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物質的變化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1、物質的變化分類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定義 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本質區別 沒有生成其它物質。 生成其它物質。微觀理解 構成物質的粒子,本身沒有變化,變化的是粒子之間的間隔。 構成物質的粒子,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其它物質的粒子。宏觀現象 通常是狀態和形狀、大小的改變。 常伴隨(發光)、放熱、顏色變化、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能量變化 化學變化的同時,伴隨能量變化,光能、熱能和電能等。舉例 水的三態變化、酒精揮發等。 鋼鐵生銹、木炭燃燒光合作用等。聯系 發生化學變化的同時,一定有物理變化。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1)、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的性質。物理性質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在物理變化中變現出的性質,如:揮發性、溶解性和吸附性等。一個是不需要變化就有具有的,如:物質的顏色、氣味、狀態、熔點、沸點和密度等。(2)、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的性質。如:可燃性、還原性和酸堿性等。(3)、性質和變化的區別:性質是物質固有的屬性,是物質基本的特征,是變化的依據;而變化是只一個過程,是性質的具體體現,即性質決定變化,變化體現性質。性質和變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質性質的語言中有“可、易、會、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鎂條可以燃燒”是性質;而“鎂條燃燒”則是變化。3、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即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性質與結構之間的關系:即物質的結構特點決定著物質的性質,性質是結構特點的反映。■考點一 物質的變化 ◇典例1: 【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真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汽油揮發 B. 蠟燭燃燒C. 瓷碗破碎 D. 河水結冰【答案】B【解析】A、汽油揮發只是狀態的改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蠟燭燃燒有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瓷碗破碎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河水結冰只是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B◇典例2:(2023·重慶·中考真題)斗轉星移、日月變換,大自然美麗而神奇。下列自然現象與其他有本質區別的是( )A.銅雕銹蝕 B.枯木腐朽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答案】C【解析】A. 銅雕銹蝕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 枯木腐朽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 冰雪消融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 火山烈燃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ABD發生的是化學變化,C發生的是物理變化,故選C。◆變式訓練1. (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國家,古代詩詞歌賦百花齊放、絢麗多彩。下列詩詞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白玉為堂金作馬 B.暗香浮動月黃昏C.蠟炬成灰淚始干 D.日照香爐生紫煙【答案】C【解析】A、“白玉為黨金作馬”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蠟炬成灰淚始干”的過程中涉及到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D、“日照香爐生紫煙”是指光的作用,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2. (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題)固體氫氧化鈉在空氣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氣而潮解,還能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①潮解過程是物理變化;②變質過程是化學變化;③變質過程是物理變化;④潮解過程是化學變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氫氧化鈉曝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這種現象叫做潮解,潮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二氧化碳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而變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答案:A。3. (2023·山東濟寧·中考真題)古代詩詞諺語富載化學知識,下列詞語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滴水成冰C.木已成舟 D.火上澆油【答案】D【解析】A、花香四溢是分子運動的結果,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B、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C、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D、火上澆油后,油燃燒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選項正確,故選D。4. (2023·福建·中考真題)下列過程中,利用了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的是( )A.海水曬鹽 B.干冰制冷C.風力發電 D.火箭發射【答案】D【解析】A、海水曬鹽是水分蒸發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無化學反應發生,選項錯誤;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無化學反應發生,選項錯誤;C、風力發電是利用風力使輪子轉動做功發電,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無化學反應發生,選項錯誤;D、火箭發射,發生燃燒,有新物質生成,放出大量熱,屬于化學變化,是化學反應產生的熱能,選項正確。故選D。■考點二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典例3:(2023·北京·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鐵呈固態 B.銅呈紫紅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答案】D【解析】A、鐵呈固態,狀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B、銅呈紫紅色,顏色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C、蔗糖易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D、碳酸易分解,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選D。◇典例4:(2023·湖北·中考真題)下列關于氫氣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密度比空氣小 B.難溶于水C.無色無味 D.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A、密度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B、難溶于水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C、無色無味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D、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符合題意。故選D。◇典例5:(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以下屬于利用物質的化學性質開展的勞動實踐活動是( )A.用漏勺從鍋中撈取小湯圓B.用武德合金做電路保險絲C.用活性炭制作簡易凈水器D.用鹽酸去除鐵架臺上鐵銹【答案】D【解析】A、用漏勺從鍋中撈取小湯圓,是因為小湯圓和其它物質的顆粒大小不同,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質;B、用武德合金做電路保險絲,是因為武德合金熔點低,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質;C、用活性炭制作簡易凈水器,是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質;D、用鹽酸去除鐵架臺上鐵銹,是因為鹽酸顯酸性,鹽酸能與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利用的是其化學性質。故選D。◆變式訓練1. 【2023湖南邵陽真題】邵陽市新寧縣有著“百里臍橙連崀山”的美景。果農合理施用氮肥,臍橙樹葉色濃綠,下列屬于氮肥的是( )A. B. C. D. KCl【答案】A【解析】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A正確;B、硫酸鉀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B錯誤;C、磷酸鈣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故C錯誤;D、氯化鉀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D錯誤;故選A。2. (2023黑龍江龍東真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各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 銀有金屬光澤,可用于制造電線B. 氮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可用作保護氣C. 石墨能導電,可用于制作鉛筆芯D. 氫氣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答案】D【解析】A、銀具有良好導電性,可用于制造電線,與有金屬光澤無關,錯誤;B、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與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無關,錯誤;C、石墨是最軟的礦物之一,可用于制作鉛筆芯,與 能導電無關,錯誤;D、氫氣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正確。故選D。3. 【2023廣西壯族真題】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用下列物質的序號填空。①水 ②氖氣 ③干冰 ④熟石灰 ⑤活性炭(1)可用于制作霓虹燈的是_______。(2)可用作溶劑的是_______。(3)可用作吸附劑的是_______。(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答案】(1)②;(2)①;(3)⑤;(4)③;(5)④【解析】(1)氖氣屬于稀有氣體,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燈,故填:②;(2)水能溶解很多物質,是常用的溶劑,故填:①;(3)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作吸附劑,故填:⑤;(4)干冰升華吸熱,能使周圍溫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③;(5)熟石灰顯堿性,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④。1.【2023山東濟南真題】 物質是在不斷變化的。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火箭發射C. 鋼鐵冶煉 D. 冰塊融化【答案】D【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氣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火箭發射,包含燃料的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鋼鐵冶煉,有鐵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冰塊融化,只是狀態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D。2. 【2023重慶A真題】斗轉星移、日月變換,大自然美麗而神奇。下列自然現象與其他有本質區別的是( )A. 銅雕銹蝕 B. 枯木腐朽C. 冰雪消融 D. 火山烈燃【答案】C【解析】A. 銅雕銹蝕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 枯木腐朽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 冰雪消融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 火山烈燃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ABD發生的是化學變化,C發生的是物理變化,故選C。3. 【2023天津真題】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星火燎原 C. 積土成山 D. 沙里淘金【答案】B【解析】A、滴水成冰是物質狀態改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星火燎原發生了燃燒,過程中有物質發生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積土成山,是物質形狀改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沙里淘金,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B。4. 【2023北京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鐵呈固態 B. 銅呈紫紅色 C. 蔗糖易溶于水 D. 碳酸易分解【答案】D【解析】A、鐵呈固態,狀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B、銅呈紫紅色,顏色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C、蔗糖易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D、碳酸易分解,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選D。5. 【2023湖北潛江等真題】下列關于氫氣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密度比空氣小 B. 難溶于水C. 無色無味 D. 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A、密度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B、難溶于水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C、無色無味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D、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符合題意。故選D。6.(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用于制列車電刷C.金剛石用于裁玻璃 D.水用于電解法制氫氣【答案】D【解析】A、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性質;B、石墨用作電刷是利用石墨的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C、金剛石劃玻璃是金剛石的硬度大,屬于物理性質;D、水通電分解產生氫氣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則該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體現,則屬于化學性質。故選D。7.(2023·寧夏·中考真題)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是由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稀有氣體作電光源 B.天然氣作燃料C.一氧化碳用于冶煉金屬 D.稀鹽酸除鐵銹【答案】A【解析】A、稀有氣體作電光源是利用了稀有氣體通電后,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A正確;B、天然氣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氣的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B錯誤;C、一氧化碳用于冶煉金屬,是利用一氧化碳的還原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C錯誤;D、稀鹽酸除鐵銹,是利用鹽酸與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發生化學反應,將其除掉,利用了化學性質,故選項D錯誤;故選:A。8.(2023·陜西·中考真題)詩詞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下列詩句描寫的變化體現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蒹葭蒼蒼,白露為霜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答案】C【解析】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述的是水由液體變成固體冰、雪的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不體現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B、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中的“露”和“霜”分別是物態變化中的液化現象和凝華現象,沒有生成新物質,不體現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描述的是植物秸稈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體現化學性質,符合題意;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述的是月光照射,溪水流淌,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不體現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故選C。9. 【2023北京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硫酸用于中和酸性廢水 B. 氧氣用于氣焊C. 氮氣用作食品保護氣 D. 干冰用作制冷劑【答案】A【解析】A、硫酸呈酸性,能中和堿性廢水,但不能用于中和酸性廢水,故選項物質用途的說法不正確;B、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氣焊,故選項物質用途的說法正確;C、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一般不與其它物質反應,可用作食品保護氣,故選項物質用途的說法正確;D、干冰升華時吸熱,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劑,故選項物質用途的說法正確。故選A10. 【2023天津真題】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現有①鈦合金②金剛石③大理石④氫氧化鈉⑤干冰⑥硫酸銅,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2)可用來裁玻璃的是_____;(3)可用于去除油污的是_____;(4)可用于制造航天飛機的是_____;(5)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6)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是_____。【答案】(1)⑤;(2)② ;(3)④ ;(4)① ;(5)③;(6)⑥【解析】(1)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選⑤;(2)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來裁玻璃,故選②;(3)氫氧化鈉是一種堿,能與油污反應,可用于除油污,故選④;(4)鈦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蝕性強,可用于制造航天飛機,故選①;(5)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硬度高不容易開裂變形,抗壓強度高,可用作建筑材料,故選③;(6)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是硫酸銅和熟石灰,故選⑥。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紙張燃燒 B.水結成冰 C.汽油揮發 D.玻璃破碎【答案】A【解析】A、紙張燃燒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A正確;B、水結成冰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正確;C、汽油揮發只是汽油由液態變為氣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正確;D、玻璃破碎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正確。故選A。2、在寒冷的冬季,當我們把一杯開水酒向天空時,水會迅速變成像煙一樣的物質(如圖所示),該過程所涉及到的變化正確的是( )A.化學變化 B.狀態變化 C.質量變化 D.熔點變化【答案】B【解析】當我們把一杯開水灑向天空時,水會迅速變成像煙一樣的物質,水由液體變為固態,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涉及到的變化是狀態變化。故選B3、下列各圖所示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制作葉脈書簽 B.鉆木取火C.比較硬度 D.酸雨的腐蝕【答案】C【解析】A、用NaOH溶液制作葉脈書簽是利用了氫氧化鈉的腐蝕性,此過程中生成新的物質,所以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B、鉆木取火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比較硬度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符合題意。D、酸雨腐蝕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例如酸雨中的硫酸能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不符合題意。因此本題選擇C。4、下列描述都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水的蒸發 水的凝固 B.海水制堿 海水曬鹽C.葡萄釀酒 葡萄腐爛 D.火藥爆炸 車胎爆炸【答案】C【解析】A、水的蒸發和水的凝固是物質狀態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正確;B、海水制堿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海水曬鹽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正確;C、葡萄釀酒生成新物質乙醇,屬于化學變化,葡萄腐爛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D、火藥爆炸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車胎爆炸是體積膨脹所致,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正確。故選C。5、下列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比較金屬的活動性 B.電解水C.過濾泥漿水 D.食物霉變【答案】C【解析】A、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B、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C、過濾只是除去不溶性雜質,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正確;D、食物霉變有菌類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故選:C。6、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千錘萬鑿出深山 B.烈火焚燒若等閑C.粉身碎骨渾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間【答案】A【解析】A、千錘萬鑿出深山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B、烈火焚燒若等閑隱含高溫煅燒石灰石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C、粉身碎骨渾不怕隱含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D、要留清白在人間隱含熟石灰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7、下列物質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煤用于發電 B.銅絲作導線C.氮氣作保護氣 D.小蘇打用于發酵【答案】B【解析】A、煤具有可燃性,燃燒后放出大量的熱,能用于發電,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選項錯誤;B、銅絲用作導線,利用了銅的導電性,導電性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選項正確;C、氮氣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很難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氮氣可作保護氣,氮氣做保護氣利用了其化學性質,選項錯誤;D、小蘇打用于發酵是因為小蘇打能夠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選項錯誤,故選B。8、下列對一氧化碳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 B.極難溶于水C.相同狀況下,密度比空氣略小 D.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A、無色氣體屬于物質的顏色、狀態,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B、極難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C、密度是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符合題意。故選D。9、下列物質的用途體現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A.氮氣作保護氣 B.干冰作致冷劑 C.金剛石裁玻璃 D.石墨制作電極【答案】A【解析】A、氮氣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護氣,A正確。B、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作致冷劑,利用物理性質,B錯。C、金剛石裁玻璃,利用金剛石硬度大,屬于物理性質,C錯。D、石墨制作電極,利用石墨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D錯。故選:A。10、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氧氣用于醫療急救 B.氦氣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C.一氧化碳用于煉鐵 D.天然氣用作燃料【答案】B【解析】A、氧氣能夠支持呼吸,所以氧氣用于醫療急救,氧氣支持呼吸的性質在氧氣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選項錯誤;B、氦氣容易氣化從周圍吸收熱量,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而氦氣的氣化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選項正確;C、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夠用于煉鐵,一氧化碳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其還原性,即一氧化碳煉鐵利用了其化學性質,選項錯誤;D、天然氣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物質的可燃性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選項錯誤,故選B。11、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碳酸鈣難溶于水,可用作補鈣劑B.濃硫酸有腐蝕性,實驗室可用作干燥劑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異味D.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可作制冷劑用于人工降雨【答案】C【解析】A、碳酸鈣中含有鈣元素,可用作補鈣劑,不具有對應關系,不符合題意;B、濃硫酸有吸水性,實驗室可用作干燥劑,不具有對應關系,不符合題意;C、活性炭有吸附性,故可除去水中色素和異味,具有對應關系,符合題意;D、固體二氧化碳生華吸熱,可作制冷劑用于人工降雨,不具有對應關系,不符合題意。故選:C。12、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現有①石墨 ②淀粉 ③硝酸鉀 ④氯化鈉 ⑤硫酸銅 ⑥碳酸氫鈉,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1)屬于復合肥料的是_____;(2)俗稱小蘇打的是_____;(3)可作干電池電極的是_____;(4)大米中富含的糖類物質是_____;(5)可配制生理鹽水的是_____;(6)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是_____。【答案】(1)③;(2)⑥;(3)①;(4)②;(5)④;(6)⑤。【解析】(1)硝酸鉀中含有農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與鉀元素,屬于復合肥;故填:③;(2)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故填:⑥;(3)石墨具有導電性,可用作電池的電極;故填:①;(4)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物質;故填:②;(5)生理鹽水是0.9%的氯化鈉溶液,所以氯化鈉可用于配制生理鹽水;故填:④;(6)硫酸銅和熟石灰常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故填:⑤。13、現有消石灰、小蘇打、食鹽、氧氣、二氧化碳、天然氣,請從中選出與下列描述相對應的物質,將其化學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填在空白處。(1)能使帶火星小木條復燃的是 ;(2)可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品是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屬于常見的化石燃料的是 。【答案】(1).O2;(2).NaHCO3;(3).Ca(OH)2;(4).CH4【解析】消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化學式是Ca(OH)2;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化學式是NaHCO3;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化學式是NaCl;氧氣的化學式是O2;二氧化碳的化學式是CO2;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學式是CH4。(1)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填:O2;(2)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因此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故填:NaHCO3;(3)氫氧化鈣是堿,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因此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4)化石燃料包含煤、石油和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4。備考指南知識導圖考點梳理考點突破真題在線專項練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物質的變化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1、物質的變化分類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定義 沒有 的變化。 的變化。本質區別 沒有 。 。微觀理解 構成物質的粒子, 沒有變化,變化的是粒子之間的間隔。 構成物質的粒子,發生了 ,變成了其它物質的粒子。宏觀現象 通常是 和 的改變。 常伴隨 、放熱、顏色變化、 、生成沉淀等現象。能量變化 化學變化的同時,伴隨 變化, 、熱能和 等。舉例 水的三態變化、 等。 鋼鐵生銹、 光合作用等。聯系 發生化學變化的同時,一定有 。2、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1)、 是指 就表現出的性質。物理性質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在 中變現出的性質,比如: 、溶解性和吸附性等。另一個是不需要變化就有具有,比如:物質的 、 、狀態、熔點、沸點和 等。(2)、 是指在 中表現出的性質。比如: 、還原性和酸堿性等。(3)、性質和變化的區別:性質是物質固有的 ,是物質基本的特征,是變化的依據;而變化是只一個 ,是性質的具體體現,即性質決定 , 體現性質。性質和變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 的語言中有“可、易、會、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鎂條可以燃燒”是 ;而“鎂條燃燒”則是 。3、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即性質決定 ,用途反映 ;性質與結構之間的關系:即物質的結構特點決定著物質的性質,性質是結構特點的反映。■考點一 物質的變化 ◇典例1: 【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真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汽油揮發 B. 蠟燭燃燒C. 瓷碗破碎 D. 河水結冰◇典例2:(2023·重慶·中考真題)斗轉星移、日月變換,大自然美麗而神奇。下列自然現象與其他有本質區別的是( )A.銅雕銹蝕 B.枯木腐朽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變式訓練1. (2023·四川達州·中考真題)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國家,古代詩詞歌賦百花齊放、絢麗多彩。下列詩詞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白玉為堂金作馬 B.暗香浮動月黃昏C.蠟炬成灰淚始干 D.日照香爐生紫煙2. (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題)固體氫氧化鈉在空氣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氣而潮解,還能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①潮解過程是物理變化;②變質過程是化學變化;③變質過程是物理變化;④潮解過程是化學變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 (2023·山東濟寧·中考真題)古代詩詞諺語富載化學知識,下列詞語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滴水成冰C.木已成舟 D.火上澆油4. (2023·福建·中考真題)下列過程中,利用了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的是( )A.海水曬鹽 B.干冰制冷C.風力發電 D.火箭發射■考點二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典例3:(2023·北京·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鐵呈固態 B.銅呈紫紅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典例4:(2023·湖北·中考真題)下列關于氫氣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密度比空氣小 B.難溶于水C.無色無味 D.具有可燃性◇典例5:(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以下屬于利用物質的化學性質開展的勞動實踐活動是( )A.用漏勺從鍋中撈取小湯圓B.用武德合金做電路保險絲C.用活性炭制作簡易凈水器D.用鹽酸去除鐵架臺上鐵銹◆變式訓練1. 【2023湖南邵陽真題】邵陽市新寧縣有著“百里臍橙連崀山”的美景。果農合理施用氮肥,臍橙樹葉色濃綠,下列屬于氮肥的是( )A. B. C. D. KCl2. (2023黑龍江龍東真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各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 銀有金屬光澤,可用于制造電線B. 氮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可用作保護氣C. 石墨能導電,可用于制作鉛筆芯D. 氫氣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3. 【2023廣西壯族真題】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請用下列物質的序號填空。①水 ②氖氣 ③干冰 ④熟石灰 ⑤活性炭(1)可用于制作霓虹燈的是_______。(2)可用作溶劑的是_______。(3)可用作吸附劑的是_______。(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1.【2023山東濟南真題】 物質是在不斷變化的。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火箭發射C. 鋼鐵冶煉 D. 冰塊融化2. 【2023重慶A真題】斗轉星移、日月變換,大自然美麗而神奇。下列自然現象與其他有本質區別的是( )A. 銅雕銹蝕 B. 枯木腐朽C. 冰雪消融 D. 火山烈燃3. 【2023天津真題】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星火燎原 C. 積土成山 D. 沙里淘金4. 【2023北京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鐵呈固態 B. 銅呈紫紅色 C. 蔗糖易溶于水 D. 碳酸易分解5. 【2023湖北潛江等真題】下列關于氫氣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密度比空氣小 B. 難溶于水C. 無色無味 D. 具有可燃性6.(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用于制列車電刷C.金剛石用于裁玻璃 D.水用于電解法制氫氣7.(2023·寧夏·中考真題)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是由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稀有氣體作電光源 B.天然氣作燃料C.一氧化碳用于冶煉金屬 D.稀鹽酸除鐵銹8.(2023·陜西·中考真題)詩詞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下列詩句描寫的變化體現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蒹葭蒼蒼,白露為霜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9. 【2023北京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硫酸用于中和酸性廢水 B. 氧氣用于氣焊C. 氮氣用作食品保護氣 D. 干冰用作制冷劑10. 【2023天津真題】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現有①鈦合金②金剛石③大理石④氫氧化鈉⑤干冰⑥硫酸銅,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2)可用來裁玻璃的是_____;(3)可用于去除油污的是_____;(4)可用于制造航天飛機的是_____;(5)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6)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是_____。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紙張燃燒 B.水結成冰 C.汽油揮發 D.玻璃破碎2、在寒冷的冬季,當我們把一杯開水酒向天空時,水會迅速變成像煙一樣的物質(如圖所示),該過程所涉及到的變化正確的是( )A.化學變化 B.狀態變化 C.質量變化 D.熔點變化3、下列各圖所示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制作葉脈書簽 B.鉆木取火C.比較硬度 D.酸雨的腐蝕4、下列描述都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水的蒸發 水的凝固 B.海水制堿 海水曬鹽C.葡萄釀酒 葡萄腐爛 D.火藥爆炸 車胎爆炸5、下列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比較金屬的活動性 B.電解水C.過濾泥漿水 D.食物霉變6、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千錘萬鑿出深山 B.烈火焚燒若等閑C.粉身碎骨渾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間7、下列物質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煤用于發電 B.銅絲作導線C.氮氣作保護氣 D.小蘇打用于發酵8、下列對一氧化碳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 B.極難溶于水C.相同狀況下,密度比空氣略小 D.具有可燃性9、下列物質的用途體現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A.氮氣作保護氣 B.干冰作致冷劑 C.金剛石裁玻璃 D.石墨制作電極10、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氧氣用于醫療急救 B.氦氣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C.一氧化碳用于煉鐵 D.天然氣用作燃料11、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碳酸鈣難溶于水,可用作補鈣劑B.濃硫酸有腐蝕性,實驗室可用作干燥劑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異味D.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可作制冷劑用于人工降雨12、化學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現有①石墨 ②淀粉 ③硝酸鉀 ④氯化鈉 ⑤硫酸銅 ⑥碳酸氫鈉,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1)屬于復合肥料的是_____;(2)俗稱小蘇打的是_____;(3)可作干電池電極的是_____;(4)大米中富含的糖類物質是_____;(5)可配制生理鹽水的是_____;(6)可用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是_____。13、現有消石灰、小蘇打、食鹽、氧氣、二氧化碳、天然氣,請從中選出與下列描述相對應的物質,將其化學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填在空白處。(1)能使帶火星小木條復燃的是 ;(2)可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品是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屬于常見的化石燃料的是 。備考指南知識導圖考點梳理考點突破真題在線專項練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備戰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學案(廣東版)(原卷版).doc 3.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備戰2024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學案(廣東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