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第1課時 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識記民族精神的含義;(2)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3)明確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4)理解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5)知道愛國主義內涵的具體性和歷史性。2.能力目標:結合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及愛國主義的具體性和歷史性,樹立聯系觀點和發展觀點,提高辯證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1)增強對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認同感;(2)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顧全大局的情感,堅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信念;(3)認同愛好和平、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民族優良品格,保持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預習檢測一、中華民族之魂1.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① 的力量。?2.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② 之中,是中華民族之魂。?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③ 為核心,④ 、⑤ 、⑥ 、⑦ 的偉大民族精神。?三、永遠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1.愛國主義不是⑧ ,而是⑨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2.在當代中國,愛祖國與⑩ 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 社會主義,擁護 ,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四、選擇1.中華民族精神是( )。①中華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現?、诰S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壑沃腥A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④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感動中國”的人物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讓我們在感動中實現精神的升華。這折射出在當代中國( )。A.核心價值博大精深,人人踐行 B.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歷久彌新C.中華美德治國化民,指引方向 D.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凝聚力量3.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新時期我國愛國主義的主題是( )。A.實現國家獨立,民族富強 B.弘揚中華民族精神C.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 D.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4.有網友作詩《三錢成絕響》。絕響學森,偉長。三錢辭世,已成絕唱。大師有共性,愛國又自強。棄高薪而回國,以科技強家邦。這體現了( )。①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谧詮姴幌⑹潜薏咧腥A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力量?、墼诓煌瑲v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要求,也有共同的具體內涵?、苤R分子具有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國家公祭日前后,江蘇省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愛國主義教育,主要包括“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系列活動等五大類21項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宣傳愛國主義有利于( )。①打造良好文化環境,提升民族素質?、陟柟叹窀?增強精神動力 ③抵制外來文化,增強中華影響力?、艽蛟炀裰е?增強民族凝聚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知識拓展1.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1)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有什么關系?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體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靈魂。(2)中華民族精神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有什么作用?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用圖表示為: 2.如何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了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我們還需要借助一些典型的事例來進行分析。含義意義典例愛國主義是指一個國家的人民在千百年來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對祖國的最深厚感情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于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它是一個民族凝聚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它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它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等(續表)含義意義典例團結統一指一個民族為了實現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維護統一、顧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無論在國家順利發展、興旺發達的時期,還是在祖國面臨危難、生死存亡的關頭,都迸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四海之內皆兄弟”“兄弟齊心、其利斷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胞共氣,家國所憑”、土爾扈特東歸、鄭成功收復臺灣等愛好和平指一個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求同存異,團結合作,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而努力奉獻的精神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化干戈為玉帛”“禮之用,和為貴”、禮儀之邦、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等勤勞勇敢指一個民族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表現出來的不懼艱難的精神這種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業績“不畏強御”“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業廣唯勤”“天道酬勤”“勇者不懼”“勇于義而果于德,不以貧富貴賤死生動其心”等自強不息指一個民族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奮發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在歷代中國人民的創業實踐中,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愚公移山”“精衛填?!钡?br/> 3.如何全面理解愛國主義精神?(1)愛國主義的主題。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共同的要求,也有著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2)弘揚愛國主義的現實意義。分析角度內容闡釋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貫穿于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無不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文化與人的關系①弘揚愛國主義對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并使愛國主義這種先進文化呈現出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②弘揚愛國主義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③弘揚愛國主義有利于發揮先進文化的導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們辨別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的眼力,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文化與社會的關系弘揚愛國主義有利于動員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重難點探究一、2014年10月7日注定是讓國人銘記的一天。當天,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發生 6.6級地震,它把陽光下無數條鮮活的生命永遠地帶入黑暗世界。災難超越了地域與時空,災難是我們共同的傷痛,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讓我們伸出溫暖的手去貼近災區人民的手,讓我們的心貼在一起,讓我們將掌心里的溫度傳遞個他們,我們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所能及的愛,告訴災區的同胞們:“不要怕,中國人永遠是一家人,地震摧毀了你們的家園,摧毀不了我們之間的愛,只有愛才是我們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愛才是我們共同抗衡自然災害的偉大力量!我們的愛無堅不摧,普洱加油! 云南加油!中國加油!”請從《文化生活》的角度,指出上述材料體現什么精神,這種精神在材料中是怎樣體現出來的。二、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于2014年9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獨特精神著稱于世。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就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歷史進程。這種民族覺醒和民族精神升華,在抗日戰爭時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這個戰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斗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泵鎸γ褡宕嫱龅目涨拔C,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全體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御外侮,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匯聚起氣勢磅礴的力量。中國人民抱定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決心,抱定了血戰到底、抗戰到底的信念,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請你談談對愛國主義的理解。當堂檢測1.在中國格言的海洋里,兩句話意義相近:“四海之內皆兄弟”“四海之內若一家”。這兩句話共同體現了中華民族( )。A.不畏強暴、英勇頑強的優良品質 B.以禮儀之邦享譽中外C.開拓創新、自強不息 D.注重團結、呼喚統一的民族意識和精神2.孫中山先生以自己的行動實現了“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誓言。下列選項與“愈挫愈奮、再接再厲”體現的民族精神相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垩矍岸嗌匐y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芸饲谟诎?、克儉于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下列歷史典故與民族精神內涵對應正確的是(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親——勤勞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為玉帛——團結統一 ③土爾扈特部東歸——愛好和平?、茉酵豕篡`臥薪嘗膽——自強不息?、菖_灣人民抗擊荷蘭殖民者——愛國主義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4.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下列對愛國主義認識正確的是( )。①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趷蹏髁x集中表現為英勇戰斗、為國捐軀 ③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從本質上講是一致的?、軔蹏髁x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毕铝杏^點蘊含的文化道理與之不一致的是( )。A.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C.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D.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做主人翁參考答案知識體系梳理①民族精神?、趥鹘y文化?、蹛蹏髁x?、軋F結統一 ⑤愛好和平?、耷趧谟赂摇、咦詮姴幌ⅰ、喑橄蟮摹、峋唧w的 ⑩愛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 祖國統一預習檢測1.D 2.B 3.C 4.A 5.D重點難點探究一、(1)上述材料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2)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讓我們伸出溫暖的手去貼近災區人民的手,讓我們的心貼在一起,讓我們將掌心里的溫度傳遞給他們,我們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所能及的愛,體現了團結統一的精神在巨大的災難面前迸發出強大的力量。(3)面對滿目瘡痍的災區,同胞們:“不要怕,中國人永遠是一家人,地震摧毀了你們的家園,摧毀不了我們之間的愛,只有愛才是我們得以永恒的力量”,體現了中國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4)“只有愛才是我們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愛才是我們共同抗衡自然災害的偉大力量!我們的愛無堅不摧, 雅安加油! 四川加油!中國加油!”體現了自強不息精神鞭策著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5)中國人永遠是一家人,災難是我們共同的傷痛,地震摧毀了你們的家園,摧毀不了我們之間的愛,體現了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人民風雨同舟、創造重建奇跡的精神支柱。二、(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無不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2)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3)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4)在當代中國,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當堂檢測1.D 這兩句話都是強調各個民族應像一家人一樣親如兄弟,反映了注重團結、呼喚統一的民族精神。A、B、C與材料無關。2.C “愈挫愈奮、再接再厲”蘊含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題意;②強調愛國主義,④強調勤儉,均與題意不符。3.C?、僦小拔某晒鞲拔鞑睾陀H”以及③中“土爾扈特部東歸”,均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故①③表述錯誤,不能入選;②中“大禹化干戈為玉帛”,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精神,故②表述錯誤,不能入選;④⑤中的歷史典故與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對應是正確的,符合題意,可以入選。4.C ①正確說明了愛國主義在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地位;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具體內涵是不一樣的,②主要是革命戰爭年代的要求,表述不準確;③主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要求,這樣籠統地說不準確;④說法正確。5.B 題干名句蘊含的是愛國主義情感,B反映的是自強不息精神,不符合題意,作為反向選擇題,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