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課時5 常見的酸和堿考情分析·導航學業要求 年份 題型、題序 考查內容 分值1.能依據物質的類別列舉一些酸、堿。 2.能通過實驗說明酸和堿的主要性質,并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能舉例說明酸與堿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能利用常見酸與堿的性質,分析、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現象和事實;能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3.能依據中和反應等,初步預測酸和堿的主要性質,設計實驗方案,分析、解釋有關的實驗現象,進行證據推理,得出合理的結論 2023 貴州 選擇6題 非選擇11題 非選擇12題 非選擇13題 酸和堿性質驗證 酸堿中和反應的應用 酸的性質 堿的化學性質 2分2分5分7分2022 貴陽 選擇5題 選擇6題 非選擇10題 非選擇11題 非選擇12題 堿的性質驗證 酸和堿的性質 堿的溶解度 酸的性質 堿的性質應用(除雜)、 探究化學性質 2分2分3分4分6分2021 貴陽 選擇6題 非選擇10題 非選擇11題 非選擇12題 酸的化學性質 用濃硫酸進行氣體除雜 酸的化學性質 堿的化學性質 2分2分6分6分核心腦圖·整合【考點一】酸、堿和指示劑作用酸堿指示劑(簡稱指示劑):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酸和堿能與指示劑反應,從而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點撥】 酚酞溶液不變色可能是酸性或中性,變化為化學變化。知識清單·必備項目 加入石蕊(紫)溶液 加入酚酞(無色)溶液酸 溶液變________ 溶液不變色(無色)堿 溶液變________ 溶液變紅中性 不變色(紫) 不變色(無色) 紅 藍 【考點二】酸及其性質一、濃鹽酸和濃硫酸常見的酸 濃鹽酸 濃硫酸溶質(化學式) _________ ___________色、態、味 無色、______________氣味的液體 無色、無氣味、黏稠狀液體揮發性(打開瓶塞時的現象) 產生__________ 無明顯現象 HCl H2SO4 有刺激性 白霧 常見的酸 濃鹽酸 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及原因 溶質質量__________,溶劑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變 ________,原因:濃鹽酸具有 __________ 溶質質量__________,溶劑質量__________,溶質質量分數變________,原因:濃硫酸具有 __________保存方法 密封保存 減小 小 揮發性 不變 增大 小 吸水性 【特別提醒】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劑。常用來干燥O2、H2、CO2、CH4、CO等中性和酸性氣體,不能用來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2Al+3H2SO4 Al2(SO4)3+3H2↑ Zn+H2SO4 ZnSO4+H2↑ Fe+2HCl FeCl2+H2↑ 二、酸的通性 酸溶液都有許多共同的性質,這是由于酸在水中都能電離出____________。 通性 舉例跟酸堿 指示劑作用 使紫色石蕊溶液變________色, 使無色酚酞溶液____________與活潑 金屬反應 通式:金屬+酸→鹽+氫氣鐵與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鋅與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鋁與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離子 紅 不變色 Fe2O3+6HCl 2FeCl3+3H2O CuO+H2SO4 CuSO4+H2O 通性 舉例與金屬 氧化物 反應 通式:金屬氧化物+酸→鹽+水鹽酸除鐵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與氧化銅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H2SO4 Na2SO4+CO2↑+H2O CaCO3+2HCl CaCl2+CO2↑+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 Ca(OH)2+2HCl CaCl2+2H2O 通性 舉例與堿 反應 通式:堿+酸→鹽+水鹽酸與氫氧化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與氫氧化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鹽 反應 通式:鹽+酸→新鹽+新酸碳酸鈣與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鈉與硫酸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提醒】濃硫酸、硝酸分別與金屬反應不會產生氫氣。 HCl+AgNO3 AgCl↓+HNO3 H2SO4+BaCl2 BaSO4↓+2HCl 三、酸的特性1.不同的酸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鹽酸與硝酸銀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與氯化鋇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提醒】 酸的特性不屬于酸的共性,酸的性質實際上是H+的化學性質。 陰離子不同(或酸根離子不同) 【考點三】堿及其性質一、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鈣常見的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化學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俗名 __________、__________、苛性鈉 ____________、消石灰 溶解性 __________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熱 __________于水,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__________吸水性 在空氣中容易吸水而__________ 幾乎不吸收水分 NaOH Ca(OH)2 火堿 燒堿 熟石灰 易溶 微溶 減小 潮解 CaCO3 CaO+CO2↑、CaO+H2O Ca(OH)2 常見的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腐蝕性 有強烈的腐蝕性 有腐蝕性 工業制取 (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存 方法 ______________ 原因 NaOH易吸收____________而潮解,易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反應而變質 Ca(OH)2易與空氣中的 ____________反應而變質 Ca(OH)2+Na2CO3CaCO3↓+2NaOH 密封保存 水蒸氣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特別提醒】①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容易吸水而潮解,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但不可以干燥CO2、HCl、SO2等氣體。②堿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一般作干燥劑。干燥裝置如圖:2NaOH+CO2 Na2CO3+H2OCa(OH)2+CO2 CaCO3↓+H2O二、堿的通性 堿具有通性的原因:在溶液中都能解離出________________。 通性 舉例跟酸堿指示劑作用 使紫色石蕊溶液變________色, 使無色酚酞溶液變________色 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通式:非金屬氧化物+可溶性堿→鹽+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根離子 藍 紅 3NaOH+FeCl3 Fe(OH)3↓+3NaCl Cu(OH)2+H2SO4 CuSO4+2H2O NaOH+HCl NaCl+H2O 通性 舉例與酸反應 通式:酸+堿→鹽+水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與氫氧化銅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鹽反應 通式:可溶性鹽+可溶性堿→新鹽+新堿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uSO4Cu(OH)2↓+Na2SO4 三、堿的特性1.堿具有特性的原因:____________不同。 2.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提醒】氫氧化銅、氫氧化鐵、氫氧化鎂等不溶性堿,除能與鹽酸、稀硫酸反應外,不具有其他的共性。 陽離子 Ca(OH)2+Na2CO32NaOH+CaCO3↓ 【微測診斷】1.常見的酸和堿是中學階段化學學科的核心主干知識,了解其性質能夠更好地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2.在利用酸或堿化學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時,需要考慮成本、操作是否便利、是否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等,能夠在基本知識掌握的同時,學會對酸或堿物質的性質進行科學化、合理探究。 (2023·廣安中考)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下列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不正確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可與酸性物質反應B.用CO冶煉金屬——CO具有可燃性C.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漬——洗滌劑有乳化功能D.用稀鹽酸除鐵銹——鹽酸可與Fe2O3反應B【類型一】酸、堿和指示劑作用 小李在學習酸堿指示劑與常見酸、堿溶液作用時,歸納成如圖所示的關系。圖中A、B、C、D是兩圓相交的部分,分別表示指示劑與酸、堿溶液作用時所顯示出的顏色,則其中表示不正確的是( )A.紫色 B.藍色 C.紅色 D.無色高頻考點·研析A【考法揭秘】 根據指示劑的變色情況進行分析,石蕊遇酸變紅,遇堿變藍,酚酞遇堿變紅,遇酸不變色。【舉一反三】 下列關于酸和堿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鈉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B.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于水都會放出大量的熱C.人體胃液中含有硫酸,可以幫助消化D.氫氧化鈣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改良酸性土壤D【類型二】常見的酸(鹽酸,硫酸) (2023·眉山中考)將一塊已生銹的鐵片放入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 測得生成H2的質量與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假設鐵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雜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配制200 g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需要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40 gB.剛開始加稀鹽酸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 2FeCl3+3H2OC.加入12 g稀鹽酸時,溶液中的溶質為FeCl2和FeCl3D.m=0.2C【考法揭秘】酸能與部分活潑金屬及金屬氧化物反應,但往往需要關注優先反應的情境。1.金屬混合物與酸反應時,比較活潑的金屬先與酸反應。如鋅和鐵的混合物加入鹽酸中,鋅先與鹽酸反應,鐵再與鹽酸反應。2.金屬與混合鹽溶液反應時,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里,距離遠的先置換(最不活潑的金屬最先置換出來),除了鉀、鈣、鈉(太活潑了,無法置換),只能左邊置換右邊,活潑金屬置換不活潑的金屬。如向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鋅,鋅先與硝酸銀反應,再與硝酸銅反應。3.當金屬與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與酸反應時,金屬氧化物優先與酸反應。如將稀硫酸滴入氧化銅和鐵的混合物中,氧化銅先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鐵再與硫酸銅反應,鐵與稀硫酸最后反應。【舉一反三】 (2023·濱州中考)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打開盛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口會形成白霧B.鐵與稀硫酸反應時有氣泡產生,形成黃色溶液C.將銅片放入稀硫酸中,銅片逐漸消失,形成藍色溶液D.用稀硫酸除鐵銹時,鐵銹逐漸溶解,形成黃色溶液D【類型三】常見的堿(苛性鈉,熟石灰) (2023·眉山中考)某化學興趣小組發現上次做實驗用的澄清石灰水忘記了蓋瓶蓋,試劑瓶內壁附著一層白色固體,底部也有白色固體。【提出問題】白色固體是什么 怎樣產生的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碳酸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猜想二:氫氧化鈣;水分蒸發,析出氫氧化鈣固體。猜想三:氫氧化鈣和碳酸鈣的混合物。 CaCO3+2HCl CaCl2+CO2↑+H2O 【實驗探究】(1)甲同學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振蕩,固體全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學得出結論,猜想一正確; CaCl2+2H2O、CaCO3+2HCl CaCl2+CO2↑+H2O (2)乙同學提出疑問,認為甲同學實驗結論不夠嚴謹,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并補充實驗如下: 【實驗結論】綜上所述,猜想三正確。【實驗反思】(3)澄清石灰水必須要__________保存。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白色固體既含有碳酸鈣又含有氫氧化鈣 Ca(OH)2+2HCl 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的水振蕩,靜置,在上層清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試液 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密封 【舉一反三】 (2023·連云港中考)在三頸燒瓶中用排空氣法收集CO2氣體,然后將三頸燒瓶與盛有鹽酸、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壓強傳感器密封連接(如圖1)。檢驗氣密性后,在t0時快速注入一種溶液,t2時快速注入第二種溶液,測得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t0時注入的溶液是鹽酸B.t1前壓強減小對應的反應示意圖如圖3所示C.t1~t2期間壓強不變且大于0可證明收集的CO2氣體不純D.t2后壓強增大的原因是NaOH溶液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C1.(2023·濱州中考)下表是人體中某些體液的正常pH范圍,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A.胃液 B.唾液 C.血液 D.尿液真題模擬·精練體液 胃液 唾液 血液 尿液pH 0.9~1.5 6.6~7.1 7.35~7.45 5.0~7.0A2.(2023·本溪模擬)天宮課堂中,宇航員通過實驗呈現了“奧運五環”,實驗中使用了指示劑——溴百里酚藍,溴百里酚藍溶液在酸堿性不同的溶液中的顯色情況如圖:下列溶液能使綠色溴百里酚藍溶液變為黃色的是( )A.氯化鈉溶液 B.氫氧化鉀溶液C.醋酸溶液 D.碳酸鈉溶液C3.(2023·棗莊中考)實驗室中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下列選用的物質不能將它們鑒別出來的是( )A.紫色石蕊試液 B.鎂條C.氧化銅 D.硫酸鈉溶液D4.(2023·泰安期中)為驗證“酸的化學性質”,某班同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③三支試管中沒有明顯現象的是①B.②中的反應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C.③中反應的現象是鐵銹逐步消失,溶液變為淺綠色D.要全面驗證酸的化學通性,④試管中能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可以是銅A5.某化學興趣小組繪制堿的化學性質思維導圖如甲所示,并以氫氧化鈉為例設計實驗驗證堿的化學性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氫氧化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稱是_______(選填字母)。 A.純堿 B.燒堿 C.小蘇打 D.熟石灰 B 【實驗驗證】(2)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_色。 (3)將稀鹽酸滴入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測出溶液的pH隨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當pH=7時,溶液中所含的溶質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 (4)用丙圖裝置進行實驗(查閱資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 紅 NaCl 2NaOH+CO2 Na2CO3+H2O【實驗過程】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將NaOH濃溶液加入充滿CO2氣體的錐形瓶A中,關閉活塞,打開彈簧夾,觀察到A中產生白色沉淀,燒杯B中液面降低。①寫出CO2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又分別做了以下三組實驗:Ⅰ:取少量A中溶液測其pH,pH>7Ⅱ: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無明顯現象,再測其pH,pH>7Ⅲ:取少量A中溶液,測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以上三組實驗事實中,能說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____________(選填序號)。 (5)若將丙圖B中的CaCl2溶液換成澄清石灰水,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驗證了上述知識導圖中堿能夠與________反應。 Ⅱ、Ⅲ A中有白色沉淀產生 鹽 【拓展應用】(6)實驗室中能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的氣體是__________(選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水蒸氣 C.氯化氫 D.氧氣 E.二氧化硫 AC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