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5張PPT)第7講 鹽 化肥復習導航·析考向【命題分析】 根據2022版《化學課程標準》及2023年省統考化學試題,從命題內容及考查角度和中考題型兩個維度分析如下: 1.從命題內容及考查角度上分析: (1)以幾種常見鹽(NaCl、Na2CO3、NaHCO3、CaCO3等)的基本性質為內容,考查鹽的性質;以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為內容,考查對鹽的組成、用途的認識。 (2)以粗鹽等混合物的分離提純為內容,考查對混合物分離方法的選擇及過濾、蒸發等基本操作的認識。 (3)結合生產實際或情境,考查化肥的分類、各類化肥的作用、化肥種類的鑒別及化肥組成的有關計算等。 (4)以常見酸、堿、鹽之間的化學反應為依據,考查對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認識及應用。 (5)以常見酸、堿、鹽的性質為內容,考查常見物質的檢驗方法的確定或正誤的判斷等。 2.從中考題型上分析: (1)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常見鹽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組成、主要用途;化學反應基本類型的判斷;溶液中的溶質或離子能否共存的判斷;化肥的種類、用途等。 (2)以填空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的形式考查鹽的性質;各物質間的反應及相互轉化;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與除雜;化肥的成分、使用注意事項等。 (3)以實驗探究題的形式考查粗鹽的提純。 (4)以計算題的形式考查化肥組成的相關計算;考查鹽參與反應的相關計算,而且此類計算一般是與溶液相關的綜合計算。【復習建議】 1.生活中常見的鹽:常見鹽的組成、俗名、用途等是中考的重點,復習時可采用列表法將常見鹽的化學式、俗名、物理性質及主要用途等進行歸納對比,幫助辨析和認知。 2.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本實驗主要是代表了一類混合物(可溶性固體和不溶性固體)的分離方法,因此復習時建議: (1)結合實驗操作過程,引導學生從實驗原理、實驗目的、操作步驟、儀器選擇和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整理和歸納,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2)結合其他混合物分離的方法,進行對比和總結,弄清各種混合物分離的原理和方法。 (3)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強化學生對混合物分離的理解和應用。 3.化學肥料:化學肥料是中考的常考點,復習時建議: (1)采取對比歸納的方法,明確各化肥的組成特點、性能差異及各化肥中的營養元素對農作物生長的作用。 (2)在對應訓練中,著力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并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4.鹽的化學性質:鹽大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所以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復習時建議: (1)結合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等常見鹽的化學性質的學習,歸納鹽的化學性質相似性的規律。同時通過對應訓練,對歸納規律和一些注意事項有更清晰的認識。 (2)結合金屬的化學性質,總結鹽與金屬的反應規律,同時讓學生熟練掌握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金屬與鹽反應的規律和方法。 5.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本部分知識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復習時建議: (1)結合所學酸、堿、鹽的性質,將其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并結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通過列表法對每一類反應的注意事項進行梳理。 (2)結合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表,通過自編口訣的方式引導記憶,熟記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3)進行對應強化訓練加以鞏固和提高。知識清單·理脈絡【常考化學方程式集錦】(1)含鈣化合物的轉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2)碳酸鈉與其他物質的轉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Cl2+Na2SO4===BaSO4↓+2NaCl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 Na2CO3+H2O+CO2↑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BaCl2===BaCO3↓+2NaCl(合理即可) NaCl+AgNO3===AgCl↓+NaNO3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NO3+HCl===AgCl↓+HNO3 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HCl+NaHCO3===NaCl+CO2↑+H2O 一、鹽二、復分解反應三、化肥要點一 鹽的化學性質【典例1】(2023·銅仁萬山區模擬)構建知識網絡模型是化學學習中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1是小明同學在學習酸、堿、鹽的性質后構建的知識網絡模型。請完成下列問題:考點突破·釋疑難(1)反應①和②與圖中已有的反應類型不同,它們都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 (2)若通過反應⑥生成的鹽為NaCl,則同時生成的另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3)若反應⑦有氣體產生,寫出一個符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中心處的鹽的溶液為藍色,寫出⑧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換反應 Cu(OH)2(合理即可) 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CuO+H2SO4===CuSO4+H2O(合理即可) (5)小明用圖2來說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過程,該反應的微觀實質可表示為H++OH-===H2O,依此類推當圖1中③是向稀鹽酸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時,反應的微觀實質用同樣的方法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Ag++Cl-===AgCl↓ 【方法指導】鹽的化學性質的記憶方法要點二 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及應用【典例2】(2023·銅仁模擬)下列物質能在pH=1的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2SO4、HCl、Na2SO4、AgNO3B.KOH、CuCl2、MgSO4、NaNO3C.K2SO4、NaCl、K2CO3、NaNO3D.NaNO3、NaCl、KNO3、(NH4)2SO4D【方法指導】復分解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溶液中的離子重新結合生成水或氣體或難溶解的沉淀的過程,可構建如下特征離子對應的知識網絡。實驗一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1.必記基礎知識:(1)原理:依據物質的____________不同,利用過濾的方法除去食鹽中的泥沙等不溶性雜質,然后蒸發水得到較純的精鹽。 (2)實驗裝置。實驗探究·培素養 溶解性 (3)實驗步驟和方法。①溶解:稱量粗鹽,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直到粗鹽______________為止。 ②過濾:將食鹽水用玻璃棒引入過濾器,如濾液渾濁應________________。 ③蒸發:將過濾后的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中,邊加熱邊用玻璃棒攪拌,當有________________出現時停止加熱,利用__________將其蒸干。 ④計算產率:用____________把蒸發皿中的晶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將提純的精鹽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產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不再溶解 再過濾一次 較多固體 余熱 玻璃棒 精鹽質量/粗鹽質量 2.實驗成功的關鍵:(1)稱量時,托盤天平使用時要調節平衡,讀數要準確;取用藥品時要規范,不撒落。(2)溶解時,玻璃棒攪拌要勻速,不能過快,防止有液體濺出。(3)過濾時,要規范裝置和操作,做到“一貼二低三靠”。(4)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局部溫度過高,引起液滴飛濺。(5)轉移精鹽產品時,要全部轉移進行準確稱量。3.問題探究:(1)粗鹽提純的三步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粗鹽提純實驗中,經溶解、過濾和蒸發能使哪些雜質從混合物中分離 這樣得到的食鹽就是純凈物了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相同。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發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提示:經溶解、過濾后只是將不溶性雜質如泥沙等除去,然后蒸發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而其中的可溶性雜質如Ca2+、Mg2+、S等無法分離,因而得到的食鹽不是純凈物。 4.導致誤差的原因:誤差 分析產率 偏小 溶解攪拌時液滴濺出蒸發時液滴飛濺轉移時有部分精鹽沾在蒸發皿上產率 偏大 蒸發不徹底,還有水分過濾時濾紙破損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示范題1】(2022·岳陽中考)小文同學做粗鹽(含難溶性雜質)提純的實驗并計算精鹽產率,如圖是部分操作示意圖,請回答:(1)操作②過濾后,溶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一條); (2)操作③中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示中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操作①溶解過程中有部分液體濺出,會使所得精鹽的產率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濾紙破損(合理即可) 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④①②③ 偏低 實驗二 除去精鹽中可溶性雜質1.原理:除去食鹽水中溶解的Na2SO4、CaCl2和MgCl2等雜質后才得到精鹽水,最后經蒸發結晶即得到較為純凈的氯化鈉晶體。該操作的實質是除去__________、Ca2+、__________。 2.方案:在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雜質離子分別結合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從溶液中分離,同時溶液中不引入除氯化鈉以外的雜質物質。 S Mg2+ Ba2+ C OH- BaSO4、CaCO3、Mg(OH)2 3.流程圖:4.加入試劑的作用試劑 作用 化學方程式過量BaCl2溶液 除去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量NaOH溶液 除去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量________ 溶液 除去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適量稀鹽酸 除去過量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Na2CO3CaCl2BaCl2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HCl+NaOH===NaCl+H2O5.所得沉淀最終有四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加入鹽酸之前必須進行過濾將沉淀和溶液進行分離,否則加入的鹽酸又會將部分沉淀溶解。 硫酸鋇 碳酸鋇 碳酸鈣 氫氧化鎂 特別提醒1.物質除雜的原則:①不增→不能引入新的雜質;②不減→非雜質的成分不能減少;③易分→分離簡便易行,雜質應轉化為氣體、沉淀等易分離的物質或水。2.加入試劑過量的目的是通過化學反應完全除去雜質。3.氯化鋇必須在碳酸鈉的前面加,在除盡氯化鈣的同時,還能除盡過量的新雜質氯化鋇。【示范題2】(2023·黔西南州模擬)某粗鹽中含有泥沙及少量CaCl2、MgCl2雜質。化學小組設計了如圖實驗流程進行提純,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濾渣X中有Mg(OH)2、CaCO3和泥沙B.操作Ⅰ中的NaOH可以用KOH代替C.濾液Y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D.溶液Z蒸發結晶可得NaCl固體B考點1 常見鹽的性質與用途1.(2022·黔東南中考)下列除去物質中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貴州五年真題選項 物質(雜質) 除雜方法A Fe(Cu) 向物質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烘干B KCl(MnO2) 將物質加水溶解,過濾,洗滌,烘干C CO2(CO) 將該混合氣體在氧氣中點燃D NaCl(CaCl2) 將物質溶于水,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過濾,再向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蒸發結晶D2.(2022·畢節中考)已知CaCl2溶液顯中性。向CaCl2與鹽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邊加邊攪拌,用pH計測得混合溶液pH的變化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中Cl-個數保持不變B.AB對應反應為中和反應C.BC對應反應無明顯現象D.CD表明Na2CO3屬于堿A3.(2021·貴陽中考)取等質量的Na2CO3和NaHCO3固體分別置于兩個體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分別一次性加入等濃度等體積的過量稀硫酸,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兩容器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曲線a表示Na2CO3與稀硫酸反應過程中壓強隨時間的變化關系B.反應過程中兩容器內溶液的pH均逐漸減小C.反應結束后,兩容器中H2SO4的質量相等,Na2SO4的質量也相等D.反應結束后,向兩容器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相等D4.(2021·遵義中考)有一包不純的K2CO3樣品,含有一定量的KOH和KCl。現需測定該樣品中K2CO3的質量分數,取10 g樣品充分溶解后進行實驗。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加入過量的Ca(OH)2固體,充分反應后過濾,稱濾渣的質量B.加入足量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稱反應后溶液的質量C.加入足量的Mg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將濾渣干燥、稱重D.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將濾渣干燥、稱重D考點2 化學肥料5.(2022·畢節中考)“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下列關于碳酸銨、氯化銨、硫酸鉀和磷礦粉四種化肥鑒別的方案及結論,錯誤的是( )A.通過直接觀察固體顏色就可以鑒別出磷礦粉B.取樣溶解后加入硝酸鋇溶液能鑒別出硫酸鉀C.與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兩種化肥能聞到氨味D.只用氫氧化鋇溶液可將前三種化肥鑒別出來B6.(2020·貴陽中考節選)擁有豐厚綠色生態資源、多彩民族文化資源的貴州,正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向往的心靈棲息之地。這些美不勝收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中,蘊藏著無窮的化學奧秘。游加榜梯田,在美麗鄉村感受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巨變。農作物生長要合理施肥。硫酸鉀(K2SO4)和氯化銨(NH4Cl)是常用的化肥,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鉀肥,___________________是氮肥。 硫酸鉀(K2SO4) 氯化銨(NH4Cl) 【基礎達標】1.(2023·南充中考)下列物質的俗稱、化學式、分類完全正確的是( )A.蘇打、NaHCO3、鹽 B.消石灰、Ca(OH)2、堿C.干冰、H2O、氧化物 D.水銀、Ag、金屬單質2.(2023·貴陽息烽模擬)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屬于復合肥的是( )A.NH4NO3 B.KNO3C.Ca(H2PO4)2 D.KCl梯級訓練·提素能BB3.(2023·眉山中考)下列有關純堿的認識錯誤的是( )A.組成:由碳、氧和鈉三種元素組成B.性質:能與BaCl2、NaCl等鹽溶液反應C.用途:用于玻璃、造紙、紡織等的生產D.生產:侯氏制堿法B4.(2023·懷化中考)化肥和農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B.尿素[CO(NH2)2]屬于復合肥料C.將銨態氮肥與草木灰混合施用,有利于增加肥效D.大量施用農藥會導致環境和農產品污染,因此要禁止施用農藥A5.(2023·連云港中考)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下列裝置和操作正確的是( )D6.(2023·蘇州中考)部分鹽和酸的溶解性(20 ℃)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鹽酸是揮發性酸B.MgSO4是可溶性鹽C.常溫下溶解度CaCO3>CaSO4D.常溫下,MgSO4溶液與稀鹽酸不發生反應項目 Cl- S CH+ 溶、揮 溶 溶、揮Ca2+ 溶 微 不Mg2+ 溶 溶 微C7.(2023·懷化中考)下列各組物質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的是( )A.NaCl、BaCl2、HClB.CuCl2、KCl、H2SO4C.Ca(NO3)2、Na2CO3、KOHD.HCl、NaOH、Na2SO4A8.(2022·大連中考)性質決定用途。從①濃硫酸②氯化鈉③氫氧化鈣④碳酸氫鈉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1)醫療上用________配制生理鹽水。 (2)農業上可用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 (3)在實驗室可用于干燥某些氣體的是________。 (4)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 ② ③ ① ④ 9.(2023·通遼中考)有A、B、C、D四種溶液,分別是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中的一種。小明為鑒別以上溶液,進行如下實驗:Ⅰ.觀察顏色,發現只有A呈藍色,其余為無色。Ⅱ.將A分別與B、C混合,觀察到:A+C→藍色沉淀,A+B→無明顯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A為________________。 (2)鐵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銅溶液 Fe+CuSO4===FeSO4+Cu BaCl2+H2SO4===BaSO4↓+2H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10.(2023·株洲中考)已知銨態氮肥能與堿反應,放出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氨氣。現有氨水、碳酸氫銨、硫酸銨[(NH4)2SO4]、氯化銨(NH4Cl)、硝酸銨(NH4NO3)、尿素[CO(NH2)2]六種氮肥:(1)在上述六種化肥中,__________呈液態,碳酸氫銨有強烈的氨味,據此可直接將它們與其他四種氮肥相區別。 (2)其他四種氮肥的鑒別方法如圖所示。寫出氮肥B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D四種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水 (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 尿素[或CO(NH2)2] 11.(2023·自貢中考)1921年,正在美國留學的侯德榜先生為了發展我國的民族工業毅然回國,其“侯氏制堿法”為我國純堿和氮肥工業技術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工業純堿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某化學興趣小組對工業純堿樣品展開探究。【探究一】確定純堿樣品中是否含有NaCl(1)取樣品加水溶解,加入過量稀硝酸,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__________產生。 (2)取上述溶液,繼續滴加適量AgNO3溶液,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_____________產生。 氣泡 白色沉淀 【結論】樣品中含有NaCl(3)甲、乙、丙三個同學分別用以下藥品代替稀硝酸進行(1)中實驗,也能確定樣品中是否含有NaCl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甲.CaCl2溶液 乙.稀鹽酸丙.Ba(NO3)2溶液 丙 【探究二】測定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4)興趣小組設計了以下兩個測定方案:方案一:將樣品溶解,加入過量CaCl2溶液,攪拌至反應完全。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沉淀的質量,計算Na2CO3的質量分數。方案二:如圖所示,取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反應結束后,根據球形干燥管的增重計算Na2CO3的質量分數。【討論】①上述兩個方案中,你認為方案________更優。 ②方案二錐形瓶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確定Na2CO3溶液的酸堿性(5)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成紅色,所以Na2CO3溶液呈________性。 【知識拓展】(6)純堿屬于________(填“酸”“堿”或“鹽”)。 一 Na2CO3+2HCl===2NaCl+H2O+CO2↑ 堿 鹽 12.(2022·濰坊中考)某興趣小組利用“鹽酸、硫酸銅、氫氧化鈉、碳酸鈉、硝酸鉀”五種溶液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進行再探究。【知識回顧】(1)回憶向滴有酚酞試劑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的實驗。(2)觀察兩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1),該反應過程沒有變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者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離子和鈉離子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 【實質再探】(1)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是二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兩者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uSO4===Na2SO4+Cu(OH)2↓ 氫氧根離子與銅離子結合生成了氫氧化銅 (2)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實質是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歸納小結】復分解反應發生的微觀實質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應用】(1)將碳酸鈉溶液和硝酸鉀溶液混合沒有發生變化,分析兩者不發生反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 自由移動的離子的種類與數量的減少 交換成分后沒有氣體或沉淀或水生成 (2)圖3是硫酸氫鈉在水中解離的微觀示意圖,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___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溶液既能降低該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鈉離子、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Ba(OH)2 13.(2023·永州中考)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除去水分,得到粗鹽。這樣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進行粗鹽提純實驗。【交流與表達】(1)本實驗除了使用下列玻璃儀器外,還缺少一種多次使用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玻璃棒 (2)用托盤天平稱取5.0 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漸加入盛有10 mL水(密度為1 g·cm-3)的燒杯里,邊加邊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用托盤天平稱量剩余粗鹽的質量,讀數如圖所示,其質量是_______(填字母)。 A.0.2 g B.1.2 g C.2.8 g B (3)在進行蒸發操作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__________,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4)實驗中是通過蒸發所得溶液中溶劑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來獲取食鹽晶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最后得到精鹽的質量為3.3 g,則其產率為___________(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6)實驗得到的精鹽是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加熱 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 86.8% 混合物 【能力提升】1.學習了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性質后,發現有很多不同類別的物質在發生反應時都有鹽生成(其他物質省略),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生成的鹽是硫酸鉀,則①中發生的反應可稱為中和反應B.若生成的鹽是硫酸亞鐵,則通過置換反應來實現的只有⑥C.若生成的鹽是碳酸鈣,由③來實現的反應物可以是純堿和熟石灰D.圖中⑤處應補充的文字可以是金屬氧化物和酸或非金屬氧化物和堿B2.已知K2CO3溶液呈堿性,向一定質量鹽酸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K2CO3溶液,產生沉淀或氣體的質量與加入K2CO3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Oa段生成氣體,bc段生成沉淀B.b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KCl、BaCl2C.bc段溶液的pH不斷升高D.K2C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C3.(2023·宜昌中考)氯化鈉是重要的調味品。探究一:古人智慧(1)《水經注》中描述:“入湯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為鹽,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鹽成。”這樣得到食鹽的方法在化學上稱為______________。 (2)我國四川省自貢市勞動人民在公元1873年便開始嘗試取井水煮鹵,獲得的氯化鈉中仍然含有氯化鎂等雜質,古人采用“淋鹽瀝水”(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粗鹽)的方法來除去氯化鎂,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發結晶 飽和氯化鈉溶液里能繼續溶解氯化鎂 探究二:現代方法智慧小組的同學們想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得到氯化鈉晶體。他們查閱資料知道,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得到粗鹽。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如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除去不溶性雜質(3)取少量粗鹽,加足量水溶解,可通過__________方法除去其中的不溶性雜質。 除去可溶性雜質(4)選擇試劑:小民同學選擇硝酸鋇溶液除硫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 Ba(NO3)2+Na2SO4===BaSO4↓+2NaNO3 經小組討論,認為他選的試劑不正確。方法小結:除雜所選試劑需滿足以下條件:只與雜質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終,選擇的試劑是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氯化鋇溶液。 不產生新的雜質 (5)實驗探究:滴加甲、乙、丙三種試劑的正確順序最多有_______種,請寫出其中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溶質的化學式,下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體D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NaOH、BaCl2、Na2CO3(合理即可) MgCl2+2NaOH===Mg(OH)2↓+2NaCl Mg(OH)2、BaSO4、CaCO3、BaCO3 (6)反思評價:液體E中加入稀鹽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個)。小鄭同學認為上述實驗可以將甲、乙、丙三種溶液改成兩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加入的先后順序填寫)。 Na2CO3+2HCl===2NaCl+CO2↑+H2O(或HCl+NaOH===NaCl+H2O) Ba(OH)2、Na2CO3 4.課本中“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活動與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種溶液,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實驗結束后,將所有廢液倒入一個潔凈的廢液缸中,然后對廢液缸的廢液進行了探究,取少許廢液,測得其pH為12。【提出問題】廢液缸中除含OH-外,還含有哪些離子呢 【討論分析】一定并不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填離子符號),有三種離子一定存在,它們是K+、Na+和N;另外,廢液中還可能存在什么離子呢 同學們紛紛作出猜想。 H+ 【作出猜想】甲同學:可能還含有S、C;乙同學:可能還含有Ba2+;丙同學:可能還含有Ba2+、S、C。(1)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學的假設中,________同學的假設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 鋇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不能共存 【實驗探究】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 有氣泡冒出 廢液中有(2) _______再向試管中加入硝酸鋇溶液 (3)__________________ 廢液中有S(4)通過上述探究實驗,________同學的猜想成立。 C 產生白色沉淀 甲 (5)如圖為滴加稀硝酸過程中廢液里某些離子的個數變化情況,則:①代表的離子是_________(填離子符號,下同)。 ②代表的離子是___________。 (6)加入稀硝酸后發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 C NaOH+HNO3====NaNO3+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