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廣西中考復習 通用版化學 熱考專題突破 專題六 實驗探究題 課件(共98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廣西中考復習 通用版化學 熱考專題突破 專題六 實驗探究題 課件(共98張PPT)

資源簡介

(共98張PPT)
專題六 實驗探究題
專題突破·明技法
強化訓練·檢成效
專題突破·明技法
1.高頻考點
(1)對給出的小課題,自主設計探究方案;
(2)針對題給情境或信息,自己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或猜想,并設計方案對該問題或猜想進行探究;
(3)對題給探究方案或猜想進行改進或評價;
(4)通過對現象、資料、數據的分析與對比,總結出一般規律或結論;
(5)從探究過程中得到有用的啟示或將結論推廣和應用。
2.常見題型分類及解題規律
(1)設計實驗及驗證類。
此類題目根據提出的問題或猜測與假設的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從而驗證所提問題與假設是正確的。要準確解答此類題目,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涉及的知識主要有三種氣體(即H2、O2、CO2)的制法、性質、檢驗,酸、堿、鹽的性質實驗,鐵、銅生銹,金屬活動性順序等化學知識,涉及面廣。
(2)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類。
此類探究題是運用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收集解決問題的證據,并對所收集的證據和獲得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加工與整理,通過分析、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并對結論作出正確的解釋。
收集證據,有較強的鑒別能力,會觀察、會分析記錄,準確地表述,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3)分析結果、反思與評價類。
此類探究題是對所獲得的事實、證據進行總結、歸納,得出正確結論,對探究活動進行反思與評價。解答時可運用比較、分類、概括、歸納等方法對證據和事實進行加工處理,利用逆向思維及缺點發現法,對探究結果進行評價。
(4)綜合性探究類。
此類探究題是對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的全方面考查,體現探究的全過程,解答時要注意結合實踐經驗和親身體驗,探究性地提出問題,用觀察到的現象和數據進行推理、判斷,根據試題的目的和要求,結合題設中的材料,進行解答,思維要有開放性。
3.注意事項
(1)審清題意,明確探究目的、設計意圖,確定探究類別(定性/定量)。
(2)分析設計方案和實驗裝置,找出核心裝置和輔助裝置。
(3)明確核心裝置的實驗原理、對應的物質和核心裝置連接的先后順序及原因。
(4)理解輔助裝置的具體作用。
通常情況下,輔助裝置往往起到防干擾作用。例如,除去(吸收)……物質防止造成干擾,對于定量實驗還要考慮防止空氣中的……進入裝置,使測量結果偏大,同時要求生成物必須全部被核心裝置吸收,否則會使測量結果偏小;非生成的物質不能被核心裝置吸收,否則會使測量結果偏大。
(5)注意實驗過程中藥品使用的量。
類型1 混合物組成成分探究
(1)固體混合物成分探究
【示范題1】(2022·桂林中考)實驗室里有一瓶未蓋瓶塞的堿石灰,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堿石灰成分和性質”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查閱資料認識堿石灰
Ⅰ.制堿石灰的流程:
強化訓練·檢成效
Ⅱ.Ca(OH)2的分解溫度是580℃;NaOH受熱不分解。
(1)煅燒石灰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制得的堿石灰主要含有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水。
 Ca(OH)2(或氫氧化鈣) 
任務二:探究未蓋瓶塞的“堿石灰”樣品的成分
【作出猜想】樣品中的成分可能有下列幾種:
猜想1:Ca(OH)2、NaOH
猜想2:CaCO3、Ca(OH)2、NaOH
猜想3:CaCO3、NaOH、Na2CO3
猜想4:CaCO3、Na2CO3
【實驗探究】該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
①取5 g“堿石灰”樣品于燒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攪拌后,靜置 燒杯底部有白色固體 猜想1不正確
②?、贌猩蠈忧逡荷僭S,加入試劑X 無明顯現象 猜想2不正確
③?、贌猩蠈忧逡荷僭S,滴2滴酚酞溶液 溶液變紅 猜想3正確,而猜想4不正確
④取③變紅的溶液,加入過量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為紅色
【反思評價】
(3)實驗①方案不嚴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劑X可選用_______(填字母序號)。
A.氯化鐵溶液 B.稀鹽酸 C.碳酸鈉溶液
 Ca(OH)2微溶于水,白色固體可能是Ca(OH)2 
 C 
任務三:測定未蓋瓶塞的“堿石灰”樣品中各成分的含量
該小組同學另取“堿石灰”樣品10.00 g,加入100.00 g水,充分攪拌、過濾后,按如圖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表。
濾渣質量 活塞關閉時整個裝置總質量(儀器+藥品) 打開瓶塞和活塞反應完成后整個裝置總質量(儀器+藥品)
8.00 g 442.64 g 442.20 g
【結論與評價】
(5)根據數據可計算原樣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其中NaOH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
(6)該小組同學按上述實驗規范操作,測得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偏小,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裝
置中有CO2殘留(或濃硫酸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 
跟蹤訓練
1.(2023·長沙中考)“暖寶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小孔同學打開一個使用過的“暖寶寶”內包裝,發現黑色固體中摻雜有紅棕色物質,于是她把這包固體帶到實驗室,和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包固體的成分展開了探究。
表1 部分鹽的溶解性表(室溫)
陽離子 陰離子 N Cl- S C
Na+ 溶 溶 溶 溶
Ag+ 溶 不 微 不
【查閱資料】①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發生緩慢氧化而生銹;②室溫下部分鹽的溶解性如表1所示;③“暖寶寶”中只有氯化鈉含有氯元素。
【初步判斷】通過閱讀標簽(如圖1),大家一致認為打開“暖寶寶”外包裝后,鐵粉與空
氣接觸發生緩慢氧化有__________熱量的現象;其中出現的紅棕色固體是___________。
【提出問題】這包使用過的“暖寶寶”中是否還有鐵粉、活性炭、氯化鈉
【進行實驗】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如表2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放出 
 氧化鐵 
表2
項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一 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__________ ______ 固體中
有鐵粉
實驗二 取少量固體放在燃燒匙中,用酒精燈加熱,上 方罩一個內壁沾有飽和的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如圖2) 澄清石灰 水變渾濁 固體中有
活性炭
實驗三 取少量固體于燒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 往濾液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_溶液 產生白 色沉淀 固體中有
氯化鈉
 有氣泡
產生
 硝酸銀 
【反思評價】經過反思,小孔同學認為實驗二不能得出固體中有活性炭的結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兩點即可)。
小組同學改進裝置后,重新實驗,得出固體中有活性炭的結論。
【實驗拓展】小曾同學認為利用實驗三的反應原理還可以測出固體中氯化鈉的質量
分數。他稱取一定質量的固體于燒杯中,加入足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實驗操作),再加入足量實
驗三所選的溶液,充分反應后經過一系列操作得到固體,并稱量質量,最終計算出了氯
化鈉的質量分數。
 ①酒精燃燒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使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
溶解度減小,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充分溶解后過濾,洗滌燒杯和
玻璃棒,洗滌濾渣2~3次,洗凈后將洗滌液合并到濾液中 
2.(2023·吉林中考)“錫紙烤雞蛋”是一種特色小吃,它的一種做法是用“錫紙”包裹住雞
蛋,在炭火上烘烤?!板a紙”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錫紙”包裹的雞蛋能被烤熟。體現了
金屬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烘烤結束后,用水熄滅炭火,其滅火的原理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學興趣小組收集了殘留的雞蛋殼碎片,查閱資料得知。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鈣,在不考慮雞蛋殼中其他成分影響的情況下,小組成員進行了如下探究。
【進行實驗】實驗一:取蛋殼碎片,除去卵殼膜,灼燒蛋殼碎片得到白色固體,冷卻備用。
【提出問題】白色固體中主要含有什么物質
 能夠導熱 
 降
低溫度并隔絕空氣 
【形成假設】猜想一:有CaCO3;
猜想二:有CaO;
猜想三:有CaCO3和CaO。
【實驗驗證】實驗二:取少量白色固體,裝入一支潔凈的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加入適量
的水,用手觸碰試管外壁,有發熱現象。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
實驗三:取實驗二中的溶液于試管中,用吸管向液體中吹入呼出的氣體,觀察到澄清石
灰水變渾濁,用化學方程式解釋變渾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 
 CO2+Ca(OH)2===CaCO3↓+H2O 
實驗四:另取少量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形成結論】由實驗二至實驗四得出的結論是猜想________成立。
【表達交流】在實驗一至實驗四的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_______。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三 
 C 
(2)氣體混合物成分探究
【示范題2】(2023·山西中考節選)隨著我國“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城市垃圾的處理成為了一項重要工程。某校實踐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組織下,帶著
極大的興趣對垃圾的分類、處理、焚燒產物等展開了項目化學習。
任務一:調查垃圾分類的價值
【咨詢交流】同學們參觀了一個垃圾分類處理廠,獲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為__________
________、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的綜合化分類具體可得到金屬、塑
料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再利用的資源。
 可回收
垃圾 
 廢紙(合理即可) 
任務二:學習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
【參觀學習】小組同學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了解到垃圾回收處理的過程如下:
任務三:探究垃圾焚燒產生的氣體成分
【提出問題】垃圾焚燒產生的氣體中是否含有SO2、CO、CO2
【查閱資料】①SO2能使紅色的品紅溶液褪色,常用于檢驗SO2;②紫紅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與SO2反應而褪色,常用于除去SO2;③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垃圾焚燒產生的氣體成分。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將除塵后的氣體通入盛有少量品紅溶液的試管中 紅色褪去 含有SO2
②將除塵后的氣體先通過圖1裝置后,再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含有CO2
【反思評價】(1)步驟②中,氣體從_______端通入圖1裝置。
(2)步驟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小組同學通過一定手段,測得焚燒垃圾產生的氣體中CO體積分數變化如圖2,t1~t2時
間段內CO體積分數出現異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CO2+Ca(OH)2===CaCO3↓+
H2O 
 氧氣不足(合理即可) 
跟蹤訓練
1.(2023·南寧一模)市場上的自熱食品,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只需向發熱包中倒入涼水,就能給食物加熱,享用美食。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發熱包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Ⅰ.發熱包中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鈉、鋁粒。
Ⅱ.鋁和強堿溶液反應生成氫氣。
探究一:發熱包的發熱原理
興趣小組的同學買了一盒自熱米飯,取出發熱包加入涼水,發生劇烈反應,迅速放出大
量的熱,發熱包中的物質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名稱)能與水反應產生該現象;同時
發熱包內固體物質變硬、結塊,依據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猜想發熱包內的物質可能發生
多個化學反應,其中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興趣小組的同學向上述使用后的發熱包中加入足量稀鹽酸,觀察到有氣體
產生,于是對產生的氣體成分展開進一步探究。
 生石灰(或氧化鈣) 
 Ca(OH)2+Na2CO3===CaCO3↓
+2NaOH 
探究二:確定氣體的成分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氣體是H2;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CO2和H2的混合氣體。
【設計實驗】
 氣體是CO2 
【實驗驗證與分析】
甲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猜想________(填“一”“二”或“三”)不成
立;還觀察到丁裝置中的固體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試管口有水珠產生,證
明猜想________(填“一”“二”或“三”)成立。若裝置甲與裝置乙位置互換,該實驗設計是
否合理 請做出評價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與反思】發熱包應密封防潮保存;嚴禁與火源接觸;使用后應包好按照垃圾分
類投放。
 一 
 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 
 三 
 不合理,若甲、乙裝置交換位置,二氧化碳能被氫氧
化鈉吸收,且沒有明顯現象,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不能確定氣體中含有CO2 
2.草酸(H2C2O4)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在170 ℃以上易分解。某?;瘜W興趣小組為確定草酸分解產物,作出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草酸的分解產物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①CO CO2
猜想②CO H2O
猜想③CO2 H2O H2
猜想④CO CO2 H2O
經小組同學分析得出上述猜想________一定是錯誤的。
【查閱資料】無水硫酸銅是一種白色固體,遇水會變成藍色。
?、佟?br/>【進行實驗】該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的實驗過程(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將分解產物 從左至右依 次通過各裝置 A中無水硫酸銅變藍 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②錯誤
F中無水硫酸銅________G中澄清石 灰水變渾濁 猜想④正確
問題解答 (1)裝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裝置E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為防止污染環境,該實驗應增加尾氣處理裝置。
無變化
 除去原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 
類型2 反應后成分探究
(1)反應后溶液溶質成分探究
【示范題3】(2023·綏化中考)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請你完成以下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一】化學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成分的探究。
如圖所示,向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中,分別滴加稀鹽酸,A試管中有氣泡產生,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待充分反應后,將兩支試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潔凈燒杯中,有氣泡和白色沉淀產生。
[提出問題]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1:溶質為NaCl
猜想2:溶質為NaCl、BaCl2
猜想3: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驗證與探究]
同學們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稀硫酸。若有__________________現象,則猜
想2正確;若有______________ 現象,則猜想3正確。
[歸納與總結]經實驗證明,猜想3正確。
[反思與評價]同學們經過上述實驗,認為確定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成分時,除了要考慮生成物外,
還要考慮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Na2CO3 
 白色沉淀產生 
 氣泡產生 
 反應物是否過量 
【探究活動二】制備與生產流程的探究。
鎢(W)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如圖是生產鎢的一種工業流程。
已知:①白鎢礦的主要成分是鎢酸鈣(CaWO4),還
含有CaO、SiO2等。
②碳在高溫條件下會與金屬鎢反應生成碳化鎢。
(1)操作3的名稱是__________。
(2)“酸浸”時適當升高溫度會提高浸出率,但溫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2所得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用氫氣還原WO3可獲得高純度的鎢,此處不宜用焦炭代替氫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 
 鹽酸受熱易揮發 
 CaCl2、HCl 
 碳在高溫條件
下會與金屬鎢反應生成碳化鎢 
跟蹤訓練
1.(2023·涼山州中考)CaCl2可用于冷凍劑、干燥劑、融雪劑、醫藥及冶金工業等?;瘜W興趣
小組在完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后,欲對剩余廢液的組成進行探究,并制定回收CaCl2
的方案。
【提出問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廢液中含有哪些溶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和HCl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探究活動一】取少量廢液等分成2份,甲、乙兩組同學分別利用其中一份進行如下探究:
甲組同學向廢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成________色,證明猜想二成立。
 紅 
乙組同學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將80 mL一定質量分數的碳酸鈉溶液逐滴加入廢液,測得數據如圖2。
【數據分析】乙組同學對圖2數據進行討論分析,證明猜想二成立。
Ⅰ.a點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
Ⅱ.b點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c點對應溶液中全部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
 有氣泡產生 
 CaCl2+Na2CO3===CaCO3↓+2NaCl 
 NaCl、Na2CO3 
【探究活動二】丙組同學提出直接蒸發溶劑可從剩余廢液中回收純凈CaCl2,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與反思】甲組同學認為丙組同學提出的方法會對空氣造成污染。在不借助其
他試劑和儀器的情況下,除去廢液中對空氣造成污染的物質,建議最好先在廢液中加入
下面_______(填選項字母)試劑。
A.CaO  B.Ca(OH)2  C.CaCO3
 鹽酸易揮發,蒸發時鹽酸變為氣體逸出 
 C 
2.小鴻與小沛以A裝置為核心裝置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用于探究物質的性質,請你加
入他們的實驗探究活動。(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固定裝置的儀器已省略)
【實驗項目一】
(1)關閉K2,打開K1,將H2O2溶液緩緩滴入錐形瓶中,待D裝置中出現連續均勻氣泡時,點
燃C裝置中的酒精燈,觀察到V形管內a處的硫燃燒,試寫出在D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V形管內的硫燃盡后仍要繼續通一段時間的
氧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2NaOH===Na2SO3+H2O 
 把產生的二氧化硫排入D裝置中,防止其污染空氣 
(2)打開K2,關閉K1,繼續將H2O2溶液緩慢滴入錐形瓶,裝置E中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鹽與鹽能發
生反應。
 有溶液
從F裝置流入E裝置中,并產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紅色逐漸變成無色 
【實驗項目二】
【提出問題】E裝置內反應后的廢液中除酚酞以外還有哪些溶質呢 于是,他們繼續設
計實驗進行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Ⅰ:NaCl
猜想Ⅱ:NaCl、CaCl2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Ⅳ:NaCl、CaCl2、Na2CO3
【分析】以上有一種猜想一定錯誤,請寫出錯誤猜想的序號及錯誤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NaCl、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NaCl、Na2CO3 
 猜想Ⅳ錯
誤,氯化鈣與碳酸鈉不共存 
【設計并實驗】排除了錯誤猜想后,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E裝置中少量廢液于試管中,滴加 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氣泡產生 猜想________正確
【交流反思】該廢液未經處理不能隨意排入下水道。
 稀鹽酸或稀硫酸 
?、蟆?br/>(2)反應后固體成分探究
【示范題4】(2022·柳州中考)實驗室貯存的鎂條表面有一層灰黑色的物質,用砂紙打磨后發現鎂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某化學實驗小組對鎂條表面的灰黑色物質產生了興趣,并對其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鎂條表面的灰黑色物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同學們根據空氣的成分對鎂條表面的灰黑色物質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是MgO 猜想二:是MgCO3
猜想三:是Mg(OH)2
猜想四:是Mg2(OH)2CO3
實驗小組的小軍同學認為灰黑色物質是氧化鎂,但是遭到了其他同學的一致反對,
【設計實驗】
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分析與結論
實驗 Ⅰ 取一定量的灰黑色物質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試管中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生成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
實驗 Ⅱ 另取一定量干燥的灰黑色物質于試管中,加熱,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和澄清石灰水 一段時間后,試管中的灰黑色物質變為白色,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說明產物
中一定有________
 二氧化碳 
 水 
【結論與反思】
(1)寫出實驗Ⅰ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根據實驗Ⅰ、Ⅱ的現象和結論,猜想________是正確的。
(3)寫出實驗Ⅱ中灰黑色物質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Ca(OH)2+CO2===CaCO3↓+
H2O 
 四 
+H2O+CO2↑ 
【拓展與提升】
鎂條表面的灰黑色物質是鎂與空氣中的氧氣、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發生一系
列化學反應形成的。為了防止鎂條表面形成灰黑色物質,工業上往往將鎂和鋁制成合
金?,F有一塊21 g的鎂鋁合金與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生成2 g氫氣,則這塊鎂鋁合金
中鎂的質量是________g。
 水和二氧化碳 
 12 
跟蹤訓練
1.(2023·柳州一模)某學習小組從課外資料上了解到:當H2還原CuO時可能會有磚紅色的氧化亞銅(Cu2O)粉末生成,現設計實驗探究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固體產物成分。
【資料信息】
①Cu2O可與稀硫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u2O+H2SO4===CuSO4+Cu+H2O;
②Cu2O受熱時可被H2還原為Cu;
③濃硫酸和堿石灰具有吸水性;
④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變藍;
⑤鋅與濃硫酸反應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
【還原實驗】
連接如圖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在A裝置中加入稀硫酸,點燃C處酒精燈加熱,觀察
到黑色固體變紅,無水硫酸銅變藍,當黑色固體完全變紅后,移去酒精燈,待C裝置固體
冷卻后,停止通入氫氣。
(1)加熱前,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爆炸。
(2)堿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通一會兒氫氣,把玻璃管內空氣排凈 
 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防止干擾實驗 
【成分猜想】猜想一:固體產物全是Cu。
猜想二:固體產物______________。
猜想三:固體產物中既有Cu也有Cu2O。
【探究實驗】
探究過程 現象 結論
取少量紅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硫酸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另取a g紅色固體于試管中,在氫氣流中加熱至固體質量不再變化,稱得固體質量為 g 磚紅色固體 變為紅色 猜想________
成立
 全是Cu2O 
溶液變
成藍色
 二 
(3)根據探究結果,寫出H2還原CuO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在制取氫氣時,該學習小組成員不小心把濃硫酸當成稀硫酸使用,導致實
驗進行到后階段才能觀察到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為紅色,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寫出鋅和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開始時是鋅和
濃硫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硫,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變稀了,鋅與稀硫酸反應才產生氫
氣 
 Zn+2H2SO4(濃)===ZnSO4+SO2↑+
2H2O 
2.實驗室有未知成分的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OH、K2SO4、Ba(NO3)2、FeSO4、Mg(NO3)2和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實驗小組同學為確定該白色粉末的成分設計了以下探究實驗:
【查閱資料】CaCl2、Ca(NO3)2溶液均顯中性;MgCO3微溶于水,不考慮為沉淀;FeSO4固體為白色。
【實驗步驟】
【實驗探究1】
【實驗探究2】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一定量濾液B于試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振蕩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得到溶液C _________ 原粉末中含有NaOH
溶液變紅
【猜想假設】白色固體A可能有Mg(OH)2、BaSO4、BaCO3
【實驗探究3】小紅同學為驗證猜想設計了如下實驗探究方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白色固體A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HNO3,充分振蕩 有氣泡產生,沉淀完全溶解 白色固體A中一定沒有_______;寫出產生
氣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①試管中,繼續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 ___________ ________ 白色固體A中有Mg(OH)2
BaSO4
BaCO3+2HNO3===
Ba(NO3)2+H2O+CO2↑
 產生白色
沉淀 
【歸納總結】通過上述實驗驗證,原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可能含有NaCl。
【反思與拓展探究】為探究原粉末中是否存在NaCl,小組同學取少量溶液C,滴加足量
硝酸銀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小組同學得出原粉末中有NaCl的結論。
【反思與評價】(1)小鴻不贊同他們,他對上述【實驗探究2】的實驗步驟做稍微調整,
其他操作不變,得出原粉末中有NaCl。則小鴻的調整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探究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NaOH、Ba(NO3)2、
Mg(NO3)2 
 取一定量的濾液B于試
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后滴加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未完全溶解,證明原粉末中
含有氯化鈉 
 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
溶液變紅色,需排除其干擾 
類型3 物質性質的探究
【示范題5】某同學在幫助實驗員整理化學試劑時發現了一瓶標簽殘缺的無色溶液(如圖甲所示),經實驗員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種,為確認溶液中的溶質,他設計并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
【資料查閱】上述四種物質的相關信息如下:
物質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溫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溫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請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探究1】
如圖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確定溶質不是NaCl,則實驗現象應是________________;在進
行操作②時有無色無味氣體產生,由此又可排除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呈紅色 
 NaOH(或氫氧化鈉) 
【探究結論】分析四種物質的相關信息,你認為該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上述四種物質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上述探究結論是正確的,操作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質疑】有同學認為以上分析不嚴密,需要進一步實驗確定,于是又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探究2】向操作①后試管中的溶液中滴加過量CaCl2溶液(中性),充分反應后,試管中溶
液顏色不變,又有白色沉淀產生。
【得出結論】通過【實驗探究2】可確定原瓶溶液中的溶質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造成該溶液出現上述實驗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化學方程式表示)。
 Na2CO3(或碳酸鈉) 
 碳酸氫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可能達
到10%,而碳酸鈉溶液可以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或氫氧化鈉) 
 2NaOH+CO2===Na2CO3+H2O 
跟蹤訓練
(2022·北部灣中考)純堿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某化學興趣小組對純堿的制備、性質及用途等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 了解純堿的制備——“侯氏制堿法”
“侯氏制堿法”主要化學原理是利用飽和氯化鈉溶液吸收兩種氣體,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銨(NH4Cl),再加熱碳酸氫鈉即可制得純堿。
(1)純堿屬于________(填“酸”“堿”或“鹽”)。
(2)飽和氯化鈉溶液吸收的兩種氣體是________ (填字母序號)。               
A.Cl2   B.NH3 C.SO2 D.CO2
 鹽 
 BD 
任務二 探究純堿的性質——Na2CO3溶液呈堿性
【查閱資料】①溶液呈堿性,是因為溶液中存在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離出Na+和C。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對溶液的酸堿性沒有影響。
【提出猜想】猜想一:H2O單獨起作用,產生較多的OH-,使溶液呈堿性。
猜想二:Na+與H2O作用,產生較多的OH-,使溶液呈堿性。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根離子和水作用,產生較多的OH-,使溶液呈堿性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無明顯變化 猜想一不成立
(2)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無明顯變化 猜想二不成立
(3)①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過量 ①溶液由無色變紅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產生白色沉淀,溶液
紅色消失
【解釋與結論】同學們和老師交流,得知C和H2O作用,產生較多的OH-和另一種陰
離子。
【拓展與延伸】結合任務二的所有信息和結論,運用初中化學所學知識,經過分析推理
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陰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
 C、OH- 
任務三 探究純堿的用途——用于生產洗滌劑
【查閱資料】Na2CO3可用于生產洗滌劑。Na2CO3溶液呈堿性,可清洗油污,溶液堿性越強,去油污效果越好。
【實驗探究】興趣小組繼續對影響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進行探究。
用不同溫度的水,配制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測定溶液pH,記錄數據如表:
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質質量分數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溫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解釋與結論】(1)實驗①、②、③對比,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要證明Na2C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化與pH變化關系,可選擇的3個實驗的編號是
____________。
【拓展與應用】下列物質可用于去油污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NaCl B.NaOH C.K2CO3 D.CaCO3
 溫度越高,碳酸鈉溶液堿
性越強 
 ①④⑦ 
 BC 
類型4 物質制備的探究
【示范題6】(2023·武漢中考)分類回收塑料制品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研究課題?;瘜W興趣小組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并用燃燒法探究塑料的組成。
Ⅰ.設計氧氣的發生裝置
(1)圖1中儀器X的名稱為____________(填“集氣瓶”或“錐形瓶”)。
 錐形瓶 
(2)圖2中鉑絲可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實驗過程中,若觀察到安全管內液面上
升,說明裝置內壓強過大,此時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移動鉑絲與溶液脫離(或打開
止水夾) 
Ⅱ.探究某塑料的組成
某塑料含有碳、氫元素,可能還含有氧和氯元素中的一種或兩種。該塑料充分燃燒除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外,還可能生成氯化氫氣體。取m g該塑料樣品與足量干燥的
氧氣充分反應,用圖3所示裝置吸收生成的氣體。實驗過程中,觀察到裝置乙溶液中產
生白色沉淀。當氣體被充分吸收后,測得裝置甲、乙、丙的質量在反應前后分別增加
m1 g、m2 g和m3 g。(無水氯化鈣可用作干燥劑,裝置氣密性良好,裝置甲、乙、丙、丁
中試劑均足量)
(3)裝置乙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說明該塑料含有氯元素,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塑料樣品中氫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用代數式表示)。
 AgNO3+HCl===AgCl↓+HNO3 
g+ g 
(5)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該塑料中碳原子與氯原子的個數比為73m3∶88m2
B.若+m2+=m,則該塑料不含氧元素
C.若將裝置乙與丙互換,也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D.若去除裝置丁,則對測定氫元素的質量無影響
 ABD 
跟蹤訓練
1.(2023·深圳中考)已知H2與菱鐵礦(主要成分為FeCO3,其他成分不參與反應)反應制成
納米鐵粉。某小組進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實驗:
查閱資料:①H2能與CuO反應生成H2O,H2O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
②CO2與無水硫酸銅不反應。
(1)某同學探究反應后氣體成分,先將反應后氣體通入無水硫酸銅,無水硫酸銅變藍,證
明氣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
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蒸氣(或H2O) 
 CO2+Ca(OH)2===CaCO3↓+H2O 
(2)對剩余氣體成分進行以下猜想:
猜想一:H2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CO和H2
濃H2SO4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中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無水CuSO4變藍,丙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猜想________正確
 一氧化碳(或CO) 
 干燥氣體,防止影響氫氣的檢驗 
 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 
 三 
(3)熱處理后的納米鐵粉能夠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如圖所示450 ℃或者550 ℃熱處
理納米鐵粉的除磷率以及pH如圖所示,分析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填“酸性”或
“堿性”)時處理效果更好。
 550 
 酸性 
2.(2023·煙臺中考)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城市的廢舊電器是一座“金屬礦山”,某廢舊電器中含有鋅、銅、鎳(Ni)三種金屬,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從中回收金屬銅和鎳,做了如下的探究。
已知:硫酸鎳(化學式NiSO4)能溶于水。
實驗一:探究鋅、銅、鎳三種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強弱
【提出猜想】興趣小組結合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Zn>Ni>Cu;
猜想二:Zn>Cu>Ni;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
 Ni>Zn>Cu 
【進行實驗】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的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解釋與結論
取三支試管,分別向其中加入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然后將大小、形狀相同的鋅、銅、鎳三種金屬片分別插入三支試管中 鋅片表面產生的氣泡較快;鎳片表面產生的氣泡較慢;銅片無明顯現象 猜想________正確。鎳與稀硫酸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一 
Ni+H2SO4
===NiSO4+H2↑
實驗二:從含有鋅、銅、鎳三種金屬的廢舊電器中回收銅和鎳
【設計方案】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物質轉化流程。
步驟①中得到的A是_____________。步驟②中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反思評價】合理開發城市“金屬礦山”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1條)。
 銅(或Cu) 
 Zn+NiSO4
===ZnSO4+Ni 
 節約金屬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合理即可) 
類型5 定量實驗、誤差分析探究
【示范題7】(2023·綏化中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HCO3、NaCl中的一種或兩種。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兩個實驗對其成分進行探究。
【定性探究】樣品成分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一:取適量樣品完全溶解在水 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HNO3 有__________產生 樣品中含有NaHCO3
步驟二:取步驟一反應后的溶液于 試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 溶液 有______________產生 樣品中含有NaCl
 氣泡 
 硝酸銀 
 白色沉淀 
【定量探究】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
【設計實驗】裝置如圖:
【進行實驗】已知:裝置B、C、D中藥品均足量。
①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加入a g樣品于錐形瓶中。
②打開K1,通一段時間N2后,稱量裝置B、C的質量分別是a1 g和a2 g,記錄數據。
③關閉K1,打開K2,向錐形瓶中緩慢注入足量稀硫酸,關閉K2。
④待錐形瓶中無氣泡產生時……關閉K1。第二次稱量裝置B、C的質量分別是a3 g和a4 g記錄數據。
【分析討論】
(1)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④中省略號處的操作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沒有步驟②中通一段時間N2的操作,會使測得NaHCO3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選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得出結論】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相關字母的式
子表示)。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C中 
 打開K1,通入一段時間氮氣 
 偏大 
×100% 
跟蹤訓練
1.(2023·懷化中考)Vc泡騰片是一種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片狀藥劑,可增強機體抵抗力,用于預防和治療壞血病等疾病。泡騰片的成分中含有崩解劑,崩解劑在崩解過程中
能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如圖1所示)。Vc泡騰片投入水中迅速崩解產生大量氣泡這一現象激起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某Vc泡騰片的發泡原理進行如下探究活動。請回答相關問題。
【查閱資料】①該Vc泡騰片的主要成分有:維生素C(化學式為C6H8O6)、檸檬酸
(H3Ci)、食鹽(NaCl)、碳酸氫鈉(NaHCO3)、淀粉[(C6H10O5)n]、山梨糖醇(C6H14O6)等。
②泡騰崩解劑包括酸源和堿源,常用的酸源有檸檬酸等,常用的堿源有碳酸氫鈉等。
③檸檬酸是一種有機酸,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
④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NaOH和CaO的混合物。
(1)該泡騰片屬于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其中維生素C由________種元素
組成。
 混合物 
 三 
【實驗探察】探究一:Vc泡騰片的發泡原理
(2)按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將稀鹽酸滴入碳酸氫鈉固體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請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有大量氣
泡產生,固體減少 
 NaHCO3+HCl===NaCl+H2O
+CO2↑ 
(3)圖3是稀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結合圖2的實驗可知稀鹽酸和NaHCO3
反應的微觀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結合資料得出該Vc泡騰片的發泡原理是檸檬酸與碳酸氫鈉發生反應。
 氫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探究二:探究Vc泡騰片中NaHCO3的含量
為探究該Vc泡騰片中NaHCO3的含量,同學們進行了如圖4所示的探究。
實驗步驟:Ⅰ、連接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Ⅱ、向B裝置中加入10.00 g泡騰片,反應前稱得D裝置及藥品的質量為200.00 g;
Ⅲ、按圖所示連接好裝置后,關閉K,向B裝置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Ⅳ、當B裝置中不再有氣泡產生時,打開K,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將B裝置中產生的
CO2氣體全部排入D裝置),待D裝置中質量不再發生變化,稱量D裝置及藥品質量為
201.32 g。(原裝置中的空氣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忽略不計)。
實驗結論:
(4)根據以上實驗可知:圖4中A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Vc泡騰
片中NaHCO3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如果沒有E裝置,測得NaHCO3的質量分數將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實驗反思】①由于Vc泡騰片投入水中會迅速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直接服用易導致腹
脹,腹痛甚至胃穿孔,所以應先用水溶解搖勻后再服用;
②服用Vc泡騰片請遵醫囑。
 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5.2% 
 偏大 
2.(2023·赤峰中考)人被蚊蟲叮咬時,蚊蟲向人的皮膚“注射”了“蟻酸”,使叮咬處紅腫痛
癢?;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蟻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對其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蟻酸的成分是什么 具有什么性質
[查閱資料]蟻酸是一種有機酸,化學名稱叫甲酸,化學式為HCOOH;蟻酸在隔絕空氣并
加熱的條件下會分解生成兩種氧化物。
[實驗探究]
(1)向盛有蟻酸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觀察到溶液變成紅色,說明蟻酸
溶液呈________(填“酸”或“堿”)性。
 酸 
(2)小亮同學根據蟻酸中含有____________元素,推測出蟻酸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之一是
H2O。
(3)小亮同學對蟻酸分解生成的另一種氧化物提出猜
想:Ⅰ.該氧化物是CO2;Ⅱ.該氧化物是CO。
他將蟻酸分解產生的氣體通過如圖實驗裝置進行驗證:
實驗過程中,裝置甲中無明顯現象,則猜想Ⅰ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
Ⅱ成立,則裝置丁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丙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 
 不成立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討論交流](4)從環保角度分析,該裝置存在的明顯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5)甲酸(HCOOH)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______,質
量比為______________。
(6)為緩解蚊蟲叮咬的痛癢,可在叮咬處涂抹下列物質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蘇打水  B.肥皂水  C.醋酸
 缺少尾氣處理裝置 
 1∶2∶2 
 6∶1∶16 
 AB 
類型6 其他類探究(含變質類)
【示范題8】(2022·賀州中考)小明同學家里承包了一塊土地,準備種植特色農產品小
紅薯。由于擔心該地土壤的酸堿性不適合種植小紅薯,特邀請學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
學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對土壤的酸堿性進行項目式探究。
活動一:測定土壤的酸堿性
【實驗方案】
(1)取少量土壤樣品,加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澄清后過濾;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濾液滴在pH試紙上,等試紙顯色后與________________對比,讀出
pH,進一步確定土壤酸堿性。
 標準比色卡 
【實驗記錄】同學們分別進行了四次實驗測定土壤濾液的酸堿度,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項目 濾液1 濾液2 濾液3 濾液4
測得的pH 5 6 6 5
【實驗結論】該土地的土壤呈________性。
 酸 
活動二:
【調查分析】經調查,該土地之前的承包者為使自己種植的農作物生長茂盛,施用了大量化肥——硫酸銨,于是推測土壤的酸堿性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銨。
【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①:取“活動一”中的濾液于試管中,滴 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有______________生成 土壤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步驟②:另取適量土壤樣品,加熟石灰混合 研磨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土壤中含有_________
離子
氯化鋇(或硝酸鋇)和稀硝酸
 白色沉淀 
 銨根 
【實驗結論】土壤中含有硫酸銨,猜想成立,寫出步驟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小紅薯最適宜種植的土壤酸堿度為6.5~7.5,人們改良土壤酸堿性的方法
如下表所示:
項目 所用物質 改良原理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Ca(OH)2] 氫氧化鈣能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反應
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 碳酸鉀能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反應
改良堿性土壤 硫酸亞鐵(FeSO4) 硫酸亞鐵能與土壤中的堿性物質反應
 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得出結論】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通過分析確定用草木灰改良該土壤。
【反思拓展】經過本次項目式探究,同學們也有了自己的收獲,但對土壤施用化肥的利
與弊產生了爭執,請你選擇你支持的一方并闡述自己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有利一方的理由是:
有助于植物的生長,增加農作物的產量或支持有弊一方的理由是:化肥的過量施用會
造成土壤酸化,環境污染等(合理即可) 
跟蹤訓練
1.(2023·荊州中考)小明從超市買來一袋干果,發現袋里有一小紙包,上面標明“鐵系食品脫氧劑,主要成分:鐵粉、活性炭、氯化鈉”。化學小組的同學們對這包脫氧劑產生了探究興趣。
【查閱資料】①這種鐵系食品脫氧劑的脫氧原理是鐵粉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反應生成鐵銹。
②活性炭和氯化鈉是輔助材料,能提升脫氧效果。
③FeCl3溶液和KSCN溶液反應可以得到血紅色溶液,常用于Fe3+的檢驗。
【提出問題】此包食品脫氧劑中鐵粉是否變質
假設一:鐵粉沒有變質 假設二:鐵粉部分變質
假設三:鐵粉全部變質
【實驗探究1】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1) 取少量固體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稀鹽 酸,用玻璃棒充分攪拌靜置,過濾,得 濾液A 產生大量氣泡 脫氧劑中含有___
燒杯中溶液呈淺棕黃色,底部有少量黑色物質 脫氧劑中含有C、Fe2O3
(2) 取少量濾液A于試管1中,向其中滴加 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呈血紅色 
KSCN
Fe
【實驗結論】假設二正確。
【實驗探究2】小明為證明此包食品脫氧劑中還有氯化鈉,再取少量濾液A于試管2中,
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繼續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證明,食品
脫氧劑中含有氯化鈉,請寫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評價】小亮認為小明的檢驗方案并不能證明氯化鈉的存在,你認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AgNO3===AgCl↓+NaNO3 
實驗(1)中加入稀鹽酸,稀鹽酸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氯化亞鐵也能夠與硝酸
銀反應生成白色的氯化銀沉淀 
2.化學老師交給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一個任務:測定實驗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體是否變質。該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猜想Ⅰ:沒變質,全部是NaOH;
猜想Ⅱ:部分變質,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猜想Ⅲ:完全變質,全部是①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BaCl2溶液在常溫下的pH=7
【設計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給問題:
 Na2CO3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步驟一:稱取上述樣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 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至過量,充分反應,靜 置 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久置固體中,一定含有Na2CO3
步驟二:用干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步 驟一中充分反應后的上層清液滴在一小 塊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讀出pH=11 久置固體中還一定含
有③_______(填化學
式)
 有白色沉
淀生成 
NaOH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說明上述猜想④________ (選填“Ⅰ”“Ⅱ”或“Ⅲ”)是正確的。
【實驗反思】氫氧化鈉固體在空氣中應⑤__________保存。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
碳酸鈉雜質,加入適量的某物質,寫出除雜的反應方程式: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小組中有同學提出: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如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即
可)。
 Ⅱ 
 密封 
 Na2CO3+Ca(OH)2===
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都可以與
酸反應(或“二者的水溶液都呈堿性”或“都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黄梅县| 精河县| 井研县| 华容县| 台东县| 绥滨县| 陆河县| 灵川县| 茂名市| 涟源市| 安达市| 元江| 双牌县| 阿拉善左旗| 桐柏县| 辉南县| 普宁市| 集安市| 建始县| 清镇市| 台南市| 柘荣县| 翁源县| 澄迈县| 平昌县| 梁河县| 甘肃省| 子长县| 阳朔县| 临高县| 遂平县| 北宁市| 宾川县| 五莲县| 从江县| 侯马市| 瓦房店市| 蒙山县| 伊宁市|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