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下)導言課 學案【課標與重難點】課程標準:深化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的趨勢的認識,了解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文化傳統,拓寬國際視野,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重點:世界史的基本內涵。難點:世界史的學習方法論。【導入】“宇宙”與“Cosmos” 引導學生理解“世界”二字的內涵,建立起世界史和中國史學習的聯系,進而掌握世界史的縱向和橫向發展趨勢。中國戰國末期思想家尸佼最早提出宇宙一詞:“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西方古希臘先哲則在雅典學院中熱烈討論:“Cosmos(世界)”。探究人類文明的源頭,追溯到底,東方西方都是一樣的,都是從追問自然開始。而一切自然現象的背后,一切自然現象的底層邏輯,都是空間與時間的關系。“世”指一個時代 ——具有時間性;“界”意為一個區域的邊限——具有空間性。【學習過程】【探究一】世界史是什么?(難點突破)【必備知識】大致了解世界一些國家的歷史,比如中國、亞非拉國家、西方國家、亞洲大國等等。問題一:世界史是一個個國家歷史的總和嗎?世界史是中國史的并列學科嗎?世界史是中國歷史以外的歷史嗎?材料:卡爾·馬克思:“世界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杰里·本特利:“世界史是研究置身于大規模歷史進程中的人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威廉·麥克尼爾:“世界史是研究不同文化的人們中間的相互作用的歷史。”問題二:簡要回顧《中外歷史綱要(上)》所學習的內容,根據中國史,世界史會如何分期?問題三:通過兩段摘自馬恩文集的材料,世界史的基本特點是什么?材料一: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希臘羅馬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做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后一個對抗形式,這里所說的對抗,不是指個人的對抗,而是指從個人的社會生活條件中生長出來的對抗;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里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頁。材料二:(近代資本主義大工業創造了世界市場,從而)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冬國以往自然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而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6、540-541頁。問題四: 觀察各個時期的世界地圖進行呈現,概括出每個時期的大致特點及內容。問題五:“希拉克略金幣”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世界史的含義與內容?【探究二】為什么學習世界史?問題一:如何看待 “學歷史主要是學自己國家的歷史,其他國家的歷史并不重要”這一觀點?問題二:吐過“民族認同·精神內核、學古通今·究古窮來、理性邏輯·世界視野”這六詞三句如何理解學習世界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究】怎樣學習世界史?(難點、游戲情景)1.【卡片游戲規則】以小組為單位領取一張角色卡,角色卡中心人物的角色形象擬人化地標示世界不同片區,上附星值及技能點,星值代表三大歷史時段之下該片區對于世界的影響力,技能點則是代表各小組學生尋找某一歷史階段因與政治制度、經濟基礎、軍事技術、思想文化等相關的具體事物的介入而導致歷史軌跡發生變化的媒介。根據PPT中的提示說明、基于對世界史發展三大階段各片區文明的發展狀況展開角色互動演繹。通過角色卡的演繹、技能點的加持和星值影響的體現感受世界史中復雜國際關系的變化。建立起對于地域史之于世界史、歷史的轉折點之于歷史的脈絡進程這兩者的正確態度,結合各個角色卡思考完善對于世界史的理解。問題一:如果是世界現代史,在這一時期,每個地區除卡牌外有沒有其他的技能點?每個地區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為什么會呈現這種關系模式?2.【具體的學習方法】①課前預習·按照學案引導熟悉基礎知識。·確定課程學習重難點。·查閱資料并嘗試解決預習的問題。②課中學習·據老師思路思考知識與思維的聯系。·筆記記錄重難點。③課后復習·以思維腦圖鞏固記憶關鍵知識。·根據基礎知識、重難點適當練習。④錯題本、試卷整⑤如何寫題(主觀題與客觀題)4.賞析高中優秀筆記或者資料。5.了解老師推薦的關于世界史的權威書籍與紀錄片。小結【總結】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談一談自己的收獲。The use of history is to give value to the present hour.拉爾夫·愛默生:“歷史的用處就是賦予當下以價值。課后作業瀏覽《中外歷史綱要(下)》的大致內容并據此制作一份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