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了解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以及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理解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學習重點】: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學習難點】: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基礎知識梳理】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動因(1)根本原因: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金銀財富的需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經濟發展)(2)直接原因:奧斯曼帝國威脅到東西方之間陸路貿易通道的安全,使來自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西歐人急于從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商路危機)(3)重要原因:①東方誘惑:《馬可波羅行記》的流傳。②思想原因: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提倡人文主義精神,鼓勵冒險和開拓。③宗教原因:西歐人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④王室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積極支持海上探險活動。2、條件(1)航海經驗:西歐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科技發展:地理知識日益豐富;造船技術不斷提高;星盤(指南針)的應用。二、新航路的開辟1、概況航向 支持 時間 航海家 概況 成就向東 葡萄牙 1487 迪亞士 繞過_______西南端的_______,到達非洲東海岸 第一次繞過______________1497 — 1498 達·伽馬 繞過非洲好望角駛達________ 所開辟的繞道非洲達到印度和東方的新航路,逐漸成為歐亞貿易的主干道之一向西 西班牙 1492 哥倫布(意) 到達________的巴哈馬群島 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發現________________)1519 — 1522 麥哲倫(葡) 繞過________,經(麥哲倫)海峽進入________,后又達菲律賓群島,經南________,繞過________,沿非洲西海岸返回歐洲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2、影響(1)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各地文明開始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2)歐洲商人開始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系,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3)引起“商業革命”。(貿易規模擴大,商品種類增多,經營方式變化,商貿中心轉移)(4)引起“價格革命”。(金銀流入,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封建地主沒落,資本主義發展)(5)揭開了殖民掠奪的序幕。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首的殖民帝國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擴張,亞非拉的財富不斷流入歐洲,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資本。三、其他航路的開辟航向 支持 時間 航海家 概況及成就向北 英國 1497 卡伯特 發現________法國 16世紀 卡蒂埃 到達________________荷蘭 巴倫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航行記錄和航海圖17世紀初 哈德遜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俄羅斯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向南 英國 1578 德雷克 到達美洲南端的一個岬角——合恩角荷蘭 1642—1643 塔斯曼 環航澳大利亞,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2、意義:(1)開辟了高緯度通往亞洲的路線和探尋了南半球新世界,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2)在主要航線之外,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3)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拓展延伸】鄭和下西洋與全球航路的開辟對比研究比較項 鄭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的開辟不 同 點 目的 揚國威于海外,以朝貢貿易推動中外交流 海外尋金;打破商路封鎖;傳播宗教性質 ________________——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動 ________________——資本主義的海外殖民影 響 經濟 七次遠航使國力不堪重負,被迫中止,后續航海業發展衰落 促進資本主義發展,世界市場也初現雛形;航海業后續發展蒸蒸日上政治 促進了東南亞的繁榮與穩定,增高了明朝的影響力 掀起了________________,對亞非美地區人民造成嚴重傷害相同點 人類航海史上的壯舉二、鞏固練習(一)基礎題1.某事件明確推翻了“天圓地方”的推測,也預示著任何陸地只要不封凍,便可駕船前往。該事件( )A.最先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 B.打通了歐洲與亞洲的新商路C.得到了英國王室的經費支持 D.開啟了人類的首次環球航行2.15世紀末,一位航海家寫道:“諸位貴族王公……決意派遣我前往印度,謁見諸君王,訪問各地城市及其風土人情,旨在使他們皈依我們神圣的信仰,命我不像慣常那樣,采取陸道東行,而要西行,直到今日,我們還不能確知以前是否有人這樣做過。”這次航行( )A.到達美洲南端的岬角即合恩角 B.發現繞過非洲到達東方的航線C.經過風浪險惡海峽進入太平洋 D.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3.《世界文明史》中說:“人類疾病的病源首次具有了國際性,那些以往與世界其他地區相隔絕的各個民族,在疾病爆發時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因為他們的體內不具備對某些疾病的免疫力。”“人類疾病的病源首次具有了國際性”的情況發生在( )A.古希臘城邦時期 B.羅馬帝國時期C.新航路開辟以后 D.工業革命之后4.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寫道:“兩位陛下決定派我前往印度……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該航海家( )A.深信“地圓說” B.途經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C.在東方實現了“黃金夢” D.找到了通往東方的新航線5.17世紀初,效力于荷蘭的英國人哈得遜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俄羅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西歐人還不斷探尋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歐人探尋南半球新世界從根本上是為了( )A.開辟到達南半球的新航線B.擴大資本原始積累C.推動世界聯系加強D.提升本國國際地位6.葡萄牙將軍阿爾布魁克在1506年攻占了阿拉伯半島亞丁灣口外的索科特拉島,并封鎖了紅海。1507年,他又占領伊朗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霍爾木茲島并掠奪了城市。這些占領行動( )A.為達·伽馬遠航奠定基礎 B.改變了印度洋貿易格局C.阻斷了中西方的貿易要道 D.推動了三角貿易的形成7.16世紀初期,如果你是一位歐洲航海家,準備率隊橫渡大西洋前往南美洲東部。為了獲得強有力的航海支持,你應當在登錄后宣布該地為哪國的領土(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蘭 D.英國8.歐洲人認為哥倫布發現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蠻狀態,進入文明時代”;一些拉美國家認為哥倫布到達美洲是“苦難的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認為是“兩個大陸相遇”的說法。據此可知,對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認識不同的原因是( )A.文明之間不可能有和平的交流 B.歐洲的文明阻礙了美洲文明的進步C.文明有高低貴賤之分 D.立場和角度影響對歷史現象的認識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古代世界相對孤立閉塞的狀況下,隨著經濟、政治的發展,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逐漸出現較多的交往,既有戰爭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來、文化交流等和平形式,而后者對推動人類進步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都在向外擴散。從人類文明出現到15世紀,世界歷史的舞臺始終局限于亞歐大陸及北非的部分地區,而美洲、大洋洲則與亞歐人類文明的中心區處于一種隔絕狀態。材料二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古代世界文明的特點,說明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歐洲人對全球認識的空間變化,分析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