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0張PPT)第6講 酸和堿知識清單·理脈絡實驗探究·培素養梯級訓練·提素能知識清單·理脈絡【常考化學方程式集錦】(1)物質與酸的反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AgNO3+HCl===AgCl↓+HNO3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2HCl+CaCO3===CaCl2+H2O+CO2↑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2)物質與堿的反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2NaOH===Na2CO3+H2O CO2+Ca(OH)2===Ca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SO2+Ca(OH)2===CaSO3+H2O 2NaOH+CuSO4===Cu(OH)2↓+Na2SO4 Ca(OH)2+CuSO4===CaSO4+Cu(OH)2↓ FeCl3+3NaOH===Fe(OH)3↓+3NaCl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2NaOH+MgCl2===Mg(OH)2↓+2NaCl Ca(OH)2+MgCl2===Mg(OH)2↓+CaCl2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考點一溶液的酸堿性與pH【廣西真題鏈接】1.(2023·廣西中考)一些物質的pH范圍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廚房油污清洗劑(12~13)B.84消毒液(11~12)C.雞蛋清(7~8)D.檸檬汁(2~3)D2.(2022·桂林中考)某地的土壤呈弱堿性。如表所列作物適宜在該地種植的是( )作物名稱 馬鈴薯 茶樹 水稻 蓮適宜生長 的pH 4.8~5.5 5.0~5.5 6.0~7.0 8.0~9.0A.馬鈴薯 B.茶樹 C.水稻 D.蓮D3.(2022·柳州中考)健康人的體液必須維持在一定的酸堿度范圍內。如表是人體內一些液體的正常pH范圍,其中顯酸性的是( )體液 膽汁 血漿 胰液 胃液pH 7.1~7.3 7.35~7.45 7.5~8.0 0.9~1.5A.膽汁 B.血漿C.胰液 D.胃液D4.(2019·北部灣中考)生活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如下:物質 檸檬汁 西紅柿 純水 雞蛋清 漂白液pH 2~3 4~5 7 7~8 13~14上述物質中,酸性最強的是( )A.檸檬汁 B.西紅柿C.雞蛋清 D.漂白液A5.(2022·百色中考)芋頭皮上含有一種叫皂角素的堿性物質,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可用來止癢的是( )A.牙膏(pH≈9.0) B.食醋(pH≈2.5)C.肥皂(pH≈10.0) D.洗潔精(pH≈7.5)B6.(2019·柳州中考)下圖所示是生活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胃酸過多的人應少飲蘋果汁B.肥皂水呈酸性C.西瓜汁呈堿性D.從左到右各物質的酸性增強A考點二 常見的酸的性質與用途【廣西真題鏈接】1.(2021·北部灣中考)下列有關硫酸的認識或做法,正確的是( )A.組成:硫酸溶液中H+和S的數目相同B.性質:能與CO2、SO2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C.用途: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等D.生產:含硫酸的工業廢水,用CaCl2處理后直接排放C2.(2022·百色中考選項節選)對下列事實的解釋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離子。( )(2)生石灰可做干燥劑——生石灰具有吸水性。( )×√3.(2020·北部灣中考節選)不同的酸含有相同的離子因而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也因含有不同的離子,性質也存在差異。圖中能體現酸的通性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圖中的D所發生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 2KOH+H2SO4===K2SO4+2H2O(或KOH+HCl===KCl+H2O) 4.(2023·廣西中考)化學興趣小組進行稀硫酸化學性質的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將稀硫酸分別加入圖中的試管中,無明顯現象的是_______(填字母),要證明該試管中已發生了化學反應,以下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 ②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小于7③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 ④滴入CuCl2溶液無藍色沉淀出現 C ①②④ (2)上述實驗結束后,化學興趣小組繼續探究。實驗 實驗現象步驟1:將試管A中物質全部倒入試管E中 產生氣泡且白色沉淀增加步驟2:過濾,得到濾液 —步驟3:向濾液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開始無明顯現象,一段時間后出現白色沉淀①步驟2濾液中,溶質的所有可能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②步驟3中,產生白色沉淀之前,一定會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Cl2、HCl;MgCl2、HCl、BaCl2;MgCl2、HCl、MgSO4 NaOH+HCl===NaCl+H2O 考點三 常見的堿的性質與用途【廣西真題鏈接】1.(2022·梧州中考)下列物質屬于堿的是( )A.H2SO4 B.SO2C.KNO3 D.NaOH2.(2022·柳州中考)化學課中老師給同學們變“魔術”:往浸過酚酞溶液的白色紙花上噴了某種無色溶液后,白花瞬間變成了紅花,老師噴的溶液可能是( )A.水 B.稀鹽酸C.氨水 D.氯化鈉溶液DC3.(2018·北部灣中考)下列有關氫氧化鈉的說法,錯誤的是( )A.氫氧化鈉俗稱燒堿B.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C.氫氧化鈉固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D.氫氧化鈉可用于制肥皂、洗滌劑、造紙、紡織工業等C4.(2022·柳州中考)查閱資料可知:酸性溶液對橡膠有腐蝕作用,堿性溶液對磨砂玻璃有腐蝕作用。下列溶液存放正確的是( )B5.(2021·柳州中考)某學習小組進行探究性實驗,先用鐵和稀硫酸制備硫酸亞鐵溶液,然后取少量硫酸亞鐵溶液于試管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淀Fe(OH)2生成,Fe(OH)2在空氣中不穩定,迅速轉變成紅褐色沉淀Fe(OH)3。(1)請寫出鐵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亞鐵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在空氣中反應最終生成紅褐色沉淀,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H2SO4===FeSO4+H2↑ 4FeSO4+8NaOH+O2+2H2O===4Na2SO4+4Fe(OH)3↓ 考點四 中和反應【廣西真題鏈接】1.(2021·百色中考)下列實際應用中,不是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稀硫酸處理印染廠的堿性廢水C.用含碳酸氫鈉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蟲叮咬處(分泌出蟻酸)止癢C2.(2020·梧州中考)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至過量,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B.溶液的pH先升高,后降低C.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不是復分解反應D.氯化鈉的質量逐漸增加,最后保持不變D3.(2022·貴港中考)如圖是氫氧化鉀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生成的氯化鉀由離子構成B.反應前后氯離子的數目不變C.反應的實質是OH-與H+結合生成H2OD.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l-D實驗 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1.原理:中和反應(如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中,往往無明顯的實驗現象,無法確定反應是否發生及反應進行的程度,因此,需要借助指示劑或其他方法來判斷。2.指示劑的選擇(1)一般選用酚酞溶液。NaOH等堿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________色。滴入稀鹽酸或稀硫酸恰好中和時,溶液呈中性,變為________色,標志著中和反應完成。 (2)指示劑不選用紫色石蕊溶液的原因是紫色石蕊溶液在堿溶液中呈藍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藍色和紫色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反應現象不明顯。實驗探究·培素養 紅 無 3.判斷中和反應是否發生的方法項目 判斷依據 注意事項方 法 一 借助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 (若用酸中和堿時) ①先在堿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②為防止酸過量,應逐滴加入,并不斷攪拌或振蕩;③當溶液恰好由紅色變為無色時,恰好完全中和方 法 二 借助反應中的溫度變化(若用酸中和堿時) ①先測量加入燒杯中的堿溶液的溫度;②邊加酸溶液邊不斷攪拌并及時測量、記錄溶液的溫度方 法 三 借助反應中溶液pH的變化(若用堿中和酸時) ①先測出酸溶液的pH;②逐滴加入堿溶液并不斷攪拌,同時測定溶液的pH;③須保證溶液的pH≥7,才能證明反應發生了4.酸堿中和反應后溶液pH及溶質成分的判斷(以NaOH與HCl反應為例)分類 酸入堿 堿入酸圖像操作 向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滴加稀鹽酸 向滴加酚酞的稀鹽酸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圖像 分析 A~B段 pH_______7,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_ pH_______7,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B點 pH_______7,溶質為__________ pH_______7,溶質為__________ B~C段 pH_______7,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 pH_______7,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 > NaOH、 NaCl < HCl、 NaCl = NaCl = NaCl < HCl、 NaCl > NaOH、 NaCl 【特別提醒】1.中和反應(酸與可溶性堿反應)過程中無明顯現象的,無法確定是否發生反應或反應是否完全,因此需借助酸堿指示劑來判斷反應的發生;2.中和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典例】(2023·南寧一模)中和反應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某化學興趣小組以“中和反應”為課題進行項目式學習,請你一起參與。【任務一】中和反應的應用(1)《天工開物》中記載“石灰淹苗足”,利用了中和反應的原理,如果土壤呈酸性是因為有硝酸,寫出氫氧化鈣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應用原理與其不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服用含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B.用熟石灰處理硫酸廠的酸性廢水C.用稀鹽酸除去鋼鐵表面的鐵銹D.用稀氨水處理蚊蟲叮咬處(含蟻酸) 2HNO3+Ca(OH)2===Ca(NO3)2+2H2O C 【任務二】探究酸和堿之間能否反應通過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完成以下實驗:向40 mL質量分數為0.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入稀鹽酸,測定溶液的pH隨滴入稀鹽酸體積的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利用溫度傳感器測得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2所示。(2)如圖1,向A點對應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 (3)如圖2,當33 s≤t≤40 s時,對應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成分為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4)由圖1得出酸和堿之間發生了反應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 NaCl、HCl 溶液pH逐漸減小至小于7 【任務三】反思拓展(5)有同學提出疑問,溶液溫度升高,還可能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你設計實驗證明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實驗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放熱 將鹽酸換成等體積的水做對比實驗,若稀釋放出的熱量比上述少,證明中和反應放熱 基礎達標1.(2023·柳州一模)實驗測得某些溶液的pH如圖,其中呈堿性的是( )A.稀硝酸 B.硼酸C.氯化鈉溶液 D.碳酸鈉溶液梯級訓練·提素能D2.(2023·桂林模擬)下列物質不能與鹽酸反應的是( )A.Fe B.CuOC.KOH D.Na2SO43.碳酸鈉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由此可知碳酸鈉溶液呈( )A.酸性 B.堿性C.中性 D.無法確定DB4.(2023·玉林一模)鹽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廣,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反應。下列物質與鹽酸反應時,能觀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C5.(2023·南寧一模)黑枸杞浸泡在不同pH的溶液中,溶液呈現的顏色情況如下表所示,下列與黑枸杞浸泡呈現藍綠色的是( )pH <7 7 >7溶液顏色 深紅色 紫色 藍綠色A.食醋 B.食鹽水C.蘇打水 D.糖水C6.(2023·吉林中考)下列實驗,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鹽酸C.取稀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體D.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并不斷測定混合溶液的pHC7.(2023·廣東中考)項目學習小組在實驗室將樹葉放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葉肉變黃時取出,洗刷干凈后制成葉脈書簽,如圖所示。下列與制作葉脈書簽項目有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A.NaOH溶液可以腐蝕葉肉B.制作過程涉及化學變化C.制作完成后廢液需回收處理D.NaOH固體存放處應張貼如圖乙所示標志D8.(2023·南寧一模)鹽酸是HCl的水溶液。下列關于HCl的說法正確的是( )A.組成:HCl氣體由H+、Cl-構成B.用途:濃鹽酸常用來作干燥劑C.生產:工業上可用氯化鈉來生產鹽酸D.性質:將HCl氣體通入水中,所得溶液pH>7C9.(2023·龍東中考)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鈉沾到皮膚上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鹽酸B.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開始時,要先點燃酒精噴燈,再通入一氧化碳C.檢驗氫氣純度,試管口向上移近火焰D.測定食醋的酸堿度時,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D10. (2023·南寧一模)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鉀兩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c點所示溶液呈堿性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K2SO4和H2SO4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鉀溶液逐滴滴入盛有硫酸溶液的燒杯中D.由c點到d點的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反應D11.(2022·福建中考)興趣小組用稀鹽酸清洗鐵夾表面的鐵銹(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并進行保護實驗。(1)除鐵銹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 (2)鐵夾在稀鹽酸中浸泡較長時間,有氣體產生。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清洗過的鐵夾進行“發藍”處理,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其主要成分與鐵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相同,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4)驗證廢液顯酸性,可選用的一種試劑或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氫氧化鈉中和廢液中的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復分解反應 Fe+2HCl===FeCl2+H2↑ Fe3O4 pH試紙或紫色石蕊溶液等 HCl+NaOH===NaCl+H2O 能力提升1.(2023·南寧一模)某同學想用pH試紙測定一些物質的p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能用干燥的pH試紙測定98%的濃硫酸的pHB.測出草木灰水的pH為6C.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白醋的pH,結果會偏大D.測出4%的氫氧化鈉溶液的pH為12.7C2.(2023·連云港中考)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并進行如下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① 第一朵紙花噴上稀硫酸 紙花由紫色變成紅色② 第二朵紙花噴上水 紙花顏色無明顯變化③ 第三朵紙花直接放入盛滿CO2的集氣瓶中 紙花顏色無明顯變化④ 第四朵紙花噴上水后,再放入盛滿CO2的集氣瓶中 紙花由紫色變成紅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步驟①中紙花由紫色變成紅色的原因是稀硫酸中含有SB.步驟②中若用NaOH溶液代替水,紙花顏色也無明顯變化C.步驟②、④可證明CO2氣體能使干燥的紙花變成紅色D.上述實驗可證明CO2與水反應生成酸D3.(2023·防城港二模)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過程,并用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得到圖2和圖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1是把稀鹽酸滴到氫氧化鈉溶液中B.圖2中b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NaOHC.圖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質量不斷增加D.圖3中e→f變化趨勢可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C4.(2023·包頭中考)常溫下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測得水的質量、氯化鈉的質量隨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乙表示的物質為氯化鈉B.加入b g NaOH溶液時,恰好完全反應C.加入c g NaOH溶液時,所得溶液中的陰離子為Cl-D.NaOH溶液由a g遞增到b g,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漸減弱C5.(2023·南寧二模)觀察下列三幅微觀結構示意圖,并按要求填空:(1)圖1和圖2分別是溴化氫(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觀示意圖。請你結合已有的酸、堿知識,判斷溴化氫的水溶液顯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酸性 (2)乙醇的水溶液是否導電________(填“是”或“否”)。 (3)圖3代表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的微觀過程,若向圖3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發現溶液變紅,則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類比圖3的反應實質寫出溴化氫的水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 NaCl、NaOH NaOH+HBr===NaBr+H2O 核心素養沖A+(2023·南寧一模)為探究酸的化學性質,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鹽酸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C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試管中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D試管中的碳酸鈉溶液過量。將C、D試管反應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燒杯中,將燒杯中的混合物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濾液。同學們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提出問題】濾液中的溶質成分是什么 2HCl+Ba(OH)2===BaCl2+2H2O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BaCl2;猜想三:NaCl、BaCl2和Na2CO3;猜想四:___________________。 【進行討論】經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三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Ⅰ.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碳酸鈉溶液 無明顯現象 猜想________ 不成立Ⅱ.另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稀鹽酸 _________ 猜想四成立 NaCl、Na2CO3 碳酸鈉和氯化鋇不能共存 二 產生氣泡【深入探究】小強和小麗通過數字化技術測量密閉容器中碳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分別與稀鹽酸的反應。小強和小麗分別向密閉容器中的碳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中緩慢滴入稀鹽酸,記錄數據,分別得到如圖1和圖2所示的圖像。(所用的碳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濃度相同,稀鹽酸的濃度也相同)。【交流評價】①由圖1、圖2可知,所用的兩種溶液中堿性強的是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②由圖1可知,當稀鹽酸加至80 mL時,Na2CO3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的pH小于7,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使溶液顯酸性,所以pH小于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