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9張PPT)第八單元 常見的酸和堿第一節 常見的酸和堿知識清單·理脈絡常考化學方程式集錦(1)物質與酸的反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2HCl===ZnCl2+H2↑ Zn+H2SO4 === ZnSO4+H2↑ Fe+2HCl === FeCl2+H2↑ Fe+H2SO4 === FeSO4+H2↑ CuO+2HCl === CuCl2+H2O CuO+H2SO4 === CuSO4+H2O Fe2O3+6HCl === 2FeCl3+3H2O Fe2O3+3H2SO4 === Fe2(SO4)3+3H2O AgNO3+HCl === AgCl↓+HNO3 H2SO4+BaCl2 === BaSO4↓+2HCl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NO3)2+H2SO4 === BaSO4↓+2HNO3 2HCl+CaCO3 === CaCl2+H2O+CO2↑ Na2CO3+2HCl === 2NaCl+H2O+CO2↑(合理即可) (2)物質與堿的反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2NaOH === Na2CO3+H2O CO2+Ca(OH)2 === CaCO3↓+H2O SO2+2NaOH === Na2SO3+H2O SO2+Ca(OH)2 === CaSO3+H2O 2NaOH+CuSO4 === Cu(OH)2↓+Na2SO4 Ca(OH)2+CuSO4 === CaSO4+Cu(OH)2↓ FeCl3+3NaOH === Fe(OH)3↓+3NaCl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MgCl2 === Mg(OH)2↓+2NaCl Ca(OH)2+MgCl2 === Mg(OH)2↓+CaCl2 Ca(OH)2+Na2CO3 === CaCO3↓+2NaOH NaOH+HCl === NaCl+H2O Ca(OH)2+2HCl === CaCl2+2H2O 2NaOH+H2SO4 === Na2SO4+2H2O Ca(OH)2+H2SO4 === CaSO4+2H2O 一、常見的酸二、酸的化學性質 項目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俗名 燒堿、火堿、苛性鈉 熟石灰、消石灰色態 白色固體 白色粉末狀固體溶解性 極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熱,暴露在空氣中易吸收水分潮解,易吸收CO2而變質 微溶于水,溶解放熱,但不明顯,其水溶液俗稱石灰水腐蝕性 具有強烈腐蝕性 具有腐蝕性 OH- 項目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H2O===Ca(OH)2鑒別 通入CO2,產生沉淀的為氫氧化鈣 用途 化工原料,廣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工業;去除油污;氣體干燥劑 用于建筑;制漂白粉;改良酸性土壤;制波爾多液 硼酸四、堿的化學性質易錯辨析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但含有氫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酸。 ( )(2)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不一定是堿。 ( )(3)Ca(OH)2溶液與NaOH溶液都能與CO2反應,都可用來檢驗CO2。 ( )(4)濃鹽酸敞口放置,瓶口有白煙產生。( )(5)氫氧化鈣顯堿性,可用來治療胃酸過多,同時可用作補鈣劑。 ( )(6)硫酸與氯化鋇反應,鹽酸與硝酸銀反應都不是酸的通性。 ( )√√×××√追根溯源(教材習題變式)1.存放藥品時,某化學實驗員不小心將藥品標簽撕去了一部分(如圖),根據所學知識,你判斷該藥品一定不是 (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2.實驗室中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下列選用的物質不能將它們鑒別出來的是( )A.紫色石蕊試液 B.鎂條C.氧化銅 D.硫酸鈉溶液BD3.固體氫氧化鈉在空氣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氣而潮解,還能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①潮解過程是物理變化②變質過程是化學變化③變質過程是物理變化④潮解過程是化學變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4.下列關于硫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濃硫酸有強烈的腐蝕性B.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攪拌C.稀硫酸可用來除鐵銹D.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劑B5.某同學用實驗方法區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記作A、B)。①他取適量A、B兩種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適量Na2CO3溶液,觀察到A溶液中產生無色氣泡,則A是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另取適量A、B兩種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適量CuCl2溶液,B溶液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還用了下列試劑中的一種區別A、B兩種溶液,該試劑可以是___________。 A.鐵銹 B.石蕊溶液 C.酚酞試液 D.鐵粉 稀硫酸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析出藍色沉淀 2NaOH+CuCl2===Cu(OH)2↓+2NaCl ABCD 考點一 酸及其通性【示范題1】“泱泱齊風·陶韻淄博”。2023年火遍全國的淄博人專門制作了燒烤地圖,開通了燒烤專列。受此啟發在學了酸的化學性質后,小明同學以稀硫酸為主題展開了探究。考點突破·釋疑難(1)初步探究:小明繪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維導圖。若用 Cu(OH)2實現②,會得到________色溶液。若想實現③,得到淺綠色溶液,可選用的單質是_____________。若選用 BaCl2溶液實現⑤,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藍 鐵(或Fe) BaCl2+H2SO4===BaSO4↓+2HCl (2)拓展探究:“化學列車”的五節車廂分別乘坐了如圖所示的五種物質,其中 A是一種常見氣體單質。“→”表示相鄰車廂中物質從左至右的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①A 是_______________。 O2(或氧氣) ②寫出上述轉化關系中3號門兩側車廂中物質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旅客”能上車的條件是與門兩邊車廂中的物質都能反應。那么“旅客”稀硫酸可以從_______號門上車。 Ca(OH)2+Na2CO3===CaCO3↓+2NaOH[或Ba(OH)2+Na2CO3===BaCO3↓+2NaOH] 3 【方法點撥】1.熟記酸的通性:2.明確幾個常考易錯點:(1)酸的化學性質中有兩條“生氣”的反應:酸+活潑金屬→H2↑+鹽,酸+碳酸鹽→CO2↑+鹽+H2O。(2)稀鹽酸(稀硫酸)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硫酸亞鐵),溶液為淺綠色;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硫酸鐵),溶液為棕黃色。(3)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時電離出的酸根離子不同,其性質也存在差異(不屬于酸的通性)。例如,硫酸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而鹽酸不能。考點二 堿及其通性【示范題2】(2023·山西中考)以典型物質為核心,進行問題的設置與整合,是我們全面認識物質性質及應用的有效途徑。小明同學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對氫氧化鈉的相關問題,以結構圖的形式進行了如下梳理。聯系實際,解決問題:(1)氫氧化鈉在生活中可用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吸水后的熱量變化為__________。 (3)氫氧化鈉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檢驗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度,最簡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爐具清潔劑(合理即可) 放熱 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 使用pH試紙檢測 2NaOH+CuSO4===Cu(OH)2↓+Na2SO4 【方法點撥】1.熟記堿的通性(如圖):2.明確幾個常考易錯點:(1)可溶或微溶性堿的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而難溶于水的堿,如Cu(OH)2、Fe(OH)3等在水中難電離則不能使指示劑變色。(2)堿與鹽的反應,兩種反應物必須均易溶于水。實驗 關于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變質的探究一、氫氧化鈉變質的探究1.原因: NaOH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碳酸鈉,反應原理:2NaOH+CO2===Na2CO3+H2O。2.成分分析(1)沒有變質:___________; (2)部分變質: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部變質: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培素養 NaOH NaOH和Na2CO3 Na2CO3 試劑選擇 現象 化學方程式酸 稀鹽酸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堿 澄清 石灰水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 氯化鈣 溶液或 氯化鋇 溶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氣泡產生Na2CO3+2HCl===2NaCl+H2O+CO2↑ 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Ca(OH)2===CaCO3↓+ 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 4.除雜:若NaOH中混有Na2CO3 ,在溶液中滴入________________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過濾,反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 Na2CO3+Ca(OH)2 ===CaCO3↓+2NaOH 5.探究已變質氫氧化鈉是部分變質還是完全變質的方法實驗 目的 實驗步驟 現象 化學方程式或結論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溶解制成溶液,滴入足量的氯化鈣或氯化鋇溶液 產生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沉淀Na2CO3+CaCl2 ===CaCO3↓+2NaCl Na2CO3+BaCl2 ===BaCO3↓+2NaCl實驗 目的 實驗步驟 現象 化學方程式或結論檢驗是否存在氫氧化鈉 過濾,取濾液少許,滴入幾滴酚酞溶液 若溶液 變紅色 氫氧化鈉______________若溶液 不變色 氫氧化鈉______________ 部分變質 全部變質 二、氫氧化鈣變質的探究1.原因:Ca(OH)2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碳酸鈣,反應原理:Ca(OH)2+CO2===CaCO3↓+H2O。2.成分分析(1)沒有變質:_____________; (2)部分變質: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部變質:____________。 Ca(OH)2 Ca(OH)2和CaCO3 CaCO3 3.檢驗氫氧化鈣是否變質的方法(1)方法:加入鹽酸,若____________產生則說明氫氧化鈣已變質。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氣泡 CaCO3+2HCl===CaCl2 +H2O+CO2 ↑ 4.探究氫氧化鈣是部分變質還是全部變質的方案設計方案 步驟 現象 結論① 取少量樣品于 燒杯中,加入適 量的水,充分攪 拌溶解,過濾,取 少量的濾液于 試管中 通入二 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鈣部分變質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鈣完全變質② 滴加酚 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鈣部分變質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鈣完全變質③ 滴加碳 酸鈉溶 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鈣部分變質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鈣完全變質 有白色沉淀生成 無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變紅色 溶液不變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無白色沉淀生成 5.在氫氧化鈉變質的探究中(1)要確認是否有NaOH,為什么不能直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除Na2CO3時,不能用鹽酸,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除Na2CO3時,也不能用Ca(OH)2或Ba(OH)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除Na2CO3時,為什么要加足量的氯化鈣或氯化鋇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溶液也呈堿性,也能使酚酞溶液變紅 鹽酸與NaOH也會發生反應 Ca(OH)2、Ba(OH)2會與Na2CO3反應生成NaOH干擾原溶液中NaOH的檢驗 除盡溶液中的Na2CO3 6.注意事項(1)檢驗某物質是否變質,即檢驗是否有“新物質”;(2)檢驗某物質的變質程度,即檢驗是否還有“原物質”。【示范題】(2023·煙臺中考)欲證明“CO2與NaOH能發生化學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實驗(實驗裝置中夾持儀器、電腦均已略去)。實驗一:小亮同學按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U形管兩端液面相平,將NaOH溶液滴入試管中,待反應后恢復到室溫,U形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1)小亮同學根據U形管中液面高度變化得出結論:CO2與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認為僅憑U形管中液面高度變化,不足以得出“CO2與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的結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2NaOH===Na2CO3+H2O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可與水反應 實驗二:為獲得充足的證據,興趣小組設計了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探究,并利用壓強傳感器測定實驗過程中三頸瓶內壓強的變化。按圖2所示,打開壓強傳感器,觀察到三頸瓶內初始壓強為101 kPa,將滴有酚酞試液的適量氫氧化鈉溶液快速推入瓶內,振蕩充分反應。待壓強不再減小后,再將適量的稀鹽酸快速推入瓶內,振蕩充分反應。待壓強不再增大后,將兩個注射器活塞先后拉回原位(不進行活塞操作時,活塞不能自主移動)。瓶內壓強變化如圖3所示。(3)滴有酚酞試液的NaOH溶液呈________色。 (4)向瓶內推入適量稀鹽酸后,能證明CO2與NaOH已發生了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產生此現象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圖3中,________(填序號)段的壓強比初始壓強低,說明瓶內的水能吸收CO2。 ①CD ②DE ③MN(6)圖3中,DE段壓強遠低于MN段壓強,能夠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 有氣泡生成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 命題點 常見的酸和堿1.(2019·淄博中考)以下化學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B.生銹鐵釘放入少量的稀鹽酸中,溶液呈現黃色C.打開濃硫酸的試劑瓶塞,瓶口出現大量的白霧D.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色五四制地區5年真題B2.(2021·淄博中考)向以下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足量鹽酸,充分反應后,試管中有殘渣的是 ( )C3.(2022·煙臺中考)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鹽酸的化學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所加稀鹽酸均過量)。(1)試管A中觀察到紫色石蕊試液變________色。 (2)試管B中觀察到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黃色,是因為反應生成了________ (填化學式),一段時間后有氣泡產生,寫出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管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管D中加稀鹽酸至過量,始終沒有明顯現象。請你設計實驗方案證明試管D中的NaOH與HCl發生了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操作及其現象)。 紅 FeCl3Fe+2HCl===FeCl2+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鹽酸,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基礎達標1.(2022·聊城中考)下列圖示是幾種常見物質溶于水后發生解離的微觀示意圖,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 )梯級訓練·提素能D2.(2023·深圳中考)有關NaOH說法錯誤的是 ( )A.NaOH固體溶解時放出熱量B.NaOH包裝箱上張貼的標識是C.NaOH是所有氣體的干燥劑D.NaOH應密封保存C3.(2023·重慶中考A卷)硫酸和鹽酸是工農業生產中重要的兩種酸。下列有關選項正確的是 ( )①它們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②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可觀察到白霧,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③將兩瓶濃溶液敞口放在空氣中,溶液質量都減小④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鹽酸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B4.稀釋濃硫酸并進行硫酸性質實驗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D5.(2023·南充中考)“物質性質決定用途”是化學觀念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aOH顯堿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洗滌劑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濃硫酸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D.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霓虹燈A6.(2023·濱州中考)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打開盛濃硫酸的試劑瓶,瓶口會形成白霧B.鐵與稀硫酸反應時有氣泡產生,形成黃色溶液C.將銅片放入稀硫酸中,銅片逐漸消失,形成藍色溶液D.用稀硫酸除鐵銹時,鐵銹逐漸溶解,形成黃色溶液D7.(2023·江西中考)《天工開物》中記載:“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石灰”主要成分為氧化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石灰”與石灰石成分相同B.“石灰”含有鈣、氧元素C.“石灰”與水反應會放熱D.“石灰”可用作干燥劑A8.(2023·淄博臨淄區模擬)食醋中含有醋酸,在生活中有許多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使紫色石蕊紙花變紅B.檢驗黃金中是否含有銅C.除去菜刀上的鐵銹D.檢驗雞蛋殼中是否含有碳酸鈣B9.(2022·溫州中考)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匹配正確的是 ( )選項 結構 性質 用途A 稀鹽酸中含有氫離子 具有酸性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銀離子B 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 具有酸性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銀離子C 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鈉離子 具有堿性 吸收二氧化硫氣體D 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 具有堿性 吸收二氧化硫氣體D10.在復習課上,同學們讓初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入駐空間站,相互連接的艙中的物質可以發生反應。已知圖中X的物質類別是酸,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指示劑為無色酚酞溶液B.Y可能是氯化鋇C.Fe2O3與X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Fe2O3+6HCl===2FeCl3+3H2OD.Ba(NO3)2與X反應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小于7D11.詩句“梅子留酸軟齒牙”中的“梅子”含有較多的檸檬酸,檸檬酸具有酸的通性。小華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驗證檸檬酸的某些性質,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成實驗目的的是 ( )A.實驗①驗證檸檬酸溶液呈酸性B.實驗②驗證檸檬酸能與金屬反應C.實驗③驗證檸檬酸能與堿反應D.實驗④驗證檸檬酸能與碳酸鹽反應B12.(2023·遂寧中考)遂寧某中學舉辦“理科節”主題活動,楊陽同學表演了一個魔術——“多變的氣球”。雅菲用所學知識選擇下表4組物質設計如圖所示的模擬實驗,推測氣球變化的現象并分析原理(假設過程中,裝置氣密性良好;忽略固體和液體的體積變化),現象推測和原理分析都正確的個數有 ( )B項目 物質m 物質n 現象推測 原理分析① 稀硫酸 鋅粉 逐漸鼓起并保持 Zn+H2SO4===Zn2SO4+H2↑反應產生氣體,內壓保持不變② 水 硝酸銨固體 逐漸變癟并保持 硝酸銨溶于水,溫度降低,內壓減小并保持③ 氫氧化鈉溶液 二氧化碳 逐漸變癟并保持 2NaOH+CO2===Na2CO3+H2O反應消耗氣體,內壓減小并保持④ 水 生石灰 逐漸鼓起,再慢慢恢復 CaO+H2O===Ca(OH)2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反應結束一段時間后恢復常溫,內壓先增大后恢復A.1 B.2 C.3 D.413.(2023·眉山中考)將一塊已生銹的鐵片放入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測得生成H2的質量與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假設鐵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雜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配制200 g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需要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40 gB.剛開始加稀鹽酸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C.加入12 g稀鹽酸時,溶液中的溶質為FeCl2和FeCl3D.m=0.2C14.(2023·河北中考)小明按如圖所示進行趣味實驗,將U形管開口端放入燒杯內,觀察到溶液進入U形管并流入另一端。(1)燒杯內的溶液呈________色。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U形管開口端放入燒杯后,管內氣體壓強__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溶液在管內上升并流入另一端。 紅 2NaOH+CO2===Na2CO3+H2O 減小 15.(2022·陜西中考)如圖所示,稀硫酸能與相連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1)稀硫酸與BaCl2溶液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稀硫酸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可用作鉀肥,其化學式為_____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CuO+H2SO4===CuSO4+H2O K2CO3 16.(2022·新疆中考)歸納總結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學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了NaOH的四條化學性質如圖甲(即NaOH與四類物質能夠發生化學反應)。請回答:(1)反應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一個符合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紅同學將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用溫度傳感器對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溫度進行實時測定,得到的曲線如圖乙,根據圖像可以得出該反應是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放熱 (3)反應③可以選用的鹽是________,你選擇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反應,一氧化碳卻不能,造成此性質差異的微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復分解反應要有氣體或沉淀或水生成 它們分子構成不同 能力提升1.下列化學反應與事實相符且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鐵和稀鹽酸反應:2Fe+6HCl===2FeCl3+3H2↑B.碳酸鈉投入稀鹽酸中:Na2CO3+HCl===NaCl+CO2↑+H2OC.利用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的大量熱來做速熱飯盒:CaO+H2O===Ca(OH)2D.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H2CO3C2.(2023·連云港中考)在三頸燒瓶中用排空氣法收集CO2氣體,然后將三頸燒瓶與盛有鹽酸、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壓強傳感器密封連接(如圖1)。檢驗氣密性后,在t0時快速注入一種溶液,t2時快速注入第二種溶液,測得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A.t0時注入的溶液是鹽酸B.t1前壓強減小對應的反應示意圖如圖3所示C.t1~t2期間壓強不變且大于0可證明收集的CO2氣體不純D.t2后壓強增大的原因是NaOH溶液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3.(2022·福建中考)興趣小組用稀鹽酸清洗鐵夾表面的鐵銹(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并進行保護實驗。(1)除鐵銹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 (2)鐵夾在稀鹽酸中浸泡較長時間,有氣體產生。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清洗過的鐵夾進行“發藍”處理,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其主要成分與鐵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相同,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復分解反應 Fe+2HCl===FeCl2+H2↑ Fe3O4 (4)驗證廢液顯酸性,可選用的一種試劑或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氫氧化鈉中和廢液中的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試紙(或紫色石蕊溶液等) HCl+NaOH===NaCl+H2O 4.(2022·濟南中考節選)實驗室中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已知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的各一種,小明和小紅同學想用化學方法確定各是哪種溶液,并進行了實驗探究。(1)小明各取兩種無色溶液少許,分別加入A、B兩支試管中,用干凈的長塑料管分別向兩試管中的溶液里慢慢吹氣,觀察到A試管中有白色渾濁現象,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則可判斷A試管中加入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溶液。 (2)小紅從下列四種試劑中選取了一種試劑,進行鑒別實驗,根據明顯現象也成功鑒別了上述兩種無色溶液。則小紅所選的這種試劑是_______(填選項序號之一)。 A.酚酞試液 B.稀鹽酸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Ca(OH)2 C 5.(2023·廣州中考)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方法獲取證據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1)向少量Fe(OH)3沉淀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斷發生了反應。 (2)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可判斷發生了反應。 固體溶解或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溶液變渾濁 (3)向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兩位同學欲獲取反應發生的證據。①甲同學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氫氧化鈣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至足量,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證明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斷Ca(OH)2與HCl發生了反應。 ②乙同學將氫氧化鈣溶液與稀鹽酸混合,然后檢驗出混合液中含有Ca2+和Cl-,他據此認為Ca(OH)2與HCl發生了反應,且生成了CaCl2。你認為乙同學是否找到了反應發生的證據,請說出你的觀點并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鈣消失了 沒有找到反應發生的證據,因為氫氧化鈣溶液中有鈣離子、鹽酸中有氯離子,混合后即使不反應也會存在鈣離子和氯離子 (4)如圖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緩緩通入HCl氣體,測定該過程中溶液導電能力的變化,實驗結果如圖b(溶液體積、溫度的變化可忽略)。①分析A→B段變化,其他條件相同,導電能力:OH-_______Cl-(填“>”“<”或“=”)。 ②分析B→C段變化,溶液的導電能力除了與離子種類有關,還與________________有關。 > 離子的濃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