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請認真閱讀資料卡片,結合所學的知識,仿照A組填寫表格中的空白:組別A組B組C組資料卡片NH3、FeOCH4、C0(NH2)2、NaCl、H2S04、物質電解質:在水S02、Ca0C02、(C6H1o05)nC2HOH、NaOH溶液里能夠導分類標準氧化物①電解質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不屬于該NH3C02②類別的物質32.(7分)實驗室現有如下實驗用品:氯酸鉀、二氧化錳、稀鹽酸、石灰石、火柴、藥匙、鑷子及以下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雙孔玻璃片NaOH橡膠塞濃硫酸B甲I.制取二氧化碳:(1)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連接儀器時應將儀器F的①(填“a”或“b”)端與儀器A中的橡膠塞連接。連接時的操作:先把②然后對準橡膠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轉動,將其插入。(3)若要將制取的二氧化碳進行干燥,應選擇的裝置為(填“甲”或“乙”)。Ⅱ.制取氧氣:(4)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實驗室可以選擇儀器E收集氧氣的原因是(6)制取氧氣時需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確認裝置不漏氣后,拔開橡膠氧塞,在試管中裝入少量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接下來需要進行的操作是,之后把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7)用收集到的氧氣完成右圖實驗時,通常會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這樣做的目的是綜合試卷(一)第7頁(共12頁)33.(5分)圖中的甲~己六種物質及他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和轉化關系均為初中常見的。食物淀粉在人體內經酶的催化作用,與水發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成甲。在人體組織里,每克甲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與丁反應,生成乙和戊,同時放出約16kJ的能量。(圖中用“一”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轉化及反應關系已略去,部分反應需要在溶液中進行,物質是溶液的只考慮溶質。)請回答下列問題:甲丙戊(1)分別寫出甲、丁物質的化學式。甲:(2)乙轉化為丙發生反應的現象是(3)丙和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已知某氧化物發生分解反應,能同時生成乙和丁,則該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5)根據上述信息判斷,己可能是(填字母)類物質。A.單質B.酸C.鹽34.(5分)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取探究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后的剩余溶液(以下簡稱“廢液”,溶質為NaOH和Na,S04)100g,進行了如下實驗,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200g16%的CuS0,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過濾不溶性物質蒸干100g廢液用濾液40g固體(1)若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2%的CuS04溶液,配制上述實驗中使用的CuS04溶液,需要加水的質量為(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求解反應生成的不溶性物質質量(X)的比例式(4)廢液中Na0H的質量分數為(5)若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9.6%的硫酸處理100g廢液至中性,最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綜合試卷(一)第8頁(共1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