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下科學3.2力的存在(2)教學設計課題 3.2力的存在(2)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七下教材分析 本課時內容選自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2節第2課時,主要內容是力的測量。力的測量中出現關于力的大小的描述,力的單位及測量工具等,都是力學中較為重要的入門知識,力的測量是重力、摩擦力、壓力、壓強、牛頓第一定律等知識的基礎,所以力的測量相關知識是整個初中科學中最基礎最關鍵的知識之一。此前學生已有對力的存在與力的作用效果的初步認識,成為理解彈簧的彈力的基礎,彈簧測力計的結構比較復雜,教學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彈簧測力計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利用實際操作探究來學習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規范并理解其原理。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力的單位;了解彈簧的彈力;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科學思維: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學習新的知識,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與原理;從而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正確讀數; 探究實踐: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小實驗,感受彈力,了解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力的關系,學習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提高觀察的意識和能力;態度責任:形成樂于探究的態度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探究精神重點 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難點 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知識鞏固:1、力是 的作用;有力的作用存在時,一定有 個物體;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 ; (2)力可以 。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活動:(1)用右手輕輕推氣球,發現 ; 這一現象說明 ; (2)用右手較用力地推氣球,發現 ; 比較兩次氣球的變化情況,可說明: 。 一、力的大小 1、力是有大小的: 大象舉起粗大的樹干要用力,螞蟻搬動輕小的樹葉也要用力,但兩個力的大小可謂天壤之別。說明力是有大小的。 2、力的單位: 國制單位制中規定: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3、1牛的力的大小: 托起2個雞蛋所用的力約為1N; 4、測量力的儀器: (1)測量力的大小可用各種測力計; (2)實驗室中比較常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 二、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 1、彈簧測力計的構造: 彈簧測力計主要是由彈簧、掛鉤、指針和刻度盤等組成的。活動:教材P98(1)如圖把彈簧的上端固定在長方形木板上,用手向下拉彈簧的下端,觀察彈簧長度的變化。這時,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2)將彈簧拉得更長,手的感覺有什么變化? ________ _____。(3)撤去拉力,彈簧的長度將發生什么變化? 。 (4)能不能一直增大拉力去拉彈簧? 。 2、彈性和彈力: (1)彈性: 物體發生形變時,使物體恢復到原來狀態的性質叫作彈性。 (2)彈力: 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它對使它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就會產生一個反抗彈性形變的力,這個力叫作彈力。 (3)彈簧具有彈性: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拉力時會伸長,撤去拉力時,彈簧的長度將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3、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 (1)原理: 在一定的范圍內拉伸彈簧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2)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 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 4、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1)量程:一次能夠測量的最大的力; (2)最小刻度:最小一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 (3)讀數: ①讀數時,先要明確最小刻度值; ②讀數時,應平視,使視線與刻度盤垂直; ③待指針穩定后才能讀數;讀數和記錄時, 都要帶單位(牛或N); ④一般不用估讀。 5、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附視頻) (1)使用前,先觀察量程、最小刻度值: 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2)觀察指針是否調零; (3)拉力要作用在拉鉤上,吊環可用手拉著,也可固定起來; (4)將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要沿著彈簧測力計的軸線方向施力; (5)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活動:(分組實驗)1)觀察彈簧測力計。 了解指針、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的秤鉤,感受 1 牛和 5牛力的大小。3)在彈簧測力計的秤鉤上掛文具盒或課本等物品,測出彈簧測力計對它們的拉力。 注意: ①力不能超過量程; ②不要使彈簧與刻度盤之間出現摩擦。 提出分組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6、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時,常見的錯誤: 閱讀:牛頓 從作用效果中體驗力是有大小的,從而產生測量力的大小的欲望聯系實際,體驗1牛的力到底有多大體驗、動手操作,感受彈簧的彈性與彈力彈簧測力計的原理與彈簧的特點有關利用圖片加以直觀說明促進理解;讀數是難點之一,當堂訓練加強記憶;逐步分散講解,有助于降低難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強調使用方法規范,為分組實驗作準備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規范反饋、糾正、強化。課堂練習 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必須注意的幾點中不正確的是( A ) 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能傾斜B.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零C.使用時彈簧、指針不能與外殼摩擦D.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得超過其最大測量值2、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彈簧測力計是常見的測力計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量程C.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D.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根據彈簧的伸長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3、測力計的量程是________,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________。[參考:5N; 0.2N; 2.5N]4、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先調節指針使其指在零刻度上,再觀察其量程。若指針指在零刻度下方而沒有及時調節就開始測量,則所測得的拉力大小與真實值相比將( A )A.偏大 B.偏小C.相同 D.不能確定5、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另一端,下列有關“彈簧形變產生的力”的描述,正確的是( B)A.手對彈簧的拉力 B.彈簧對手的拉力C.墻對彈簧的拉力 D.以上說法都正確6、如圖四個完全相同彈簧秤,甲、乙均水平放置,丙、丁均豎直懸掛,四圖中的彈簧秤均處于靜止狀態,已知彈簧秤的自身重力是1N,彈簧秤受到的拉力情況如圖,則下列有關彈簧秤的示數說法正確的是( D ) A.甲為4N,乙為4N B.乙為3N,丙為5NC.丙為5N,丁為3N D.丙為4N,丁為4N7、小輝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與彈簧測力計對它的拉力F大小的關系”。在一定彈性限度范圍內,用彈簧測力計對同一彈簧片施加豎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實驗數據如下表: (1)實驗次數4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 N(2)分析可知,實驗次數4時,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大約是 cm。[答案:(1)3.5(2)2.1]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1、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2、物體發生形變時,使物體恢復到原來狀態的性質叫作彈性。3、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它對使它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就會產生一個反抗彈性形變的 力,這個力叫作彈力。4、原理:在一定的范圍內拉伸彈簧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 5、會規范使用彈簧測力計:調零、讀數、記錄。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 形成知識體系框架,便于學生記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下§3.2力的存在(2)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知道力的單位; 2、了解彈簧的彈力;3、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4、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力的單位和大小1、要測量力的大小,首先也需要規定力的 ,其次要有測量的 ;1、力的單位是 ,簡稱 ,符號 ;3、測量力的儀器是各種 ,實驗室中測量力的儀器是 ;4、彈簧測力計中主要是彈簧,彈簧具有 性,受到拉力時能發生 ,不受力時又 ;5、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不損壞彈簧的條件下, ;知識點2、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1、彈簧測力計的構造:由左圖可知,彈簧測力計主要由 等構成;2、每支彈簧測力計都有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右圖中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 ,最小刻度值是 ;3、右圖中顯示力的大小為 ;4、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要沿著彈簧測力計的 方向施力;5、1N的力大小約為平托起 個雞蛋所用的力;拉開易拉罐所用的力約為 牛;一般成年男子手的最大握力約為 牛。二、例題講解例題1、在圖中,A、B兩球之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是( )A. B. C. D.例題2、關于彈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產生彈力B.彈力僅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C.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D.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例題3、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沿水平方向各施加6 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A.0 N B.3 N C.6 N D.12 N(例題3圖) (例題4圖)例題4、甲、乙、丙三條完全相同的彈簧懸掛在一根水平橫桿上,甲彈簧無懸掛物品,乙彈簧懸掛重為G1的鉤碼,丙彈簧懸掛重為G1和G2的鉤碼,靜止平衡時,三者的長度關系如圖所示。若三條彈簧質量均很小,可忽略不計,且乙、丙兩彈簧在取下鉤碼后,均可恢復原長,由上述可判斷G1∶G2為( )A.1∶2 B.2∶3 C.2∶1 D.3∶2例題5、學校開展了制作臺秤的項目化學習活動。某興趣小組利用彈簧、托盤(20g)、大頭針、紙板等材料,按圖甲設計并制作了一臺秤(固定裝置未畫出).彈簧的壓縮長度△×與受到壓力F的關系如圖乙所示。(1)[標識刻度]將臺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托盤上不放物體時,大頭針指在硬紙板的4處,在A處標上”0”刻度。向托盤上放入重為IN的物體時,大頭針指在硬紙板的B處,在B處標上 克刻度(如圖丙所示)。(2)[項目評價]請根據如”下的評價量表判斷該臺秤”量程”這一指標是否達到優秀并說明理由: 。指標 優秀 合格 不合格量程/克 大于等于600 300~600 0~300精度/克 精確到10 精確到20 精確到40三、隨堂練習:1、下列幾種測量工具中,可用來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A.刻度尺 B. 彈簧測力計 C. 握力計 D. 溫度計2、托起下面幾個物體時,所用的力最接近1牛的是( )A.一顆黃豆 B.一瓶啤酒 C.一輛自行車 D.一個鵝蛋3、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過程中,有如下操作:①調整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②輕輕來回拉動兩次掛鉤;③待指針穩定后讀數;④把待測力加在掛鉤上;⑤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認清每個小格表示多少牛。上述操作正確的順序是( )A.⑤①②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④①②⑤③ D.①②④⑤③4、兩人用同一彈簧拉力器比試臂力的大小,結果都能將手臂撐直,則( )A.手臂粗的人所用的力較大 B.手臂長的人所用的力較大C.兩人所用的力一樣大 D.無法比較兩人所用的力的大小5、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________,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________。(第5題圖) (第6題圖)6、讀出下列力的大小:F甲= ,F乙= ,F丙= ;7、學校項目化學習小組的同學準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取了甲、乙兩種規格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圖1所示的圖像。請回答:(1)圖中OA段、OB段是彈性形變,若要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 (填“甲”或“乙”)彈簧。(2)用彈簧乙制成彈簧測力計,在面板上標上刻度,如圖2是面板上刻度的一部分,在0.5cm處標上力的大小為 牛。四、課后鞏固:1、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體現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B.不同的彈簧測力計,彈簧越長其測量范圍越大C.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力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線平行D.人們無法設計出測壓力大小的彈簧測力計2、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原理說法正確的是( )A. 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長度成正比B. 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伸長的長度成正比C. 彈簧越長,受到的拉力越大D. 彈簧受到的拉力可無限制的增大,彈簧的長度也就可以無限增大3、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B.彈簧測力計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拿來使用C.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輕輕地拉掛鉤,以防卡住D.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掛鉤不能與外殼相碰4、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是測量質量的工具 B.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測力計一定要豎直放置C.使用彈簧測力計前要使指針指在零刻度 D.所測的力的大小不能超過測量范圍太多5、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計,物重G=1牛,則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分別為( )A.1牛、0牛 B.0牛、1牛 C.1牛、1牛 D.1牛、2牛6、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中,錯誤的是( )A. 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處B. 彈簧測力計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它的測量范圍C. 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必須使其軸線方向與拉力的方向一致D.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使用,不能傾斜7、在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內,如果受到8 N的拉力,彈簧的長度為29 cm,如果受到5 N的拉力,彈簧的長度是26 cm,則不受任何力時彈簧的長度是( )A.19 cm B.20 cm C.21 cm D.22 cm8、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力的關系時,選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彈簧,將甲、乙彈簧左端固定在墻上,用大小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為F的力壓乙的右端,在丙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拉力,在丁彈簧左右兩端施加大小為F的壓力,四根彈簧都水平靜止,如圖,此時四根彈簧的長度分別是L甲、L乙、L丙、L丁,則( )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9、當彈簧不受拉力作用時,我們稱其長度為原長L0 ,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力F和彈簧的形變量Δx(Δx=L-L0)成正比,即F=kΔx(k叫做彈簧的勁度系數)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測得彈簧所受的力F與彈簧長度L 的關系圖象,請你根據圖象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彈簧的原長L0是10厘米B.彈簧的勁度系數是200牛/米C.當受到F=5牛時,彈簧縮短了2.5厘米D.當彈簧伸長了15厘米(彈性限度內)時,受到力F=30牛(第9題圖) (第10題圖) (第11題圖)10、學校科技活動小組的同學們準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了甲、乙兩種規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圖所示。圖中OA段和OB段在彈性形變范圍內。若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他們應選彈簧 ;若要制作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彈簧 。11、在研究彈簧的伸長與外力關系的實驗中,將彈簧水平放置測出其自然長度L0=10cm,然后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豎直向下施加外力F,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進行的,用記錄的外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X做出的F-X圖象如圖所示。(1)由圖可知,該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彈簧的伸長增加 cm。(2)該圖線不過原點0的原因是 。(3)當彈簧下端受到豎直向下4N的拉力作用時,彈簧的長度為 cm。12、某小組同學研究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如圖(a)、(b)為他們設計的兩種實驗方案。(1)他們應根據圖 所示方案進行實驗。(2)圖中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彈簧測力計,30s時它的示數均為 牛,該小組同學經過多次實驗得出結論: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 是相等的。13、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實驗中:(1)彈簧測力計能夠測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 (填字母)。A.力可以改變彈簧的形狀 B.力可以改變彈簧的運動方向 C.力可以改變彈簧的運動快慢(2)在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前,應將彈簧測力計沿 方向放置,然后校零。(3)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可以測量出木塊與桌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條件是: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做 運動。(4)小武同學猜想:用兩個不同的彈簧測力計,分別測量相同的力,示數可能不同。以下設計中,能驗證該猜想的是 (填字母)。A.測量一根頭發能承受的拉力 B.測量同一個木塊受到的重力C.測量讓小武感受相同的拉力 D.測量拉動同一個木塊的拉力14、在學習了《運動和力》單元后,小科嘗試動手制作一個量程為2牛的彈簧測力計。制作步驟如下: (已知: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長度與所受拉力成正比。)①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測出小鐵塊的重力,如圖甲所示;②選取一根彈簧,上端固定在泡沫板上。當彈簧自然伸長時,在泡沫板上標出紅色指針的位置,記為A。將小鐵塊掛在彈簧上,標出此時紅色指針的位置,記為B,如圖乙所示;③在泡沫面板上畫出最小刻度值和量程。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小鐵塊的重力 牛。(2)步驟2中A點對應的刻度是 。(3)請在圖丙中畫出最小刻度值和量程。( 要求彈簧測力計最小刻度值為0.1牛)(第15題圖) (第16題圖)16、項目化學習小組利用橡皮筋進行自制簡易測力計項目。在橡皮筋下懸掛一枚回形針作為掛鉤,并依據此時指針位置標上零刻度,如圖甲。(1)項目一:標明刻度。回形針上每次加掛一個50克的鉤碼,測量每次指針到零刻線的距離L,畫出拉力F逐漸增大過程的F~L圖像,如圖乙中曲線①。該測力計刻度不均勻的原因可能是 ;(2)項目二:檢驗作品。將鉤碼逐個取下,測量每次指針到零刻線的距離L,畫出拉力F逐漸減小過程的F~L圖像,如圖乙中曲線②所示,與拉力逐漸增大過程的曲線①不重合。小金用此測力計先后連續測量F1和F2(F1>F2),根據檢驗結果可知,F2的測量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小”“不變”或”偏大”)(3)項目三:改進完善:換用伸長長度與所受外力成正比的材料重新制作簡易測力計。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改進后的簡易測力計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自制簡易測力計”評價量表(節選)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設計合理,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指標二 刻度均勻,刻度線之間距離較大,測量精確度高 刻度均勻,但刻度線之間距離較小,測量精確度差 刻度不均勻根據評價表,該測力計的”指標一”被評為”優秀”,”指標二”被評為”合格”。為使“指標二”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測力計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單位 儀器(工具) 2、牛頓 牛 N3、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 4、彈 形變 恢復原狀5、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長度也越長知識點2、1、刻度盤、彈簧、指針、吊環和掛鉤 2、5N 0.2N3、2.4N 4、軸線5、2 20 560二、例題講解:例題1、B解析:在A、C、D中,兩個球A、B相互接觸,但是沒有任何信息反應它們發生形變,因此不一定產生彈力,故A、C、D不合題意;在B中,球A、B的懸線傾斜,則A球有向右運動的趨勢,B球有向左運動的趨勢,因此二者之間肯定存在擠壓,即它們都發生彈性形變,肯定產生彈力,故B符合題意。例題2、B解析: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還要發生彈性形變,才會產生彈力,故A正確不合題意;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其中包括彈簧形變時產生的力,故B錯誤符合題意,C正確不合題意;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故D正確不合題意。例題3、C解析: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時候都是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下的,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一種平衡狀態,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掛鉤上受到的力。題中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6N。例題4、C解析: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伸長的長度2:1,所以重力比G1:G2=2:1。例題5、(1)100 (2)不能,因為彈簧在受到6N的壓力以內才能發生彈性形變,而托盤質量為20克,因此該臺秤的量程為0~580克解析:(1)將臺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托盤上不放物體時,大頭針指在硬紙板的4處,在A處標上”0”刻度。向托盤上放入重為IN的物體時,質量為0.1kg,B處標上100克刻度; (2)從乙圖中可以看出,最大的壓力為6N,所以最大的質量為600g, 托盤(20g) ,所以物體最大為580克,不能大于等于600克,不然會是彈簧發生形變,所以不能,因為彈簧在受到6N的壓力以內才能發生彈性形變,而托盤質量為20克,因此該臺秤的量程為0~580克。三、隨堂練習:1、B 2、D 3、A 4、B 5、5牛; 0.2牛; 1.6牛。6、1N 2N 3N 7、(1)甲 (2)1四、課后鞏固:1、A 2、B 3、B 4、C 5、C 6、D 7、、C 8、B9、C 10、乙;甲 11、(1)0.5(2)彈簧由于受到豎直向下的12、(1)(b)(2)5;大小 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長 (3)12.513、(1)A (2)水平 (3)勻速直線 (4)B14、(1)0.4 (2)0 (3) 15、(1)2.0 (2)0.25 (3)216、(1)在一定范圍內,橡皮筋的伸長長度與拉力不成正比 (2)偏大(3)換用受到相同拉力時形變更大的彈性材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30張PPT)第三章 運動和力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節 力的存在(2)---力的測量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知道力的單位;了解彈簧的彈力;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科學思維: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學習新的知識,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與原理;從而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正確讀數;探究實踐: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小實驗,感受彈力,了解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力的關系,學習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提高觀察的意識和能力;態度責任:形成樂于探究的態度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探究精神新知導入1、力是 的作用;有力的作用存在時,一定有 個物體;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 ;(2)力可以 。物體對物體的兩相互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活動:(1)用右手輕輕推氣球,發現 ;這一現象說明 ;(2)用右手較用力地推氣球,發現 ;比較兩次氣球的變化情況,可說明: 。右手左手①氣球形變了,且左手側氣球凹進去②左手感受到有力的作用①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②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①氣球形變更多②左手感受到有更力的作用①力的大小不同,產生的形變程度不同;②力越大產生的效果越明顯。新知講解一、力的大小1、力是有大小的:大象舉起粗大的樹干要用力,螞蟻搬動輕小的樹葉也要用力,但兩個力的大小可謂天壤之別,說明力是有大小的。新知講解2、力的單位:國制單位制中規定: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3、1牛的力的大小:托起2個雞蛋所用的力約為1N;新知講解4、測量力的儀器:(1)測量力的大小可用各種測力計;(2)實驗室中比較常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新知講解二、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1、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彈簧測力計主要是由彈簧、掛鉤、指針和刻度盤等組成的。活動:(1)如圖把彈簧的上端固定在長方形木板上,用手向下拉彈簧的下端,觀察彈簧長度的變化。這時,你的手有什么感覺?手向下拉彈簧時,彈簧長度變長,同時手有被上拉的感覺。活動:(2)將彈簧拉得更長,手的感覺有什么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撤去拉力,彈簧的長度將發生什么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不能一直增大拉力去拉彈簧?。彈簧拉得越長,手被上拉的感覺越明顯撤去拉力,彈簧的長度將恢復到原來的形狀不能將力增大到很大,否則容易使彈簧損壞結論:彈簧具有彈力,彈簧受到拉力時會伸長,撤去拉力時,彈簧的長度將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新知講解2、彈性和彈力:(1)彈性:物體發生形變時,使物體恢復到原來狀態的性質叫作彈性。(2)彈力: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它對使它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就會產生一個反抗彈性形變的力,這個力叫作彈力。(3)彈簧具有彈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拉力時會伸長,撤去拉力時,彈簧的長度將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新知講解3、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1)原理:在一定的范圍內拉伸彈簧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2)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新知講解4、彈簧測力計的讀數:(1)量程:一次能夠測量的最大的力;(2)最小刻度:最小一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量程:;最小刻度值(分度值):;量程:;最小刻度值(分度值):;0-10N0.2N0-2.5N0.1N最小刻度值越小,精確度越高新知導入(3)讀數:①讀數時,先要明確最小刻度值;②讀數時,應平視,使視線與刻度盤垂直;③待指針穩定后才能讀數;讀數和記錄時,都要帶單位(牛或N);④一般不用估讀。; ; ;2.4N3.6 N2.2N新知講解5、彈簧測力計的使用:(1)使用前,先觀察量程、最小刻度值: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2)觀察指針是否調零;(3)拉力要作用在拉鉤上,吊環可用手拉著,也可固定起來;(4)將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要沿著彈簧測力計的軸線方向施力;(5)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視頻: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指針指零位置量程0-5N最小刻度值:0.2N1)觀察彈簧測力計。了解指針、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的秤鉤,感受 1 牛和 5牛力的大小。3)在彈簧測力計的秤鉤上掛文具盒或課本等物品,測出彈簧測力計對它們的拉力。注意:①力不能超過量程;②不要使彈簧與刻度盤之間出現摩擦。活動:新知講解6、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時,常見的錯誤:閱讀:牛 頓課堂練習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必須注意的幾點中不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能傾斜B.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零C.使用時彈簧、指針不能與外殼摩擦D.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得超過其最大測量值A課堂練習2、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是常見的測力計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量程C.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D.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根據彈簧的伸長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C課堂練習3、測力計的量程是________,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________。5N0.2N2.5N課堂練習4、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先調節指針使其指在零刻度上,再觀察其量程。若指針指在零刻度下方而沒有及時調節就開始測量,則所測得的拉力大小與真實值相比將(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能確定A課堂練習5、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另一端,下列有關“彈簧形變產生的力”的描述,正確的是( )A.手對彈簧的拉力 B.彈簧對手的拉力C.墻對彈簧的拉力 D.以上說法都正確A課堂練習6、如圖四個完全相同彈簧秤,甲、乙均水平放置,丙、丁均豎直懸掛,四圖中的彈簧秤均處于靜止狀態,已知彈簧秤的自身重力是1N,彈簧秤受到的拉力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有關彈簧秤的示數說法正確的是( )A.甲為4N,乙為4N B.乙為3N,丙為5NC.丙為5N,丁為3N D.丙為4N,丁為4ND課堂練習7、小輝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與彈簧測力計對它的拉力F大小的關系”。在一定彈性限度范圍內,用彈簧測力計對同一彈簧片施加豎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實驗數據如下表:(1)實驗次數4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 N(2)分析可知,實驗次數4時,彈簧片彎曲時末端的形變量x大約是 cm。3.52.1課堂總結1、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2、物體發生形變時,使物體恢復到原來狀態的性質叫作彈性。3、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它對使它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就會產生一個反抗彈性形變的 力,這個力叫作彈力。4、原理:在一定的范圍內拉伸彈簧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5、會規范使用彈簧測力計:調零、讀數、記錄。板書設計3.2力的存在(2)1、力的單位:牛頓(牛) 符號:N2、彈性:物體形變后能恢復原狀的性質3、彈力: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反抗形變的力4、原理:彈簧的伸長量隨拉力的增大而變大5、規范使用彈簧測力計:調零、讀數、記錄。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4、預習“力的三要素”。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3.2力的存在(2).pptx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3.2力的存在(2)學案.doc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3.2力的存在(2)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測力計的使用方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