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5張PPT)第二節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知識清單·理脈絡【常考化學方程式集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CaCO3↓+H2O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nCO2+nH2O===(CH2O)n+nO2(合理即可) 一、二氧化碳二、一氧化碳【拓展補充】易錯辨析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氣體。( )(2)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又涉及氧循環。( )(3)為減緩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應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4)二氧化碳滅火只體現了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化學性質。( )(5)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說明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物質是二氧化碳。( )(6)檢驗一瓶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可以用燃著的火柴放在瓶口,木條熄滅,說明是二氧化碳。( )(7)因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8)可以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追根溯源(教材習題變式)1.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如圖是自然界中的部分碳循環途徑。(1)碳循環中的“碳”是指碳__________(填“單質”或“元素”)。“碳中和”“碳達峰”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⑥的反應過程中__________(填“釋放”或“吸收”)能量。 (3)①~⑥中,表示CO2消耗途徑的是________;主要過程屬于緩慢氧化的有①和__________。 (4)大氣中的CO2含量保持動態平衡。如大氣中CO2含量上升,將導致__________效應加劇。據圖分析,人類緩解這一效應的措施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種)。 元素 二氧化碳 釋放 ④ ②③ 溫室 減少煤和石油的使用,開發新能源(或植樹造林等) 2.下列是中學化學常用的儀器,請回答:(1)請寫出儀器的名稱:A為____________,D為______________。 (2)實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可從A~G中選取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組裝一套實驗裝置,實驗前,必須檢查裝置的____________。 (3)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少量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燈 長頸漏斗 BDFG(或BEFG) 氣密性 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收集滿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①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作用下會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比①和②兩個反應,可以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是二氧化碳的一些用途,體現了物理性質的有__________,體現了化學性質的有__________,既體現物理性質,又體現化學性質的有________。 ①制飲料 ②制冷劑③人工降雨或制作舞臺煙霧 ④可以做氣體肥料,進行光合作用⑤滅火 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 H2O+CO2===H2CO3 相同的反應物,如果反應條件不同,產物可能不同 ②③ ①④ ⑤ 考點一 CO和CO2的對比【示范題1】(2023·淄博高青模擬)CO2和CO是常見的碳的兩種氧化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2的分子質量比CO的分子質量大B.兩種氣體各100 g,所含CO的分子數目多C.由CO2和CO組成的混合氣體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可能是1∶2D.構成CO2分子和CO分子的原子種類相同,所以兩種氣體都具有毒性考點突破·釋疑難D【特別提醒】(1)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供給呼吸,但本身沒有毒性;(2)一氧化碳能燃燒但不能供給呼吸,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人體缺氧而死亡,因此一氧化碳有毒。考點二 碳中和等熱點材料的考查【示范題2】(2023·廣安中考)我國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CO2的相對“零排放”。下列做法與此相違背的是( )A.隨手關燈B.嚴禁亂砍濫伐森林C.“低碳”出行D.露天焚燒垃圾D實驗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1.實驗用品:錐形瓶、分液漏斗、雙孔橡膠塞、玻璃導管、膠皮管、集氣瓶;石灰石(或大理石)、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注意:(1)不能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因為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制得的氣體不純,生成的CO2中混有氯化氫氣體。(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因為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阻礙反應的進行。(3)不能用碳酸鈉(或碳酸鉀)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因為碳酸鈉(或碳酸鉀)是粉末狀固體,與稀鹽酸接觸面積大,反應劇烈不利于控制反應速率及氣體的收集。實驗探究·培素養2.反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發生裝置的選擇:(1)選擇依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2)發生裝置:A裝置便于添加液體藥品并能控制反應速率,還有利于節約藥品;B裝置便于添加藥品且產生的氣體量大,但無法控制反應速率;C裝置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注意:組裝儀器時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__________,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________________逸出。 CaCO3+2HCl===CaCl2+H2O+CO2↑ 以下 長頸漏斗口 4.收集裝置的選擇:由于二氧化碳能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氣________,所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收集裝置如圖D、E所示。 5.檢驗和驗滿:(1)檢驗:把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注意:不能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收集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因為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CO2,還有可能是N2。(2)驗滿: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__________,不能伸入集氣瓶等__________,如果木條熄滅,證明氣體已收集滿。 溶于水 大 向上排空氣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瓶口 內部 6.制取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若要得到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需除去二氧化碳氣體制取過程中所帶出的HCl氣體和水蒸氣,除去HCl氣體應用_______裝置,除去水蒸氣應用_______裝置(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正確的儀器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 D B A→D→B→C 【示范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時需要的一些裝置。(1)清洗儀器①時,將____________(填寫儀器名稱)輕輕轉動或上下移動進行刷洗。 試管刷 (2)甲組同學以石灰石和濃鹽酸為原料,在實驗室中制備并收集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并且要求能夠獲得平穩的氣流。按照要求請從A~H中選擇實驗裝置、連接儀器,并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左到右填寫儀器導管口字母)。 (3)乙組同學向J裝置中緩慢通入生成的二氧化碳,觀察到乙處的火柴先熄滅,由此推知CO2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 (4)丙組同學若選用圖I裝置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g e f n(或d) 密度比空氣大(合理即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c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已收集滿 拓展訓練1.除雜和檢驗。若用裝置A和裝置B檢驗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中是否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寫出氣體通過裝置的接口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c”“d”表示),無水硫酸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b、a或d、c、b、a 檢驗二氧化碳中有水 無水硫酸銅變藍色 2.發生裝置的改進(1)裝置A作為二氧化碳發生裝置,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裝置作為二氧化碳發生裝置,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控制反應速率,并節約藥品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3)若選擇B作為二氧化碳發生裝置,銅絲網能否用鐵絲網代替________(填“能”或“否”),用化學方程式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裝置是利用棒棒冰的塑料袋作為發生裝置,若選擇C作為二氧化碳發生裝置,如何使反應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裝置除了和B、D裝置有共同的優點外,還有什么優點______________。 (5)若選擇D作為二氧化碳發生裝置,燒杯裝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 否 Fe+2HCl===FeCl2+H2↑ 可以用手捏住棒棒冰塑料管,使稀鹽酸和石灰石接觸 簡易,環保 稀鹽酸 命題點一 碳氧循環1.(2021·泰安中考改編)“碳達峰、碳中和”是頻繁岀現的熱詞。關于碳循環和氧循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發生了化學變化B.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的相對穩定C.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又涉及氧循環D.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五四制地區5年真題D2.(2020·泰安中考節選)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和“氧循環”為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障,循環過程中CO2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圖是這種作用的具體體現之一。(1)C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C6H12O6 CO2+H2O===H2CO3 (3)煤的燃燒會產生大量CO2;通過煤的綜合利用可獲得多種產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廣泛應用于煉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煤加工成焦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B.人類只能通過燃料的燃燒獲取能量C.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氣的主要物質D.煤是復雜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氫元素外,還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D 命題點二 碳中和1.(2021·淄博中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重點任務之一,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如圖形象解讀了“碳達峰”和“碳中和”。下列措施不符合上述發展理念的是( )A.優先選乘公共交通B.隨手關閉電源C.盡量用一次性餐具D.使用節能燈泡C2.(2023·威海中考)“碳中和”,我們一直在行動。我國宣布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封存”與“碳轉化”是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選擇。(1)“碳封存”2023年6月1日,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項目成功投入使用,填補了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的空白。該技術是將油井開采產生的油氣混合物注入高碳分離器,再將分離出的二氧化碳通入壓縮機加壓和干燥,使其變成介于氣態和液態之間的超臨界狀態。超臨界狀態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態二氧化碳;黏度小,流動快,接近氣態二氧化碳。①從微觀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易被壓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了防止對輸送管道內部造成腐蝕,輸送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管道材料采用不銹鋼或低鉻鋼等,同時對二氧化碳進行干燥處理。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鉻鋼屬于________(填字母)。 A.純凈物 B.混合物C.復合材料 D.金屬材料 氣態二氧化碳分子間隔很大 CO2+H2O===H2CO3 BD ③下列對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超臨界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組成不同B.超臨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燒C.同等條件下,超臨界二氧化碳的輸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D.超臨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條件下,條件改變,狀態改變 CD (2)“碳轉化”利用二氧化碳資源開發化工原料,合成化工產品,有著廣闊的前景。①二氧化碳與氨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時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③從物質類別角度分析,①和②兩個反應實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轉化。 (3)碳中和,人人參與,低碳生活從我做起,你的低碳行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從無機物到有機物 植樹造林(合理即可) 命題點三 碳的氧化物的性質及二氧化碳的制取1.(2021·泰安中考)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裝置①和④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氧氣B.裝置②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C.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D.裝置②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藥品A2.(2022·淄博中考)實驗室現有:過氧化氫溶液、稀鹽酸、濃硫酸、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錳、石灰石等藥品及部分實驗裝置,請回答以下問題。(1)圖中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字母),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裝置C收集一瓶氧氣,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時,證明氧氣收集已滿。 試管 B 木條復燃 (3)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所選裝置正確連接的順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FC CaCO3+ 2HCl===CaCl2+H2O+ CO2↑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3.(2019·泰安中考)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裝置。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B圖中儀器Ⅰ的名稱: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裝置字母序號); (3)實驗室利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可選用B發生裝置,裝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錐形瓶 A 可控制反應速率,節約藥品 (4)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氣,儀器接口的連接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導管接口的字母序號); (5)實驗室制取CO2一般有六個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按要求裝配好儀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儀器Ⅰ中放入小塊的大理石;⑤用燃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驗滿;⑥收集氣體。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數字序號)。 b→g→f→e ②①④③⑥⑤ 4.(2022·泰安中考)制取氣體是初中化學實驗的重要內容,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①為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利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可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氣,所選擇裝置的連接順序為B→_______→_______。 分液漏斗 B F E (4)某氣體只能用C裝置收集,則該氣體可能具有的性質為________。 a.能與水反應b.能與空氣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反應c.密度與空氣接近(5)某興趣小組的同學連接B、G、H裝置進行實驗。若實驗時G裝置中蠟燭燃燒更劇烈,H裝置中溶液變渾濁,則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5.(2021·淄博中考)化學實驗是培養化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實驗室制取氣體是初中化學重要的實驗基本技能之一。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請回答:(1)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寫字母),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收集一瓶氧氣,進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填寫字母)。 A D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填寫序號)。 ①將帶火星木條伸入集氣瓶中②將少量石灰水倒入集氣瓶中③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④將pH試紙放置在集氣瓶口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 上述實驗結束一段時間后,同學們發現回收的大理石表面有一層白色固體物質,大家紛紛猜想它的成分。以下是同學們的實驗過程,請你參與探究。可供選擇的試劑:回收的大理石、石蕊試液、酚酞試液、硝酸銀溶液、稀硝酸、碳酸鈉溶液、蒸餾水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1.將回收的大理石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洗滌,過濾 白色固體物質溶解,得到澄清濾液 白色固體物質溶于水2.取2 mL濾液于試管中,滴加_____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濾液中有Ca2+3.取2 mL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濾液中有_________________ 結論:回收的大理石表面白色固體物質是沒有洗滌的氯化鈣 碳酸鈉 氯離子(或Cl-) 基礎達標1.(2023·淄博淄川區一模)自然界碳循環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植樹造林有利于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氣體肥料C.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續偏高,會導致海洋酸化D.同一年度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夏季會明顯高于冬季梯級訓練·提素能D2.(2023·郴州中考)關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氧化碳有還原性,沒有毒性B.二氧化碳是一種污染性氣體C.含碳酸根或碳酸氫根離子的鹽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沒有吸附性C3.(2023·宜賓中考)如圖,杠桿已調至平衡,向集氣瓶內緩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稍后再倒入濃NaOH溶液(液面不接觸乒乓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入CO2氣體后,左端乒乓球下降B.整個過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終沒有變化C.倒入濃NaOH溶液后,杠桿逐漸恢復原狀D.其他條件不變,將CO2換成H2會產生同樣現象C4. (2023·濟寧中考)某同學按圖示裝置進行試驗(所需的夾持儀器已省略),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制備氣體 試劑a 試劑bA CO2 稀鹽酸 碳酸鈉B O2 雙氧水 二氧化錳C H2 稀硫酸 鋅粒D O2 稀硫酸 高錳酸鉀C5.(2023·衡陽中考)有關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碳的單質都是黑色B.植物光合作用可將CO2轉變為O2C.CO和CO2元素組成相同,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單質,它們的相互轉化是物理變化B6.(2023·天津中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1)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①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___。 ②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用的裝置為______________(填字母)。若用過氧化氫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用的裝置為________(填字母),將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觀察到溶液由紫色變成________色。 鐵架臺 BD(或BE) AD 紅 (2)下列選項中,由實驗及現象推出相應結論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選項 A B C實驗現象 有氣泡冒出,觸摸試管外壁,感覺放熱 旋緊瓶塞,振蕩,軟塑料瓶變癟 甲瓶中出現白色渾濁,乙瓶中無明顯現象結論 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隨著能量變化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AC 7.(2023·淄博張店區二模)裝置的選擇與檢查是實驗成功的前提。(1)如圖1是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興趣小組同學檢查裝置氣密性,首先關閉止水夾,往長頸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若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在長頸漏斗下端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 (2)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圖2所示實驗,探究CO2的相關性質。為避免鹽酸揮發出的HCl對實驗造成干擾,選用稀硫酸與碳酸鈉反應制取CO2。①寫出裝置A中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___。 ②實驗中裝置B內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錐形瓶 吸收氣體中的水分 ③對比裝置C與D中的實驗現象,觀察到干花不變色,濕花變紅色,可得出的結論(用化學方程式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持續通入CO2,觀察到裝置E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依據裝置F中觀察到點燃的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可得出CO2的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H2O===H2CO3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8.化學實驗是培養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實驗室制取氣體是初中化學重要的實驗基本技能之一。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請回答:(1)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為便于控制反應速率,則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寫字母序號),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裝置E收集氧氣,氣體應從_______(填“m”或“n”)端進入;若用裝置F收集氧氣時,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表明氣體已經收集滿了。 C m 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并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其性質(通CO2前石蕊紙花為紫色)。小明選擇用裝置D為發生裝置,檢驗裝置氣密性的第一步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H中發生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或“不可”)將大理石換為純堿。 關閉活塞 干石蕊紙花不變色,濕石蕊紙花由紫色變紅色 CO2+H2O===H2CO3 不可 9.(2023·達州中考)氣體的制取和性質是初中化學核心知識之一,結合以下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字母編號)。 試管 CaCO3+2HCl===CaCl2+H2O+CO2↑ B (3)檢驗二氧化碳可選用________(填數字編號)。 ①氫氧化鈉溶液 ②氯化鈣溶液③氫氧化鈣溶液 ④蒸餾水(4)實驗室若要收集一瓶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B→_______→_______→F,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E D 將燃著的木條放到c端管口,若木條熄滅,則已集滿 (5)同學們在體育考試中,做引體向上時,將“鎂粉”抹在手掌上以增大摩擦力。“鎂粉”到底是什么物質呢 與老師交流后,了解到“鎂粉”[化學式可表示為Mgx(OH)yCO3]是一種受熱易分解的白色固體,分解產物全部是氧化物。為了確定“鎂粉”的化學式,同學們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定量探究:①依次連接裝置A→D→C,并檢查其氣密性。②在A裝置中加入14.2 g“鎂粉”,加熱,充分反應后測得D裝置增重1.8 g,C裝置增重4.4 g(產生的氣體完全被吸收,不考慮空氣對測定結果的影響)。同學們通過分析計算,最終確定“鎂粉”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Mg2(OH)2CO3 B2.(2022·衡陽中考)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中的國家速滑館又稱“冰絲帶”,它的建設應用了智慧建造技術,減少使用鋼材2 800噸,采用當前冬季運動場館最環保的制冰技術——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該技術是通過壓力變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實現制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鋼屬于鐵合金B.利用干冰人工降雨與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它們的原理相似C.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利用了其化學性質D.應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符合“綠色奧運”理念C3.(2023·宜賓中考)元素化合價和物質類別是研究物質的兩個重要維度。如圖為碳元素的部分“價類二維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為“混合物”B.X點對應的物質只有一種C.Y點對應的物質為CO2D.CO可與Ca(OH)2反應生成CaCO3C4.(2022·泰安中考)如圖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簡圖(X為H2CO3,Y為C6H12O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一中X溶液顯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圖二轉化1實現了無機化合物到有機化合物的轉化C.圖一、圖二對比說明,反應物相同,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的相對穩定A5.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制取CO2發生裝置中,連接上壓強傳感器如圖一。測得實驗過程中試管內氣體壓強變化情況如圖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b段試管中液面逐漸上升B.bc段石灰石與鹽酸脫離接觸C.c點的對應操作是打開彈簧夾D.cd段二氧化碳氣體輸出A6.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儀器和裝置,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實驗室可以用加熱固體無水醋酸鈉和固體堿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況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制取較為純凈的甲烷選擇的發生、收集裝置是________(填字母)。 BF (2)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便于控制反應速率,組合發生裝置應選擇________。將氣體通入H裝置(從m口進入),還可以進行許多實驗。下列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收集二氧化碳;②H中盛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③H中盛滿水,n口連接量筒,測二氧化碳的體積;④H中盛氫氧化鈉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氣體。 CaCO3+2HCl===CaCl2+H2O+CO2↑ AC ③④ (3)把過氧化氫溶液加入盛有少量氧化鐵的錐形瓶中,產生大量氣泡,經驗證氧化鐵在反應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變,說明氧化鐵也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圖甲、乙所示實驗中,可觀察到甲中白磷燃燒,乙中紅磷不燃燒,由此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質量和化學性質 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