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3課時 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及應用本課要點 思維導圖(點擊展示)一、物質分類(酸堿鹽的分類)基礎·主干落實二、酸堿鹽的化學性質1.酸的通性(都含有_______) ①紫色石蕊遇酸_________,酚酞遇酸___________。 ②鋅與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氧化鐵與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氫氧化鈉與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碳酸鈉與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變紅 不變色 Zn+H2SO4===ZnSO4+H2↑ Fe2O3+6HCl===2FeCl3+3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2.堿的通性(都含有_________) ①紫色石蕊遇堿_________,酚酞遇堿_________。 ②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氫氧化鈣與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氫氧化鈉與硫酸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 變藍 變紅 2NaOH+CO2===Na2CO3+H2O 2HCl+Ca(OH)2===CaCl2+2H2O 2NaOH+CuSO4===Na2SO4+Cu(OH)2↓ 3.鹽的性質①Fe與Cu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氫氧化鈣與碳酸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aCO3和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BaCl2與硫酸鈉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FeSO4+Cu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SO4+BaCl2===BaSO4↓+2NaCl 【漫畫導學】 “過五關斬六將”,看你能沖到哪一關 (寫對化學方程式即可過關)提示:Zn+H2SO4===ZnSO4+H2↑Na2CO3+H2SO4===Na2SO4+H2O+CO2↑H2SO4+2NaOH===Na2SO4+2H2O三、酸堿鹽之間的轉化【探究主題】對氫氧化鈉變質的探究氫氧化鈉與稀硫酸的反應本應無明顯現象,小明向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卻意外看到大量氣泡產生,對此進行如下探究。重點·探究實踐【基礎探究】任務一: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1.由此可見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中產生了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反應無明顯現象,故不易察覺。 2.小海同學提議可以用無色酚酞溶液驗證氫氧化鈉是否變質,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實際上是檢驗溶液中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的存在。 實驗方案:(1)加酸。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證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 (2)加堿或鹽。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NaOH已經變質。 Na2CO3 2NaOH+CO2===Na2CO3+H2O 不同意 碳酸鈉溶液跟氫氧化鈉溶液一樣顯堿性 稀鹽酸(合理即可) 有氣泡產生 Ba(OH)2溶液(合理即可) BaCl2溶液(合理即可) 【深度探究】任務二:探究已變質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1.變質后成分:全部變質后的成分為Na2CO3;部分變質后的成分為Na2CO3、NaOH。2.探究的實質:檢驗溶液中是否存在_________。 3.實驗證明變質的氫氧化鈉中一定存在Na2CO3,還有可能存在 ___________ 。只有選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素養遷移】若將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復原應選擇適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OH- NaOH 氯化鈣(或者氯化鋇溶液,氯化鈣、氯化鋇溶液顯中性) 充分反應過濾后才可以用酚酞證明原溶液是否完全變質 Ca(OH)2或Ba(OH)2 【特別提醒】 變質的情況有三種①沒有變質(變質后的物質不存在),檢驗時只需證明不存在變質后的物質。②部分變質(變質前與變質后的物質都存在),檢驗時需分別證明變質前和變質后的物質都存在,但一定要注意二者在檢驗時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擾以及加入的物質對成分檢驗的干擾。③全部變質(變質前的物質不存在,只存在變質后的物質),檢驗時只需證明不存在變質前的物質。【A層 基礎練】【知識點1】物質分類1.(2023·株洲中考)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飛船太空艙里,常用鐵酸鎳[Ni(FeO2)2]作催化劑將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轉化為氧氣。Ni(FeO2)2屬于 (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素養·分層評價D2.運用分類法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如圖純凈物的分類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空白方框內應填___________。 (2)用氫氧化鈣、金剛石、汞、三氧化硫、小蘇打的化學式填空:①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②屬于金屬單質的是________。 ③屬于非金屬單質的是_______。 ④屬于鹽的是_____________。 ⑤屬于堿的是_____________。 化合物 SO3 Hg C NaHCO3 Ca(OH)2 【知識點2】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及應用3.如圖為四種物質間的反應關系,兩圓相交部分(A、B、C、D)表示主要反應現象,其中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溶液變藍B.溶液變紅C.產生白色沉淀D.有氣泡產生A4.小華在學習了酸、堿、鹽之間的轉化規律后,發現很多酸、堿、鹽之間的反應都能生成鹽,于是繪制了可以通過一步反應制取ZnSO4的思維導圖,其中所選用的物質錯誤的是 ( )A.①—Zn(OH)2 B.②—ZnCl2C.③—H2SO4 D.④—ZnB5. 【化學與生活】(2023·唐山期末)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廣泛應用,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燒堿既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可以作食品干燥劑B.小蘇打既可以治療胃酸過多,又可以作面點發酵劑C.高溫煅燒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D.用石灰乳與硫酸銅溶液混合配制農藥波爾多液A6.學習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將NaOH濃溶液加入錐形瓶A中,關閉活塞,打開彈簧夾,觀察到A中產生白色沉淀,燒杯B中液面降低。(1)寫出CO2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2)若X是一種堿,其化學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寫一種)。 (3)學習小組同學用的X是CaCl2,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又分別做了以下三組實驗:①取少量A中溶液測其pH,pH>7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無明顯現象,再測其pH,pH>7③取少量A中溶液,測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查閱資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以上三組實驗事實中,能說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Ca(OH)2[或Ba(OH)2] ②③ 【易錯點】對酸、堿、鹽的性質及其互相反應的認知不清7.(多選)下列有關酸、堿、鹽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 A.酸、堿、鹽之間都能發生復分解反應B.中和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但復分解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C.能使無色酚酞變紅的一定是堿溶液D.鹽溶液呈中性pH=7E.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易錯點撥】 發生復分解反應時,生成物中必須有水或氣體或沉淀生成,并且鹽與鹽、鹽與堿發生復分解反應時,要求反應物都溶于水;碳酸鈉屬于鹽,其水溶液呈堿性。 A、C、D 【B層 能力練】8. 【化學與生活】某公司生產的融雪劑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種或兩種物質組成。小潔同學將該融雪劑加水溶解,得到無色溶液,向該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該融雪劑的組成可能是 ( )A.CuSO4 NaCl B.Na2CO3 NaClC.CaCl2 NaCl D.CuSO4 CaCl2C9.(2022·畢節中考)已知CaCl2溶液顯中性。向CaCl2與鹽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邊加邊攪拌,用pH計測得混合溶液pH的變化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中Cl-個數保持不變B.A→B對應反應為中和反應C.B→C對應反應無明顯現象D.C→D表明Na2CO3屬于堿A10.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不能實現的是( )A.C→CO2→COB.Mg→MgO→MgSO4C.KCl→KNO3→K2SO4D.NaOH→Na2CO3→NaClC11.(2023·新疆中考改編)鹽酸和碳酸鈉是重要的化工產品,也是實驗室中重要的化學試劑。(1)碳酸鈉俗稱純堿或_________,屬于________(填“酸”“堿”或“鹽”),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2)在鹽酸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鈉固體充分反應。①此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圖表示該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用pH試紙測定反應后溶液的酸堿度,pH______7(填“>”“=”或“<”)。反應后的圖中R代表的離子是________。 蘇打 鹽 固體粉末逐漸溶解,溶液中有氣泡產生 < Na+ (3)下列物質中能與鹽酸發生反應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Pb B.NaHCO3C.KOH D.NaNO3E.Al2O3 ABCE 12.構建知識網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如圖是鹽酸與不同類別物質之間反應的知識網絡。(1)寫出金屬鋅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鹽酸除鐵銹(主要成分為Fe2O3)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2HCl===ZnCl2+H2↑ Fe2O3+6HCl===2FeCl3+3H2O (3)小林覺得你很聰明,是他的良師益友,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后,他邀請你與他一起討論:食醋也是一種酸,和鹽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請列舉兩點食醋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思:鹽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它們的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填離子符號)。 (5)寫出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氫氧化鋁可用于醫療上,服用它可以治療胃酸過多,請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合理即可) H+ CuO+H2SO4===CuSO4+H2O Al(OH)3+3HCl===AlCl3+3H2O 13.(2023·陜西中考)學習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并展開了拓展學習與探究。【學習交流】(1)上述實驗A中無明顯現象,B中溶液顏色呈_______色。 (2)寫出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 Ca(OH)2+2HCl===CaCl2+2H2O 【提出問題】反應后A中溶液的溶質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HCl猜想三:CaCl2、Ca(OH)2【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討論交流】在討論方案時,某些同學認為可以直接將B中滴了無色酚酞的碳酸鈉溶液倒入A中,根據實驗現象來驗證猜想,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學的觀點如表。你認為上述_______同學依據預測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不合理的。 同學 預測實驗現象 結論甲 產生白色沉淀,溶液為無色 猜想一成立乙 產生無色氣泡,溶液為無色 猜想二成立丙 產生白色沉淀,溶液為紅色 猜想三成立 丙 【實驗驗證】丁同學將B中溶液倒入A中進行實驗,觀察到有無色氣泡和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為紅色,與甲、乙、丙三位同學預測的實驗現象有所不同。實驗中產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丁同學的實驗現象能證明猜想_______成立。 【反思拓展】大家認為還可以選擇其他方案來驗證猜想。你認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號)。①測A中溶液的pH②向A中溶液中通入CO2氣體③向A中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CaCO3 二 ① 【C層 拓展練】14.(2022·岳陽中考)小明在做課后習題時,看到了化學方程式:BaCl2+H2SO4===BaSO4↓+2HCl,聯想到醫院在用X射線檢查腸胃病時讓患者服用的“鋇餐”,其主要成分是BaSO4。【查閱資料】BaSO4不會被人體吸收,對身體無害,但Ba2+是重金屬離子,對身體危害較大。【提出問題】與BaSO4一樣,BaCO3也不溶于水,有同學提出BaCO3是否也可用作“鋇餐” 【實驗探究】模擬胃液環境設計以下方案:【反思交流】從BaSO4性質角度分析,BaSO4不被人體吸收可作“鋇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實驗結論取少量BaCO3粉末 于試管中,向其中 滴加適量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產生該現象的化學方程 式為(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BaCO3不可用作“鋇餐” 稀鹽酸 有氣泡產生 BaCO3+2HCl===BaCl2+H2O+CO2↑BaSO4不溶于水,不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