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4張PPT)溶液思維導圖·理脈絡知識梳理·夯基礎知識點1溶液的形成1.溶液的特征和形成概念 由 一種或一種以上 的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所形成的 均一 、 穩定 的 混合物 ,叫做溶液特征 均一 、 穩定 、 混合物 組成 溶質: 被溶解 的物質。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一種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幾種一種或一種以上 均一 穩定 混合物 均一 穩定 混合物 被溶解 組成 溶劑: 能溶解其他物質 的物質。通常所說的溶液,溶劑一般是液體,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溶劑是指水能溶解其他物質 舉例 溶液 溶質 溶劑生理鹽水 氯化鈉 水碘酒 碘 酒 澄清石灰水 氫氧化鈣 水醫用酒精 酒精 水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后形成的溶液 硫酸鋅 水氯化鈉碘 酒精氫氧化鈣酒精硫酸鋅溫馨提示 (1)溶液澄清、透明,但不一定無色,如硫酸銅溶液為藍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紅色等。(2)通常所說的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都是均一穩定的,但不是溶液,因為它們是純凈物。(3)若是由兩種液體組成的溶液,一般習慣把量多的作為溶劑,量少的作為溶質。(4)其他物質與水形成溶液時,無論水量多少,水都是溶劑。知識拓展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別混合物的類別 溶液 乳濁液 懸濁液組成 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均勻地分散到溶劑中 液體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 固體小顆粒分散到液體里混合物的類別 溶液 乳濁液 懸濁液特征 均一、穩定,不分層 不均一、不穩定,靜置分層 不均一、不穩定,靜置分層被分散物質的存在形式 單個分子或離子 很多分子或離子聚集成的液體小液滴 很多分子或離子聚集成的固體小顆粒混合物的類別 溶液 乳濁液 懸濁液舉例 氯化鈉溶液(單個Na+、Cl-存在于水分子中) 油與水的混合物(大量油分子聚集成的小液滴與水混合) 面粉與水的混合物(大量面粉分子聚集成小顆粒與水混合)共同點 都是混合物混合物的類別 溶液 乳濁液 懸濁液應用 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比較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在溶液中進行;醫療上用于注射 噴灑農藥一般配制成乳濁液 醫療上不溶于水的藥物配制成懸濁液來使用;粉刷墻壁時,把熟石灰粉配制成懸濁液使用2.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溶于水的溫度變化 溫度升高 溫度降低 溫度不變舉例 氫氧化鈉 、 濃 硫酸 硝酸銨 氯化鈉氫氧化鈉濃硫酸硝酸銨 知識點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區別概念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 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 的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 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 的溶液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 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 判斷方法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判斷方法 若溶液中有晶體析出,則為飽和溶液; 若沒有晶體析出,再加入該溶質,不能繼續溶解,則為飽和溶液 繼續加入該溶質,還能繼續溶解轉化 對于大多數固體: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溫馨提示 (1)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對另一種物質來說可能是不飽和的。例如,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食鹽的溶液,還能溶解蔗糖,此時的溶液對于食鹽來說是飽和溶液,對蔗糖來說就不是飽和溶液。(2)濃、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不是一回事,二者的關系:(如圖)易錯警示 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通過改變溫度實現飽和與不飽和的轉化與大多數物質相反。Ca(OH)2: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2.結晶的方法概念 溶質從溶液中以 晶體 的形式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方法 蒸發結晶 適用于多數固體物質,特別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 不大 的物質,如氯化鈉降溫結晶 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 較大 的物質,如硝酸鉀晶體 不大 較大 應用 海水曬鹽——蒸發結晶 海水→貯水池→蒸發池→結晶池→用結晶法分離混合物根據 被提純物質 的溶解度特點,采取結晶方法。(1)甲中含有少量乙,用 降溫結晶法 提純甲;(2)乙中含有少量甲,用 蒸發結晶法 提純乙 被提純物質 降溫結晶法 蒸發結晶法 知識點3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1.溶解度固體的溶解度 概念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 100 g溶劑里達到 飽和 狀態時所溶解的 溶質 的質量影響 因素 內因 溶質和溶劑的性質外因 溫度 100 飽和 溶質 溫度 固體的溶解度 四要素 (1) 在一定溫度下 (2) 在100 g的溶劑 ;(3) 飽和狀態 ;(4)溶質質量,單位通常為 克 根據溶解度劃分溶解性 根據 20 ℃ 時的溶解度數值: 在一定溫度下 在飽和狀 克 20 ℃ 100 g的溶劑 態 氣體的溶解度 概念 氣體的溶解度是指在壓強為 101 kPa 和一定溫度時,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氣體體積影響因素 內因 氣體的性質和溶劑的種類外因 溫度和壓強:隨著 壓強 的增大而 增大 ,隨 溫度 的升高而 減小 101 kPa 壓強 增大 溫度 減小 氣體的溶解度 舉例 (1)打開汽水瓶,汽水會自動噴出來,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2)喝了汽水,常常會打嗝,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3)夏天的傍晚,池塘中的魚兒常常要跳出水面呼吸,因為經過一天的高溫,池塘中溶解的氧氣減少,魚缺氧,于是跳出水面呼吸;(4)涼開水不易養魚,因為水在燒開的過程中,由于溫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逸出,水中缺少氧氣,魚無法呼吸易錯辨析 對“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 g”的解釋下列哪個是正確的( D )A.20 ℃時,31.6 g硝酸鉀溶解在水中B.20 ℃時,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鉀C.31.6 g硝酸鉀溶解在100 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D.20 ℃時,31.6 g硝酸鉀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達到飽和狀態D2.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概念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里,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用橫坐標表示溫度,并通過實驗測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用坐標點來表示,并將這些坐標點連接成一條平滑的曲線,稱為溶解度曲線應用 點 溶解度曲線上的任一點表示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如圖P點)兩條曲線的交叉點表示 兩種物質在某一溫度下溶解度相等 (如圖M點)兩種物質在某一溫度下溶解度相等 應用 線 溶解度曲線的走勢表示某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曲線越陡的表示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越 大 (如圖曲線A);曲線越緩的表示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越 小 (如下圖曲線B) 大 小 應用 面 溶解度曲線下方的點,表示的是某溫度下的 不飽和 溶液(如圖N點)曲線上面的各點,表示某溫度下的 飽和 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晶體(如圖Q點) 不飽和 飽和 舉例 (1)圖中P點的含義 t1 ℃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S g 。(2)t1 ℃時,A物質的溶解度 大于 B物質的溶解度。(3)M點的含義是 在t2 ℃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4)N點表示A、B兩物質的 不飽和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t1 ℃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S g 大于 在t2 ℃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不飽和 知識點4溶質質量分數1.溶質質量分數概念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液中的 溶質 質量與 溶液 質量之比表達式 溶質質量分數= ×100% 溶質 ;溶液質量= 溶質質量 + 溶劑質量 公式變換 溶液的質量=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分數 溶質質量= 溶液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 溶質 溶液 ×100%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 溶劑質量 溶質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 說明 (1)若已知溶液的體積時,要根據m=ρ×V換算成質量,才能代入上面的公式;(2)溶質的質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質,沒有進入溶液的溶質不在考慮范圍之內知識拓展 溶解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類型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概念 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 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意義 準確描述物質的溶解能力 準確描述溶液的濃度溫度要求 隨溫度而變,必須指明一定溫度 與溫度無關類型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溶劑量要求 100 g溶劑 無要求溶液 狀態 必須是飽和溶液 飽和、不飽和均可單位 g 比值,單位是1,省略不寫類型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計算 公式 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 溶質質量分數=×100%類型 溶解度 溶質質量分數相互關系 (1)一定溫度下,某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 (2)一定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越大,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 (3)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且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也相等2.溶液的稀釋(1)溶液稀釋計算的依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2)計算公式:濃溶液的質量×濃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稀溶液的質量×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稀溶液的質量=濃溶液的質量+稀釋所用水的質量知識拓展 特殊物質形成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特殊 溶質 原理 示例物質含有結 晶水 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CuSO4·5H2O(俗名膽礬或藍礬)等,這類物質溶于水后,結晶水做了溶劑。CuSO4· 5H2O溶于水后溶質是CuSO4 一定溫度下,將25 g膽礬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5 g+75 g=100 g,而溶質的質量為25 g××100%=16 g,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6%特殊溶質 原理 示例物質與水反應 如果一種物質放入水中能夠與水反應,則形成的溶液是反應后的物質,如Na2O、CaO、SO3等。 如Na2O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O+H2O2NaOH 則所得溶液的溶質是NaOH。 62 80特殊溶質 原理 示例物質與水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還要注意生成的物質是否全部溶解在水中。如CaO與水反應得到石灰水的溶質質量分數就不能這樣計算了,因為氫氧化鈣是微溶的,生成的氫氧化鈣不能完全溶解 如將6.2 g Na2O完全溶于93.8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是×100%=6.2%,而是×100%=8%特殊溶質 原理物質與水反應生成氣體 如果物質與水反應后有氣體生成,則除了考慮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生成物外,還要考慮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特殊溶質 示例物質與水反應生成氣體 如將金屬鈉放入水中發生如下反應:2Na+2H2O2NaOH+H2↑,若將4.6 g鈉放入95.4 g水中,充分反應后,金屬鈉消失,則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NaOH,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NaOH的質量為8.0 g,生成氫氣的質量為0.2 g,則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不是4.6 g+95.4 g=100 g,而是4.6 g+95.4 g-0.2=99.8 g,則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8.02%在計算物質放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時,除了要考慮溶質是否完全溶解外,還要考慮物質中是否含有結晶水、是否與水反應、反應后是否有氣體生成、如何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等。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畫“√”,不正確的畫“×”)1.溶液都是混合物。 ( √ )2.溶液都是無色的。 ( × )3.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 × )4.稀硫酸中溶質是硫酸,稀鹽酸中,溶質是鹽酸。 ( × )5.溶質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離子。 ( √ )√×××√6.75%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劑。 ( × )7.飽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 ( × )8.用水可以鑒別硫酸銅、硝酸銨和氯化鈉固體。 ( √ )××√9.不飽和石灰水,通過增加溶質、恒溫蒸發溶劑或者升高溫度都可變為飽和溶液。 ( √ )10.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5。 ( × )√×實驗突破·克疑難實驗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儀器 托盤天平、 量筒 、燒杯、 玻璃棒 、藥匙、膠頭滴管 量筒、膠頭滴管、燒杯、 玻璃棒 量筒 玻璃棒 玻璃棒 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步驟 ①計算: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 g;水 g;水的體積47mL。②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出氯化鈉的質量放入燒杯中。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④溶解:將溶質和溶劑在燒杯中混合,用玻璃棒攪拌至充分溶解即可。⑤裝瓶保存: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并貼好標簽3 47 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步驟 ①計算:用已配好的6%的氯化鈉溶液(密度約為1.04 g/cm3),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需要6%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 25 g,體積約 24 mL;需要水 25 g,體積 25 mL。②量取:用量筒分別量取所需氯化鈉和水倒入燒杯中。③混勻:用玻璃棒攪拌,將兩種溶液混合均勻。④裝瓶保存: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并貼好標簽25 24 25 25 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誤差 分析 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溶質質量 偏多 或溶劑質量 偏少 ) 稱量固體溶質質量偏多 量取濃溶液時仰視讀數用量筒量取水時,讀數時 俯視 液面;或水量好后,向燒杯中傾倒時有水灑落偏多 偏少 俯視 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3%的氯化鈉溶液誤差 分析 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溶質質量 偏 或溶劑質量 偏多 ) 稱量固體溶質質量偏少;所用固體溶質不純、不干燥或已潮解;稱量時“左碼右物”并使用游碼 量取濃溶液時俯視讀數量取水時 仰視 讀數;燒杯內有殘留的水偏少偏多仰視 易錯警示 (1)讀數時無論仰視或俯視,讀數都是計算時得出的水的體積。如配制50 g 5%的氯化鈉溶液,通過計算需要水的體積為47.5 mL,則讀數即為47.5 mL。如圖所示:若采用仰視讀數,實際量取水的體積大于47.5 mL,若采用俯視讀數,實際量取水的體積小于47.5 mL。(2)配好的溶液在轉移過程中灑落,則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化。【例】 小明用氯化鈉固體配制10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8.0%的氯化鈉溶液,從實驗室領取的儀器如圖甲所示。甲(1)實驗過程中,不需使用的儀器有 酒精燈、漏斗 (填名稱)。解析:(1)配制溶液過程中不需要加熱,不需使用酒精燈和漏斗。(2)需要稱取的氯化鈉質量為 18 g ,需要量取的水的體積為 82 mL 。解析:(2)需要稱取的氯化鈉質量為100 g×18%=18 g,需要量取的水的質量為100 g-18 g=82 g,即82 mL。酒精燈、漏斗 18 g 82 mL (3)小明稱取氯化鈉、量取水的操作如圖乙所示,他實際稱得的氯化鈉的質量為 12.2 g ,實際量得水的體積為 80 mL 。在老師指導下小明重新稱量,在第二次稱取氯化鈉過程中,天平指針右偏,他接下來的操作是 B (填標號)。12.2 g 80 mL B A.調整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向左盤加入氯化鈉至天平平衡C.向左移游碼或減少砝碼,使天平平衡解析:(3)托盤天平稱量氯化鈉質量時,砝碼和藥品位置放反了,食鹽質量=砝碼-游碼,即15 g-2.8 g=12.2 g;量取水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相平,圖中視線對應刻度是82 mL,實際量取水的體積為80 mL。稱取氯化鈉的過程中,天平指針右偏,說明右盤重,食鹽質量還沒達到18 g,接下來應向左盤加入氯化鈉至天平平衡,故選B。(4)在配制氯化鈉溶液時,小明發現少領了一種儀器,這種儀器是 玻璃棒 ,其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加快溶解速率 。解析:(4)配制氯化鈉溶液時,為加快溶解速率,還應用玻璃棒攪拌。玻璃棒 加快溶解速率 (5)盛放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應選擇圖丙中的儀器 A (填標號),請將圖丙中的標簽填寫完整。解析:(5)盛放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應選擇細口瓶,故選A。標簽上應注明溶液名稱及溶質質量分數。A 氯化鈉溶液18%聚焦廣東·練真題1.(2023·廣東)采集的鹽水主要含NaCl和少量MgSO4。根據如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溶解度:MgSO4>NaClB.Mg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C.a ℃時,MgSO4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D.將鹽水蒸發結晶,可得到較純的NaCl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022·廣東)根據如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B C DA.t1 ℃時,50 g甲能完全溶于50 g水中B.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C.t2 ℃時,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D.加壓或升溫能增加戊的溶解度C3.(2021·廣東)實驗室配制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除托盤天平、玻璃棒、藥匙、量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儀器是( A )A.燒杯 B.酒精燈C.鐵架臺 D.蒸發皿A4.(2021·廣東)如圖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a點的硼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B.將a點的硼酸溶液升溫至t2 ℃時,仍是飽和溶液C.將b點的硼酸溶液降溫至t1 ℃時,有晶體析出D.t2 ℃時,向50 g水中加入20 g硼酸后充分攪拌,可得70 g溶液C5.(2020·廣東)將20 g KOH加入100 g水中,配制成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KOH在水中解離出K+和OH-B.一個K+帶一個單位正電荷C.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D.向該溶液中滴入酚酞指示劑,溶液變紅C6.(2020·廣東)如圖是KNO3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溶液從b點降溫到a點,有晶體析出B.60 ℃時,b、c點對應的都是飽和溶液C.將a點的飽和溶液從20 ℃升溫到60 ℃時仍是飽和溶液D.60 ℃時,向50 g水中加入60 g KNO3,形成不飽和溶液第6題圖A解析:A.因為a、b是線上的點,并且KNO3的溶解度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溶液從b點降溫到a點,有晶體析出,故選項正確;B.60 ℃時,c點處是不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C.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溫到60 ℃時,變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D.6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110 g,向50 g水中加入60 g KNO3,形成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7.(2019·廣東)如圖所示是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1)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硫酸鈰 ;30 ℃時溶解度最大的是 硝酸鈉 。硫酸鈰 硝酸鈉 解析:(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是硫酸鈰;30 ℃時溶解度最大的是硝酸鈉。第7題圖(2)80 ℃時硝酸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60% 。使硝酸鈉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溶質或減少溶劑或降低溫度 (寫一種)。60% 增加溶質或減少溶劑或降低溫度 解析:(2)80 ℃時硝酸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60%;使硝酸鈉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質、減少溶劑、降低溫度。第7題圖(3)某硝酸鉀固體中混有少量硫酸鈰雜質,分離提純硝酸鉀的操作是:配成高溫下的硝酸鉀飽和溶液、 降溫結晶 、過濾、洗滌、干燥。解析:(3)某硝酸鉀固體中混有少量硫酸鈰雜質,分離提純硝酸鉀的操作是:配成高溫下的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干燥。降溫結晶 第7題圖考點過關·提能力考點1溶液的形成與特征(5年3考)考向1 溶液的判斷【例1】 (2023·重慶改編)食堂里的下列飲品屬于溶液的是( A )A.可樂 B.西瓜汁C.冰水 D.綠豆湯A解題金鑰匙 (1)均一、穩定、混合物,是判斷一種物質是不是溶液的三大依據,必須同時具備。(2)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溶液的濃與稀指的是濃度,與飽和與不飽和無關。(3)描述一種溶液時,一般稱為“溶質的溶劑溶液”,如碘的酒精溶液。溶劑是水時可以省略。1.(2023·茂名一模)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A )A.氯化鈉 B.植物油C.面粉 D.泥沙A考向2 物質溶于水的溫度變化【例2】 (2023·清遠校聯考一模)如圖所示,U 形管中左右兩邊的紅墨水液柱位于同一水平面,向小試管的水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后,則 U形管中液柱出現的現象是( A )A.右高左低 B.左高右低C.沒有變化 D.不能確定A2.(2023·邵陽)化學老師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開展“自制簡易冰袋”的探究活動,下列用來制作冰袋最佳的固體物質是( B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C.生石灰 D.氯化鈉B考點2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5年5考)考向1 溶解度曲線(詳見微專題1)考向2 用表格描述溶解度【例3】 (2023·山西)濃度為10%的氯化鈉溶液對葡萄球菌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如圖為配制氯化鈉殺菌液的過程,結合圖表信息,有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B )圖1 圖2Na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氯化鈉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0 39.8A.圖1中攪拌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B.圖2中溶液為20 ℃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C.圖2中溶液對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殺菌效果D.從氯化鈉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例3】 (2023·山西)濃度為10%的氯化鈉溶液對葡萄球菌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如圖為配制氯化鈉殺菌液的過程,結合圖表信息,有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B )圖1 圖2Na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B溫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氯化鈉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0 39.8A.圖1中攪拌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B.圖2中溶液為20 ℃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C.圖2中溶液對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殺菌效果D.從氯化鈉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3.(2023·清遠校聯考一模)20 ℃時,向下列3只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40 g三種固體,充分溶解。溫度/℃ NaCl KNO3 NaNO320 36.0 g 31.6 g 88 g60 37.3 g 110 g 125 g上述溶液為飽和溶液的是( A )A.①② B.②C.③ D.①②③A4.(2023·通遼)下表是碳酸鈉和氯化鈉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回答下列問題。溫度/℃ 0 10 20 30 40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Na2CO3 7.0 12.5 22.0 40.0 48.8(1)40 ℃時,將16 g氯化鈉溶解在50 g水中,得到 不飽和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不飽和 (2)取30 ℃時碳酸鈉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各100 g,降溫至20 ℃,析出碳酸鈉的質量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氯化鈉的質量。(3)海水曬鹽是利用 蒸發結晶 的方法獲得晶體。(4)將接近飽和的碳酸鈉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增加溶質 (寫出一種即可)。大于 蒸發結晶 增加溶質 考點3溶質質量分數(5年5考)考向1 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與計算公式【例4】 關于100 g 10%的硝酸鉀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A.100 g水中溶有10 g硝酸鉀B.溶液中硝酸鉀與水的質量比為1∶10C.將硝酸鉀和水按9∶1的質量比配成的溶液D.將10 g硝酸鉀溶于90 g水中,可制得該溶液D5.(2023·清遠校聯考二模)農業上常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下列方法能配制出該選種溶液的是( D )A.4 g氯化鈉和16 g水B.16 g 20%的氯化鈉溶液和5 g水C.10 g 8%的氯化鈉溶液蒸發4 g水D.14 g 10%的氯化鈉溶液和1 g氯化鈉D考向2 溶液的配制【例5】 (2023·云南)學校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溶液的配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① ② ③ ④ ⑤ ⑥A.若②中的砝碼和藥品放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B.若③中燒杯內壁有水珠,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無影響C.若④中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D.將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溶液濺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小【例5】 (2023·云南)學校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溶液的配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C① ② ③ ④ ⑤ ⑥A.若②中的砝碼和藥品放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B.若③中燒杯內壁有水珠,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無影響C.若④中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D.將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溶液濺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小6.(2023·佛山模擬預測)農業上常用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NaCl溶液選種。實驗室配制100 g該溶液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實驗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③B.②中需稱量NaCl的質量為16.0 gC.用5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D.用量筒量水時仰視讀數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C7.(2023·廣州一模)把50 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需加水( B )A.245 g B.195 gC.49 g D.196 gB考向3 有關溶質質量分數在化學方程式中的計算【例6】 (2023·汕頭一模)某同學在實驗室取用過氧化氫溶液時,認真閱讀了如圖試劑瓶上的標簽,稱量34 g過氧化氫溶液和1 g二氧化錳進行實驗,用于制取氧氣并測量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使用質量傳感器測得反應前后質量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請計算:30%過氧化氫溶液相對分子質量:34.0性狀:無色透明液體,有腐蝕性,放置時漸漸分解為氧氣和水。貯存:不能盛滿(1)制得氧氣的質量是 4 g。4 (2)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解:設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2H2O22H2O+O2↑68 32x 4=x=8.5 g則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00%=25%;答: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是25%。(3)標簽上寫明貯存時“不能盛滿”,其原因是 由于過氧化氫溶液放置時會漸漸分解產生氧氣,導致試劑瓶內壓強過大,可能會導致試劑瓶脹破 。由于過氧化氫溶液放置時會漸漸分解產生氧氣,導致試劑瓶內壓強過大,可能會導致試劑瓶脹破 課后強化【基礎過關】1.(2023·清遠二模)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D )A.面粉 B.硫酸銅C.汽油 D.蔗糖D12345678910112.(2023·惠州二模)下列能組成混合物的物質中,水作溶劑的是( D )A.碘酒溶液B.油脂溶解在汽油中C.植物油滴入水中D.醫用消毒酒精3.加入水中能形成藍色溶液的是( C )A.粉筆灰 B.食用油C.硫酸銅 D.氯化鈉DC12345678910114.(2023·濱州)小亮在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他的錯誤操作是( C )A.取氯化鈉 B.稱氯化鈉 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鈉C12345678910115.(2023·汕頭一模)實驗室用氯化鈉和水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實驗步驟:計算、量取、溶解、裝瓶貼標簽B.量取水時,用規格為50 mL的量筒C.實驗過程中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速溶解D.若在量取水時俯視讀數量取,則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6%A1234567891011解析:A.用固體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實驗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標簽,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所需氯化鈉的質量:50 g×6%=3 g,所需水的質量:50 g-3 g=47 g,即47 mL,量筒量程的選擇,應遵循“大而近”的原則,故量取水時,用規格為50 mL的量筒,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實驗過程中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速溶解,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D.若在量取水時俯視讀數量取,俯視讀數,讀取數值大于實際數值,會導致量取水的體積偏小,則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6%,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2345678910116.(2023·濱州)下面是四位同學在小組學習群中的交流記錄,其中錯誤的是( C )A.小云:硝酸銨溶于水后,溶液溫度降低B.小丁: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大于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C.小麗: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液體一定是溶液D.小凱:利用洗潔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12345678910117.(2023·清遠二模)我國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實驗時用到了過飽和醋酸鈉溶液。如圖是醋酸鈉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常溫下,醋酸鈉屬于易溶物質B.圖中P點所表示的醋酸鈉溶液是不飽和的C.40 ℃時,飽和醋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65.6%D.將A點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 ℃,有晶體析出C1234567891011解析:A.常溫下,醋酸鈉的溶解度大于10 g,屬于易溶物質,選項正確;B.圖中P點在醋酸鈉的溶解度曲線的下方,所表示的醋酸鈉溶液是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選項正確;C.40 ℃時,醋酸鈉的溶解度為65.6 g,飽和醋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00%<65.6% ,選項錯誤;D.A點所示是40 ℃時醋酸鈉的飽和溶液,醋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將A點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 ℃,有晶體析出,選項正確。故選C。12345678910118.(2023·佛山二模)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40 ℃時,b點對應的是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B.把c點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 ℃時,仍是飽和溶液C.a點的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1.6%D.20 ℃時,將20 g KNO3固體加入到50 g水中,得到65.8 g溶液C1234567891011解析:在溶解度曲線下方平面上的任何點:表示在該點所示溫度下形成了不飽和溶液,即按照該點所示溫度和溶質質量,在100 g溶劑中配制得到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所以40 ℃時,b點對應的是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A正確,不符合題意;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把c點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 ℃時,會析出晶體,得到的仍是飽和溶液,B正確,不符合題意;a點表示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 g,此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24%,C錯誤,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 g,即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硝酸鉀固體,那么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 g硝酸鉀,所以20 ℃時,將20 g KNO3固體加入到50 g水中,可得到65.8 g溶液,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2345678910119.(2023·珠海二模)下表是氯化鉀與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37.3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BA.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在20~30 ℃之間某一溫度,KNO3與KCl的溶解度相等C.20 ℃時,將35 g KCl投入到100 g水中,可以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35%的溶液D.KNO3固體混有少量KCl雜質,先溶于40 ℃的熱水,然后降溫到20 ℃結晶除去1234567891011解析:未指明溫度,不能比較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大小,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硝酸鉀在20 ℃時溶解度為31.6 g,在30 ℃時溶解度為45.8 g,氯化鉀在20 ℃時溶解度為34.0 g,在30 ℃時溶解度為40.0 g,根據數據分析,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20~30 ℃之間,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由表可知,20 ℃時,KCl的溶解度為34.0 g,將35 g KCl投入到100 g水中,只能溶解34.0 g KCl ,根據溶解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可得,此時氯化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5.4%,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由表可知,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大,K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改變不太大,而且,20 ℃時,KNO3與KCl的溶解度相差不大,40 ℃時,KNO3與KCl的溶解度差值比60 ℃時,KNO3與KCl的溶解度差值小,說明要想提純硝酸鉀,需要高溫下制成硝酸鉀飽和溶液,再將其降低溫度,使大部分KNO3析出,而KCl大部分留在溶液中,然后過濾得到較純凈的KNO3的晶體,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B。1234567891011【能力提升】10.(2023·湛江二模)60 ℃時,向100 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溫至20 ℃,析出固體質量的變化如圖1,結合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圖1圖2BA.加入的KNO3質量為31.6 gB.降溫過程中KNO3溶液由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C.蒸發溶劑可將M點的溶液轉化到N點D.20 ℃時,KN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1.6%1234567891011解析:由圖2可知,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 g,即該溫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硝酸鉀,所以60 ℃時,向100 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溫至20 ℃,共析出10 g硝酸鉀,說明加入硝酸鉀的質量為41.6 g,故A不符合題意;由圖2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由圖1可知,降溫過程中,一開始沒有溶質析出,說明一開始是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后,有溶質析出,所以降溫過程中KNO3溶液由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故B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M點為20 ℃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N點為20 ℃時,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所以增加溶劑可將M點的溶液轉化到N點,故C不符合題意;2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 g,即131.6 g硝酸鉀飽和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為31.6 g,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4%,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23456789101111.(2023·重慶)神奇的“風暴瓶”能“預報天氣,冷暖先知”。制作“風暴瓶”用到以下物質:樟腦、酒精、KNO3、NH4Cl、水等。(1)將樟腦的酒精飽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現了明顯的渾濁,說明樟腦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弱于 (填“強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腦的酒精飽和溶液降溫也出現了晶體。除上述方法外, 蒸發酒精 也能使樟腦從溶液中結晶。弱于 蒸發酒精 1234567891011(2)圖1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線。t3℃時將等質量的KNO3、NH4Cl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所得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大小關系為KNO3 < (填“>”“<”或“=”)NH4Cl。< 圖11234567891011(3)已知X是KNO3或NH4Cl中的一種,小敏同學對該物質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據圖回答問題。圖2X是 硝酸鉀 ,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別達到飽和狀態還需加入X的質量更大的是 ③ (填“②”或“③”)。硝酸鉀 ③ 1234567891011解析:(1)樟腦在酒精中達到飽和,滴入到水中,出現渾濁,說明樟腦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還可以蒸發酒精,也能使樟腦從溶液中結晶。1234567891011(2)t3℃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銨,等質量的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硝酸鉀大于氯化銨,則所含水的質量:硝酸鉀小于氯化銨;降溫到t2℃,兩溶液中均有晶體析出,仍得到飽和溶液,且兩物質溶解度相等,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因為硝酸鉀溶液中水的質量少,所以硝酸鉀溶液中所含硝酸鉀的質量小。(3)根據圖示,圖③燒杯中含有100 g水、55 g X,根據溶解度曲線,t3 ℃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50 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80 g,則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銨的質量為50 g,故X應為硝酸鉀。1234567891011②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0 g,2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60 g硝酸鉀,則要達到飽和還需要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60 g-55 g=5 g;③t3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80 g,則要達到飽和還需要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80 g-55 g=25 g。故還需加入X的質量更大的是③。12345678910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