立“工農武裝割據”理論,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 路。
5 、從依賴共產國際到獨立自主地處理黨內問題。由于共產國際的錯誤指揮,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 進行戰略轉移。在遵義會議上,中共獨立自主地解決黨的組織路線問題,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6 、依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正確處理國共兩黨關系。國共兩黨曾兩次合作,特別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現 出中國共產黨顧全大局,以民族利益為重的理智和成熟。
五、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三條統一戰線
名稱 存在時間 主要目標 主要功績
革命統一戰 線 1924— 1927 年 反帝反封建 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
抗日民族統 一戰線 1937— 1945 年 抗擊日本侵略者 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第二條戰線 1946— 1949 年 反對美蔣 配合了人民解放軍的作戰
【教材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P148
閱讀這段材料,思考民主黨派的建國主張。
答案提示
材料反映了中國民主黨派對于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思考。民主黨派的建國主張是從民主自由的理念出發,呼 吁建立一個" 自由自主的國家"。這既體現了當時國民向往和平民主的心聲和努力,也揭示出中國共產黨的 政治主張是民心所向。" 自由自主的國家"和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要建立的新民主主義國 家是相呼應的 ;"非先實行民主決無從實現統一",針對的是國民黨一黨專政、堅持獨裁內戰的方針。
※思考點 P149
抗戰勝利后國統區為什么出現這樣的狀況
答案提示
國統區經濟崩潰和人民民主運動高漲的根本原因在于,國民黨反動派為了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在國統 區進行經濟掠奪、政治獨裁。一方面,國民黨為解決因發動內戰而產生的嚴重財政困難,在城市征收苛捐 雜稅,濫發紙幣,在農村征糧加租,抓丁拉夫。這一切導致的惡果是物價飛漲、民族工商業破產、工人失 業、農民流亡、耕地荒廢,人民掙扎在饑餓和死亡線上。另一方面,為了維護專制獨裁統治,國民黨對廣 大愛國學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階層人民群眾要求停止內戰、反對迫害民主運動進行殘酷鎮壓,盡失人心。
※思考點 P152
結合具體史實,思考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統治崩潰的原因。
答案提示
國民黨政權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展 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從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喪失了在中國大陸的統治權。
具體包括∶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箲饎倮院?,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國民黨違反民意,發 動內戰,實行一黨專政,遭到全國人民的一致反對。②經濟崩潰,物價暴漲。國民黨為解決內戰軍費開支, 加緊對人民的搜刮,濫發紙幣,造成物價狂漲,民族工商業破產,工農業生產下降,廣大人民在死亡線上 掙扎。③軍隊厭戰,士氣低落。軍隊官兵厭戰,臨陣起義、投降的現象不斷發生。④貪官橫行,統治腐敗。 政府橫征暴斂,搜刮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以后,許多官員利用接收機會。貪污盜竊,敲詐勒索。⑤美援斷 絕,蔣桂分裂。國民黨政治的腐敗,軍事的潰敗,使美國逐漸對蔣介石失去信心,國民黨內部也是矛盾重 重。
※問題探究 P152
閱讀上述材料,探究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勞動節口號的時機和意義。
答案提示
時機∶1948 年春,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發展,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順利進行,解放軍收復延安。而國民黨在軍 事上、政治上、經濟上已陷人全面危機,尤其是制憲國大和偽憲法的出籠,使國民黨愈加孤立。各民主黨 派和廣大無黨派人士日益傾向于支持人民革命。中國共產黨適時提出"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 合政府"的主張。
意義∶口號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將"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作為目標,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進一步鞏固 和擴大,標志著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民主聯合政府的政治條件已經成熟。
復習要點
1. 重慶談判(背景,時間,結果)
2. 人民解放戰爭的爆發標志
3. 戰略防御分為哪兩個階段
4. 戰略反攻(時間、標志)
5. 戰略決戰(過程、影響)
6.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及意義
7. 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
8. 土地改革(過程,意義)
9. 七屆二中全會(時間、地點、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州县| 新建县| 茶陵县| 平塘县| 九龙城区| 岐山县| 青龙| 双流县| 永寿县| 巫溪县| 孝感市| 买车| 威海市| 白玉县| 芷江| 海淀区| 巴彦淖尔市| 修武县| 板桥市| 中阳县| 辽阳县| 天祝| 措勤县| 朝阳区| 吴堡县| 罗山县| 建宁县| 杭锦旗| 鹤峰县| 寿阳县| 剑河县| 恩施市| 乌苏市| 宁安市| 东兴市| 广汉市| 隆安县| 鹿邑县| 东源县| 横峰县|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