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課前復習1. 感覺形成的部位1新課導入會跳舞的水珠2.2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2新知探究1.1 聲音的產生任務一:知道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活動1:你能使身邊的物體發出聲音嗎?說說你是如何使它們發生的?有什么共同特征?物體發聲時都在振動。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活動2:當橡皮筋、筆套和鋼尺停止振動時,它們還能發出聲音嗎?振動停止,發聲也隨之停止。聲源:正在發聲的物體稱為聲源。你有什么辦法證明發聲的音叉、牛皮鼓正在振動嗎?不易觀察的物理量易觀察的物理量轉換法現象:乒乓球被彈開現象:水面出現波紋思考:1.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將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放大法蜜蜂、蒼蠅、蚊子在飛舞時如何發出“ 嗡嗡 ”的聲音?它們是靠翅膀振動發出聲音的。蟬近腹的基部有鼓膜,震動膜時能發出響亮的聲音。1.2 聲波聲音耳聽覺神經末梢(聽覺感受器)刺激聽神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形成聽覺產生興奮傳入傳導興奮聽覺的形成空氣震動聲波聲音也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聲波有什么用途?利用聲波探測海水深度。聲波有廣泛的用途,你知道哪些領域應用了聲波?超聲波粉碎膽結石B型超聲波檢查聲波武器聲波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聲能。利用聲波探測海水深度。1.3 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氣體液體固體你能設計實驗證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嗎?1.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聽聲音 。2.逐漸向玻璃罩注入內的空氣,聽聽聲音 。聲音逐漸變小聲音逐漸變大請你預測:如果把該裝置內的空氣全部抽干,做到絕對真空,那么我們可以推測出什么現象?——理想實驗(實驗加推理法)不合理。只能看到爆炸,聽不到聲音。通過無線電設施進行交流固體和液體能傳播聲音嗎?你有什么證據呢?1.4 聲音傳播的快慢需要多少時間?由左圖又能發現什么?聲音在不同的介質和溫度下,傳播的快慢不同。同物:溫度越高,傳播速度越快同溫: 固體>液體>氣體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攻敵人的馬蹄聲,這是為什么?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為什么我們在教室里講話聽不到回聲?聽不見回聲的原因之一是我們離障礙物太近,聲音反射回來的時間太短,我們不能把回聲和原聲區分開。從發出聲音到能聽見回聲的時間間隔在0.1秒以上,我們才能聽見回聲。回聲。回聲: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敲擊一下水管,會聽到三次敲擊聲,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該原因嗎?由于聲音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且固體>液體>氣體,因此第一聲來自水管的振動,第二聲來自水的振動,第三聲來自空氣的振動。拓展:回聲到達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兩者分開。人離障礙物的距離至少要 17 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