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在“設計制作一個調光燈”的實踐活動中,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使用三節鉛蓄電池黃石八中教聯體2023一2024學年九年級3月份學業質量評價串聯,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V,AP兩個回形針可在鉛筆芯上滑動。物理·化學試卷通過交流,小華同學提出了改進建議,你認為以下建議合理的是A.鉛筆芯換成銅絲更好B.電源電壓改為1.5V更好(本試卷共6頁,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C.為使燈泡亮度變化更明顯,應選用長度很短的鉛筆芯D.為保護燈泡,可以在AP之間做一個標記,防止接入阻值太小注意事項:6.如圖是魯迅先生在《社戲》中所描寫的“烏篷船”,它以小巧靈活穿梭在水道阡陌縱橫的水鄉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號條一紹興。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A.小橋在水中的倒影由光的反射所成的虛像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B.船篷能阻擋陽光中的紅外線對船艙中人的傷害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城均無效。C.船槳在水面處好似折斷了,是光折射形成船槳的實像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城內,寫在D.岸上的樹在地面形成影子其原理與平面鏡成像原理相同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城均無效,作圖一律用2B鉛筆或黑色簽字筆。7.如圖是常用的插線板,閉合開關,指示燈發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A與零線相連,B與火線相連第一部分物理C指示燈B.將試電筆插入C孔,其氖管會發光 2一、選擇題(共12題,每題2分,共24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C.若指示燈斷路不能發光,則插孔不能提供工作電壓A--B1.琴和瑟是我國傳統的兩種樂器,通過彈撥琴和瑟的弦使之發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若A、B兩孔發生短路,則其他插孔仍可提供工作電壓開關A.正在發聲的琴弦,沒有振動8.如圖所示,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們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們采用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B.琴和瑟發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大摩擦的是C.人們依據音色的不同,能區分出琴和瑟的聲音A.戴防滑手套D.琴和瑟發出的聲音音調相同時,它們的響度一定相同B.在路面上鋪防滑墊2.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兩塊高出水面的磚,磚上擱一只比盆小點的籃子。籃子里裝上熟食,再把C.穿鞋底粗糙的橡膠鞋一個紗布袋罩在籃子上,并使袋口的邊緣浸入水里(如圖),就做成了一個簡易冰箱。針對這個裝D.鏟雪時握緊鏟子,防止鏟子滑落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9.下列關于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A.簡易冰箱能制冷是因為水蒸發吸熱B.籃子上罩著紗布袋是為了增大蒸發面積C.將該裝置放在通風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甲D.簡易冰箱與電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樣,在工作時都有汽化和液化現象A.圖甲中,剪刀有鋒利的刃是為了減小壓強3.“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這是南宋大詩人陸游對成都的贊譽。漫步在成都的這段B.圖乙中,墨水會被吸進鋼筆,是利用了大氣壓強“尋香道”,觀花賞水,令人心曠神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C.圖丙中,將玻璃管豎直下壓,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變小A.溪水的溫度高低取決于水流的速度B.聞到花香是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D.圖丁中,從紙條上方沿紙條吹氣,此時紙條上方的氣壓大于下方的氣壓C.陽光下湖水內能增加是通過做功的方式D.陽光下的石板溫度升高,其比熱容增大10.喜歡觀察的小明發現,教室的投影儀內有一個降溫風扇和一個投影燈泡,當閉合投影儀的電4.取兩個相同的驗電器甲和乙,如圖,使甲帶負電荷,乙不帶電,下列分析錯誤的是④源開關S時,只有風扇工作,再閉合S2時,燈泡和風扇同時工作。當只閉合S2時,風扇和燈泡都不工作,以下電路設計符合要求的是A.甲驗電器帶負電是因為它得到了電子MMMB.甲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是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C.用橡膠棒連接兩金屬球,金屬箔片的張角都會發生改變D.用金屬棒連接兩金屬球的瞬間,棒中電流方向由乙到甲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