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備戰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知識清單專題03七年級下冊高頻考點題型第一單元《青春時光》【思維導圖】(二)《青春時光》必背核心句---高頻選擇題1.青春期身體變化(生理變化)的主要表現:①身體外形的變化。②內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機能的成熟。2.青春期身體發育情況各不相同的原因是:遺傳、營養、鍛煉3.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現:①反抗與依賴;②閉鎖與開放;③勇敢與怯懦4.男生與女生的性別差異有:①生理差異。②性格特征、③興趣愛好、④思維方式5.人們對性別的認識通常會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這是錯誤的,我們不能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6.對異性的情感,這是青春成長中的正常現象,我們應慎重對待,理智處理。7.與異性交往是正常的。我們應以平常心態對待,做到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8.古詩詞或名言對應的教材知識:①人是能思想的葦草 ———要學會獨立思考②學貴有疑——要有批判的精神③成就和幸福離不開勞動和創造 ——要培養創造精神;④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說明生命是不可逆的,我們要珍惜青春⑤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獦淞⒆孕?br/>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培養自強。⑦聞過即改,知恥后勇-----應做到行己有恥⑧見賢思齊---止于至善(三)《青春時光》重點問題---高頻考點:第一課青春的邀約核心問題1.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帶給我們什么積極影響?(了解)①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帶給我們旺盛的生命力,使我們的身體充滿能量。②我們擁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維,對成長充滿強烈渴望,感覺生活擁有無限可能。2.如何正確認識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①青春期矛盾心理是正常的,既帶來煩惱,也提供成長契機。②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3.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心理矛盾?①多參加集體活動。②向他人求助。③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④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4.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有什么變化?【青春期我們成長除了身體,還有哪些方面發生變化?】①學會獨立思考。②培養批判精神。③開發創造潛能。5.獨立思考的表現(要求)是什么?(如何認識獨立思考?)▲①獨立思考并不一味追求獨特,不人云亦云,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②能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6.思維的批判性表現在哪些方面?▲①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②敢于表達不同觀點,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③敢于向權威挑戰。7.為什么要培養批判精神?(意義、作用)▲①批判性思維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②有助于激發我們新的學習動機,促進我們解決問題、改進現狀。8.我們怎樣培養批判精神?①要有質疑的勇氣,有表達自己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②批判時要考慮他人感受,掌握批判的技巧,對事不對人,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設性。9.為什么要開發創造潛力?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離不開勞動和創造。10.創造與實踐的關系是什么?為什么創造離不開實踐?①創造離不開實踐,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離不開勞動和創造。②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激發我們創造的熱情。11.我們怎樣開發創造潛能?▲①在遵守法律和道德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規,追求創新。②關注他人與社會,注重創造的意義與價值。③努力學習,樹立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結合自身)第二課青春的心弦12.怎樣正確對待異性的不同性別優勢①正確認識自己與對方的優勢,互相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優秀。②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13.為什么要與異性交往?▲①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②有助于學習對方優秀品質,實現優勢互補,完善自己。③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我們的考驗。。14.怎樣與異性正常交往?(男女生交往的基本原則)▲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15.怎樣正確看待和處理青春期與異性的情感?①這是青春成長中的正常現象。②這是對異性的欣賞、對美好的向往,并不是真正的愛情。③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第三課青春的證明16.青春的探索為什么需要自信?▲①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信心和希望。②自信激發潛能與活力,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17.如何認識自強?▲①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強的重要內容。(什么是自強)②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為什么要自強)③我們應培養自強品質,磨礪堅強意志,培養進取精神,能持久的堅持。(怎樣培養自強?)18.青春期我們為什么要自強?(自強的意義、作用是什么)①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個人角度)②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國家角度)19.怎樣做到“行己有恥”?▲①要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②樹立底線意識,堅決不做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③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20.怎樣做到“止于至善”?▲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學習的榜樣。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21.為什么要向榜樣學習?(榜樣的力量、作用是什么?) ▲①榜樣是一面鏡子,一面旗幟。②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激發我們思考人生,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③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國家會變得更加美好。第二單元《做情緒情感的主人》【思維導圖】(二)《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必背核心句---高頻選擇題1.基本情緒:喜、怒、哀、懼。2.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3.美好情感的獲得方式:①閱讀;②與人交往;③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4.情緒與情感的區別:①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變化;②情感則是不斷強化、逐漸積累的,相對穩定。5.青春期的情緒特點:①反應強烈。②波動與固執。③細膩性。④閉鎖性。⑤表現性。6.喜怒哀樂,人之常情—-情緒;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7.①改變認知評價:改變角度思考問題;②轉移注意:寫日記、看書、旅游;③合理宣泄:哭、找朋友傾訴、激烈運動;④放松訓練法:靜坐、深呼吸;人與人的情緒會相互感染。(三)《做情緒情感的主人》重點問題---高頻考點:第四課情緒核心問題1.影響情緒的因素有哪些?(1)個人因素:①生理周期。②對某事的預期等。(2)社會環境:③周圍輿論氛圍。④自然環境、⑤周圍情況。2.情緒的作用(影響)有哪些?▲(1)情緒影響我們的觀念和行動;(2)可能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向上。(積極影響)(3)情緒可能讓我們因挫敗而止步不前,影響學習、生活、身心健康,甚至做出不恰當的行為。(消極影響)3.為什么要學會合理表達情緒?▲①人與人的情緒會相互感染。②情緒的表達不僅關乎自己身心健康,而且關乎人際交往。4.怎樣學會合理表達情緒?①了解自己的情緒,接受它們,并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②在合適的場合表達情緒。5.為什么要學會調節情緒?為什么要防治情緒中暑?▲①調節情緒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成為情緒的主人。②保持積極的心態,享受喜悅和快樂,能讓我們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③持續的負面情緒,可能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6.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哪些?(怎樣合理調節情緒?)▲①改變認知評價。②轉移注意。③合理宣泄。④放松訓練等。第五課品出情感的韻味7.情感的種類主要有哪些?①基礎性情感:如安全感。②高級情感:如道德感。③正面的體驗:愛的情感。④負面的體驗:如恐懼感。⑤兩方混雜的體驗:如敬畏感。8.情感具有什么作用?▲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③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求知。④情感的不斷積累、發展體現生命的成長。9.美好情感有什么作用?①美好情感讓我們身心愉悅。②促進我們的精神發展。10.獲得美好情感的方式?▲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獲得美好的情感;11.為什么負面情感體驗對于我們成長也有意義。▲①體驗負面感受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讓生命變得更加飽滿,對我們成長也有意義。②學會承受負面感受,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成長。③我們應正確對待負面情感。12.怎樣傳遞情感正能量?▲①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影響環境。②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傳遞美好情感,傳遞正能量。③在生活中不斷創造美好的情感體驗。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思維導圖】(二)《在集體中成長》必背核心句---高頻選擇題1.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2.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的合力。3.個人在集體中可以涵養品格,可以發展個性。4.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5.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6.我們同時屬于多個集體,在不同的集體中,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7.共建美好集體需要在共建中盡責,在擔當中成長。8.集體的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為集體出力,需要每個人從實際情況出發,各盡其能,發揮所長。9.集體中一些志趣相投、個性相似,或生活背景類似的同學,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小群體。(三)《在集體中成長》重點問題---高頻考點第六課 “我”和“我們” 核心問題:1.集體溫暖的體現是什么?①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集體生活的情感需要。②集體能讓我們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2.集體的力量來源于什么?▲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3.為什么個人離不開集體?個人力量與集體力量的關系?①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會變得強大;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優勢互補,產生強大合力;③借助集體的合力,可以完成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情。4.集體力量的作用?▲①借助集體的合力,得以完成許多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情。②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或改變一個人。③集體有助于我們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④集體有助于我們學習他人的經驗,擴大視野,健康成長。5.集體生活對個人成長的意義?為什么個人成長離不開集體?▲①集體生活有利于我們涵養品格,培養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培養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②集體生活有利于我們發展個性,不斷豐富和完善個性;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6.怎樣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①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②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堅持集體主義,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反對極端個人主義。7.如何處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沖突?①個人意愿服從集體共同要求。②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③反思個人意愿合理性和實現可能性。④找到解決沖突的平衡點。8.怎樣讓集體的和聲更美?①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②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③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④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冷靜處理、慎重選擇,識大體,顧大局。9.如何正確對待小團體主義?①明辨是非,堅持正確行為。②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第八課美好集體有我在10.美好集體有哪些特點?▲①是民主公正的;②是充滿關懷與友愛的;③是善于合作的;④是充滿活力的。11.美好集體的作用?①美好集體是我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園,引領我們成長。②在美好的集體中,能獲得豐富的精神養料,感受集體的關愛。③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12.為什么我們要主動參加集體建設?▲①集體的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②需要每個人各盡所能,發揮所長;維護集體榮譽,勇于承擔責任。③這有利于共創良好的集體氛圍,共建美好集體。13.怎樣共建美好集體?(怎樣才能做到與集體共成長?)▲①在共建中盡責:共同確定愿景和目標,共同商定集體的規則與制度內容,共同創造良好的集體氛圍。②在擔當中成長:各盡其能,發揮所長,悉心呵護集體榮譽,勇于擔責。第四單元《走近法治天地》【思維導圖】(二)《走近法治天地》必背核心句---高頻選擇題1.法律不僅服務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未來的生活。2.國家創制法律的方式:由國家制定或國家認可的3.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4.高官落馬被判刑體現法律的特征:①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5.社會規則包括:道德、紀律、法律。6.法律的作用:規范作用、保護作用。7.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8.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9..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10.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11.人們的行為底線是不違法。(三)《走近法治天地》重點問題---高頻考點:第四單元第九課法律在我們身邊1.怎樣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①法律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用以規范和調整生活,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②法律嵌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務并指導我們的生活。③法律與我們相伴一生,我們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2.法律具有什么特征?(為什么說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國家創制法律的方式)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怎樣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②③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②每個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的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③任何人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法律具有什么作用?▲①規范作用:法律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指引、教育人向善。②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制裁違法犯罪,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5.為什么要“堅持法治,反對人治”?為什么要實行法治?(法治的意義是什么?)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③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第十課法律伴我們成長6.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的保護?▲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易受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與發展事關國家命運、人類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已成人類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7.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的專門法律有哪些?▲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8.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是什么?①家庭保護(基礎)。②學校保護(重要作用)。③社會保護(必不可少)。④司法保護(重要保障)。⑤政府保護(主體責任)。⑥網絡保護(全方位保護)。9.未成年人應如何珍惜法律的特殊保護?保護未成年人,對我們青少年有什么啟示?①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權利;②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③未成年人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10.為什么樹立法治意識?①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樹立法治意識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③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11.青少年怎樣學會依法辦事?或:怎樣樹立法治意識?▲①青少年應提高道德素養,防微杜漸,杜絕不良行為。②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③樹立法治意識,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④依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12.談談《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學校建立“學校欺凌防控工作制度”的必要性。【典型例題】①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強,易受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未來,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已成為人類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④發揮學校保護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四)七下《道德與法治》典型例題1.判斷說理題:(1)下圖中同學的行為()理由:(2)喜怒哀懼是個人的事情,該笑就笑,該哭就哭,與周圍的人沒有關系。()理由:【答案】⑴判斷:( √ )理由:①該同學的行為是正確處理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表現,②青春期矛盾心理是正常的,既帶來煩惱,也提供成長契機。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心理矛盾,我們才能健康成長;③我們要學會向他人求助,化解心里的煩惱。【解析】本題考點考查:正確對待心理矛盾,考查學生的判斷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對題文中的觀點進行正誤判斷,根據題意,確定本題觀點正確。在此基礎上,運用教材相關知識對所做判斷進行具體分析。⑵判斷:( × )理由:①上述觀點是沒有學會合理表達情緒的表現。②因為情緒會相互感染。情緒的表達不僅關系著自己身心健康,而且關系人際關系。③我們應在合適的場合,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解析】本題考點考查:情緒的表達,考查學生的判斷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對題文中的觀點進行正誤判斷,根據題意,哭與笑都屬于情緒的表達,情緒會相互感染。情緒的表達不僅關系著自己身心健康,而且關系人際關系。所以確定本題觀點“與周圍的人沒有關系”是錯誤的。在此基礎上,運用教材相關知識對所做判斷進行具體分析。二、材料分析題:1.(2023上·山東青島·七年級統考期末)以備份人生托舉航天夢想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于2022年11月29日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三人組成。其中,56歲的鄧清明尤其引人注目——為了這一刻,他整整等了24年10個月。【自強人生】1998年1月5日,鄧清明成為航天員大隊其中一員。幾年刻苦訓練后,他取得了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資格??僧敃r,中國載人航天剛剛起步,飛天的機會寥寥無幾。在隔幾年才會到來一次的任務面前,所有航天員都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和選拔,按照綜合評價排名確定主備份人選。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績相差不大,甚至只有零點幾分。而就是這細微的差距,一次次讓鄧清明與飛天失之交臂。2010年,2013年,2016年……鄧清明都遺憾的落選了。但每次任務結束后,他都要在最短時間內給自己“歸零”,重新迎接新的挑戰。25年的時間,他走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訓練,走過一次次落選的失落,走過曾經并肩的戰友的停航,他,還在堅持著……如今,56歲的鄧清明終于等到了自己的“飛天”時刻!(1)結合材料,談談鄧清明“飛天”夢的實現對我們走向自強的啟示。【備份人生】鄧清明“飛天”夢的實現,他整整等了24年10個月。此前,他圓滿完成從“神九”到“神十二”的4次備份任務,是唯一一位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又仍在現役的首批航天員。正常時默默無聞,非常時起關鍵作用,這就是備份的特點。作為航天員,主份、備份訓練的科目、時間、內容、強度以及考核標準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備份要承受的心理考驗更特殊且復雜——付出和主份一樣的艱苦努力,卻止步發射塔前;入選備份后,明知飛天任務基本與自己無緣,訓練卻一點不能松懈。(2)依據材料,分析備份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同樣擔任過飛天備份、后因年齡原因停航的陳全鼓勵鄧清明:“不管主份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睍r代需要這種全心全意做好備份的精神,需要這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止于至善的境界。我們為主份喝彩,也向努力付出的備份致敬。其實,在各行各業,如一些重大任務或要害崗位上,都必須有備份的存在,人們都知道,在諸多領域、諸多時候,不論相關準備多么充分,都是有備才能無患。(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修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止于至善的境界?【答案】(1)①每次任務結束后,鄧清明都要給自己“歸零”,重新迎接新的挑戰啟示我們自強就要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②25年的時間,鄧清明一直堅持著艱苦訓練,啟示我們自強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2)甘于奉獻、任勞任怨、自強不息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①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并將他們作為榜樣。③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己的不足,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身行為。【解析】考點考查:止于至善、青春自強。(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題、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是青少年,需要運用青春整自強的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每次任務結束后,鄧清明都要在最短時間內給自己“歸零”,重新迎接新的挑戰→可鏈接我們自強就要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關鍵詞②:25年的時間,鄧清明走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訓練,一直堅持著→可鏈接我們自強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題、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公民,需要運用承擔責任的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鄧清明都遺憾的落選了。但每次任務結束后,他都要給自己“歸零”,重新迎接新的挑戰。25年的時間,他走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訓練,走過一次次落選的失落,走過曾經并肩的戰友的停航,他,還在堅持著→可鏈接甘于奉獻、任勞任怨等、自強不息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本題間接考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回答。2.(2023上·廣東肇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學習過集體生活是我們青春成長的必由之路。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融入集體中,某校七(3)班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在集體中成長”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問題。(1)在活動中同學們圍繞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展開了討論,如圖是小芳和小峰同學的觀點。你贊成哪位同學的觀點?說說你的理由。(2)老師要求同學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目中的美好集體。請你描繪出心目中的美好集體。(3)在活動的最后,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確立了班級的共同目標——人人奮進,創建美好集體。為創建美好班集體,你準備怎么做?【答案】(1)我贊同小峰的觀點,小芳觀點錯誤,小峰觀點正確。①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地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又要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③堅持集體主義,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反對極端個人主義。④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2)①美好集體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懷與友愛的。③美好集體是善于合作的。④美好集體是充滿活力的。(3)①在共建中盡責:共同確定愿景和目標,共同商定集體的規則與制度內容,共同創造良好的集體氛圍。②在擔當中成長:各盡其能,發揮所長,悉心呵護集體榮譽,勇于擔責;學會接納、理解和包容他人,幫助他人。【解析】考點考查: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美好集體的特征、建設美好集體(1)第一步:讀題,提煉辯題。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小芳觀點錯誤,小峰觀點正確。論據①: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論據②:處理好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美好集體的特征,可以結合教材知識進行回答。(3)本題考查創建美好集體的做法,可以結合教材知識進行回答。3.(2023下·河北邢臺·七年級統考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針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2021年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相關鏈接監護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導致部分農村留守未成年人受傷害的極端事件屢有發生;一些監護人的家庭教育主體責任意識不強,有的甚至將實施家庭暴力混同為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材料一中內容體現了我國法律的哪一特征?相關鏈接中的內容體現了對青少年缺乏什么保護?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五條規定,家庭教育應當符合以下要求:(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第十四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2)據材料二,從法律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家庭教育促進法產生的意義。材料三 郴州市北湖區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時,發現被告人因自幼失去父愛、單親母親疏于管教而與社會閑散人員交往,最終走上犯罪道路,于是向被告人母親發出《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耙勒铡吨腥A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責令你于2022年4月2日到郴州市北湖區人民法院接受家庭教育。”(3)據材料三及所學,說說國家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原因。(4)綜合以上材料及問題,概括法律與生活的關系。【答案】(1)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家庭保護;(2)①有利于規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行為,明確監護人的責任;②有利于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3)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他們給予特殊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①法律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用以規范和調整生活,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②法律嵌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③法律與我們相伴一生,我們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解析】考點考查:生活和法律的關系、法律特征、法律作用、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保護未成年人的防線。(1)小問(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法律,需要運用“法律特征”相關知識,從理解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小問(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保護未成年人的防線”相關知識,從理解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監護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實施家庭暴力→缺乏家庭保護;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法律作用”相關知識,從意義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家庭教育應當符合各項要求→規范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行為;關鍵詞②: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營造良好家庭環境;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相關知識,從原因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自幼失去父愛、單親母親疏于管教、與社會閑散人員交往、最終走上犯罪道路→可鏈接教材知識“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4)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法律與生活,需要運用“生活和法律的關系”相關知識,從理解類題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關鍵詞②:發出《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法律不僅服務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未來的生活,法律與我們如影隨形、相伴一生;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