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8張PPT)第4講 常見的溶液復習導航·析考向【命題分析】根據2022版《化學課程標準》及2023年省統考化學試題,從命題內容及考查角度和中考題型兩個維度分析如下:1.從命題內容及考查角度分析:(1)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物質與水混合后能否形成溶液及溶液中溶質、溶劑的判斷,考查對溶液的概念、特征及溶解過程中熱現象的認識。(2)依據生產、生活,考查乳化現象與乳化作用。(3)結合物質溶解過程中的現象,判斷溶液是否飽和及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考查對飽和溶液的含義的認識。(4)結合生產、生活或實驗中的具體溶液的組成,進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及稀釋問題的計算,考查對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5)以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步驟、藥品和儀器選擇為內容,考查依據一定的實驗目的選擇儀器和藥品、確定實驗步驟和方法的能力。(6)利用溶解度曲線,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斷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判斷分離提純混合物的方法等,考查對溶解度曲線含義的認識。(7)結合化學方程式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從中考題型上分析:(1)以選擇題形式考查溶液的組成、特征、溶解過程的放熱、吸熱現象、乳化作用及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2)以填空題與簡答題、實驗探究題的形式考查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所需的儀器、方法、步驟及誤差分析等。(3)以選擇題、填空題與簡答題的形式考查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判斷及其相互轉化的方法、固體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線的應用等。(4)以選擇題、填空題與簡答題、實驗探究題等形式綜合考查飽和溶液的判斷、溶解度、溶質的質量分數等知識。(5)以計算題形式考查簡單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等。【復習建議】 1.溶液概念的復習:本部分內容中概念較多,如溶液、溶質、溶劑、乳化、溶質質量分數等。復習時建議:(1)重要的概念用找關鍵詞的方法、相關的概念用對比的方法,在突出和強化中,理解概念的實質,并應用概念解決問題。(2)多聯系日常現象,通過實驗的方法加以強化。如溶解與乳化的區別,可以根據汽油和植物油混合與洗滌劑和植物油混合做比較,在觀察中明確其不同。2.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建議結合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具體實驗過程,明確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驟和儀器的選取,用對比的方法明確用固體和液體配制溶液與用液體和液體配制溶液在步驟和儀器選用上的不同,并從操作等角度分析造成誤差的原因。3.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有關溶液的計算,主要包括簡單的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溶液稀釋問題的計算、與化學方程式結合在一起的綜合計算等。復習時,指導學生先明確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及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保持不變的原則,然后分題型進行專題訓練,重點是對題意的分析和對規范解題的訓練。解決這類綜合計算問題,還要善于分類總結解題規律,逐步解決各類問題,如表格數據分析題、標簽數據分析題、坐標數據分析題等。4.關于飽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的復習:飽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限定條件較多,復習時建議分析概念,確定概念的關鍵詞和限定條件,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概念,并通過練習應用概念解決問題,在練習與應用中,強化概念。5.溶解度曲線:溶解度曲線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復習時,建議結合具體的溶解度曲線,從“點、線、面”等角度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曲線所包含的意義,并通過練習加以強化。知識清單·理脈絡一、溶解與乳化二、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結晶三、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線要點 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典例】(2023·達州中考)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結合圖示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P點表示t2 ℃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C.t3 ℃時,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等于20%D.將等質量的甲、乙、丙飽和溶液,從t3 ℃降到t1 ℃,溶液的質量大小關系為丙>乙>甲考點突破·釋疑難C【考題延伸】E.t3 ℃時,將30 g甲物質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為_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是__________。 F.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時。可用______________(填“蒸發結晶”或“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乙。 G.將t3 ℃時等質量的甲、乙、丙飽和溶液降溫到t2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 H.t2 ℃時,要使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飽和 1∶4 蒸發結晶 乙>甲>丙 加入丙物質或恒溫蒸發溶劑 【方法點撥】根據溶解度曲線解題要善于“看”:一看“點”,溶解度曲線上的每一點均表示某溫度下該物質的溶解度,可通過溶解度計算一定量的溶劑中最多溶解的溶質質量,比較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定量判斷溶液是否飽和;二看“線”,根據溶解度曲線可推斷:(1)溫度變化→溶解度變化→溶液的變化,如溫度升高,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增大,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2)結晶方式,若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則可采用蒸發結晶,如海水曬鹽;若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則采用降溫結晶。解題時注意:一定溫度下,溶液質量等于溶劑質量與溶解的固體質量之和,而不是固體質量與液體質量直接相加;飽和溶液降溫得到的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有晶體析出。實驗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1.用氯化鈉固體和水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實驗探究·培素養實驗 用品 (1)儀器:______________、量筒、燒杯、____________、藥匙、膠頭滴管 (2)藥品:氯化鈉、蒸餾水實驗 流程 托盤天平 玻璃棒 操作 步驟 計算 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3 g,水的質量為47 g稱量 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3 g,放入燒杯中量取 用________mL量筒量取水47 mL(水的密度為1 g·cm-3),倒入__________中 溶解 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瓶 保存 將上述配制好的溶液裝入細口瓶,貼上標簽保存。標簽上的內容: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50 燒杯 攪拌,加快溶解速度 溶液名稱 溶質質量分數 注意:①稱量時“左物右碼”,取用砝碼用鑷子。②稱量氫氧化鈉等有腐蝕性的藥品時,要放在燒杯中稱量。③量取水時,要“先倒后滴”。④玻璃棒不能用溫度計代替。2.用已配好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密度約為1.04 g·cm-3),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操作 步驟 計算 所需6%的氯化鈉溶液25 g(體積約24.04 mL);水25 mL量取 用量筒量取濃溶液(接近所需體積時改用膠頭滴管)和水混勻 用玻璃棒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裝瓶 貼標簽 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放到指定位置3.誤差分析項目 影響溶質質量的因素 影響溶劑質量的因素濃度 偏大 (1)稱量時砝碼已生銹或沾有油污,致溶質偏多; (2)量取濃溶液時仰視刻度,致溶質偏多 (1)量水時,俯視量筒刻度,致水偏少;(2)量取的水未全部倒入燒杯中,致水偏少濃度 偏小 (1)藥品和砝碼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碼,致溶質偏少; (2)藥品中含有固體雜質或不干燥或已潮解,致溶質偏少; (3)量取濃溶液時俯視刻度,致溶質偏少 (1)量水時仰視刻度,致水偏多;(2)燒杯中原來有水,致水偏多【特別提醒】在裝瓶時灑出部分溶液,不影響配制好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方法點撥】溶質質量分數誤差分析的方法設溶質的質量為m質,溶劑的質量為m劑【示范題1】(2023·安徽中考)為制作葉脈書簽,某同學在實驗室配制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 )C【示范題2】(2023·貴陽烏當區模擬)水和溶液在生產、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生活中將硬水轉化為軟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 (2)農業上常用16%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選種。現需配制100 kg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①計算:需要NaCl的質量是________kg。 ②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驟如圖1所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煮沸 16 DBCAE 攪拌,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 (3)圖2是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下列問題:①P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從KCl和KNO3混合溶液中提純KNO3,通常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1 ℃時,KNO3的溶解度為25 g 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 考點1 溶液的形成及乳化1.(2020·安順中考改編)體積分數為75%的醫用酒精能夠破壞病毒的脂質包膜分子并使其蛋白質變性,從而殺滅病毒。(1)乙醇(C2H5OH)俗稱酒精。乙醇屬于_______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貴州五年真題 有機物 (2)探究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在盛有2 mL水的試管中滴入3滴紅墨水,再緩慢加入2 mL乙醇,如圖,補充完成實驗。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振蕩、靜置 振蕩前酒精與紅墨水分層,振蕩中紅墨水與酒精混合均勻,振蕩后整體變為紅色,不再分層 (3)配制醫用酒精。把100 mL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沒有消毒作用),加水稀釋為75%的醫用酒精,下列儀器不需要的是_______(填序號)。 A.燒杯 B.藥匙C.玻璃棒 D.量筒 B 考點2 飽和溶液及溶解度2.(2022·畢節中考)室溫時,向25 g某固體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攪拌,結果如圖所示(保持溫度不變):室溫時該固體的溶解度可能是 ( )A.50 g B.35 g C.30 g D.25 gB3.(2022·遵義中考節選)硝酸鉀和硝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一所示,現有80 g硝酸鉀和80 g硝酸鈉固體,分別置于兩只燒杯中,再分別加50 g 80 ℃的蒸餾水,恒溫條件下充分攪拌、靜置,再冷卻至20 ℃。兩只燒杯80 ℃溶解后的現象和20 ℃時結晶現象如圖二所示。(忽略液體體積變化)①上述配制的硝酸鉀和硝酸鈉溶液在40 ℃時溶質質量分數較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圖二中,盛硝酸鉀的燒杯在80 ℃和20 ℃時的現象是________。(選填字母序號) 硝酸鈉 AD 4.(2023·貴州中考)水及溶液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凈化水,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2)水是常見的溶劑。“果蔬洗鹽”是一種果蔬清潔劑,某“果蔬洗鹽”的部分標簽如圖1所示,配料中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 吸附 XXX果蔬洗鹽【配料】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凈含量】350 g【使用方法】1 kg常溫水,添加15 g左右(約3蓋),將果蔬浸入溶液中浸泡3分鐘,撈出、清水沖洗圖1①取15 g“果蔬洗鹽”放入1 kg 20 ℃的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___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②“果蔬洗鹽”溶液可除去果蔬上殘留的酸性有害物質,若配制“果蔬洗鹽”溶液過稀,會影響清潔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高溫度 不飽和 配制“果蔬洗鹽”溶液過稀,不能除盡果蔬上殘留的酸性有害物質 (3)利用溶解性的差異,可提純和分離混合物。①分別將50℃時NaCl、NaHCO3、Na2CO3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 ℃,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去NaCl樣品中少量的Na2CO3,可用溶解→蒸發→過濾的方法,其中過濾要在40 ℃左右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Na2CO3>NaHCO3 40 ℃左右,碳酸鈉的溶解度大,能減少碳酸鈉的析出 考點3 溶質質量分數及溶液的配制5.(2022·遵義中考節選)水是最常見的溶劑。一定濃度的硫酸銅溶液能用于游泳池消毒、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等,現需配制100 g 8%的硫酸銅溶液,根據如圖提供的試劑,擬定一個配制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所選試劑和用量即可)。 選用16%的硫酸銅溶液需要50 g,再加入50 g蒸餾水或選用10%的硫酸銅溶液需要80 g,加入20 g蒸餾水或選用硫酸銅固體需要8 g,加入蒸餾水的質量為92 g 6.(2022·貴陽中考節選)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化學實驗室中經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質量為3 g,需要水的質量為________g。 47 7.(2022·黔東南州中考)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________ ℃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t1 ℃時,將15 g甲放入2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3)t2 ℃時,將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0 ℃,析出溶質質量多少的關系是_______(填序號)。 A.甲>乙 B.甲<乙 C.無法確定 20 37.5% C 【基礎達標】1.(2023·銅仁碧江區一模)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質是 ( )A.面粉 B.麻油 C.牛奶 D.白糖2.(2023·邵陽中考)化學老師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開展“自制簡易冰袋”的探究活動,下列用來制作冰袋最佳的固體物質是 (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C.生石灰 D.氯化鈉梯級訓練·提素能DB3.(2022·泰州中考)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碘酒溶液中,酒精為溶質B.向水中加入蔗糖,導電性明顯增強C.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D.積雪的路面撒食鹽,可以促進積雪融化4.(2023·自貢中考)溶液用途廣泛,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純凈物D.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A5.(2022·宜昌中考)如圖所示,將5 mL液體加入裝有一小粒固體的試管中充分振蕩,所得結論錯誤的是 ( )實驗編號 固體 液體 實驗現象Ⅰ 碘 水 固體不消失Ⅱ 碘 汽油 固體消失Ⅲ 高錳酸鉀 水 固體消失Ⅳ 高錳酸鉀 汽油 固體不消失CA.Ⅰ和Ⅱ對比——碘幾乎不溶于水,卻能溶解在汽油中B.Ⅱ和Ⅳ對比——汽油不能溶解高錳酸鉀,卻能溶解碘C.Ⅱ和Ⅲ對比——不同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相同D.Ⅲ和Ⅳ對比——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6.(2023·云南中考)學校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溶液的配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A.若②中的砝碼和藥品放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B.若③中燒杯內壁有水珠,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無影響C.若④中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D.將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溶液濺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小7.(2023·連云港中考)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NH4Cl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B.NH4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NaCl的大C.20 ℃時NH4Cl的飽和溶液,升溫到40 ℃時仍是飽和溶液D.60 ℃時,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NaCl,形成不飽和溶液B8.(2023·廣安中考)X、Y、Z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X>Y>ZB.t2 ℃時,將20 g X物質放入50 g水中,可得到70 g溶液C.t3 ℃時,將100 g X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2 ℃,可析出20 g晶體D.t1 ℃時,分別將X、Y、Z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3 ℃(不考慮溶劑的蒸發),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Y>Z>XD9.(2023·河北中考)20 ℃和60 ℃時KCl的溶解度分別為34.0 g和45.5 g,如圖所示為對KCl進行的溶解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①中溶液為KCl的飽和溶液B.②中溶液的質量為25.0 g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①<②=③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①<②=③D10.(2023·陜西中考A卷)試管內盛有20℃的飽和硝酸鉀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塊。如圖所示,將試管插入燒杯內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試管內溶液的質量變小B.試管內有固體析出C.試管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D.小木塊浸入溶液內的體積變大C11.(2023·重慶中考B卷)神奇的“風暴瓶”能“預報天氣,冷暖先知”。制作“風暴瓶”用到以下物質:樟腦、酒精、KNO3、NH4Cl、水等。(1)將樟腦的酒精飽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現了明顯的渾濁,說明樟腦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__(填“強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腦的酒精飽和溶液降溫也出現了晶體,除上述方法外,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使樟腦從溶液中結晶。 弱于 恒溫蒸發溶劑 (2)如圖1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線。t3 ℃時將等質量的KNO3、NH4Cl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 ℃,所得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大小關系為KNO3_______NH4Cl(填“>”“<”或“=”)。 < (3)已知X是KNO3或NH4Cl中的一種,小敏同學對該物質進行了如圖2所示實驗,據圖回答問題。X是____________,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別達到飽和狀態還需加入X的質量更大的是________(填“②”或“③”)。 硝酸鉀 ③ 12.(2023·貴陽觀山湖區模擬)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化學實驗中的重要物質(常態下水的密度約為1 g·cm-3)。(1)水的凈化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蒸餾等,其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2)用固體氯化鈉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量取水的體積為________毫升。 蒸餾 47 (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種離子不能透過淡化膜,從而得到淡水。對加壓后右側海水成分變化進行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質質量減少 b.溶劑質量減少c.溶液質量減少d.溶質質量分數減小 bc (4)在60 ℃時,分別取X g氯化鈉固體和X g硝酸鉀固體進行圖1的實驗(圖2是氯化鈉、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加入乙燒杯中的固體是___________(選填“NaCl”或“KNO3”),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g。 KNO3 37.313.(2022·日照中考節選)某同學欲用NaOH固體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100 g,用于制作“葉脈書簽”。回答下列問題:(1)為完成實驗,除下列儀器外,還須用到的儀器(如圖1)名稱是____________。 玻璃棒 (2)該同學稱量NaOH固體質量之前,先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量。稱量時,他把燒杯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后,砝碼的總和是40 g,游碼的位置如圖2所示,則燒杯的實際質量為_________g。 37.3 (3)該同學用100 mL量筒量取實驗所用的蒸餾水,讀數視線如圖3所示,量筒中水的實際體積為________mL;若其他操作均正確,該同學所配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填“>”“<”或“=”)10%。(水的密度為1 g·cm-3) 91 < 14.(2023·眉山中考)紅色經典影片《閃閃的紅星》中有一段兒童團員潘冬子給紅軍送鹽的故事。冬子開始把食鹽裝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將食鹽送給紅軍。途中發現敵人盤查嚴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邊,把竹筒里的食鹽全部溶成鹽水,再用棉襖吸收,最終順利地將食鹽送給了紅軍。回答下列問題:(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鹽水屬于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分析,食鹽溶成鹽水屬于______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2)從棉襖中擠出鹽水,過濾,蒸發得到食鹽。其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酒精燈和__________; 混合物 物理變化 漏斗 (3)氯化鈉的溶解度如表。假設冬子的竹筒中有179 g氯化鈉,10 ℃時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質量至少為_________g;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氯化鈉的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8(4)氯化鈉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點即可)。 500 作調味品(合理即可) 15.(2023·貴陽清鎮模擬)水和溶液對于人類的生產和生命活動有重大的意義。(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_區分硬水和軟水。 (2)電解水的實驗中,通過實驗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 (3)下表是KNO3、NaCl和Ca(OH)2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中內容回答下列問題。溶解度/g 溫度/℃ 0 20 40 60 80物質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NaCl 35.7 36.0 36.6 37.3 38.4Ca(OH)2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肥皂水 氫元素、氧元素 ①隨溫度升高,Ca(OH)2溶解度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根據上表推斷硝酸鉀與氯化鈉溶解度相等時的溫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 減小 20~40 ℃ ③取KNO3、NaCl兩種固體各36 g分別放入20 ℃時的100 g水中充分溶解,20℃時存在如圖1所示的實驗現象,燒杯b中溶解的物質是____________;燒杯a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結果精確到1%)。 氯化鈉 24% ④如圖2所示,若向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銨固體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試管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燒杯內水溫下降,試管中有晶體析出 【能力提升】1.(2023·邵陽中考)某化學檢驗員在分析醋酸(CH3COOH)溶液中溶質的含量時,測得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則該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質量分數是 ( )A.75% B.25%C.18.5% D.9.8%B2.(2023·貴陽息烽縣模擬)研究物質的溶解對于生產、生活有著重要意義。①下表是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部分溶解度數據。溫度(℃) 20 40 60 80硝酸鉀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氯化鈉溶解度/g 36.0 36.6 37.3 38.4由表中數據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__________(填“變大”或“變小”)。40 ℃時將20 g氯化鈉溶于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_g,能將該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變大 68.3 加水(合理即可) ②探究20 ℃時配制硝酸鉀溶液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與加入水的質量關系。向硝酸鉀中分批加水,充分攪拌,現象如圖所示:坐標圖中,符合實驗結果的描點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bd ③取等質量甲和乙兩種物質(均不含結晶水)進行如圖所示實驗,最終燒杯中析出固體的質量乙大于甲。40 ℃時,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根據本實驗結果,能否判斷40~80 ℃間甲、乙哪種物質的溶解度變化隨溫度影響更大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 大于 不能 3.研究物質的溶解對于生產、生活有著重要意義。碳酸鈉廣泛應用于建材、化學工業、食品工業、冶金、紡織、石油、國防、醫藥等領域,其晶體的化學式為Na2CO3·xH2O。如表是碳酸鈉的部分溶解度數據溫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1)由表中數據可知,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燒杯②中的晶體質量_______7.3 g(選填“<”“>”或“=”);升溫至60 ℃時,燒杯④中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 隨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 > 析出晶體 (3)30 ℃時,將裝有飽和碳酸鈉溶液(底部有少量固體)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如圖)。向燒杯中加入某物質后,試管中的固體減少,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該物質形成的水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硝酸銨 B.碳酸鈣C.氫氧化鈉 D.氯化鈉 C Na+、OH-、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