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沖刺微卷五 建議用時:20min 一 、選擇題 1.石蠟不能沉入水中, 為了測量石蠟塊的體積, 某同學采用了如圖所示的方法,其中沒有必要的實驗步驟 是( ) A.只有① B. ①③ C.只有③ D. ①② 2.如圖中所示是在果樹的栽培中經常采用的營養繁殖,該方式是( ) A. 壓條 B. 扦插 C. 嫁接 D. 分根 3.如圖是家庭電路的一部分,電工檢修照明電路時發現開關 S 閉合后燈不亮, 現用測電筆去測 C、D 兩點 時,發現氖管均發光,用測電筆去測 A.B 兩點時,只有測 A 點時氖管發光, 那么故障原因是( ) A.進戶零線處斷路 B.A,D 兩點間斷路 C.B,D 兩點間斷路 D.燈頭內兩接線柱短路 4.下列關于染色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每條染色體上都有多個基因 B. 同種生物的受精卵與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相同 C. 不同種生物的細胞中都含有相同數目的染色體 D.同種生物的精子和卵細胞的染色體數目都比體細胞中少一半 5.如圖所示, 燒杯中裝有某種液體,A為圓柱形木塊,用外力 F緩慢將 A壓入其中, h表示木塊的下表面 到液面的距離, 下列關于木塊所受浮力 F浮和 h的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 1 / 7A.B.C.D. 6.將一定質量的 Ba(OH)2 溶液與 Na2CO3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向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 體的體積與加入稀鹽酸的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N 點時,所得溶液的 pH=7 B.Q 點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含有 BaCl2 C.O 至 P 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OH+HCl=NaCl+H2O D.P 至 Q 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a(OH)2+2HCl=BaCl2+2H2O 二 、實驗探究題 7.如果物體離眼睛近, 來自它某點的光線到達眼睛時是發散的; 如果物體遠離眼睛, 來自這點的光線到達 眼睛時發散程度便會降低。因此, 我們把來自遙遠物體上某點的光線,到達眼睛時視作平行,如圖甲所示。 (1)我們作上述推斷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勻物質中是沿 傳播。 (2)當物體遠離眼睛時,眼球中晶狀體的曲度會減小。圖乙表示物體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況, 其中表 示視覺正確的人觀看遠處物體的是 。 8.某同學用含有 CO2 的 CO 來模擬煉鐵實驗, 他設計如圖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夾持設備已略去)。已知: 3CO+Fe2O3 高溫 2Fe+3CO2,一氧化碳為有毒氣體,為防止剛生成的鐵被空氣氧化,反應結束后需繼續通一會 兒氣, 直至裝置冷卻。 (1)寫出 B 處玻璃管中發生反應的現象: 。 (2)裝置 D 的作用是 。 2 / 7(3)實驗結束后,D 中有部分溶液進入 E 處量筒中, 請設計實驗方案,確定該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 : 。 三 、解答題 9.在 3D 打印筆中裝入塑料條,接通電源,等待一段時間后即可擠出熱融的塑料,塑料在空氣中迅速冷卻 變成特定的形態(如圖甲)其內部電路如圖乙,R1、R2 是相同的 PTC 發熱電阻。單個 PTC 的電阻與溫度的 關系如圖丙。 (1)打印筆工作時,PTC 電阻發熱,塑料受熱會逐漸變軟變稀。可見,塑料 (選填“是 ”或“不 是 ”)晶體。 (2)打印筆工作有快、慢兩檔。快檔打印時, 圖中開關 S1 應處于 狀態,若此時溫度為 250℃ , 打印筆的電功率是多少 ? (3)打印筆正常工作時的溫度能自動穩定在 250℃左右, 結合丙信息, 說明理由。 10.如圖所示電路中,一端通過絕緣繩固定在地面上, 中間 B 為一可導電的輕質彈簧, 另一端與滑片 P 相 連; 與滑輪相連的是絕緣繩, 人站在地面上拉住與杠桿 H 端相連的細繩。已知電源電壓為 6 伏,燈泡標有 “6V 4W”字樣, 物體 A 與地面接觸面積為 40 厘米 2 ,EO:OH=2:5。人對繩子拉力 F1 最小時, 滑片剛好位于 滑動變阻器的 a 端, 電流表示數為 I1;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為 0 時, 人對繩子的拉力為 F2,此時電流表示數 為 I2 ,且 I1 :I2 =2:1,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與彈簧所受拉力的關系如下表所示(不計杠桿、彈簧、滑片、 細繩的重力,不計摩擦, 不計彈簧電阻。整套裝置始終處于平衡狀態, 燈泡電阻不變, 且不會被燒壞)。 R/歐01.534.567.5910.5F/牛0.540.580.5120.5160.5200.5240.5280.5請回答: (1)燈泡的電阻為 歐; (2)F2 大小為多少牛? (3)當燈泡正常發光時,物體 A 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帕? 3 / 74 / 7(B、同種生物的受精卵與體細胞的染色數目相同.保證了后代和親代的遺傳物質的穩定性.故B正確.C、每一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不同種生物的細胞中含有染色體的數目不同.故C錯誤.D、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和成對的基因,都有分開,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因此,在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在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成單.故同種生物的精子和卵細胞的染色體數目都比體細胞中少一半.故D正確.) (將鐵塊用細線懸掛浸沒在水中,記下此時量筒的示數V1;將石蠟捆綁在細繩上,下掛鐵塊,讓它們完全浸沒水中,記下量筒的示數V2,那么石蠟的體積:V=V2-V1,因此多余的步驟是①③。) (【解析】在家庭電路中,火線或與火線連通的位置可以使測電筆發光,零線或與零線連通的位置不能使測電筆發光。閉合開關后, 正常情況下,A.C兩點都與火線連通,測電筆肯定發光, 而B、D兩點與零線連通,測電筆肯定不發光。現在燈泡不發光, 測試A.C依然發光,說明AC之間沒有問題;B點與零線連通,不發光也正常;只有D點不應發光卻發了光,只能說明該點與零線之間發生了斷路,而火線之間卻正常連接,因此電路故障只能是BD之間發生斷路,故C正確,而A.B、D錯誤。) (【解析】A.每一條染色體有一個DNA分子組成,每個DNA分子上許多個基因.如人的第3號染色體有1100) 中考沖刺微卷五答案解析 建議用時:20min 一 、選擇題 1.B 【解析】石蠟的密度小于水, 不能自己浸沒在水中,可以使用“針扎法 ”或“重物法 ”將其弄入水中,采 用前后體積之差的方法測量它的體積,據此分析即可。 2.C 3.C 4.C 多個基因.故 A 正確. 5.C 【解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 隨著深度 h 的不斷增大,開始時,木塊排開水的體積不斷增大,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不斷增大。當木塊全部 浸沒后,木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因此它受到的浮力不變,故 C 符合題意, 而 A.B、D 錯誤。 6.C 【解析】(1)如果溶液中堿和鹽都能與加入的酸發生反應, 那么酸先與堿反應, 待堿反應完畢后,酸再與 鹽發生反應; 5 / 7(D.PQ段表示的是碳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氣體的過程,即: BaCO3+2HCl=BaCl2+H2O+CO2↑,故D錯誤。) (【解析】(1)光在同一均勻物質中的傳播規律是沿直線傳播的;(2)觀察可知,圖乙表示物體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況, A圖中光線會聚的位置在視網膜上,像成在視網膜的中央,是正常視力人眼的光路示意圖;B圖中光線會聚的位置在視網膜的后方,是遠視眼的光路示意圖; C圖中光線會聚的位置在視網膜的前方,是近視眼的光路示意圖.8.(1)紅棕色粉末慢慢變成黑色;(2)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3)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過量的CaCl2(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靜置, 向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變紅,說明含有氫氧化鈉。) ((3)當溫度超過250℃時,電阻增大,功率減小,產熱減慢,溫度下降;當溫度低于250℃時,電阻減小,功率增大,產熱加快,溫度上升。【解析】(1)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有無熔點,即晶體有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2)快擋功率大, 慢檔功率小,比較開關S1斷開和閉合時的功率大小即可;根據丙圖確定250℃時PTC電阻的阻值,然后根據公式計算出單個的功率,最后將兩個功率相加即可;) (2)Ba(OH)2 溶液與 Na2CO3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 加入稀鹽酸后, 氫氧化 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沒有氣體生成,此為圖中 OP 段; 當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碳酸鋇才 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氣體, 此為 PQ 段;當碳酸鋇完全反應后,稀鹽酸過量,氣體的量 達到最大值且保持不變, 即 QN 段。 據此解答即可。 A.N 點時,稀鹽酸過量, 因此溶液的 pH 值小于 7,故 A 錯誤; B.Q 點時, 氫氧化鈉和碳酸鋇都完全反應,因此溶液中有反應生成的氯化鈉和氯化鋇, 故 B 錯誤; C.OP 表示的是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的過程, 即 NaOH+HCl=NaCl+H2O ,故 C 正確 二 、實驗探究題 7.(1)直線 (2)A 三 、解答題 9.(1)不是 (2)閉合;80W (3)根據丙圖分析 250℃左右時, PTC 電阻的阻值變化, 利用公式 判斷功率的變化, 進而對溫度變 化進行分析即可。 (1)打印筆工作時,PTC 電阻發熱, 塑料受熱會逐漸變軟變稀。可見, 塑料沒有熔點, 不是晶體; (2)當開關 S1 閉合時,兩個電阻并聯,那么總功率等于它們的功率之和;當開關 S1 斷開時,只有 R1 自己 6 / 7((2)由題意可知,當人對繩子拉力F1最小時, 滑片剛好位于滑動變阻器的a端,電路中只有燈泡工作,)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18Ω,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R=R總﹣RL=18Ω﹣9Ω=9Ω,由表格數據可知,彈簧所受拉力FC=240.5N,同一根繩子上的力是相等的,所以細繩DE的拉力為FDE=240.5N,)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DE×OE=F2×OH,又因為EO:OH=2:5,解得:F2=96.2N;(3)人對繩子的拉力為F2時,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為0,所以, 物體A和動滑輪的總重力G=2FDE=2×240.5N=481N,燈泡正常發光時,I額===A=I1,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0,由表格數據可知, 此時彈簧的拉力為F′=0.5N,) 工作, 因此開關 S1 閉合時功率大,為快擋;根據丙圖可知,當溫度為 250℃時, PTC 的阻值是 1210Ω, 那 么單個功率為: ;那么打印筆的總功率為:P 總=2P=2×40W=80W。 (3)打印筆正常工作時的溫度能自動穩定在 250℃左右, 理由是: 當溫度超過 250℃時, 電阻增大,功率 減小, 產熱減慢,溫度下降;當溫度低于 250℃時,電阻減小,功率增大, 產熱加快, 溫度上升。 10.【解析】 解:(1)由 P=可知,燈泡的電阻 RL= = =9Ω; 電路的電流 I1 = = =A, 由于 I1 :I2 =2:1,則 I2 =I1 = ×A=A, 故物體和動滑輪受到的向上的總拉力 F″=2F′=2×0.5N=1N, 則此時物體 A 對地面的壓力 F=G 總﹣F″=481N﹣1N=480N, 物體 A 對地面的壓強 p= = =1.2×105Pa。 答:(1)9; (2)F2 的大小為 96.2N; (3)當燈泡正常發光時,物體 A 對地面的壓強為 1.2×105Pa 7 /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