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2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分離與提純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物質的檢驗和鑒別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一、物質的檢驗與鑒別1、物質的檢驗方法(1)物理方法①根據顏色:含有Cu2+的溶液顯藍色;含有Fe3+的溶液顯黃色;含有Fe2+的溶液顯淺綠色。②根據氣味:有刺激性氣味的是SO2、NH3。③根據溶解時溫度變化:NaOH溶于水放熱;NH4NO3溶于水吸熱。化學方法①利用指示劑(常用的指示劑包括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②加入其它試劑,使其出現不同的現象,如生成氣體、生成不同顏色的沉淀等。③一般思路:2、常見物質的檢驗(1)、O2:檢驗方法: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現象:木條復燃。(2)、CO2:檢驗方法:把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石灰水變渾濁。(3)、CO:檢驗方法:點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現象:火焰呈藍色,燒杯內壁變渾濁。(4)、H2:檢驗方法:點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現象: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上有水珠;(5)CH4:點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迅速倒轉后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現象: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上有水珠;石灰水變渾濁。(6)、H2O:檢驗方法:通過白色硫酸銅粉末;現象:硫酸銅變為藍色。(7)、NH3:檢驗方法:放入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現象:試紙變藍。3、常見離子的檢驗離子 檢驗方法 現象Cl- 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出現白色沉淀SO42- 滴加硝酸鋇溶液和稀HNO3 出現白色沉淀CO32- 加入稀酸溶液,產生氣體通人澄清石灰 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H+ 加紫色石蕊試劑 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用pH試紙測量其pH pH小于7。加入少量鋅粒 有氣泡產生OH- 加紫色石蕊試劑 紫色石蕊溶液變藍。加入無色酚酞試劑 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用pH試紙測量其pH pH大于7NH4+ 加入氫氧化鈣并研磨 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二、分離和提純1、分離和提純常用的方法(1)物理方法:過濾、吸附、結晶、蒸發和蒸餾等。(2)化學方法:①沉淀法:將混合物中某種成分與某一試劑反應生成沉淀而分離出來;②化氣法:將混合物中某種成分與某一試劑反應生成氣體而分離出來;③轉化法:將雜質用化學試劑轉化為待提純物;分離與提純三不原則(1)不增(不增加新雜質)(2)不減(不減少主要成分)(3)易分離(反應后物質的狀態不同,易分離)■考點一 物質的檢驗和鑒別 ◇典例1: 【2023湖北宜昌真題】鑒別下列各組物質,所選試劑不正確的是( )A. 硬水和軟水——肥皂水 B. 黃銅和黃金——硝酸銀溶液C. 純堿和燒堿——酚酞溶液 D. 氯化銨和氯化鉀——熟石灰【答案】C【解析】A.加入等量的肥皂水后,出現較多泡沫的是軟水,出現較少泡沫,較多浮渣的是硬水,故A可以鑒別;B.黃銅是銅鋅合金,加入硝酸銀溶液后銅和鋅都能與硝酸銀反應,固體表面會有銀白的銀析出,而黃金不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故B可以鑒別;C.純堿的水溶液呈堿性,燒堿的水溶液也呈堿性,都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故C無法鑒別;D.氯化銨與熟石灰反應會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而氯化鉀不與熟石灰反應,故D可以鑒別。故選C。◇典例2:(2023·重慶·中考真題)鑒別是重要的實驗技能。分別鑒別兩組物質: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選用的試劑是A.O2 B.NaOH溶液 C.鐵片 D.稀H2SO4【答案】D【解析】A、①C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固體逐漸減少;CuO不與氧氣反應,可以鑒別;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不與氧氣反應,無法鑒別;故A錯誤;B、①C、CuO都不與氫氧化鈉反應,無法鑒別;②稀H2SO4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但無明顯現象;Na2CO3溶液和氫氧化鈉不反應,無法鑒別;故B錯誤;C、①C、CuO都不和鐵反應,無法鑒別;②稀H2SO4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有氣泡產生;Na2CO3溶液與鐵不反應,可以鑒別;故C錯誤;D、①C和硫酸不反應;CuO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固體溶解,溶液變為藍色,可以鑒別;②碳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有氣泡產生,可以鑒別;故D正確。故選D。◆變式訓練1. 【2023遼寧撫順等真題】區別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正確方法是( )A. 觀察顏色 B. 加水溶解C. 撫摸感覺 D. 灼燒聞味【答案】D【解析】A、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顏色都是相近的,觀察顏色不能鑒別,故A錯誤;B、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都不能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不能鑒別,故B錯誤;C、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撫摸手感相近,撫摸感覺不能鑒別,故C錯誤;D、羊毛纖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合成纖維灼燒有特殊氣味,灼燒聞氣味的方法可以鑒別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故D正確;故選D。2.(2023·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區分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選項 需區分的物質 方法A 呼出氣體和氧氣 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B 氯酸鉀和純堿 看顏色C 爐具清潔劑(含氫氧化鈉)和白醋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D 鐵絲和銀絲 加稀鹽酸,觀察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 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的木條復燃,呼出的氣體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用帶火星的木條可檢驗呼出氣體和氧氣,此選項正確;B. 氯酸鉀和純堿都是白色固體,從外觀上無法區分,此選項錯誤;C.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堿性溶液變藍。爐具清潔劑中含的氫氧化鈉顯堿性,白醋顯酸性,所以用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顏色變化的方法可鑒別爐具清潔劑(含氫氧化鈉)和白醋,此選項正確;D. 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稀鹽酸反應,氫后面的金屬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則能與稀鹽酸反應的是鐵絲,不能與稀鹽酸反應是銀絲,所以用加稀鹽酸,觀察有無氣泡產生的方法可鑒別鐵絲和銀絲,此選項正確。故選B。3.(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實驗室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是稀鹽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質能區分兩瓶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試液 B.生銹的鐵釘 C.氫氧化鈉溶液 D.氯化鋇溶液【答案】D【解析】A、稀鹽酸和稀硫酸均顯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B、生銹的鐵釘表面的氧化鐵均能與稀鹽酸、稀硫反應,分別生成氯化鐵和水、硫酸鐵和水,現象相同,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C、稀鹽酸、稀硫酸均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分別生成氯化鈉和水、硫酸鈉和水,均無明顯現象,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D、氯化鋇溶液與稀鹽酸不反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會產生白色沉淀,可以鑒別,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二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典例3:【2023湖南邵陽真題】除去下列物質中含有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和方法A KCl 加入適量的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B Ag粉 Fe粉 加入適量的溶液,過濾C CO 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D NaOH溶液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答案】A【解析】A、KCl易溶于水,MnO2難溶于水,可采取加入適量的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的方法除去雜質,故A符合題意;B、把混有Fe粉的Ag粉加入適量的 Al2(SO4)3 溶液,Fe粉和Ag粉都不能與 Al2(SO4)3反應,不符合除雜的原則,故B不符合題意;C、將混有CO的CO2氣體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雜質CO不與NaOH反應,而原物質CO2與NaOH反應,不符合除雜的原則,故C不符合題意;D、NaOH和Na2CO3都能和稀鹽酸反應,能把雜質Na2CO3除去,也能將原物質NaOH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變式訓練1. 【2023甘肅金昌真題】下列分離提純物質(括號內物質為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雜質) 具體操作A 氧化鈣固體(CaCO3) 加熱B CO2(CO) 點燃C KCl固體(MnO2)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D MgCl2溶液(NaCl) 加入適量的AgNO3溶液,過濾【答案】A【解析】A、CaO固體加熱時不反應,CaCO3高溫加熱會分解產生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正確。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錯誤。C、氯化鉀易溶于水,二氧化錳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錯誤。D、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產生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氯化鎂和硝酸銀反應產生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鎂,原物質被除去;錯誤。故選:A。2. 【2023湖南湘潭真題】下列除雜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加入試劑和方法A 加入稀鹽酸,過濾B 通入足量氧氣,點燃C (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過濾、蒸發D 稀鹽酸(稀硫酸) 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過濾【答案】C【解析】A、氧化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將要保留的物質除去。不符合題意;B、氧氣濃度較低時可能不支持可燃物繼續燃燒,可燃物含量較低,不可燃、不支持燃燒的氣體較多時可能無法被氧氣全部消耗,通入足量氧氣后點燃會引入新雜質氧氣。不符合題意;C、氯化鈉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過濾得到氯化鈉溶液,蒸發得到氯化鈉。符合題意;D、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會引入新雜質氯化鋇。不符合題意;故選C。1. 【2023遼寧撫順等真題】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銅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氣中灼燒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點燃C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用鐵絲代替紅磷在空氣中燃燒D 鑒別硝酸銨和氯化鈉固體 分別加適量的水,用手觸摸容器外壁【答案】D【解析】A.銅和碳都會與氧氣反應,違背除雜原則,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不能通過點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鐵絲在空氣中不會燃燒,只會紅熱,所以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在空氣中燃燒,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氯化鈉溶于水溫度不變,所以能夠鑒別出來,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D。2. 【2023湖北隨州真題】下列實驗操作(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方案)A 除去銅粉中少量的Fe 加足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B 鑒別二氧化碳和氮氣兩瓶氣體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C 檢驗硬水和軟水 取樣,滴加肥皂水,振蕩,觀察現象D 區分化肥和KCl 取樣,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聞氣味【答案】B【解析】A、銅不能和稀鹽酸反應,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后可以得到銅粉。即除去銅粉中的少量鐵粉。A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氮氣和二氧化碳均能使木條熄滅。無法鑒別二氧化碳和氮氣兩瓶氣體。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符合題意;C、檢驗硬水和軟水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蕩,泡沫多的是軟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C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D、NH4Cl加熟石灰研磨后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KCl加熟石灰研磨后無明顯變化,用加熟石灰研磨后聞氣味的方法可以區分NH4Cl和KCl。D能達到實驗目的,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選擇B。3. 【2023廣西壯族真題】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硫酸銨和氯化銨 取樣,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后聞氣味B 除去氯化鈉中少量的碳酸鈉 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過濾;濾液蒸發結晶C 檢驗氫氧化鈉固體部分變質 取樣,加入足量氫氧化鋇溶液,過濾;濾液中加酚酞D 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鉀固體 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濾渣、干燥;濾液蒸發結晶【答案】D【解析】A、硫酸銨和氯化銨與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均能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B、碳酸鈉能與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能除去碳酸鈉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鈣,不符合題意;C、變質后的氫氧化鈉中含有碳酸鈉,碳酸鈉能與足量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其生成了堿性物質氫氧化鈉,無法確定原物質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不符合題意;D、氯化鉀易溶于水,二氧化錳不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濾渣、干燥,分離出二氧化錳,濾液蒸發結晶,分離出氯化鉀,符合題意;故選D。4. 【2023湖南郴州真題】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 除去KNO3固體中少量NaCl:加水溶解、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B. 分離水和酒精:蒸餾C. 鑒別Na2CO3和Na2SO4:分別加入鹽酸D. 除去CO2中的CO:通入O2點燃【答案】D【解析】A.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影響較小,加水溶解、蒸發濃縮,冷卻結晶硝酸鉀析出,過濾,可使NaCl殘留在母液中而除去,故正確;B.水和酒精的沸點不同,酒精的沸點比水低,則蒸餾時,將溫度保持在酒精的沸點,酒精先變成氣體和液體的水分離,故正確;C.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硫酸鈉和鹽酸不反應,能鑒別,故正確;D.除去CO2中混有CO,不能用點燃的方法,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通入氧氣又引入新的雜質氧氣,故錯誤;故選:D。5. 【2023湖南衡陽真題】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檢驗二氧化碳中混有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氣體中B 鑒別氯化銨和氯化鉀 取樣,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C 除去氯化鈉中的碳酸鈉 加入適量硫酸溶液D 探究鋅、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將鋅、銅、銀分別加入稀鹽酸中【答案】B【解析】A、氧氣只有達到一定的濃度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如空氣中含有21%的氧氣但不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所以如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氧氣,伸入帶火星的木條也不會復燃,錯誤;B、氯化銨是銨態氮肥,與熟石灰研磨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氯化鉀不和熟石灰反應,研磨無氣味,可以鑒別,正確;C、硫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除去碳酸鈉引入新雜質硫酸鈉,錯誤;D、將鋅、銅、銀分別加入稀鹽酸中,只有鋅合稀鹽酸反應,說明活動性Zn>H>Cu、Ag,但無法比較銅和銀活動性,錯誤;故選B。6. 【2023湖北潛江等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乙醇和水 取樣,分別聞氣味B 鑒別鋁合金和銀 取樣,分別滴加稀硫酸,觀察現象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氣體 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NaOH溶液,干燥D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答案】D【解析】A、乙醇具有特殊氣味而水沒有,所以聞氣味可以鑒別;正確。B、鋁合金中含有金屬為鋁,表面的氧化鋁和硫酸反應,破壞了氧化鋁膜,硫酸接觸單質鋁,鋁和稀硫酸反應產生硫酸鋁和氫氣,有氣泡冒出的為鋁合金;銀不與硫酸反應,無氣泡的為銀;正確。C、氯化氫和氫氧化鈉反應產生氯化鈉和水,氫氣和氫氧化鈉不反應,干燥得到氫氣;正確。D、硫酸銅和適量硝酸鋇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銅,過濾除去了硫酸鋇沉淀,但是引入了新雜質硝酸銅;不正確。故選:D。7. 【2023湖南岳陽真題】對物質的鑒別和分離提純是化學學習的重要部分,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鑒別NH4NO3固體和NaOH固體 加水B 鑒別真黃金和假黃金(銅鋅合金) 加稀硫酸C 除去銅粉中含有的少量CuO 通入氧氣加熱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 將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答案】C【解析】A、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故加水兩者現象不同,可鑒別,選項正確;B、加稀硫酸,鋅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有氣泡生成的為假黃金,無明顯現象的為真黃金,可鑒別,選項正確;C、通入氧氣加熱,銅和氧氣生成氧化銅,將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選項錯誤;D、將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銅和氧氣生成氧化銅,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選項正確。故選C。8. 【2023云南真題】下到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和 取樣,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B 鑒別和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C 提純混有少量的固體 將固體溶解,蒸發結晶D 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將鐵制品長時間浸泡在過量的稀硫酸中【答案】B【解析】A.尿素和硫酸鉀與熟石灰都不反應,無法鑒別,銨態氮肥與熟石灰反應才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故A錯誤;B.氫氣的燃燒產物是水,甲烷的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鑒別氫氣和甲烷,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無明顯現象的是氫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甲烷,故B正確;C.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小,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提純混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應將固體溶解,降溫結晶,故C錯誤;D.鐵制品長時間浸泡在過量的稀硫酸中,鐵制品表面鐵銹反應完后,裸露出來的鐵會與稀硫酸繼續反應,故D錯誤。故選:B。9. 【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真題】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及操作A 除去氧化鈣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鈣 加水溶解,過濾B 除去氧化鐵中含有的少量鐵粉 在氧氣中點燃C 鑒別羊毛和合成纖維 取樣,灼燒聞氣味D 鑒別氯化鈉溶液和氯化鎂溶液 取樣,分別加入適量的硫酸鈉溶液,觀察現象【答案】C【解析】A、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要保留的物質被反應消耗,錯誤;B、鐵在氧氣中點燃生成四氧化三鐵,引入新雜質四氧化三鐵,錯誤;C、灼燒聞氣味,羊毛有燒焦羽毛氣味,合成纖維有特殊氣味,可以鑒別,正確;D、加入硫酸鈉溶液,氯化鈉和氯化鎂都不和硫酸鈉反應,現象相同,無法鑒別,錯誤;故選C。10. 【2023新疆真題】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加入酚酞溶液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 加入適量的KOH溶液,過濾C 探究Al、Cu、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將銅絲、銀絲分別插入硫酸鋁溶液中D 鑒別NH4NO3、NaOH、CaCO3、NaCl四種固體 加水,觀察溶解和溫度的變化情況【答案】D【解析】A、NaOH容易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Na2CO3與H2O,NaOH與Na2CO3的溶液都呈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酞試劑變紅色,則無法使用無色酚酞試劑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故選項實驗不能達到目的;B、MgCl2能與KOH反應生成Mg(OH)2沉淀與KCl,則在溶液中加入適量的KOH反應后會引入新的雜質KCl,則無法達到除雜的目的,故選項實驗設計不合理;C、將銅絲、銀絲分別插入硫酸鋁溶液中,實驗中觀察到都無明顯的實驗現象,則證明金屬活動性Al>Cu,Al>Ag,無法判斷Cu、Ag的金屬活動性,故選項實驗設計不合理;D、NH4NO3溶于水吸熱,溶液的溫度降低;NaOH溶于水放熱,溶液的溫度升高;CaCO3不溶于水;NaCl溶于水無明顯的現象,能形成無色透明的溶液;則將四種固體加水,觀察溶解和溫度的變化情況可以區分,故選項實驗設計合理。故選D。11. 【2023甘肅金昌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檢驗燒堿樣品是否完全變質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是否變色B 區分固態化肥氯化銨和硝酸鉀 分別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C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是否有沉淀D 檢驗水樣是否為軟水 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答案】A【解析】A、燒堿和燒堿變質生成的碳酸鈉溶液都呈堿性,都能夠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所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不能檢驗燒堿樣品是否完全變質,選項錯誤;B、氯化銨能夠與熟石灰反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硝酸鉀不與熟石灰反應生成氨氣,所以分別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能夠區分固態化肥氯化銨和硝酸鉀,選項正確;C、氮氣不與澄清石灰水反應,二氧化碳能夠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是否有沉淀能夠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選項正確;D、軟水遇到肥皂水產生較多的泡沫,所以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能夠檢驗水樣是否為軟水,選項正確,故選A。12. 【2023甘肅白銀真題】科學的進步源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和 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 鑒別和固體 加水溶解C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加入過量的大理石、過濾D 除去中少量的 點燃【答案】D【解析】A、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無明顯現象的是氮氣,可以鑒別,不符合題意;B、加水溶解,溫度降低的是硝酸銨,無明顯變化的是氯化鈉,可以鑒別,不符合題意;C、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過量的大理石不溶于水,可以過濾除去,能除去氯化鈣中的雜質,不符合題意;D、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用點燃的方法,應該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等金屬氧化物,利用一氧化碳的還原性除去,符合題意。故選:D。13. 【2023四川內江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棉線和羊毛線 灼燒聞氣味B 分離木炭粉和鐵粉的混合物 將磁鐵靠近混合物C 除去CO2中的HCl氣體 通過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氣瓶D 檢驗蠟燭中是否含有氫元素 在蠟燭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燒杯,觀察現象【答案】C【解析】A、棉線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灼燒有紙燃燒的氣味,羊毛線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氣味不同,可以區分,不符合題意;B、將磁鐵靠近混合物,鐵粉能被磁鐵吸引,木炭粉不能被吸引,可達到分離的目的,不符合題意;C、通過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氣瓶,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不但除去了雜質,也除去了原物質,符合題意;D、在蠟燭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燒杯,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水由H、O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則蠟燭中一定含氫元素,不符合題意。故選C。14. 【2023內蒙古包頭】除去下列物質中含有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和方法A 稀鹽酸(H2SO4) 加入足量Ba(NO3)2溶液,過濾B O2(水蒸氣) 將氣體通過足量的濃硫酸,干燥C CaCO3(CaO) 高溫煅燒D NaOH溶液[Ca(OH)2] 加入過量Na2CO3溶液,過濾【答案】B【解析】A、足量的硝酸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雖然除去了雜質,但是引入了新的雜質硝酸,不符合除雜原則,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氧氣反應,所以除去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將氣體通過足量的濃硫酸,干燥,故B正確,符合題意;C、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沒有除去雜質反而除去了原物質,不符合除雜原則,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雖然除去了雜質,但是引入了新的雜質碳酸鈉(過量的),不符合除雜原則,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B。15. 【2023山東濟南真題】分離與提純是獲得物質的重要途徑。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 加適量水溶解,過濾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CuO 加過量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CO 向其中通入過量氧氣,點燃D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 滴加稀鹽酸至溶液【答案】B【解析】A、要保留的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要保留的物質被除去。符合題意;B、銅和稀硫酸不反應,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過濾后濾渣為銅,洗滌,干燥得到銅。不符合題意;C、CO2不燃燒,不支持燃燒,通入氧氣后一氧化碳不能燃燒,但氧氣過量引入新雜質。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引入新雜質氯化鈉。符合題意;故選B。1、除去下列物質中雜質,選用試劑和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物質 所含 除去雜質的試劑或方法CaO固體 CaCO3固體 加熱。Cu Fe 加過量的稀鹽酸后過濾,洗滌,干燥。NaCl KNO3 硝銀溶液。CO2 CO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答案】C【解析】A、CaCO3固體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正確。B、過量的稀鹽酸會把鐵完全反應掉,而銅與稀鹽酸不反應,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C.加入的硝酸銀會和需要保留的物質氯化鈉發生反應,不能除掉雜質,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D、CO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把原物質除去,并且沒有引入新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2、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A.CaCl2、CaCO3:加水,觀察能否被水溶解B.CaO、NH4NO3:向分別裝有兩種藥品的燒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燒杯外壁的溫度C.濃H2SO4、稀H2SO4:打開瓶蓋,觀察是否有白霧D.CO2、O2: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木條的燃燒情況【答案】C【解析】A、CaCl2可以溶于水、CaCO3難溶于水,因此加水,觀察能否被水溶解可以用于鑒別這兩種物質,故選項鑒別方法正確。B、CaO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得燒杯外壁發燙;NH4NO3溶解在水里吸收熱量,使得燒杯外壁變冷,因此向分別裝有兩種藥品的燒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燒杯外壁的溫度可以用于鑒別這兩種物質,故選項鑒別方法正確。C、濃H2SO4和稀H2SO4均不具有揮發性,因此打開瓶蓋,均不會有白霧產生,故選項鑒別方法錯誤D、CO2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木條立即熄滅;O2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因此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木條的燃燒情況可以鑒別這兩種氣體,故選項鑒別方法正確。故選:C。3、下列區別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 用燃著的木條區別O2和N2B. 用澄清的石灰水區別CO和CO2C. 用燃燒法區別羊毛織物和棉織物D. 用酚酞溶液區別氯化鈉溶液和稀硫酸【答案】D【解析】A. 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氮氣使帶火星的木條熄滅,現象不同,可以鑒別,個方法正確;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氧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方法正確。C. 羊毛織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棉織物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燃燒羊毛織物有燒焦羽毛氣味,燃燒棉織物有燒紙的氣味,所以可以采用燃燒法鑒別,故方法正確;D. 稀硫酸顯酸性,而氯化鈉溶液顯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無法鑒別,故方法錯誤;4、下列各組固體物質,不能用水鑒別的是( )A.KNO3、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SO4 D.NH4NO3、CaO【答案】A【解析】A、硝酸鉀和氯化鉀都溶于水,且溶于水后都無明顯現象,所以無法用水鑒別,選項A符合題意;B、碳酸鈣不溶于水,氯化鈣能溶于水,可以利用水進行鑒別,選項B不符合題意;C、硫酸銅溶于水形成藍色溶液,硫酸鈉溶于水為無色溶液,可以利用水進行鑒別,選項C不符合題意;D、硝酸銨溶液水吸熱,氧化鈣溶于水放熱,通過溶于水的熱量變化能進行鑒別,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A。5、下列區分物質的方法或試劑不正確的是( )A.用灼燒法區分腈綸線、羊毛線 B.用肥皂水區分硬水、軟水C.用熟石灰區分氯化銨、硫酸銨 D.用水區分硝酸銨、氫氧化鈉【答案】C【解析】A、用灼燒法區分腈綸線、羊毛線,產生特殊氣味的是腈綸線,產生燒焦羽毛氣味的是羊毛線,可以鑒別,故選項說法正確。B、硬水和軟水的區別在于所含的鈣鎂離子的多少,用肥皂水來區分硬水和軟水,產生泡沫較多的是軟水,較少的硬水,故選項說法正確。C、氯化銨、硫酸銨均屬于銨態氮肥,均能與熟石灰混合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不能鑒別,故選項說法錯誤。D、硝酸銨、氫氧化鈉溶于水分別吸熱、放熱,使溫度分別降低、升高,可以鑒別,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6、下列區別物質所用方法錯誤的是( )A.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加入氯化鋇溶液B.區別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直接聞氣味C.區別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加水溶解D.區別CO2和O2﹣﹣插入帶火星的木條【答案】B【解析】A、氯化鋇溶液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與稀鹽酸不反應,可以鑒別,故錯誤。B、直接聞氣味,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氣味可能相同,不能鑒別,故選項正確。C、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分別放熱、吸熱,是溫度分別升高、降低,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D、插入帶火星的木條,能使木條復燃的是氧氣,可以鑒別,故選項錯誤。故選:B。7、化肥碳酸銨、硫酸鉀均為白色固體。分別取少量固體進行下列實驗,不能將兩者區別出來的是( )A.與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鹽酸中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答案】C【解析】A.碳酸銨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而硫酸鉀與熟石灰不反應,現象不同,所以可以將二者鑒別開,不合題意;B.碳酸銨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硫酸鉀與鹽酸不反應,現象不同,所以可以將二者鑒別開,不合題意;C.碳酸銨和硫酸鉀均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現象相同,無法鑒別,符合題意;D.碳酸銨能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同時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而硫酸鉀與氫氧化鋇反應只能產生白色沉淀,現象不同,所以可以將二者鑒別開,不合題意。故選:C。8、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無法將其一一區別的是( )A.(NH4)2SO4 NaCl NH4Cl Ba(OH)2B.H2SO4 NaOH Na2SO4 FeCl3C.CaCl2 Na2SO4 Na2CO3 NaNO3D.HCl H2SO4 BaCl2 K2CO3【答案】C【解析】A、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其中有一種溶液與其它三種溶液混合時出現均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為NaCl;反應既產生氣體又生成沉淀的是(NH4)2SO4,反應兩次放出氣體的溶液為氫氧化鋇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只產生氣體的溶液為氯化銨溶液;故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B、FeCl3溶液是黃色的,首先鑒別出黃色的FeCl3溶液;能與FeCl3溶液反應產生只紅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將剩余的兩種溶液分別加入到產生紅褐色沉淀中去,能使紅褐色沉淀形式的是稀硫酸,不能使紅褐色沉淀消失的是硫酸鈉溶液。故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C、CaCl2溶液與Na2SO4、K2CO3溶液反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但其余兩兩混合均沒有明顯象,故不加其它試劑無法鑒別。D、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其中有一種溶液與其它三種溶液混合時出現一次白色沉淀和兩次放出氣體,該溶液為K2CO3溶液;與K2CO3溶液產生氣體的溶液為HCl、H2SO4,產生白色沉淀的為氯化鋇;與氯化鋇溶液混合產生白色沉淀的是酸為稀硫酸,無任何明顯現象的為稀鹽酸;故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故選:C。9、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實驗目的 所用試劑或方法A 檢驗氧氣 通入澄清石灰水B 鑒別硬水和軟水 取樣,加入明礬C 除去氯化鉀溶液中的碳酸鉀 加入適量的稀硝酸D 自制酸堿指示劑 將搗爛的牽牛花用酒精浸泡后過濾【答案】D【解析】A、氧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無法檢驗,應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故A錯誤;B、鑒別硬水和軟水應加入肥皂水,若有大量泡沫出現,則為軟水,若出現大量浮渣,則為硬水,故B錯誤;C、除去氯化鉀溶液中的碳酸鉀,加入適量的稀硝酸,會引入新的雜質離子硝酸根離子,故C錯誤;D、自制酸堿指示劑,將搗爛的牽牛花用酒精浸泡后過濾,遇酸溶液呈紅色,遇堿溶液呈藍色,遇中性溶液呈紫色,可以作為酸堿指示劑,故D正確。故選D。10、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KCl固體中少量的MnO2 加適量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B 除去鐵絲表面的鐵銹 將生銹的鐵絲長時間浸泡在足量的稀鹽酸中C 鑒別硫酸銨和硫酸鉀固體 取樣,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D 鑒別CuSO4、CaCO3、NaCl三種白色固體 取樣,加適量水,攪拌,觀察【答案】B【解析】A、KCl固體可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因此可以通過加適量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的方法除去KCl固體中少量的MnO2。B、鐵絲和鐵銹都能和稀鹽酸反應,將生銹的鐵絲長時間浸泡在足量的稀鹽酸中會導致鐵絲被腐蝕,故方案設計不合理。C、取樣,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用來鑒別硫酸銨和硫酸鉀固體,有刺激性氣味的是硫酸銨,沒有任何味道的是硫酸鉀,故方案設計合理。D、CaCO3不溶于水,CuSO4溶液為藍色,NaCl溶液透明無色,因此可以通過取樣,加適量水,攪拌,觀察來鑒別三種物質故選B。11、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所選方法正確的是( )A.除去CO2氣體中混有少量的CO,讓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B.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uCl2,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C.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適量稀硫酸、蒸發結晶D.除去BaCl2固體中混有少量的KCl,加水溶解、過濾【答案】B【解析】A、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反應,不能和一氧化碳不反應,讓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會除去原物質二氧化碳,故選項不正確;B、鐵比銅活潑,鐵能和CuCl2反應生成銅和氯化亞鐵,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即可達到目的,方案可行,故選項正確;C、硫酸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和二氧化碳,除去碳酸鈉的同時會引入新雜質硫酸鈉,故選項不正確;D、BaCl2和KCl都易溶于水,加水溶解、過濾不能除去氯化鉀,故選項不正確;故選B。12、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所選試劑及操作均正確的是( )[來源:]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選用試劑及操作方法A MnO2(KMnO4) 加熱固體混合物至不再放出氣體B H2(CO2) 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C 銀粉(鋅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溶解、過濾、洗滌、干燥D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過量Ca(OH)2,過濾【答案】C【解析】A、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錳酸鉀,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B、濃硫酸不能與二氧化碳反應,不能除去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C、鋅粉能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溶液和氫氣,銀不與稀鹽酸反應,再過濾、洗滌、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D、Na2CO3能與過量Ca(OH)2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氫氧化鈣(過量的),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故選:C。13、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除雜試劑及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及方法A 氯化鉀固體(二氧化錳)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B NH3(水蒸氣) 通過濃硫酸C 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過濾D 氧化銅(木炭粉) 加入稀硫酸,過濾【答案】C【解析】A、氯化鉀固體易溶于水,二氧化錳不溶于水,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將濾液蒸發結晶得氯化鉀固體,選項錯誤;B、NH3可以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銨,因此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氨氣,選項錯誤;C、碳酸鈉溶液和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過濾,得氫氧化鈉溶液,選項正確;D、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木炭和硫酸不反應,向氧化銅和木炭粉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過濾,固體是木炭,選項錯誤。故選C。14、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稀鹽酸和氯化鈉溶液 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B 鑒別氧化銅和鐵粉 加入稀硫酸,觀察現象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 將氣體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D 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過濾【答案】B【解析】A、加入硝酸銀溶液時,都產生白色沉淀,不能鑒別稀鹽酸和氯化鈉溶液,該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加入稀硫酸,產生氣泡的是鐵粉,不產生氣泡,溶解溶液變藍色的是氧化銅,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C、氫氧化鈉溶液能和二氧化碳、氯化氫反應,因此濾液氫氧化鈉溶液能同時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該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在重慶碳酸鈉的同時帶入新的雜質氫氧化鈣,該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B。15、下列除去物質中少量的雜質,所用的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所用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A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的鐵粉后過濾B 銅粉(木炭) 在空氣中灼燒C CO2(CO) 通入過量的氧氣后點燃D KCl(MnO2) 加水充分溶解后過濾,蒸發結晶【答案】D【解析】A、鐵粉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除去雜質氯化銅后會引入新雜質氯化亞鐵,不符合除雜原則,選項錯誤;B、木炭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銅也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反應后生成氧化銅,不符合除雜原則,選項錯誤;C、氣體中如果一氧化碳的含量較低,則一氧化碳不會發生燃燒,選項錯誤;D、氯化鉀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錳不溶于水,將固體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過濾,將濾液蒸發結晶得到純凈氯化鉀,選項正確,故選D。16、物質的鑒別和除雜是重要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銅 在空氣中高溫灼燒B 除去鐵粉中的少量銅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C 鑒別蔗糖和食鹽 分別取樣加水溶解,觀察溶液顏色D 鑒別硝酸銨和硝酸鉀 分別取少量樣品與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聞氣味【答案】D【解析】A、木炭粉中含有少量氧化銅,在空氣中高溫灼燒,木炭粉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把原物質除去了,故A不正確;B、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和稀鹽酸不反應,把原物質除去了,故B不正確;C、蔗糖和食鹽均溶于水,形成無色溶液,觀察溶液顏色無法鑒別,故C不正確;D、硝酸銨和氫氧化鈣研磨生成硝酸鈣、水和氨氣,硝酸鉀和氫氧化鈣不反應,氨氣具有刺激性氣味,可以鑒別,故D正確。故選D。17、鑒別是利用物質的性質不同,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區分。下列鑒別物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A.用水鑒別NaCl、NaOH、NH4NO3三種固體B.用燃著的木條鑒別O2、CO2、N2三種氣體C.用Ba(OH)2溶液鑒別KCl、K2SO4、KNO3三種溶液D.用CO2鑒別NaOH、KOH、Ca(OH)2三種溶液【答案】A【解析】A、NaOH、NH4NO3固體溶于水分別放熱、吸熱,使溫度分別升高、降低,NaCl溶于水溫度幾乎無變化,可以鑒別,故選項正確。B、把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種氣體中,若木條熄滅,則是CO2、N2;若木條燃燒更旺,則是氧氣;無法鑒別CO2、N2,故選項錯誤。C、Ba(OH)2溶液與K2SO4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與KCl、KNO3溶液均不反應,不能鑒別,故選項錯誤。D、CO2能與Ca(OH)2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與NaOH、KOH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鉀和水,均無明顯現象,不能鑒別,故選項錯誤。故選:A。18、為了達到實驗目的,下列方案或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或結論A 除去鐵粉中的三氧化二鐵 取樣,加入足量鹽酸,過濾B 除去KOH溶液中的K2CO3 取樣、溶解、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蒸發C 鑒別碳粉、鐵粉和氧化銅粉末 取樣后,分別加入稀鹽酸D 鑒別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中一定有SO【答案】C【解析】A、加入的稀鹽酸不僅能與雜質三氧化二鐵反應,同時也會和原物質鐵發生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方案錯誤。B、加入的稀鹽酸不僅能與雜質碳酸鉀反應,同時也會和原物質氫氧化鉀發生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方案錯誤。C、取樣后,分別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的是鐵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變藍色的是氧化銅,無明顯變化的是碳粉,可以鑒別,故選項方案或結論正確。D、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也可能是硝酸銀溶液等,故選項方案或結論錯誤。故選:C。備考指南考點梳理取物質加試劑觀現象得結論考點突破真題在線專項練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2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分離與提純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物質的檢驗和鑒別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一、物質的檢驗與鑒別1、物質的檢驗方法(1)物理方法①根據顏色:含有Cu2+的溶液顯 色;含有Fe3+的溶液顯 色;含有Fe2+的溶液顯 色。②根據氣味:有刺激性氣味的是 、NH3。③根據溶解時溫度變化:NaOH溶于水 ;NH4NO3溶于水 。化學方法①利用指示劑(常用的指示劑包括 和 )②加入其它試劑,使其出現不同的現象,如生成氣體、生成不同顏色的沉淀等。③一般思路:2、常見物質的檢驗(1)、O2:檢驗方法:把 伸入集氣瓶中;現象:木條 。(2)、CO2:檢驗方法:把氣體通入 ;現象:石灰水 。(3)、CO:檢驗方法:點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現象: ,燒杯內壁 。(4)、H2:檢驗方法:點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 ;現象:火焰呈 ,燒杯內壁上有 ;(5)CH4:點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個 ,迅速倒轉后倒入少量 ;現象:火焰呈 ,燒杯內壁上有 ;石灰水 。(6)、H2O:檢驗方法:通過 末;現象:硫酸銅變為 。(7)、NH3:檢驗方法:放入濕潤的 ;現象: 。3、常見離子的檢驗離子 檢驗方法 現象Cl- 滴加 溶液和稀HNO3 出現 沉淀SO42- 滴加 溶液和稀HNO3 出現 沉淀CO32- 加入 溶液,產生氣體通人澄清石灰 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的氣體H+ 加紫色石蕊試劑 紫色石蕊溶液 。用pH試紙測量其pH pH 。加入少量鋅粒 有 產生OH- 加紫色石蕊試劑 紫色石蕊溶液 。加入無色酚酞試劑 無色酚酞試液 。用pH試紙測量其pH pH 。NH4+ 加入 并研磨 產生 氣體二、分離和提純1、分離和提純常用的方法(1)物理方法: 、吸附、結晶、 和蒸餾等。(2)化學方法:①沉淀法:將混合物中某種成分與某一試劑反應生成 而分離出來;②化氣法:將混合物中某種成分與某一試劑反應生成 而分離出來;③轉化法:將雜質用化學試劑轉化為待提純物;分離與提純三不原則(1)不增(不增加 )(2)不減(不減少 )(3)易分離(反應后物質的狀態不同, )■考點一 物質的檢驗和鑒別 ◇典例1: 【2023湖北宜昌真題】鑒別下列各組物質,所選試劑不正確的是( )A. 硬水和軟水——肥皂水 B. 黃銅和黃金——硝酸銀溶液C. 純堿和燒堿——酚酞溶液 D. 氯化銨和氯化鉀——熟石灰◇典例2:(2023·重慶·中考真題)鑒別是重要的實驗技能。分別鑒別兩組物質: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選用的試劑是A.O2 B.NaOH溶液 C.鐵片 D.稀H2SO4◆變式訓練1. 【2023遼寧撫順等真題】區別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正確方法是( )A. 觀察顏色 B. 加水溶解C. 撫摸感覺 D. 灼燒聞味2.(2023·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區分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選項 需區分的物質 方法A 呼出氣體和氧氣 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B 氯酸鉀和純堿 看顏色C 爐具清潔劑(含氫氧化鈉)和白醋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D 鐵絲和銀絲 加稀鹽酸,觀察A.A B.B C.C D.D3.(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實驗室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是稀鹽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質能區分兩瓶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試液 B.生銹的鐵釘 C.氫氧化鈉溶液 D.氯化鋇溶液■考點二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典例3:【2023湖南邵陽真題】除去下列物質中含有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和方法A KCl 加入適量的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B Ag粉 Fe粉 加入適量的溶液,過濾C CO 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D NaOH溶液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變式訓練1. 【2023甘肅金昌真題】下列分離提純物質(括號內物質為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雜質) 具體操作A 氧化鈣固體(CaCO3) 加熱B CO2(CO) 點燃C KCl固體(MnO2)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D MgCl2溶液(NaCl) 加入適量的AgNO3溶液,過濾2. 【2023湖南湘潭真題】下列除雜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加入試劑和方法A 加入稀鹽酸,過濾B 通入足量氧氣,點燃C (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過濾、蒸發D 稀鹽酸(稀硫酸) 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過濾1. 【2023遼寧撫順等真題】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銅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氣中灼燒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點燃C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用鐵絲代替紅磷在空氣中燃燒D 鑒別硝酸銨和氯化鈉固體 分別加適量的水,用手觸摸容器外壁2. 【2023湖北隨州真題】下列實驗操作(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方案)A 除去銅粉中少量的Fe 加足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B 鑒別二氧化碳和氮氣兩瓶氣體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C 檢驗硬水和軟水 取樣,滴加肥皂水,振蕩,觀察現象D 區分化肥和KCl 取樣,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聞氣味3. 【2023廣西壯族真題】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硫酸銨和氯化銨 取樣,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后聞氣味B 除去氯化鈉中少量的碳酸鈉 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過濾;濾液蒸發結晶C 檢驗氫氧化鈉固體部分變質 取樣,加入足量氫氧化鋇溶液,過濾;濾液中加酚酞D 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鉀固體 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濾渣、干燥;濾液蒸發結晶4. 【2023湖南郴州真題】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 除去KNO3固體中少量NaCl:加水溶解、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B. 分離水和酒精:蒸餾C. 鑒別Na2CO3和Na2SO4:分別加入鹽酸D. 除去CO2中的CO:通入O2點燃5. 【2023湖南衡陽真題】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檢驗二氧化碳中混有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氣體中B 鑒別氯化銨和氯化鉀 取樣,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C 除去氯化鈉中的碳酸鈉 加入適量硫酸溶液D 探究鋅、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將鋅、銅、銀分別加入稀鹽酸中6. 【2023湖北潛江等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乙醇和水 取樣,分別聞氣味B 鑒別鋁合金和銀 取樣,分別滴加稀硫酸,觀察現象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氣體 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NaOH溶液,干燥D 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7. 【2023湖南岳陽真題】對物質的鑒別和分離提純是化學學習的重要部分,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鑒別NH4NO3固體和NaOH固體 加水B 鑒別真黃金和假黃金(銅鋅合金) 加稀硫酸C 除去銅粉中含有的少量CuO 通入氧氣加熱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 將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8. 【2023云南真題】下到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和 取樣,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B 鑒別和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C 提純混有少量的固體 將固體溶解,蒸發結晶D 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將鐵制品長時間浸泡在過量的稀硫酸中9. 【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真題】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及操作A 除去氧化鈣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鈣 加水溶解,過濾B 除去氧化鐵中含有的少量鐵粉 在氧氣中點燃C 鑒別羊毛和合成纖維 取樣,灼燒聞氣味D 鑒別氯化鈉溶液和氯化鎂溶液 取樣,分別加入適量的硫酸鈉溶液,觀察現象10. 【2023新疆真題】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加入酚酞溶液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 加入適量的KOH溶液,過濾C 探究Al、Cu、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將銅絲、銀絲分別插入硫酸鋁溶液中D 鑒別NH4NO3、NaOH、CaCO3、NaCl四種固體 加水,觀察溶解和溫度的變化情況11. 【2023甘肅金昌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檢驗燒堿樣品是否完全變質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是否變色B 區分固態化肥氯化銨和硝酸鉀 分別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C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是否有沉淀D 檢驗水樣是否為軟水 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12. 【2023甘肅白銀真題】科學的進步源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和 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 鑒別和固體 加水溶解C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加入過量的大理石、過濾D 除去中少量的 點燃13. 【2023四川內江真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棉線和羊毛線 灼燒聞氣味B 分離木炭粉和鐵粉的混合物 將磁鐵靠近混合物C 除去CO2中的HCl氣體 通過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氣瓶D 檢驗蠟燭中是否含有氫元素 在蠟燭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燒杯,觀察現象14. 【2023內蒙古包頭】除去下列物質中含有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和方法A 稀鹽酸(H2SO4) 加入足量Ba(NO3)2溶液,過濾B O2(水蒸氣) 將氣體通過足量的濃硫酸,干燥C CaCO3(CaO) 高溫煅燒D NaOH溶液[Ca(OH)2] 加入過量Na2CO3溶液,過濾15. 【2023山東濟南真題】分離與提純是獲得物質的重要途徑。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 加適量水溶解,過濾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CuO 加過量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CO 向其中通入過量氧氣,點燃D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 滴加稀鹽酸至溶液1、除去下列物質中雜質,選用試劑和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物質 所含 除去雜質的試劑或方法CaO固體 CaCO3固體 加熱。Cu Fe 加過量的稀鹽酸后過濾,洗滌,干燥。NaCl KNO3 硝銀溶液。CO2 CO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2、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A.CaCl2、CaCO3:加水,觀察能否被水溶解B.CaO、NH4NO3:向分別裝有兩種藥品的燒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燒杯外壁的溫度C.濃H2SO4、稀H2SO4:打開瓶蓋,觀察是否有白霧D.CO2、O2: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木條的燃燒情況3、下列區別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 用燃著的木條區別O2和N2B. 用澄清的石灰水區別CO和CO2C. 用燃燒法區別羊毛織物和棉織物D. 用酚酞溶液區別氯化鈉溶液和稀硫酸4、下列各組固體物質,不能用水鑒別的是( )A.KNO3、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SO4 D.NH4NO3、CaO5、下列區分物質的方法或試劑不正確的是( )A.用灼燒法區分腈綸線、羊毛線 B.用肥皂水區分硬水、軟水C.用熟石灰區分氯化銨、硫酸銨 D.用水區分硝酸銨、氫氧化鈉6、下列區別物質所用方法錯誤的是( )A.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加入氯化鋇溶液B.區別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直接聞氣味C.區別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加水溶解D.區別CO2和O2﹣﹣插入帶火星的木條7、化肥碳酸銨、硫酸鉀均為白色固體。分別取少量固體進行下列實驗,不能將兩者區別出來的是( )A.與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鹽酸中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8、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無法將其一一區別的是( )A.(NH4)2SO4 NaCl NH4Cl Ba(OH)2B.H2SO4 NaOH Na2SO4 FeCl3C.CaCl2 Na2SO4 Na2CO3 NaNO3D.HCl H2SO4 BaCl2 K2CO39、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實驗目的 所用試劑或方法A 檢驗氧氣 通入澄清石灰水B 鑒別硬水和軟水 取樣,加入明礬C 除去氯化鉀溶液中的碳酸鉀 加入適量的稀硝酸D 自制酸堿指示劑 將搗爛的牽牛花用酒精浸泡后過濾10、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KCl固體中少量的MnO2 加適量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B 除去鐵絲表面的鐵銹 將生銹的鐵絲長時間浸泡在足量的稀鹽酸中C 鑒別硫酸銨和硫酸鉀固體 取樣,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D 鑒別CuSO4、CaCO3、NaCl三種白色固體 取樣,加適量水,攪拌,觀察11、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所選方法正確的是( )A.除去CO2氣體中混有少量的CO,讓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B.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uCl2,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C.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適量稀硫酸、蒸發結晶D.除去BaCl2固體中混有少量的KCl,加水溶解、過濾12、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所選試劑及操作均正確的是( )[來源:]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選用試劑及操作方法A MnO2(KMnO4) 加熱固體混合物至不再放出氣體B H2(CO2) 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C 銀粉(鋅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溶解、過濾、洗滌、干燥D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過量Ca(OH)2,過濾13、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除雜試劑及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及方法A 氯化鉀固體(二氧化錳)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B NH3(水蒸氣) 通過濃硫酸C 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過濾D 氧化銅(木炭粉) 加入稀硫酸,過濾14、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稀鹽酸和氯化鈉溶液 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B 鑒別氧化銅和鐵粉 加入稀硫酸,觀察現象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 將氣體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D 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過濾15、下列除去物質中少量的雜質,所用的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所用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A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的鐵粉后過濾B 銅粉(木炭) 在空氣中灼燒C CO2(CO) 通入過量的氧氣后點燃D KCl(MnO2) 加水充分溶解后過濾,蒸發結晶16、物質的鑒別和除雜是重要的實驗技能。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銅 在空氣中高溫灼燒B 除去鐵粉中的少量銅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C 鑒別蔗糖和食鹽 分別取樣加水溶解,觀察溶液顏色D 鑒別硝酸銨和硝酸鉀 分別取少量樣品與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聞氣味17、鑒別是利用物質的性質不同,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區分。下列鑒別物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A.用水鑒別NaCl、NaOH、NH4NO3三種固體B.用燃著的木條鑒別O2、CO2、N2三種氣體C.用Ba(OH)2溶液鑒別KCl、K2SO4、KNO3三種溶液D.用CO2鑒別NaOH、KOH、Ca(OH)2三種溶液18、為了達到實驗目的,下列方案或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或結論A 除去鐵粉中的三氧化二鐵 取樣,加入足量鹽酸,過濾B 除去KOH溶液中的K2CO3 取樣、溶解、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蒸發C 鑒別碳粉、鐵粉和氧化銅粉末 取樣后,分別加入稀鹽酸D 鑒別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中一定有SO備考指南考點梳理取物質加試劑觀現象得結論考點突破真題在線專項練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分離與提純—備戰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學案(廣東版)(原卷版).doc 5.2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分離與提純—備戰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學案(廣東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