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5 學生實驗: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第2課時學習目標1.列舉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說出阿基米德原理。2.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3.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的液體的關系。學法指導1.首先閱讀課本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注意用到的儀器和得出的結論,然后再填寫預習導學,時間大約是15分鐘。2.合作探究中是進一步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和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實驗可以在小組中進行,實驗完畢再填寫合作探究,時間大約是20分鐘。【預習導學】 閱讀課本第77、78、79頁內容,回答問題。知識點一 浮力的大小 1.體驗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將飲料瓶慢慢壓入水桶,你會感覺到浮力變 ,觀察到水位會 。 2.猜想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用到的儀器:4.實驗步驟: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掛一個鐵塊,依次把它緩緩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這一過程中:(1)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從位置3→4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通過以上實驗可以驗證浮力和 有關是正確的。 (3)把鐵塊完全放入鹽水中,可以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3、4相比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浮力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大 升高2.答:排開液體的體積、液體的密度、物體的密度、物體的形狀等。3.體積較大的鐵塊、彈簧測力計、一燒杯水、一燒杯鹽水,細線4.(1)變大 不變 不變(2)排開液體的體積(3)變小知識點二 阿基米德原理 5.根據(jù)圖甲、乙、丙、丁,將下述內容補充完整。(1)儀器:(2)步驟:①石塊在空氣中重1.5 N。②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 ③石塊受到水的浮力為 N。 ④小桶和被石塊排開水的總重 N。 ⑤小桶重 N。 ⑥小桶中的水重 N。 ⑦結論:⑧使用條件:阿基米德原理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 。 6.如圖所示的大魚和小魚的爭論中, 魚的說法是正確的,這是因為兩條魚都浸沒在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大小與 有關。如果大魚的體積約10-4 m3,當大魚潛入到水面下2 m深處時受到水的浮力是 N。 【參考答案】知識點二5.(1)石塊、彈簧測力計、小桶、溢水杯、水、細線(2)1 0.5 1 0.5 0.5 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受到的重力 氣體6.大 排開液體的體積 1【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探究活動: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是否有關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體積相同的鐵塊、鋁塊各一塊、燒杯、細線和水。實驗步驟:①用細線將鐵塊、鋁塊先后掛在彈簧測力計上,測出它們的重力分別為G1、G2;②將鐵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并浸沒在水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③將鋁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并浸沒在水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則:(1)比較鐵塊、鋁塊的重力G1、 G2的大小關系為 。 (2)利用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比較:若 ,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密度無關;若 ,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密度有關。 【參考答案】任務驅動一(1)G1>G2(2)G1-F1=G2-F2 G1-F1≠G2-F2任務驅動二 探究活動: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大小的關系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橡皮泥、燒杯、小桶等。實驗步驟:如圖甲、乙、丙是其中的三個步驟示意圖,還差一個步驟圖丁,才能完成探究任務,則丁步驟是 。設四個圖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分別是F1、F2、F3、F4。由四個圖中 兩個圖的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可以求出塑料塊受到的浮力;被排開液體的重力為 ;如果關系式 成立,就可以驗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參考答案】任務驅動二測量空小桶的重力 甲、乙 F3-F4 F1-F2=F3-F4任務驅動三 小組討論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時:(1)為什么要先測量小桶的重力 (2)如何測量F浮和G排 (3)為什么要收集溢出的水 怎樣使收集的水恰為排開的水 (4)沒有溢水杯怎么辦 (5)用什么樣的容器接水 是否可以用塑料袋代替小桶 【參考答案】任務驅動三答:(1)最后測量空桶的重力時,小桶的水不可能倒干凈。(2)用彈簧測力計先測量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然后再測量物體在水中的示數(shù),兩次示數(shù)的差就是浮力;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小桶的重力,然后再測量水和小桶的總重力,兩次示數(shù)差就是排開的水的重力。(3)比較浮力和排開水的重力的關系;放物體前將燒杯裝滿水,再用溢水杯收集排開的水。(4)可以用燒杯,把燒杯傾斜放置。(5)小桶;可以。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