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06講 數列中的恒成立和存在性問題——2024高考數學大題題型歸納 講義(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06講 數列中的恒成立和存在性問題——2024高考數學大題題型歸納 講義(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第06講 數列中的恒成立和存在性問題
考法呈現
考法一:數列中的恒成立問題
滿分秘籍
數列的“存在性和恒成立問題”的本質是不等式的問題,是高考中的熱點問題。在出題上,經常巧妙的植入數列的求和中。因此數列的恒成立問題可以采用不等式的方法來求解,比如可以進行“參變分離”后等價轉化為函數的最值問題進行求解。
例題分析
【例1-1】恒成立與分組求和
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點在曲線上.
(1)證明:數列為等差數列;
(2)若,數列的前項和滿足對一切正整數恒成立,求實數的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分析】(1)利用的關系結合等差數列定義即可證明;
(2)分奇偶項討論,先得出,分離參數,求的最值即可.
【詳解】(1)將點代入曲線得:,
故,
又,符合上式,所以,
則,故為1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2)由(1)可知:,
若,
則 ,
此時,
易知單調遞增,,即;
若,則 ,
此時,
易知單調遞減,故,故
又時,,,即;
綜上所述,對于,滿足不等式恒成立.
【例1-2】恒成立與裂項相消求和
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數列滿足,其中是數列的前n項和.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對任意,且當時,總有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由與的關系式即可證得數列是以1為首項,2為公差的等差數列,即可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
(2)由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求出,再由裂項相消法可證明,即可求出實數的取值范圍.
【詳解】(1)∵,∴
當時,,解得.
當時,,
即,
∵,∴,
∴數列是以1為首項,2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
(2)因為,所以
∴當時, ,


∴,
∴實數的取值范圍為.
【例1-3】恒成立與錯位相減求和
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的前項和為,若對任意的正整數,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根據等差數列的定義以及的關系求解;
(2)利用錯位相減法可求得,在根據題意得即可求解.
【詳解】(1)由,得,又,
所以數列是以為首項,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即,
∴當時,

又不滿足上式,所以.
(2)由(1)知,∴,
∴,①
,②
① ②得:,
整理得,
又因為對任意的正整數,恒成立,所以,
∵,
∴在上單調遞增,,
由,可得,
所以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例1-4】恒成立與數列的函數特性
在①,②,③,這三個條件中任選一個,補充在下面問題中,若問題中的k存在,求出k的值;若k不存在,說明理由.
已知數列{an}為等比數列,,,數列{bn}的首項,其前n項和為Sn, ,是否存在,使得對任意,恒成立?
【答案】①不存在;②存在,1;③存在,3
【分析】由數列為等比數列得,選擇①:通過得,進而求出的通項公式,求出,利用單調性即可求解;選擇②:由可知為等比數列,求出的通項公式,求出,利用單調性即可求解;③由可知是等差數列,求出的通項公式,求出,利用作差法求最大項即可求解.
【詳解】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因為,且,
所以,故 .
選擇①:由,得,
兩式相減整理,得,又,
所以是首項為1、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所以,即,
由指數函數的性質知,數列單調遞增,沒有最大值,
所以不存在,使得對任意,恒成立.
選擇②:因為,,
所以數列是首項為1、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所以 , 即,
因為,
當且僅當時取得最大值,
所以存在,使得對任意,恒成立.
選擇③:由得是以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又,所以,
設,
則,
所以當時,,當時,,
則,
所以存在,使得對任意,恒成立.
變式訓練
【變式1-1】在①;②這兩個條件中任選一個,補充在下面問題中,并解答問題.
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滿足________,.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存在正整數,使得對恒成立,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1)若選擇條件①:利用可得答案;若選擇條件②:由利用等差數列的定義可得答案;
(2)求出,分、兩種情況,利用單調性可得答案.
【詳解】(1)若選擇條件①:
,則,
即,
令,則,解得,
是以3為首項,3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若選擇條件②:

是以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2),

∴當,即;
當,即;
∴當時,對恒成立.
【變式1-2】在數列中,,其中.
(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并寫出證明過程;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求;
(3)對,使得恒成立,求實數的最小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3)
【分析】(1)根據等差數列的定義進行證明;
(2)由(1)可求出,從而可求得,然后利用錯位相減法求和即可.
【詳解】(1)因為,
所以 ,

所以數列是以1為公差,1為首項的等差數列;
(2)由(1)可得,
所以,
所以①,
②,
所以①-②得 ,
所以
(3),因為對,使得恒成立,
則對,使得恒成立,
則對恒成立,
即對恒成立,
根據對勾函數單調性結合可知當時,有最大值,
故,則.
【變式1-3】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及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對任意的恒成立,求的最小值.
【答案】(1),,
(2)
【分析】(1)根據遞推公式和的值,即可求出,及的通項公式;
(2)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得出數列的前項和,由不等式的恒成立,還可求出的最小值.
【詳解】(1)由題意,
在數列中,,,
當時,,
當時上式也符合,
∴,,.
∴當時,;當時,上式也符合.
∴的通項公式為.
(2)由題意及(1)得,,
在數列中,,
數列中,,
∴.
∵,
∴.
∵.
∴的最大值為,.
∴的最小值為.
【變式1-4】已知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其前項和滿足,數列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對一切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依題意可得,再根據,作差得到數列是以為首項,為等差的等差數列,即可求出通項公式;
(2)由(1)可得,利用裂項相消法求出,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圍,從而得到,即可得解.
【詳解】(1)由,得,
當時,,解得,
當時,,
化簡得,
∴數列是以為首項,為等差的等差數列,
所以.
(2)由(1)可得,
∴數列的前項和.
∵,
∴單調遞增,∴,
∵,
∴,
若使得對一切恒成立,則,解得,
∴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變式1-5】圖中的數陣滿足:每一行從左到右成等差數列,每一列從上到下成等比數列,且公比均為實數.
(1)設,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是否存在實數,使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所有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1);
(2)存在,.
【分析】(1)利用給定的數陣及相關信息,求出等差數列公差、等比數列的公比即可求解作答.
(2)利用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求出,再分奇偶討論求解不等式恒成立的值作答.
【詳解】(1)設,第一行從左到右成等差數列的公差為,
則,
由,得,即有,
于是,又,解得,
因此,
所以,即.
(2)由(1)知,,
當為奇數時,不等式等價于恒成立,而恒成立,則;
當為偶數時,不等式等價于恒成立,而恒成立,則,因此,
所以存在,使得恒成立.
考法二:數列中的存在性問題
例題分析
【例2】已知:正整數列各項均不相同,,數列的通項公式
(1)若,寫出一個滿足題意的正整數列的前5項:
(2)若,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3)證明若,都有,是否存在不同的正整數,j,使得,為大于1的整數,其中.
【答案】(1)
(2)
(3)證明見解析
【分析】(1)可取,根據定義可證明.
(2)由題設條件可得,利用前項和與通項的關系可證為常數列,從而可求通項.
(3)假設存在不同的正整數,j滿足題設要求,利用不等式放縮后可得,從而,故可得,結合的性質可得矛盾.
【詳解】(1)取,則,
符合題設要求.
(2)設,
由已知得即,
當時,;
當時有,整理得,
所以數列為常數列,
又,,所以有,所以,所以.
(3),設存在不同的正整數,j,使得,為大于1的整數.
設,因為為正整數數列且各不相同,
所以,故,
而,所以.
因為,所以.
又因為為大于1的整數,所以的可能取值為2,同理的可能取值為2.
所以,

又因為,
故,
因為,故,而,故不成立,
故不存在不同的正整數i,j,使得,為大于1的整數.
【點睛】關鍵點睛:本題第三問的關鍵是通過等比數列的前項和公式得到,再計算得,結合,故,而,則證明出不存在不同的正整數i,j,使得,為大于1的整數.
滿分秘籍
數列的“存在性和恒成立問題”的本質是不等式的問題,是高考中的熱點問題。在出題上,經常巧妙的植入數列的求和中。因此數列的恒成立問題可以采用不等式的方法來求解,比如可以進行“參變分離”后等價轉化為函數的最值問題進行求解。
變式訓練
【變式2-1】記為正數列的前項和,已知是等差數列.
(1)求;
(2)求最小的正整數,使得存在數列,.
【答案】(1)1
(2)3
【分析】(1)根據題意可推得,即得,即可得答案;
(2)利用(1)中結論可得,結合基本不等式求得,驗證后即得答案.
【詳解】(1)由題意是等差數列,設其公差為d,
則,
則,故.
(2)由(1)可知,一方面,
故,當且僅當時,取等號,
由于m為正整數,故,
另一方面,時,﹐滿足條件,
綜上所述,正整數m的最小值是3.
【變式2-2】已知數列滿足,且.
(1)設,證明:是等比數列;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求使得不等式成立的n的最小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20
【分析】(1)由已知條件,用表示出,得出,再用表示出,得出,聯立得出,通過構造得出,檢驗,即可得出證得結論;
(2)由(1)的結論表示出,和,證出在是一個增數列,通過計算即可得出答案.
【詳解】(1)證明:∵,
,,,
,
又,

,


又,

,
,即,

又,


∴數列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2)由(1)可知數列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即,



又,

即,



在是一個增數列,


∴滿足題意的n的最小值是20.
【變式2-3】已知數列{an}是正項等差數列,其中a1=1,且a2、a4、a6+2成等比數列;數列{bn}的前n項和為Sn,滿足2Sn+bn=1.
(1)求數列{an}、{bn}的通項公式;
(2)如果cn=anbn,設數列{cn}的前n項和為Tn,是否存在正整數n,使得Tn>Sn成立,若存在,求出n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答案】(1),
(2)存在,2
【分析】(1)數列是等差數列,用公差與表示出來后,由已知求得,可得通項公式,數列是已知與的關系,可由求得,再由當時,得到,從而知是等比數列,由此可得通項公式;
(2)數列是由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相乘所得,其前項和用錯位相減法求得,由(1)得出,作差,會發現當時都有 ,因此得到結論.
【詳解】(1)設數列{an}的公差為d,
∵a1=1,且a2、a4、a6+2成等比數列,
∴,即,解得(舍去)或,
所以,
由2Sn+bn=1,得,
當n=1時,2S1+b1=1,解得,
當n≥2時,,
所以,
所以數列{bn}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故.
(2)由(1)知,,
所以①
則②
①-②得, ,
所以,
又.
所以,
因為,
所以,即,
所以是遞增數列,且當時,,
故當時,,即,
故所求的正整數n存在,其最小值是2.
【變式2-4】已知數列滿足,,數列滿足,.
(1)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使成立(表示不超過的最大整數)的最大整數的值.
【答案】(1),;(2)最大值為44.
【分析】(1)由題得數列是等比數列,即求出數列的通項;由題得是一個以為首項,以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即得數列的通項公式;
(2)先求出,再求出即得解.
【詳解】解:(1)由得,
所以數列是等比數列,公比為,
解得.
由,得,
所以是一個以為首項,以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所以,
解得.
(2)由得,
記,,
所以為單調遞減且,,,
所以,
因此,
當時,的的最大值為44;
當時,的的最大值為43;
故的的最大值為44.
【點睛】關鍵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有兩點,其一:求出,其二:求出.
真題專練
1.在公差不為零的等差數列中,,且成等比數列,數列的前項和滿足.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若不等式對任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根據等比中項的性質得到方程,求出,即可求出的通項公式,再根據,作差得到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即可得解;
(2)由(1)可得,利用分組求和法求出,令,利用作差法判斷的單調性,即可求出,從而得到關于的對數不等式,解得即可.
【詳解】(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且成等比數列,
,即,解得或(舍去),
所以.
數列的前項和,
當時,,
當時,,,
即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
(2)由(1)可得,
.
令,,
單調遞增,.
,,.
2.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
(2)設數列滿足,記的前n項和為,若對任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由得到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從而求出通項公式;
(2)由錯位相減法得到,進而得到不等式,即恒成立,分三種情況,得到實數的取值范圍.
【詳解】(1)當時,,∴,
當時,由①,
得②,
①-②得,
,∴,
∴,
又,
∴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
(2)由,得,
所以,

兩式相減得

所以,
由是恒成立,
即恒成立,
不等式恒成立;
時,,得;
時,,得;
所以.
3.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當時,.
(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
(2)若,數列的前項和為,若恒成立,求正整數的最大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8
【分析】(1)時,用代入化簡,用等差數列的定義即可證明;
(2)用錯位相減法求出,不等式可化為恒成立,再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大值,從而可得的最大值.
【詳解】(1)由題意知,當時,,所以,
整理得:,即,所以數列是以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2)由,由(1)知是以2為首項、1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所以,所以,
所以,①
所以,②
①-②得,
所以,所以.
因為,所以,
由于,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故正整數的最大值為8.
4.在數列中,,.
(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記數列的前項和為,若關于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證明見詳解
(2)
【分析】(1)根據題意結合等比數列定義分析證明;
(2)由(1)可得,利用錯位相減法可得,進而根據恒成立問題結合數列單調性分析運算.
【詳解】(1)由題意可得:,
當時,可得,
則,
所以數列是以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2)由(1)可得:,則,
可得,則,
兩式相減得:,
所以,
因為,則,
原題意等價于關于的不等式恒成立,可得,
構建,
令,則,解得或3,
則,即當或時,取到最大值,
可得,所以實數的取值范圍.
5.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在與之間插入個數,使這個數組成一個等差數列,記插入的這個數之和為,若不等式對一切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3)記,求證:.
【答案】(1)
(2)
(3)詳見解析.
【分析】(1)根據和的關系即可求解;(2)根據等差數列前項和公式求出代入化簡即可解決;(3)求出,進行適當放縮后用裂項相消求和解決.
【詳解】(1)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當時,有,則 ①
當時,,兩式相減可得:,
整理得,可知,代入①可得,
所以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2)由已知在與之間插入個數,組成以為首項的等差數列,
所以,
則,
設,則是遞增數列,
當為偶數時,恒成立,即,所以;
當為奇數時,恒成立,即,所以;
綜上所述,的取值范圍是.
(3)證明:由(1)得,
則有
.
,原不等式得證.
6.已知函數 的圖像在點處的切線與直線垂直.
(1)滿足的關系式;
(2)若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3)證明:.
【答案】(1)
(2)
(3)證明見解析
【分析】(1)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求解即可;
(2)原問題等價于在上恒成立,令,利用導函數討論單調性即可求解;
(3)利用(2)中結論,當時,,令,,則,結合對數的運算性質即可求解.
【詳解】(1)由題意可得,
因為在點處的切線與直線垂直,
所以,即,所以.
(2)因為,所以,
若在上恒成立,則在上恒成立,
設,,
則,,
①當時,,若,則,此時在上單調遞減,
所以,即在不恒成立.
②當,,當時,,在上單調遞增,
又,此時,綜上所述,所求的取值范圍是.
(3)由(2),當時,在上恒成立,
取,得即,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
令,
則,
因為,


所以,


所以,即,證畢.
【點睛】本題考查導數的幾何意義,考查不等式恒成立問題,解題方法是把不等式變形為,然后由導數求得的最小值,解不等式即可得參數范圍,第(3)問注意利用之前構造好的不等式,當時,,令,即可求解.
7.已知數列中,
(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并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恒成立,試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分析】(1)對兩邊同時除以,即可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再由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
(2)由(1)求出,再由裂項相消法求和求出,則,即,求解即可.
【詳解】(1)兩邊同時除以,
數列是首項,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

.
(2),可得,
,即,即恒成立.
.
8.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數列的前n項和為,若不等式對任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由題意得到,結合與的關系,即可求得數列通項公式;
(2)由(1)化簡得到,結合裂項相消法,求得,把不等式轉化為,結合二次函數的性質,即可求解.
【詳解】(1)解:由,可得,
當時,;
當時,,滿足上式,
所以數列為等比數列,其通項公式為.
(2)解:由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可得,
所以 ,
又由,可得,即,
當時,取得最大值,
故的取值范圍為.
9.已知數列是首項,公比的等比數列,設,數列滿足.
(1)證明:數列成等差數列.
(2)若對一切正整數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戓.
【分析】(1)易知,.再由,利用等差數列的定義證明;
(2)由(1)得,,先利用作差法證明其單調性,得到其最大值,再利用恒成立求解.
【詳解】(1)證明:由題意知,.
∵,
∴,
∴,
∴數列是首項,公差的等差數列.
(2)由(1)得,
∵,.
∴當時,.當時,,
即.
∴當或2時,取最大值.
又對一切正整數恒成立,
∴,
即.解得戓.
10.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若對于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根據數列的遞推關系,利用作差法構造等比數列,進而求解;
(2)結合(1)的結論得到,然后利用錯位相減法得到,然后根據題意即可求解.
【詳解】(1)∵,
∴,
兩式作差得,∴,
當時,,∴,
所以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故.
(2)∵,∴,
∴,①
,②
兩式作差得,
化簡得,
∵恒成立,∴,,
當時,;
當時,;
當時,,,所以,
綜上所述,.
11.若無窮數列{}滿足如下兩個條件,則稱{}為無界數列:
①(n=1,2,3......)
②對任意的正數,都存在正整數N,使得n>N,都有.
(1)若,(n=1,2,3......),判斷數列{},{}是否是無界數列;
(2)若,是否存在正整數k,使得對于一切,都有成立?若存在,求出k的范圍;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3)若數列{}是單調遞增的無界數列,求證:存在正整數m,使得.
【答案】(1){}是無界數列;{}不是無界數列.
(2)存在,
(3)證明見解析
【分析】(1)對任意的正整數,取為大于的一個偶數,有,符合無界數列的定義;取,顯然,不符合無界數列的定義.
(2)討論,,都不成立,當時,將變形為:,從而求得k的范圍.
(3)觀察要證的不等式結構與(2)相似,故應用(2)變形后,再由{}是單調遞增的無界正數列證明.
【詳解】(1){}是無界數列,理由如下:
對任意的正整數,取為大于的一個偶數,有,所以{}是無界數列.
{}不是無界數列,理由如下:
取,顯然,不存在正整數,滿足,所以{}不是無界數列.
(2)存在滿足題意的正整數k,且.
當時,,不成立.
當時,,不成立
當時,,不成立
當時,將變形為:
.
即取,對于一切,有成立.
(3)因為數列{}是單調遞增的無界數列,所以,
所以
.

因為{}是無界數列,取,由定義知存在正整數,使所以.
由定義可知{}是無窮數列,考察數列,,…,顯然這仍是一個單調遞增的無界數列,同上理由可知存在正整數,使得
.
故存在正整數,使得
.
故存在正整數,使得成立
12.已知數列和滿足,,且.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求滿足的正整數的值.
【答案】(1),;(2)或.
【分析】(1)推導出數列為等比數列,確定該數列的首項和公比,可求得的通項公式,即可得出的通項公式,利用裂項求和法可求得的通項公式;
(2)利用錯位相減法結合分組求和法可求得,根據已知條件可得出關于的二次不等式,結合可得出的取值.
【詳解】(1)對任意的,,則,且,
所以,數列是等比數列,且首項和公比均為,
故,,
因為,
所以,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
則,
所以,,
上式下式,得,
所以,,

則,
由可得,
整理可得,解得,
因為,故或.
13.已知單調遞增的等比數列滿足:,且是,的等差中項.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使成立的正整數的最小值.
【答案】(1);(2)5.
【分析】(1)設等比數列的首項為,公比為,代入已知條件可求得后得通項公式;
(2)求出,用錯位相減法求得,再解不等式可得.
【詳解】(1)設等比數列的首項為,公比為.
依題意,有,代入,可得,

解之得或
又數列單調遞增,
所以,,
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2) ,
,①
,②
②-①,得.
即,即.
易知:當時,,
當時,,
使成立的正整數的最小值為.
14.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并且滿足.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已知,規定,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答案】(Ⅰ),;(Ⅱ).
【分析】(Ⅰ)由遞推式,令求,寫出的通項公式及,結合已知條件求通項公式.
(Ⅱ)應用裂項求和求,即有,進而求的范圍.
【詳解】(Ⅰ)由題設,,即,可得,又等比數列的公比為2,
∴,故,即,
當時,,即,
當時,,
∴上有,即,而,
∴是常數列且,即;
(Ⅱ)由題意,,
∴,對有解,則,
令,故,
∴當時,;當時,,知:為的最大項,
∴.
【點睛】關鍵點點睛:第二問,利用裂項求和求,將有解問題轉化為,利用數列的性質求最小項,即可得參數范圍.
15.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集合,,若中有3個元素,求的取值范圍;
(3)是否存在等差數列,使得對一切都成立?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答案】(1),;(2),;(3)存在等差數列且滿足題意.
【分析】(1)運用數列的遞推式,結合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即可得到所求通項;
(2)由題意可得,設,求得(1),(2),(3),(4),結合圖象,即可得到所求范圍;
(3)先假設存在等差數列,然后令,探求等差數列的通項,最后代入驗證即可.
【詳解】解:(1),可得時,,
解得;
時,可得,
相減可得,
即為,
可得,;
(2)集合,,
若中有3個元素,
可得,
設,
(1),(2),(3),
(4),(5),
則當時,

又集合中有且僅有3個元素,
則,
故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3)設存在等差數列使得
對一切都成立,
則時有,;
則時有,,
等差數列的公差,,
設,
由,


存在等差數列且滿足題意.
【點睛】本題考查由數列遞推式求數列通項、數列求和,累加法是求數列通項的常用方法,要熟練掌握,錯位相減法對數列求和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要掌握.
16.已知等差數列的首項,公差.記的前n項和為.
(1)若,求;
(2)若對于每個,存在實數,使成等比數列,求d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利用等差數列通項公式及前項和公式化簡條件,求出,再求;
(2)由等比數列定義列方程,結合一元二次方程有解的條件求的范圍.
【詳解】(1)因為,
所以,
所以,又,
所以,
所以,
所以,
(2)因為,,成等比數列,
所以,


由已知方程的判別式大于等于0,
所以,
所以對于任意的恒成立,
所以對于任意的恒成立,
當時,,
當時,由,可得
當時,,

所以
17.已知正項數列的前n項和為,對任意,點都在函數的圖象上.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已知數列滿足,若對任意,存在,使得成立,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由與的關系結合累乘法得出數列的通項公式;
(2)令為數列的前項和,由裂項相消法以及公式法得出,由以及的最大值得出實數a的取值范圍.
【詳解】(1)點都在函數的圖象上,可得.
當時,.
當時,,整理得,
即,,對也成立.
即.
(2)由,可令為數列的前項和.
可得
.
由,
當時,,下面用數學歸納法證明:
當時,成立.①
假設時,成立.
那么時,,
則,即時也成立.②
由①②可得,當時,,即有.
可得,
又時,的最大值為,
對任意,存在,使得成立,
則,解得.
即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點睛】關鍵點睛:解決問題(2)時,關鍵是利用裂項相消求和法得出,再結合不等式的能成立問題,得出實數a的取值范圍.
18.在①,②,③這三個條件中選擇兩個,補充在下面問題中,并進行解答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
(3)若存在,使得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注:如果選擇多組條件分別解答,按第一個解答計分.
【答案】(1)
(2)
(3)
【分析】(1)根據題意列式求解,即可求通項公式;
(2)利用裂項相消法求和;
(3)根據題意可得存在,使得成立,根據存在性問題結合基本不等式運算求解.
【詳解】(1)若選①②: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
由題意可得,解得,
故;
若選①③: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
由題意可得,解得,
故;
若選②③: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
由題意可得,解得,
故.
(2)由(1)可得,
故.
(3)∵,
∴,即,
∵,
又∵,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
∴,即,
故實數的取值范圍.
【點睛】方法點睛:
(1)裂項相消的規律:①裂項系數取決于前后兩項分母的差;②裂項相消后前、后保留的項數一樣多;
(2)數列常與不等式結合,如比較大小、不等式恒成立、求參數范圍等問題,需要熟練應用不等式知識解決數列中的相關問題.
19.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滿足,記的前n項和為,若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分析】(1)結合,可證明是等比數列,求解即可;
(2)乘公比錯位相減法求和可得,代入,化簡可得恒成立,結合單調性求解即可.
【詳解】(1)∵,當可得,

∴,
即是以1為首項,的等比數列,
∴.
(2)∵,
∴,
,
兩式相減:
,
∴,
∴,
∴,
即存在使成立,
∵隨著n增大,在減小,
∴當時,.
20.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若存在且,使得成立,求實數的最小值.
【答案】(1)
(2)3
【分析】(1)由題知,令為代入,注意,兩式相減即可得到之間的關系,判斷其數列類型,檢驗,得出通項公式.
(2)由(1)得的通項公式代入,得的通項公式,得到其前n項和為,代入不等式中,使全分離,得到,求的最小值即可,注意且.
【詳解】(1)解:由題知,得,
則,
當時,由得,
上述兩式相減得,即,
則且,
可得數列是以1為首項,3為公比的等比數列,
故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2)由(1)知,
則,
,
兩式相減得
,
于是得,
當且時,由,
得,
令,且,
則,且,
即,
則當且時,數列是單調遞增數列,
即,因此,
所以實數的最小值是3.第06講 數列中的恒成立和存在性問題
考法呈現
考法一:數列中的恒成立問題
滿分秘籍
數列的“存在性和恒成立問題”的本質是不等式的問題,是高考中的熱點問題。在出題上,經常巧妙的植入數列的求和中。因此數列的恒成立問題可以采用不等式的方法來求解,比如可以進行“參變分離”后等價轉化為函數的最值問題進行求解。
例題分析
【例1-1】恒成立與分組求和
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點在曲線上.
(1)證明:數列為等差數列;
(2)若,數列的前項和滿足對一切正整數恒成立,求實數的值.
【例1-2】恒成立與裂項相消求和
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數列滿足,其中是數列的前n項和.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對任意,且當時,總有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例1-3】恒成立與錯位相減求和
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的前項和為,若對任意的正整數,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例1-4】恒成立與數列的函數特性
在①,②,③,這三個條件中任選一個,補充在下面問題中,若問題中的k存在,求出k的值;若k不存在,說明理由.
已知數列{an}為等比數列,,,數列{bn}的首項,其前n項和為Sn, ,是否存在,使得對任意,恒成立?
變式訓練
【變式1-1】在①;②這兩個條件中任選一個,補充在下面問題中,并解答問題.
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滿足________,.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存在正整數,使得對恒成立,求的值.
【變式1-2】在數列中,,其中.
(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并寫出證明過程;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求;
(3)對,使得恒成立,求實數的最小值.
【變式1-3】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及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對任意的恒成立,求的最小值.
【變式1-4】已知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其前項和滿足,數列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對一切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變式1-5】圖中的數陣滿足:每一行從左到右成等差數列,每一列從上到下成等比數列,且公比均為實數.
(1)設,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是否存在實數,使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所有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考法二:數列中的存在性問題
例題分析
【例2】已知:正整數列各項均不相同,,數列的通項公式
(1)若,寫出一個滿足題意的正整數列的前5項:
(2)若,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3)證明若,都有,是否存在不同的正整數,j,使得,為大于1的整數,其中.
滿分秘籍
數列的“存在性和恒成立問題”的本質是不等式的問題,是高考中的熱點問題。在出題上,經常巧妙的植入數列的求和中。因此數列的恒成立問題可以采用不等式的方法來求解,比如可以進行“參變分離”后等價轉化為函數的最值問題進行求解。
變式訓練
【變式2-1】記為正數列的前項和,已知是等差數列.
(1)求;
(2)求最小的正整數,使得存在數列,.
【變式2-2】已知數列滿足,且.
(1)設,證明:是等比數列;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求使得不等式成立的n的最小值.
【變式2-3】已知數列{an}是正項等差數列,其中a1=1,且a2、a4、a6+2成等比數列;數列{bn}的前n項和為Sn,滿足2Sn+bn=1.
(1)求數列{an}、{bn}的通項公式;
(2)如果cn=anbn,設數列{cn}的前n項和為Tn,是否存在正整數n,使得Tn>Sn成立,若存在,求出n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變式2-4】已知數列滿足,,數列滿足,.
(1)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使成立(表示不超過的最大整數)的最大整數的值.
真題專練
1.在公差不為零的等差數列中,,且成等比數列,數列的前項和滿足.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若不等式對任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
(2)設數列滿足,記的前n項和為,若對任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3.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當時,.
(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
(2)若,數列的前項和為,若恒成立,求正整數的最大值.
4.在數列中,,.
(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
(2)記數列的前項和為,若關于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5.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在與之間插入個數,使這個數組成一個等差數列,記插入的這個數之和為,若不等式對一切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3)記,求證:.
6.已知函數 的圖像在點處的切線與直線垂直.
(1)滿足的關系式;
(2)若在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3)證明:.
7.已知數列中,
(1)證明:數列是等差數列,并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恒成立,試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8.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數列的前n項和為,若不等式對任意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9.已知數列是首項,公比的等比數列,設,數列滿足.
(1)證明:數列成等差數列.
(2)若對一切正整數恒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0.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若對于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11.若無窮數列{}滿足如下兩個條件,則稱{}為無界數列:
①(n=1,2,3......)
②對任意的正數,都存在正整數N,使得n>N,都有.
(1)若,(n=1,2,3......),判斷數列{},{}是否是無界數列;
(2)若,是否存在正整數k,使得對于一切,都有成立?若存在,求出k的范圍;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3)若數列{}是單調遞增的無界數列,求證:存在正整數m,使得.
12.已知數列和滿足,,且.
(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求滿足的正整數的值.
13.已知單調遞增的等比數列滿足:,且是,的等差中項.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若,,求使成立的正整數的最小值.
14.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并且滿足.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已知,規定,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5.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記集合,,若中有3個元素,求的取值范圍;
(3)是否存在等差數列,使得對一切都成立?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16.已知等差數列的首項,公差.記的前n項和為.
(1)若,求;
(2)若對于每個,存在實數,使成等比數列,求d的取值范圍.
17.已知正項數列的前n項和為,對任意,點都在函數的圖象上.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已知數列滿足,若對任意,存在,使得成立,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18.在①,②,③這三個條件中選擇兩個,補充在下面問題中,并進行解答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求數列的前n項和;
(3)若存在,使得成立,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注:如果選擇多組條件分別解答,按第一個解答計分.
19.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滿足.
(1)求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滿足,記的前n項和為,若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圍.
20.已知數列的前n項和為,,.
(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若存在且,使得成立,求實數的最小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广东省| 麻城市| 徐水县| 建湖县| 和平县| 诏安县| 垫江县| 仁寿县| 光泽县| 萍乡市| 阳原县| 南郑县| 万宁市| 绥化市| 名山县| 宁蒗| 夹江县| 无为县| 崇礼县| 安阳县| 邮箱| 休宁县| 红河县| 伊宁县| 长岛县| 微山县| 自贡市| 弥渡县| 沙田区| 深圳市| 含山县| 嵊州市| 黔西县| 夏津县| 大兴区| 康平县| 老河口市| 皋兰县| 涞水县|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