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知識清單·理脈絡一、燃燒與滅火二、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fā)【考點】燃燒、滅火及安全知識【示范題1】(2023·長沙中考)認識燃燒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做好消防安全。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鐵絲只需與空氣接觸就會燃燒B.用嘴吹滅蠟燭是因為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C.電線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澆滅D.用完酒精燈后用燈帽蓋滅考點突破·釋疑難D【方法點撥】1.燃燒和滅火的關(guān)系。注意:著火點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一般不會發(fā)生改變。2.常見的滅火原理和方法。(1)將可燃物撤離燃燒區(qū),與火源隔離。如液化氣起火,應關(guān)閉閥門;森林、草原著火應設置隔離帶。(2)隔絕空氣。油鍋著火,應蓋上鍋蓋;酒精灑在實驗臺上著火,用濕抹布蓋滅;檔案室著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3)用大量的冷卻劑(如水等)冷卻燃燒物,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如建筑物著火時,用高壓水槍滅火。【示范題2】(2023·株洲中考)在實驗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發(fā)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確的處理措施能減少事故對人體的傷害。下列有關(guān)事故的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 )A.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燒,用濕抹布蓋在燃燒的酒精上B.電線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滅火C.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氫氧化鈉溶液D.煤氣中毒時,輕度的應呼吸大量新鮮空氣,嚴重的要立即送醫(yī)C【實驗】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1.首先進行猜想——物質(zhì)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2.在驗證每一個條件時,注意確定好實驗的變量,控制好無關(guān)變量,如要探究溫度的影響,則所選可燃物的種類、質(zhì)量、形狀,氧氣的含量等需相同,然后通過對比在溫度不同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燃燒現(xiàn)象的不同,從而確定溫度對燃燒的影響。實驗探究·培素養(yǎng)3.實驗探究常用的方法:實驗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實驗探究中往往是兩種方法結(jié)合使用,在控制變量法的基礎上,運用對比法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jié)論。如此實驗運用了對比法和控制變量法。圖1中銅片上的白磷與紅磷對比,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銅片上的白磷與水中的白磷對比,通過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從而得出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結(jié)論。又通過對比圖2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的現(xiàn)象,驗證了結(jié)論的正確性。4.實驗裝置改進方案:白磷燃燒時產(chǎn)生的白煙會彌漫在空氣中,污染空氣。可以讓白磷燃燒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以采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示范題】(2023·河南中考)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由此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答: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寫出一種能使其燃燒的方法。答:用導管向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合理即可)【變式訓練】(2023·安徽中考)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探究磷燃燒的條件,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室可通過加熱KMnO4制取O2B.通入O2后,白磷燃燒,說明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只需要O2C.通入O2后,紅磷不燃燒,白磷燃燒,說明白磷著火點比紅磷低D.實驗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B【命題點一】燃燒與滅火1.(2021·邵陽中考)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如圖為某實驗示意圖,有關(guān)該實驗說法錯誤的是 ( )A.只有銅片上的白磷燃燒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氣,白磷會燃燒C.熱水的作用既提供熱量又隔絕空氣D.升高水的溫度,銅片上的紅磷也能燃燒湖南真題鏈接D2.(2022·湘潭中考)下列關(guān)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電器失火立即用水滅火B.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為了隔絕空氣C.剪燭芯使蠟燭熄滅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D.撲滅圖書、檔案等物的失火,應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3.(2023·湘潭中考)古代用“木燧”(鉆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鉆木是機械能轉(zhuǎn)化為熱能的過程C.鉆木生熱改變了可燃物的著火點D.在鉆木取火的過程中,空氣提供了助燃物AC【命題點二】燃料與能源1.(2023·益陽中考節(jié)選)(1)運載火箭助推器常用的燃料有煤油(石油煉制產(chǎn)品)和液氫等,請你說明選用煤油或液氫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zhuǎn)化為生物質(zhì)能,再被加工制成生物柴油,減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燒。生物柴油屬于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液氫,燃燒后產(chǎn)物無污染,熱值高(或煤油,便于儲存,生產(chǎn)成本低) 可再生 2.(2023·湘潭中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diào):“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diào)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轉(zhuǎn)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1)現(xiàn)階段的能源結(jié)構(gòu)仍以化石燃料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和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生成水和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國的一些地區(qū)正在使用乙醇汽油作為汽車燃料,乙醇汽油屬于_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3)通過節(jié)約能源、提高能效以及調(diào)整能源結(jié)構(gòu),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請寫一條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 二氧化碳 混合物 騎自行車出行(合理即可) 【基礎達標】1.(2023·廣安中考改編)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yǎng)。下列有關(guān)安全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遇到室內(nèi)起火,立即打開門窗通風B.家中發(fā)現(xiàn)天然氣泄漏,立即打開抽油煙機排氣C.工業(yè)用鹽亞硝酸鈉可以代替食鹽腌制食品D.為預防森林火災,常在進山路口處張貼含如圖所示的圖標梯級訓練·提素能D2.(2023·揚州中考)關(guān)于某可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該能源儲量巨大,但陰雨天等因素會影響其使用,如圖為該能源在生活中的運用。該能源是 ( )A.地熱能 B.太陽能C.水能 D.化石燃料B3.(2023·撫順中考)取一張光滑的厚紙,做成一個如圖所示的小紙鍋,用紙鍋盛水在火上加熱,鍋里的水燒開了,紙鍋卻沒有燃燒,其主要原因是( )A.紙的著火點變低B.水隔絕了氧氣C.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D.紙鍋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太小C4.(2023·郴州模擬)我國正大力發(fā)展新能源,郴州市風電項目建設成效明顯。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發(fā)電的是 ( )A.煤炭火力發(fā)電 B.潮汐能發(fā)電C.地熱能發(fā)電 D.太陽能光伏發(fā)電A5.(2023·北京中考)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燒;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燒,乙中白磷燃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A.該實驗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O2接觸B.該實驗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C.若將甲中的白磷換成紅磷,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D.若將乙中的白磷換成紅磷,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O2接觸D6.下列關(guān)于燃料與燃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質(zhì)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B.木柴架空燃燒更旺是因為增大了木柴與氧氣的接觸面積C.煙頭能引發(fā)火災是因為煙頭改變了可燃物的著火點D.鎂條可以在氮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C7.如圖為粉塵爆炸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guān)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鼓入空氣僅是為了增大氧氣的含量B.燃著的蠟燭能提高面粉的著火點C.燃燒引起的爆炸與空間大小無關(guān)D.面粉加工廠必須嚴禁煙火D8.(2023·山西中考)【實驗設計】同學們學習了燃燒與滅火后,在實驗室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以探究滅火的原理。(1)實驗方法: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入適量碳酸鈉和鹽酸。(2)實驗原理: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現(xiàn)象:Ⅱ中蠟燭正常燃燒,Ⅰ和Ⅲ中蠟燭熄滅,Ⅲ中的現(xiàn)象還有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結(jié)論:由該實驗得出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5)實驗后,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實驗報告,離開實驗室。 問題與交流: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結(jié)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Na2CO3===2NaCl+H2O+CO2↑ 產(chǎn)生大量氣泡 隔絕氧氣 整理洗滌儀器(合理即可) 鹽酸灑出(合理即可) 【能力提升】1.(2023·棗莊中考)學習科學知識,樹立安全意識。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油鍋著火,迅速用水澆滅B.室內(nèi)發(fā)生火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貼近地面逃離C.加油站、面粉加工廠嚴禁煙火D.電線著火,先斷電再滅火A2.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 ℃,紅磷的著火點是240 ℃。如圖實驗,三支試管里面充滿氮氣,初始溫度25 ℃,升溫至60 ℃后,用注射器同時向②③試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氣。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 )A.只有②中有燃燒現(xiàn)象B.由①②現(xiàn)象說明可燃物達著火點未必燃燒C.若繼續(xù)水浴升溫,則③中一定會燃燒D.該實驗能總結(jié)出燃燒的條件C3.(2023·宜賓中考)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生產(chǎn)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guān)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A.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B.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C.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作用D.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nèi)圖書失火C4.(2023·威海中考節(jié)選)舌尖上的化學燒烤,滿滿的人間煙火氣。(1)制作烤肉的過程中涉及如下變化:①稻殼、玉米芯、木屑等加工成機制木炭(如圖) ②鐵絲加工成尖頭鐵簽③將肉切成肉塊 ④機制木炭燃燒 ⑤生肉烤熟,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2)烤制時,用固體酒精引燃機制木炭,該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④⑤ C2H5OH+3O2 2CO2+3H2O C+O2 CO2 上述兩個反應中能量轉(zhuǎn)化形式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選上述兩個反應中的一例,描述該反應的微觀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機制木炭制成中空結(jié)構(gòu)更有利于燒烤,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燒烤結(jié)束后,需要熄滅炭火,請寫出一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和光能 在點燃的條件下,酒精分子與氧分子被破壞,碳、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或在點燃的條件下,氧分子被破壞,碳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成二氧化碳分子) 增大木炭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促進燃燒 用水澆滅(合理即可) 降低溫度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