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專項突破6: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變質的探究一、氫氧化鈉變質1.原因:吸收空氣中的__________而變質,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質后藥品質量會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因此氫氧化鈉必須__________保存。 2.成分分析:(1)沒有變質:___________ (2)部分變質:____________、NaOH (3)全部變質: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增大 密封 NaOH Na2CO3 Na2CO3 3.設計實驗方案(1)氫氧化鈉是否變質①實質:檢驗___________,選擇能和C反應產生__________現象的試劑。 ②藥品選擇:酸、堿、鹽反應產生的明顯現象多為氣體或沉淀,可用酸中的H+與C結合生成______________氣體,或者選用含Ca2+[或者Ba2+]的堿液或鹽溶液與C結合生成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白色沉淀。 C 明顯 二氧化碳 CaCO3 BaCO3 ③實驗方案:項目 操作 現象 結論酸 滴加足量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產生 氣泡 NaOH已變質堿 滴加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溶液 產生白 色沉淀 鹽 滴加___________ (或BaCl2)溶液 稀鹽酸 稀硫酸 Ca(OH)2 Ba(OH)2 CaCl2 ④書寫以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提醒】加入的酸必須足量,原因是若NaOH部分變質,加入酸的量不足,可能會因未變質的NaOH先與酸反應而不產生氣體。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Ba(OH)2===BaCO3↓+2NaOHNa2CO3+CaCl2===CaCO3↓+2NaCl (2)探究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①實質:檢驗是否存在OH-,若選擇無色酚酞溶液檢驗OH-,應先排除C的干擾,因為碳酸鈉也顯__________,也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②除去Na2CO3不能用鹽酸,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用Ca(OH)2,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擾原溶液中NaOH的檢驗。 堿性 鹽酸與NaOH也反應 它會與Na2CO3反應生成NaOH ③實驗方案: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操作 現象 結論除去NaOH中的Na2CO3 ①取適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 產生 __________ —檢驗是否存在NaOH ②取①中所得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______________ 若溶液變 紅色 氫氧化鈉______變質若溶液不 變紅色 氫氧化鈉______變質白色沉淀無色酚酞溶液部分全部 CaCl2+Na2CO3===CaCO3↓+2NaCl 二、除去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中的碳酸鈉滴加適量的_____________[或Ba(OH)2]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然后過濾,得到氫氧化鈉溶液,再蒸發,得到氫氧化鈉固體。 【特別提醒】除去NaOH中的Na2CO3實際是選合適的陽離子將陰離子C從溶液中去除,為了防止產生新的雜質,陰離子首選與原物質相同的OH-,陽離子可選Ca2+或Ba2+等。 Ca(OH)2 三、氫氧化鈣的變質1.Ca(OH)2變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檢驗Ca(OH)2是否變質(是否含有CaCO3):取少許固體物質于試管中,加足量____________,有氣泡產生,則說明氫氧化鈣已變質。稀鹽酸與Ca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CaCO3↓+H2O 稀鹽酸 CaCO3+2HCl===CaCl2+H2O+CO2↑3.探究Ca(OH)2變質程度[是否含有Ca(OH)2]:操作 現象 結論取少許固體物質于試管中,加水充分溶解, 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溶液______ 部分變質___________ 完全變質變紅無明顯現象【探究思路】變質問題:1.明確物質變質原因,分析剩余物質成分。(1)原物質(2)生成物(3)二者兼有2.比較各物質的性質,設計科學方案。(1)是否變質驗____________; (2)變質程度驗____________; (3)排除兩者產生相同現象的試劑。 生成物 原物質 【示范題】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有一瓶標簽受損、久置的某溶液,受損標簽如圖所示。該小組同學對這瓶溶液進行了如下探究:【提出問題】這瓶溶液是什么物質的溶液【猜想與假設】老師提示:原溶液只可能是下列三種溶液中的一種:①氫氧化鈉溶液②碳酸鈉溶液③硫酸鈉溶液【查閱資料】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實驗探究一】同學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及結論 同學相互評價甲 溶液變紅 猜想①成立 乙同學認為此方案結論不正確,你認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產生氣泡 猜想②成立 丙同學認為猜想①的溶液久置可能變質,加足量鹽酸也會產生氣泡碳酸鈉溶液也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實驗探究二】丙同學重新設計實驗如下: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或結果步驟一:取少量樣品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振蕩 _____________ 猜想①正確,且已部分變質。步驟二完畢后,溶液中除酚酞外還含有的溶質有_______種(填數字) 步驟二: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__________ 溶液變紅 產生白色沉淀酚酞試液 3 【交流與討論】大家認為該實驗方案仍然存在缺陷,如果氫氧化鈉溶液已完全變質,則無法得出正確結論。【實驗反思】(1)氫氧化鈉變質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防止變質,該藥品必須要______保存。 (2)傾倒液體試劑,要注意標簽__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密封 向著手心 強化訓練1.(2022·舟山中考)一瓶存放較長時間的石灰水,瓶內壁附有一層白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白膜都是氫氧化鈣 B.白膜的形成與二氧化碳有關C.白膜可用鹽酸除去 D.試劑使用后應及時蓋上瓶塞A2.(2022·連云港中考)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樣品是否變質,進行如下實驗:實驗一: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實驗二: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硫酸,有氣泡放出。實驗三: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向濾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實驗一說明NaOH溶液沒有變質B.實驗二說明NaOH溶液全部變質C.實驗三中生成的沉淀為Ba(OH)2D.實驗三說明NaOH溶液部分變質D3.(2023·鄂州中考)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了蓋上瓶蓋。對于該瓶溶液是否變質,同學們提出了如下假設:假設一:該溶液沒有變質;假設二:該溶液部分變質;假設三:該溶液全部變質。為了驗證假設,同學們共同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請你幫他們完善該探究過程。查閱資料發現,Ba(NO3)2溶液呈中性。結論:假設二成立反思一:氫氧化鈉溶液露置于空氣中易變質,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二:步驟一中,滴加Ba(NO3)2溶液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步驟一:取少量該瓶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Ba(NO3)2溶液,振蕩 ______________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鈉步驟二:取步驟一試管中的少量上層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變紅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產生白色沉淀 氫氧化鈉 CO2+2NaOH===Na2CO3+H2O 除盡溶液中的碳酸鈉4.(2023·深圳模擬)學習了堿的性質后,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取用氫氧化鈣時,意外發現了半瓶敞口久置的氫氧化鈣粉末,他們決定對這瓶氫氧化鈣粉末的成分進行實驗探究。【提出問題】這瓶氫氧化鈣粉末是否已經變質 【查閱資料】氫氧化鈣微溶于水,能與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1)寫出氫氧化鈣變質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假設】該氫氧化鈣的成分為猜想一:氫氧化鈣;(2)猜想二: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猜想三:氫氧化鈣和碳酸鈣。Ca(OH)2+CO2===CaCO3↓+H2O CaCO3 【實驗探究】同學們將少量樣品研碎后,按如圖所示過程進行實驗:(3)操作Ⅱ的名稱是__________。 (4)試劑a最好選擇____________(填“稀鹽酸”或“稀硫酸”)。取濾渣B樣品,滴加試劑a,觀察到______________現象,說明濾渣B中一定含有碳酸鈣。 過濾 稀鹽酸 產生氣泡 (5)為進一步驗證濾液C的成分,實驗小組進行了后續實驗。【反思評價】(6)①氫氧化鈣的水溶液pH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綜合以上信息可知,氫氧化鈣應__________保存。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適量濾液C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入幾滴 __________________,觀察現象 溶液變紅色 猜想三成立 無色酚酞溶液 大于 密封 5.(2023·廣西模擬)化學項目式學習小組對某雪餅中的干燥劑很感興趣,于是對使用后并久置于潮濕空氣中生石灰干燥劑成分進行探究:【猜想與假設】(1)樣品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Ca(OH)2和CaCO3中的一種或兩種。 【查閱資料】20 ℃時溶解度:Ca(OH)2:0.161 g(微溶于水),CaCO3:0.005 g。【設計實驗】學習小組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CaO (2)請你完善表格:編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 取樣品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 溫度無變化,燒杯底有白色固體 ________② 將①中所得物質進行過濾,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 _________ 有Ca(OH)2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氣泡產生 有CaCO3無CaO 溶液變紅取少量濾渣放到試管中,再加入足量稀鹽酸【反思評價】(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最后得出樣品中含有Ca(OH)2和CaCO3。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生石灰干燥劑中產生Ca(OH)2和CaCO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其中一個即可);所以生石灰要__________保存。 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密封 【拓展延伸】(4)學習小組用熟石灰進一步研究酸堿中和的性質,如圖1,取少量熟石灰于燒杯中,加適量的水充分攪拌后,熟石灰未完全溶解,在燒杯中連接pH傳感器,然后緩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熟石灰逐漸溶解。pH傳感器數據曲線如圖2,請從微觀角度分析ab段變化實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鹽酸與溶液中的氫氧化鈣反應時,稀鹽酸中的氫離子與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減少,氫氧化鈣固體溶解,補充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溶液中氫氧根離子的數目不變,直至氫氧化鈣固體完全溶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