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第四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14課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 NO.14一、目標引航:1.掌握德、意、日法西斯的建立,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經過及內外政策,認識經濟危機與法西斯建立的直接關系。2.通過國會縱火案、納粹黨迫害猶太人等事件,認識法西斯勢力的恐怖統治嚴重威脅世界和平。3.了 解法西斯專政和侵略擴張的必然性結果,認識和平局面來之不易,培養熱愛和平的高尚情操。二、預習重難點:重點:德、意、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與暴行。 難點:德、意、日法西斯政權的異同點三、開始學習:(一)基礎闖關,自主學習學法點撥:閱讀教材P63—66,結合導學稿“標語”,把填空的知識點在課本上記錄和標注出來。☆ 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1.背景:一戰后意大利的經濟衰退,社會矛盾尖銳, 趁機組織了法西斯黨。2.建立:1922年,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標志著 在意大利建立3.法西斯黨的統治:(1)對內:(2)對外:侵略擴張——1935—1936年,意大利入侵并吞并【相信我能行1】意大利法西斯專政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打擊下建立的嗎?☆ 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德國1.背景(1)德國民眾對《 》的掠奪不滿,渴望民族復興,民族復仇主義思想蔓延。(2) 引發的政治危機,使壟斷資產階級需要對外擴張來轉嫁危機。(3) 高超的演講才能和欺騙手段。2.建立過程:(1)1932年: 成為議會第一大黨(2)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 ,掌握國家政權(3)影響:標志建立法西斯專政, 形成3、德國法西斯統治措施(1)對內恐怖獨裁①利用“ ”,迫害共產黨和進步人士②解散工會,焚燒③推行 政策,迫害 人(2)對外擴軍備戰:大力發展 工業,積極擴軍備戰①1935年,公開撕毀《凡爾賽條約》,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起龐大的軍隊②1936年,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③1938年,吞并奧地利④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日本1.背景:(1)日本覬覦 之心由來已久。(2)在 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2.核心:3.日本法西斯政權的建立: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 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4.統治措施(1)日本加緊擴充軍備, 開支占全部財政收入的近一半。(2)日本還制定了《國策基準》,把“在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地位之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定為日本根本國策。(3)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 ,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相信我能行2】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共同特點有哪些?【相信我能行3】比較德、日法西斯統治的建立有什么異同?【相信我能行4】用史實說明美國和德、日解決經濟大危機的方法有何不同?結果如何?☆法西斯同盟(1937年)1.時間:1937年,以柏林—羅馬—東京為軸心。2.性質: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又稱軸心國集團。3.影響:嚴重威脅世界和平【知識結構】法西斯政權 意大利 建立背景 一戰的打擊使得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建立標志 1922年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 對外擴張 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亞德國 建立背景 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 納粹黨利用德國民眾的復仇心理建立標志 1933年希特勒上臺 影響 二戰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暴行 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焚毀進步書籍;迫害猶太人;對外侵略擴張日本 建立背景 經濟危機的嚴重打擊 建立標志 1936年軍部上臺影響 二戰亞洲策源地形成 暴行 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侵略中國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940年《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也稱軸心國集團。知識運用,自主檢測1.下表是《1937年各大國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D.歐美各國支持中國的全民族抗戰2.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轉嫁國內的經濟和政治危機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是( )①日本; ②英國; ③德國; ④美國; ⑤意大利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3.1933年與1922年相比,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1/3以上,貿易總額縮減2/3,面對這種經濟狀況,各國紛紛采取應對措施。下列內容與這種狀況無關的是( )A.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 B.蘇聯形成斯大林模式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 D.德日建立法西斯統治4.1933年,在德國、蘇聯和美國可以看到的景象分別是( )A.德國正在組建三國同盟,蘇聯粉碎武裝干涉,美國羅斯福開始實行“新政”B.德國正在組建三國同盟,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熱火朝天,美國處在經濟危機之中C.德國希特勒上臺,蘇聯粉碎武裝干涉,美國處在經濟危機之中德國希特勒上臺,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熱火朝天,美國羅斯福開始實行“新政”5.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外敵的入侵 B.一戰戰敗賠款 C.一戰導致經濟衰退 D.墨索里尼的組織能力6.20世紀30年代是蕭條、危機和戰爭的10年。下列能反映這一時代特點的事件或現象有:①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 ②德國:納粹政權掀起反猶狂潮③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④美國:生產過剩,失業率高漲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學者宣稱日本為建立“王道樂土”而進行“大東亞圣戰”,以拯救亞洲國家。這些言論是為了( )A.在淪陷區推奴化教育 B.美化法西斯主義行徑C.表達種族主義的訴求D.論證日本民族中心論8.面對1929—1933年資本 主義世界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尋找對策。下列歷史事件的發生,與這次經濟危機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A.羅斯福新政,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墨索里尼“進軍羅馬”,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建立C.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 D.希特勒上臺,德國法西斯統治 的建立9.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首次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重大行動,開始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所確立的世界秩序”。它是( )A.九一八事變 B.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C.德軍進駐萊茵非軍事區 D.七七事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