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貴州中考一輪復習 人教版化學 教材基礎復習 實驗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貴州中考一輪復習 人教版化學 教材基礎復習 實驗課件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實驗5 
常見金屬的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實驗藥品】鎂條、鋅粒、鋁片、鐵片、鐵粉、銅片、黃銅片、稀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
【反應原理】
金屬活動性順序: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靠________,它的活動性就越________。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_______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氫。
(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除K、Ca、Na外,位于__________的金屬能把位于__________的金屬從它們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實驗清單·必備
 前 
 強 
 H 
 鹽酸、稀硫酸 
 前面 
 后面 
【實驗儀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坩堝鉗、電池、導線、小燈泡、火柴
【操作步驟】
一、金屬的物理性質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及結論
觀察金屬的顏色和光澤 觀察鎂條、鋁片、鐵片、銅片的顏色和光澤 鎂:____________,
鋁:____________,
鐵:____________,
銅:____________。
都有______________
 銀白色 
 銀白色 
 銀白色 
 紫紅色 
 金屬光澤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及結論
比較金屬的硬度 將銅片和鋁片、銅片和黃銅片相互刻畫比較硬度 ________________上有明顯的劃痕。
結論:銅片比鋁片硬度大;
黃銅片比銅片硬度大
證明金屬具有導電性 用電池、導線、金屬片、電燈泡組成一個串聯電路,用導線的兩端分別接觸不同的金屬片,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 小燈泡發光
結論:金屬具有____________
 鋁片、銅片 
 導電性 
 2Cu+O2 2CuO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用坩堝鉗夾起一塊銅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紅色的銅表面變黑 
 2Al+6HCl 2AlCl3+3H2↑ 
 Mg+2HCl MgCl2+H2↑ 
2.金屬與酸的反應
向5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鎂條、鋁片、鋅粒、鐵片、銅片,然后分別加入5 mL稀鹽酸。
金屬 種類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鎂條 劇烈反應,有______________產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鋁片 產生大量氣泡,反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量氣泡 
 很快 
 Fe+2HCl FeCl2+H2↑ 
 Zn+2HCl ZnCl2+H2↑ 
金屬 種類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鋅粒 有較多氣泡產生,反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片 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___________,反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銅片 無現象 不反應
實驗所產生的氣體均能被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是__________。
 較快 
 淺綠色 
 較慢 
 氫氣 
3.請你設計并進行實驗,比較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金屬活動性:Fe>Cu>Ag
 向①②兩支試管中
分別放入打磨光亮的
鐵片和銅片,然后在①
試管中加入少量的硫
酸銅溶液,在②試管中
加入少量的硝酸銀溶
液,觀察現象 
①試管中鐵片表面有紅色固體
生成,溶液逐漸由藍色變成淺
綠色。②試管中銅片表面有銀
白色固體生成,溶液逐漸由無
色變為藍色 
 2Cu+O2 2CuO 
1.探秘古錢幣。
(1)古幣金屬知多少。我國古代的錢幣有多種,如金幣、銀銅幣、鐵幣等。小民同學家里有一枚古幣,可以被磁鐵吸引,該古幣是__________(填幣種)。
(2)金屬性質共探究。小鄭同學做了下列實驗:
①如圖1,銅片表面有黑色物質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維設問·練透
 鐵幣 
②如圖2,三支試管里的液體均為稀鹽酸,鐵絲表面有氣泡冒出,銀絲和銅絲無明顯變化。由此可得出有關金屬活動性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排在氫前面,銀和銅排在氫后面,
鐵比銀和銅活潑,不能比較銀和銅的活動性順序 
 Cr+3AgNO3 3Ag+Cr(NO3)3 
◆實驗設計與進行
2.某同學經過查閱資料發現,鉻(Cr)也能排入下列金屬活動性順序中(說明:除出現了Cr外,其他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的排列與教材一致):
…Al,Zn,Cr,①,Sn,Pb,(H),②,Hg,Ag…
(1)分別寫出金屬①和②的化學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已知硝酸鉻中鉻元素顯+3價。寫出金屬鉻和硝酸銀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Cu 
(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以判斷出金屬①的活動性比金屬②的強,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予以證明。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屬①的活動性比金屬②的強
 將鐵絲插入硫酸
銅溶液中 
 鐵絲的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
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 
 Fe+2HCl FeCl2+H2↑ 
◆全國視野——創新考法(難點)
3.金屬材料的使用與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1)金屬材料的使用和保護。
①“貴州橋梁”聞名世界。橋梁建造中使用大量鋼材作支架,鋼是鐵的合金,鋼的硬度比純鐵的________(填“大”或“小”)。
②鐵制品在潮濕的空氣里容易生銹,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鐵也易被酸腐蝕,寫出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___。
 大 
 刷漆、涂油等 
 置換反應 
 Zn+CuSO4 ZnSO4+Cu 
(2)比較Zn、Fe、Cu的金屬活動性。
①將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加入鋅粉和鐵粉的混合固體中,反應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分析可知,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結論,金屬活動性:
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實驗中繼續添加一定量硫酸銅溶液,微粒種類和數量的變化情況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得結論:金屬活動性Zn>Fe>Cu。
 Zn>Cu,Zn>Fe 
 鐵原子數目減
少,生成亞鐵離子,銅離子數目減少,銅原子數目增多 (共12張PPT)
實驗4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實驗藥品】氯化鈉、蒸餾水
【實驗儀器】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藥匙、量筒、膠頭滴管
【操作步驟】
1.配制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1)計算: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分別為氯
化鈉______g,水_______g。
(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氯化鈉放入燒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完全溶解。
實驗清單·必備
 3 
 47 
整個配制過程如圖所示。
2.配制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
用已配制好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ρ=1.04 g·cm-3)配制50 g質量分數
為3%的氯化鈉溶液。
(1)計算: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所需質量分數為6%氯化鈉溶液和
水的質量分別為6%氯化鈉溶液_______g(V=_______mL);水_______g。
(2)用量筒量取所需氯化鈉溶液和水倒入燒杯中。
(3)混勻:用玻璃棒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
3.把配制好的上述兩種氯化鈉溶液分別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放入
試劑柜中。
 25 
 24 
 25 
【問題與交流】
1.用托盤天平稱量氯化鈉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提示:兩邊托盤上要墊上稱量紙,左物右碼不能放反。
2.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讀數時應注意什么
提示:視線要與量筒內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誤差分析】
1.稱取固體時,藥品、砝碼位置放反;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溶解時用的燒杯內有水,
會導致配制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
2.量取水時俯視讀數;向燒杯中傾倒量取的水時,水灑在外面等,會導致所配溶液的
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
 偏小 
 偏大 
1.同學們在實驗室用氯化鈉固體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水的密度為1 g·mL-1)。
多維設問·練透
(1)圖中有明顯的兩處錯誤,找出其中的一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填字母)。
(3)量取水時,若仰視讀數,溶液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
響”)。
(4)溶解時將氯化鈉和水依次倒入燒杯中,要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
 B中藥品與砝碼放反了 
 CBDEA 
 偏小 
 加快溶解
速率 
◆實驗設計與進行
2.溶液對動植物以及人的生理活動和人類的生產、科研活動等具有重要意義。室溫下,農業上常用10%~20%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某實驗小組欲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已知為1 g·mL-1,操作如圖所示。
(1)計算:需稱取氯化鈉固體_______g,量取水的體積為_______mL。
(2)稱量:①調節天平平衡后稱量所需的固體時,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左,此時應____ 
(填選項字母)。
A.調節天平平衡螺母
B.增加適量NaCl
C.減少適量NaCl 
D.增加砝碼或移動游碼
②量取所需要水的體積,應選擇____________(選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
筒。
(3)配制溶液:將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攪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最后得到的溶液即是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
 15 
 85 
 C
 100 mL 
加快溶解速率 
◆全國視野——創新考法(難點)
3.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日化用鹽產品中添加表面活性劑可增加產品的功能性,如沐浴鹽。產品中鹽的含量也會影響表面活性劑的性能。
實驗人員向硬度為150 mg·kg-1的硬水中加入NaCl,配制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NaCl硬水溶液。測試NaCl的質量分數對三種表面活性劑(CAB、MES、AESA)的發泡性能和去油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1、2。
除日常生活外,表面活性劑在污染治理中亦有應用。如治理不同情況的土壤污染,可以選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劑,但應注意避免過量使用造成的二次污染和土壤破壞。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用如圖所示的儀器配制100 g質量分數為5%的NaCl硬水溶液。
①需稱量NaCl的質量是______g。
②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5 
 CDBA 
(2)分析圖1,在NaCl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5%的范圍內,發泡性能受NaCl含量影響
最大的表面活性劑是_________。
(3)由圖2得出的結論:在表面活性劑種類、水的硬度相同時,在實驗研究的NaCl溶
質的質量分數范圍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MES 
 NaCl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表面活性劑去油效果越
弱 (共11張PPT)
實驗3 
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
(1)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___________通過對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的研究,確認水
由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
實驗清單·必備
 拉瓦錫 
 氫元素和氧元素 
(2)實驗現象:
①負極上產生氣泡速率較快,液面下降快;
②正極上產生氣泡速率較慢,液面下降慢;
③負極與正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___。
(3)對兩支試管中的氣體進行檢驗
①試管1(正極)中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說明是_________;
②試管2(負極)中的氣體可以被燃著的小木條點燃,火焰呈淡藍色,若氣體量少,可
能發出爆鳴聲,這是_________。
 2∶1 
 氧氣 
 氫氣 
2.結論
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了分解反應,生成新物質氫氣和氧氣,但反應前后參與反應的元素種類沒有變化。
水電解的微觀表示:
【實驗拓展】
1785年,拉瓦錫將水蒸氣通過紅熱的鐵制槍管(高溫條件)將水轉化為氫氣,同時生成四氧化三鐵,實驗示意圖如圖所示。
1.水是實驗室常用的一種試劑。
(1)A中水發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2)B中試管2內得到的氣體為_______(填化學式),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維設問·練透
 物理變化 
 O2 
2.水是生命之源,是“永遠值得探究的物質”,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水的研究。
某同學在水電解器中加入稀Na2SO4溶液,至充滿管A和管B(Na2SO4溶液不參與反
應)。通直流電一段時間后現象如圖所示。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硫酸鈉在水中形成的自由移動的Na+和S,可增強水
的導電性
B.電解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C.電極N與電源負極相連
(2)電解后,管B中生成的氣體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號)。
 AC 
 H2 
◆實驗設計與進行
3.水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請回答相關的問題。
探究水的組成實驗
(1)為證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組成的,1785年,拉瓦錫在高溫的條件下,用水蒸氣與
紅熱的鐵反應,將水轉化為氫氣,同時生成四氧化三鐵。模擬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加熱鐵粉前,應先通入水蒸氣一段時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生成的
氫氣和空氣混合發生爆炸 
(2)電解水實驗的簡易裝置如圖2所示,電解水屬于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
從能量變化角度看,電解水是將_______能轉化為化學能;從微觀角度看,如圖3電解
水的微觀過程中,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該變化中的
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反應 
 電 
 ①②⑤③ 
 氫原子、氧原子 
◆全國視野——創新考法(難點)
4.探究水的組成。
(1)某實驗小組用圖1所示裝置完成電解水的實驗并收集產生的氣體(U形管中預
先加入了少量氫氧化鈉)。a管應連接電源的_______(填“正”或“負”)極,用_______
___________檢驗b管產生的氣體,該實驗可以確定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
 負 
 帶火
星的木條 
 氫元素和氧元素 
(2)在探究水的組成中,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拉瓦錫曾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
鐵質槍管,得到“易燃空氣”,同時生成四氧化三鐵,如圖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種光分解水的過程如圖3所示。轉化過程中循環利用的物質有Fe3O4和
_________;與電解水相比,該方法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
 FeO 
 節約電能 (共13張PPT)
實驗8 
燃燒條件的探究
【實驗藥品】酒精、棉花、乒乓球、濾紙、蠟燭、蒸餾水。
【實驗儀器】燒杯、鑷子、坩堝鉗、酒精燈、三腳架、薄銅片。
【操作步驟】
實驗清單·必備
1.如圖1,用棉花分別蘸水和酒精,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觀察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蘸水的棉花在酒精燈的火焰上持
續加熱,至水分被蒸干后繼續加熱,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分析:蘸酒精的棉花能被點燃,是因為酒精具有可燃性。蘸水的棉花不能被點
燃,是因為水不具有可燃性。蘸水的棉花表面的水被蒸干,棉花是可燃物,故繼續
加熱棉花被點燃。
實驗結論: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蘸酒精的
棉花被點燃發生燃燒,蘸水的棉花不燃燒 
 水被蒸干后棉花被點燃 
 有可燃物 
2.(1)取一小塊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分別用坩堝鉗夾住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加
熱,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別取一小塊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按如圖2所示,分別放在一塊薄銅片的兩
側,加熱銅片的中部,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均被點燃,發生燃燒,乒乓球碎片燃燒更加劇
烈,更加迅速 
 乒乓球碎片被點燃,發生燃燒,而濾紙碎片沒有被點
燃,表面變黑 
 需要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3.利用蠟燭和燒杯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氣(或空
氣)。你的實驗設計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兩支大小相同的蠟燭,分別點燃,一支在空氣中燃
燒,另一支罩在燒杯里 
【問題與交流】
如果將圖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換成木屑和煤粉進行實驗,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說明了什么
提示:會觀察到木屑被點燃,發生燃燒,說明木屑的著火點比煤粉低。
【實驗裝置的評價改進】
探究燃燒條件還可以用圖3的裝置
由于圖3薄銅片上的白磷露置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煙對空氣造成了污染,所以對實驗裝置加以改進,可采用以下幾個裝置圖。
圖A,把紅磷和白磷放在U形管的兩端,中間用細沙隔開,管口分別綁上兩個癟氣球。
圖B,把紅磷和白磷分別放在兩支試管中,試管口上分別綁上癟氣球,讓白磷在密閉的容器中燃燒。
圖C,大試管中的氧氣與白磷接觸,在水中燃燒(出現“水火相容”的現象),改進后的裝置,容易操作,現象明顯。
1.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燃燒的條件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已知白磷的著火點
為40 ℃,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
(1)圖一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80 ℃熱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維設問·練透
 隔絕氧氣、提供熱量 
(2)圖二所示實驗探究步驟如下:
步驟1:在水槽中放入一定量60 ℃的熱水,水面下a處放一小塊白磷,此時觀察到白
磷不燃燒。
步驟2:在小燒杯乙中放入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立即將大燒杯甲倒扣在乙上。
此時可觀察到乙中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實驗現象)。對比步驟1和2,可得出可燃物燃燒
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燒杯內液面下降,當白磷露出水
面時,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需要與氧氣接觸 
◆實驗設計與進行
2.小明用如圖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以下是實驗過程:
步驟1:向裝置內通入N2,一段時間后點燃酒精燈微熱B處,A、B中均無明顯現象;
步驟2:熄滅酒精燈,立即改通O2,A中無明顯現象,B中白磷燃燒。
(1)對比步驟1、2中B處的現象,可得出什么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比步驟2中A、B處的現象,可得出什么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 
 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
著火點 
◆交流與評估
3.某小組按下列實驗
步驟以“探究燃燒的條件及質量變化”為主題探究燃燒的奧秘。
室溫下,按如圖組裝裝置,裝入藥品,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1 g。
(1)將錐形瓶浸入80 ℃的熱水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2)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打開止水夾K1和K2,從K1處緩慢通入約50 mL氧
氣,再關閉K1和K2,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2 g。m1與m2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
(3)將錐形瓶再次浸入80 ℃的熱水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上述實驗證明,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燃燒。
 無明顯現象 
 m1>m2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氣球變
大 
 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 
◆全國視野——創新考法
4.某興趣小組利用圖一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進行了以下操作。點燃蠟燭后伸入廣口瓶,
立即塞緊橡皮塞,觀察到蠟燭在瓶內燃燒,白磷不燃燒。待蠟燭自動熄滅(蠟燭未燃盡)且
裝置冷卻到室溫后,t1時將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廣口瓶,鋁盒中的白磷開始燃燒。圖二是
廣口瓶內O2濃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1)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圖二所示信息,蠟燭燃燒時所需氧氣的濃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白磷燃燒時所需氧氣的濃度。
 與滴管中的水進行反應放熱,達到白磷的著火點,使白磷燃燒 
 大于 (共13張PPT)
實驗7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實驗藥品】粗鹽、蒸餾水
【實驗儀器】燒杯、玻璃棒、____________、坩堝鉗、____________、
__________、藥匙、量筒、鐵架臺、托盤天平、濾紙、火柴。
【實驗原理】將粗鹽中______________的雜質,通過溶解、過濾而分離,然后
蒸發濾液得到氯化鈉晶體。
【實驗裝置】
實驗清單·必備
 蒸發皿 
 酒精燈 
 漏斗 
 難溶于水 
【操作步驟】
(1)溶解:用托盤天平稱取5.0 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漸加入盛有10 mL水的燒杯
里,邊加邊用____________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觀察所得鹽水是否
渾濁。
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10 mL水中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
(2)過濾:過濾粗鹽水,仔細觀察濾紙上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
(3)蒸發: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用酒精燈加熱。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
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玻璃棒 
(4)計算產率: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后回收。計算精鹽的產率。
產率=×100%
實驗要點:
①過濾操作時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__________內壁,用少量水潤濕濾紙并使濾紙與漏斗壁之間沒有氣泡
(保證過濾效率)。
“二低”:濾紙低于__________邊緣、濾液低于__________邊緣(否則被過濾的液體會
直接從濾紙與漏斗之間的間隙流到漏斗下的接受器中,使濾液渾濁)。
“三靠”:燒杯緊靠____________、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漏斗 
漏斗 
濾紙 
玻璃棒 
②蒸發注意事項:待出現___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
③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可______________;過濾時玻璃棒__________;蒸發時玻璃
棒__________,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蒸發完畢,用于轉移固體。
 較多固體 
 加速溶解 
 引流 
 攪拌 
【問題與交流】
制取粗鹽時,曬鹽和煮鹽的目的都是通過蒸發鹽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濃縮。想一想:能否采用降溫的方法來達到同一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拓展: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除去粗鹽中的CaCl2、MgCl2、Na2SO4)。
不能,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不大。
1.某校化學興趣小組進行粗鹽(含有泥沙)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100 g 20%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1是甲同學進行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多維設問·練透
(1)操作①中的一處明顯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⑤對應的實驗中,停止加熱的恰當時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同學實驗中缺少過濾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實驗二:乙同學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 g 20%的氯化鈉溶液。
(4)配制時,除如圖2提供的儀器外,還需要試劑瓶、鑷子和______________(填一種
儀器名稱)。
(5)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采用如圖2所示觀察方式量取水,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
分數_______(選填“>”“<”或“=”)20%。
 瓶塞應該倒放在桌面上 
 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 
 引流 
 托盤天平 
 < 
2.用海水制得的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若要除去粗鹽中可溶性的雜質(MgCl2、CaCl2、Na2SO4),常用如圖的流程來進一步提純:
(1)欲除去溶液Ⅰ中的MgCl2、CaCl2、Na2SO4,從下列提供的試劑中選出a所代表
的試劑,按滴加順序依次為過量的NaOH溶液、過量的_______________、過量的
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試劑: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飽和NaCl溶液、稀鹽酸、稀硫酸。
(2)操作b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
(3)向濾液中滴加鹽酸時,常利用______________(試劑名稱)來控制鹽酸的用量。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蒸發結晶 
 酚酞試液 
◆全國視野——創新考法(難點)
3.氯化鈉的部分溶解度如下:
①8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100 g水。
②20 ℃時,15 g水中溶解________g氯化鈉剛好形成飽和溶液。
溫度(℃) 10 ℃ 20 ℃ 3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 (g/100 g水) 35.8 36.0 36.1 36.4 37.1 38.0 39.2
 38.0 
 5.4 
③粗鹽(含有泥沙的氯化鈉)提純的實驗過程如圖一所示,溶液A是____________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操作Ⅱ是__________。
圖一
 不飽和 
 過濾 
④操作Ⅲ過程中溶液質量與時間變化關系示意圖如圖二所示,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_______(選填編號)
a.m3=20 g
b.L、P表示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c.(m2-m1)是減少的水的質量
d.N點時,停止加熱
b (共13張PPT)
實驗2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實驗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
【反應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裝置】反應物狀態為________________,反應條件為__________,選擇固液不加熱
型發生裝置。
優點: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安裝簡單;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a.裝置中的導管均需剛露出橡膠塞即可,不可太長,否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D中長頸漏斗的末端需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產生的氣體從長頸漏斗__________。
實驗清單·必備
 CaCO3+2HCl===CaCl2+H2O+CO2↑ 
 固體和液體 
 常溫 
 便于添加液體 
 可控制反應速率 
 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 
 不利于氣體的導出 
 逸出 
【收集裝置】
由于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大,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 
收集;為了盡量排盡裝置中的空氣,導管需伸入集氣瓶______
______
使用多功能瓶收集時應從_______口進_______口出
 向上排空氣法
 底
部 
 a 
 b 
【操作步驟】針對A裝置:連接儀器→____________________→裝入藥品(先加固體,后通過長頸漏斗加液體)→收集→驗滿。
 檢查裝置氣密性 
【檢驗與驗滿】
1.檢驗: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該氣體是 
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驗滿:將燃著的木條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火焰立即熄滅,則證明二氧
化碳已收集滿,此過程體現的二氧化碳的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集氣瓶口(或短管口) 
 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
燃燒 
【CO2的干燥與凈化】
1.裝置圖:B、C、D瓶的順序不能顛倒。
2.各裝置中藥品的作用
a.飽和NaH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b.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濃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氯化氫雜質 
 檢驗氯化氫是否除盡 
 除去水蒸氣(或干燥) 
【CO2體積的測量】
將CO2氣體從a端通入如圖裝置,量筒內水的體積即為生成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避免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和溶于水,減小測量誤差。而植物油上方原有空氣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1.(2023·青島二模)氣體的制取是初中化學的重要內容。化學探究小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
多維設問·練透
實驗編號 藥品
Ⅰ 塊狀大理石、7%稀硫酸
Ⅱ 塊狀大理石、7%稀鹽酸
Ⅲ 粉狀大理石、7%稀鹽酸
【選用藥品】按如表進行實驗,取等質量的同種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雜質不與酸
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體積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如表中實驗Ⅰ對應如圖
曲線________(選填“甲”“乙”或“丙”)。小組同學決定用實驗Ⅱ的藥品制取二氧化碳
氣體,不用實驗Ⅲ的藥品制備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丙 
 反應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
化碳 
【明確原理】以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為原料,在實驗室中制備二氧化碳氣體,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裝置】若在實驗室中制備并收集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所選圖2儀
器的連接順序為A→_______→_______→D(填寫儀器字母)。
 CaCO3+2HCl===CaCl2+CO2↑+H2O 
 C 
 B 
2.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課題后,拓展學習與探究了二氧
化碳的收集方法。
【知識回顧】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問題】對于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學習小組的甲同學認為只能用向上排空
氣法收集,乙同學認為還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查閱資料】氫氧化鈉溶液能與二氧化碳反應,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
 CaCO3+2HCl===
CaCl2+CO2↑+H2O 
【實驗探究】步驟Ⅰ:小組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制取二氧化碳,以錐形瓶作收集裝置,并采用以下三種方法收集。
方法一:當反應裝置開始生成二氧化碳15 s后,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備用。
方法二:當反應裝置開始生成二氧化碳15 s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備用。
方法三:當反應裝置開始生成二氧化碳15 s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錐形瓶口,待木條熄滅(視二氧化碳收集滿)立即蓋上玻璃片備用。
步驟Ⅱ:將一定濃度的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分別滴入以上錐形瓶中,用壓強傳感器測得瓶內壓強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用二氧化碳傳感器測得瓶內二氧化碳的純度如表。
【實驗結論】根據數據可知________(選填“甲”或“乙”)同學的說法錯誤。
【反思交流】(1)收集二氧化碳時,15 s以后再收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方法 一 二 三
CO2純度/% 91.1 69.5 61.9
 甲 
 排盡裝置中的空氣
(合理即可) 
(2)根據實驗數據分析,用燃著的木條檢驗二氧化碳收集滿:____________(選填“準確”
或“不準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結合上圖和表中數據分析,除了上述結論外,還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不準確 
 當二氧化碳濃度在61.9%時,木條也會熄滅(合理即可) 
排水法比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氣體更純凈(合理即可) (共21張PPT)
實驗1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一、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
【實驗藥品】高錳酸鉀
【反應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裝置】反應物狀態為__________,反應條件為__________,選擇固體加熱
制氣裝置。
注意:
a.裝置中的導管剛露出橡皮塞即可,不可太長,否則不利于氣體的導出。
b.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造成試管炸裂。
實驗清單·必備
 固體 
 加熱 
 2KMnO4 K2MnO4+MnO2+O2↑ 
【收集裝置】
由于氧氣__________溶于水、不與水反應,故可用排水法。為了排盡集氣瓶內的空氣,應將集氣瓶裝滿水,不能留有氣泡
氧氣密度比空氣________,不與空氣反應,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為了排盡裝置中的空氣,導管需伸入集氣瓶底部
使用多功能瓶收集時,氣體應從_______口進_______口出
 不易 
 大 
 a 
 b 
【操作步驟】
針對反應裝置與排水法組合:按下圖連接儀器→查→裝→定→點→收→移→熄。
1.查:檢查裝置氣密性,將導管__________________,雙手緊握試管,觀察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2.裝:裝入藥品,并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出口沒入水中 
 導管口
有氣泡冒出 
 高錳酸鉀粉末隨氣流進入導
管 
3.定:重新固定裝置。
4.點:點燃酒精燈開始加熱(要進行預熱)。
5.收:收集氣體。應當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再收集氣體,否則收集到的氣
體不純。
6.移:將導管移出水面。停止反應時,應先把導管從水槽中移出,再熄滅酒精燈,防
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熄:熄滅酒精燈。
 氣泡連續均勻冒出 
 水槽內的水回流造成試管炸裂 
【檢驗與驗滿】
1.檢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該氣體為氧氣。
2.驗滿:
排水集氣法的驗滿: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氣體收集滿。
向上排空氣法的驗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氣瓶口,________________,則
說明氣體已集滿。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復燃 
 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帶火星的木條靠近 
 若木條復燃 
【氣體干燥和凈化】
如圖,所制取的氧氣中常含有水蒸氣,可用濃硫酸去除。
【氣體體積測量】
將氣體從a端通入如圖所示裝置,量筒內水的體積即為生成的氧氣體積,其中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氧氣溶于水,減少測量誤差。而植物油上方原有空氣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實驗拓展】
藥品 氯酸鉀、二氧化錳 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反應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 裝置
收集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O2↑ 
藥品 氯酸鉀、二氧化錳 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注意 事項 裝置B氣密性的檢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A的特點:______________,適用于制取少量的氣體;但不便于隨時添加 液體藥品。 裝置B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應插 入液面以下,形成__________,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裝置C的特點:可控制反應的速率 用彈簧夾夾住導管出口,向長頸漏斗中加水,
若長頸漏斗中形成穩定液柱,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裝置簡單 
 可隨時添加液體藥品 
 液封 
二、氧氣的性質
1.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上加熱到發紅,插入實驗收集到的氧氣中,觀
察木炭在氧氣里燃燒的現象,燃燒停止后,取出坩堝鉗,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
石灰水,振蕩。
實驗現象:①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時持續__________;②木炭在氧氣中______________,
并發出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熱 
 劇烈燃燒 
 白光 
 放熱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C+O2 CO2 
2.點燃系在螺旋狀鐵絲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瓶
中預先加有少量水)。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實驗現象:鐵絲在氧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黑色固體 
 3Fe+2O2 Fe3O4 
【問題與交流】
1.針對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的裝置,檢驗裝置氣密性時,除了用手緊握的方法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提示:可使用熱毛巾捂住試管;使用針筒往裝置內推氣,松手后,觀察針筒的活塞是否能恢復到原來的位置等。
2.如果某同學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不純,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集氣瓶中有殘留的氣泡;不等導管口的氣泡連續均勻冒出就開始收集……
3.把紅熱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
提示:使瓶內的氧氣充分參加反應。
4.試分析實驗時常常將鐵絲盤成螺旋狀且底端系一根火柴的原因
提示:鐵絲盤成螺旋狀的目的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鐵絲底端系一根火柴是利用火柴燃燒放出的熱量預熱并引燃鐵絲。
例:如圖1是初中化學的幾種常用儀器,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G的名稱: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應選用的儀器是BD和________(填字母),檢驗
氧氣已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多維設問·練透
 水槽 
 AE 
 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
明已經收集滿 
(3)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利用該原理實驗時應選用的儀器是CD和________(填字母),還缺
少的儀器是試管和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還缺少的用品是____________。
(4)小明為了用圖2裝置收集一定量的氧氣,裝置接口連接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
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 K2MnO4
+MnO2+O2↑ 
 FG 
 鐵架臺 
 棉花團 
 d、c、b 
 測量液體的體積 
◆實驗設計與進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有如下操作步驟:①加熱;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裝入高錳酸鉀,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⑤從水槽中取出
導管;⑥熄滅酒精燈;⑦拆洗儀器清理實驗臺。其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③②①④⑤⑥⑦  B.②③①④⑥⑤⑦
C.③②①④⑥⑤⑦  D.②③①④⑤⑥⑦
D
2.如圖所示,在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收集完氧氣后,反應還在繼續進行。小明認為,這個裝置不能有效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造成了藥品的浪費,請你幫助小明對該實驗裝置加以改進或設計新的簡易實驗裝置解決這個問題。
提示:可從下列用品中選取,也可自選其他儀器。
請你至少寫出兩種方案: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長頸漏斗改用分液漏斗 
 將長頸漏斗改用注射器 
◆交流與評估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在制取氧氣的過程中,發現水槽中水變成紅色,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管口沒有放棉花,高錳酸鉀粉末沿著導管進入水槽 
◆全國視野——創新考法(難點)
4.氧療能起到較好的呼吸支持作用。使用時,依次加入水、A劑(粉末狀過碳酸鈉
2Na2CO3·3H2O2)、B劑(粉末狀MnO2),即產生氧氣。
(1)若實驗室用上述試劑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擇如圖中的裝置________(填“甲”
或“乙”)。
(2)與過氧化氫溶液相比,選擇價格相對較高的A劑作供氧劑的優點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請對A劑的保存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
 甲 
 固體便
于保存和運輸 
 防潮、低溫 (共13張PPT)
實驗6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
【實驗藥品】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銹的鐵釘。
【實驗儀器】試管、藥匙、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鐵架臺、坩堝鉗、膠頭滴管、火柴、點滴板。
實驗清單·必備
【操作步驟】
1.參考下圖進行實驗,比較酸和堿與指示劑的作用。
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可觀察到向稀鹽酸、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變紅色;向氫氧化
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變藍色。
圖2可觀察到向稀鹽酸、稀硫酸中滴加酚酞溶液,不變色;向氫氧化鈉溶液、氫
氧化鈣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紅色。
實驗結論:酸、堿能使指示劑顯色。
項目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酸性溶液 __________ __________
堿性溶液 __________ __________
 紅色 
 無色 
 藍色 
 紅色 
 Cu(OH)2↓+2HCl CuCl2+2H2O 
 CuSO4+2NaOH Na2SO4+Cu(OH)2↓
2.在試管中加入約2 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_______
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其中滴加稀鹽酸,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藍
色沉淀產生
 藍色沉淀溶解,形成藍色溶液 
 Fe+2HCl FeCl2+H2↑ 
 Fe2O3+6HCl 2FeCl3+3H2O 
3.取兩個生銹的鐵釘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加入約2 mL稀鹽酸,觀察到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其中一支試管中鐵釘取出,洗凈。繼續觀察另一支試管中的現象,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支
試管中鐵釘上的鐵銹逐漸溶解,得到黃色溶液 
 鐵釘表面有氣泡產生 
 2HCl+Ca(OH)2 CaCl2+2H2O 
 NaOH+HCl NaCl+H2O 
4.在試管中加入約1 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邊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邊不斷振蕩試管,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該無色溶液約1 mL,置于蒸發皿中加熱使液體蒸干,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相同量(少量)氫氧化鈣粉末,然后各加入1 mL水,振蕩;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1 mL水,振蕩;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 mL稀鹽酸,振蕩;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固體出現 
 有少量固體沒有溶解,溶液變為紅色 
 兩支試管中的固體均溶解,加入稀鹽酸的試管中溶液變為無色 
【問題與交流】
 通過實驗5,可以驗證氫氧化鈣的哪些性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氫氧化鈣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氫氧化鈣能與鹽酸發
生中和反應。 
2FeCl3+3H2O或Fe2O3+3H2SO4 Fe2(SO4)3+3H2O 
1.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實驗探究酸的化學性質,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
(1)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Ⅰ中,在點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變紅的是_______(填“a”或“b”)。
(2)實驗Ⅱ中,在儀器①、②中均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其中一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維設問·練透
 探究酸的化學性質 
 a 
 紅棕色固體逐漸減少,溶液
由無色逐漸變成黃色 
 Fe2O3+6HCl
◆實驗設計與進行
2.探究鹽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
(1)向A燒杯中滴入2滴無色酚酞試液后,振蕩,燒杯中溶液呈現紅色,說明氫氧化鈉溶液顯__________(選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堿性 
(2)在B燒杯中接著滴入稀鹽酸,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寫出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當C燒杯中溶液呈現無色時,溶液中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氫離子。請你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C燒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過量的稀鹽酸。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溶液中含有過量的稀鹽酸
 讓反應物充分接觸,
使反應更充分 
NaOH+HCl
NaCl+H2O 
 不一定 
取適量溶液于試管中,滴
加紫色石蕊試液 
 溶液變紅色(合理即
可) 
 CuSO4+2NaOH Cu(OH)2↓+Na2SO4 
◆全國視野——創新考法(難點)
3.微型化學實驗因節能環保備受青睞,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圖1、圖2兩個微型實驗,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1所示:在直徑約為1.5 cm的水滴兩邊,同時放少量硫酸銅晶體、氫氧化鈉固體。已知: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微粒運動越慢,反之越快。實驗中在_______(填“A”或“B”)區域會先出現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O2+Ca(OH)2 CaCO3↓+H2O 
(2)如圖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變色規律。
步驟1:向點滴板1~6號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圖2所示的試劑,再分別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號孔穴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步驟2:將步驟1中所得的1號溶液和4號溶液互滴后溶液顏色發生明顯變化,選出下列組合中互滴后溶液顏色有明顯變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1號、5號    B.1號、3號
C.3號、4號 D.4號、5號
步驟3:重復步驟1,用吸管向5號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氣體,溶液表面出現白膜,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對比 
 B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永德县| 灵宝市| 化德县| 盐津县| 邛崃市| 武城县| 茌平县| 镇远县| 镇安县| 拜城县| 读书| 屯门区| 关岭| 湖南省| 安宁市| 湘阴县| 牙克石市| 汽车| 栾川县| 泾阳县| 海城市| 永州市| 阿克| 西乌珠穆沁旗| 濉溪县| 凤凰县| 正宁县| 武邑县| 文化| 图木舒克市| 开封市| 随州市| 天门市| 顺昌县| 栾城县| 奉节县| 和顺县| 济南市| 九龙县|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