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學習目標】1、通過圖片、文字史料與教材的結合,了解選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賦稅制度的發展背景、內容及影響,進而更好地認識三種制度的變化趨勢,培養有效解讀史料、自主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通過分析科舉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調制及兩稅法產生背景、內容,認識到三種制度的產生離不開隋唐獨特的時空環境。(時空觀念)3、通過辯證分析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兩稅法的影響,認識到三種制度的利弊之處,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史料實證、唯物史觀)4、通過對隋唐時期三種制度的講授,認識到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發展的繁榮強大,培養民族責任感和歸屬感。(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重點難點】重點:科舉制度的產生經過;三省的職能和作用;兩稅法的發展難點:制度變化的背后規律【問題導學】1、九品中正制創立的時間、標準。2、科舉制的發展歷程?科舉制實行的影響?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點?如何評價這一制度?唐前期租庸調制實行的作用?租庸調制實行的基礎?5、唐朝兩稅法實行的背景、內容、評價?【概念解讀】均田制:北魏時期按一定的標準,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實際上是一種封建土地國有制。租庸調制:唐朝初年的賦稅制度。租:田畝稅,糧食(粟);調:人頭稅,帛或布;庸: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納絹代役。兩稅法:780年,唐德宗采納宰相楊炎的建議推行兩稅法。主要內容為:①取消租庸調及一切雜徭、雜稅。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居住地納稅。③沒有固定住處的行商也要納稅。④不再按丁征稅,改為按資產和田畝征收。⑤量出制入,由中央政府確定總的份額,分配到各地征收。⑥一年分夏秋兩次征稅。【知識構建】【史料研讀】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漢)武帝以雄才大略獨攬事權,于是重用內朝尚書,奪宰相權。晚年又用中書。(曹)魏世,中書監始參大政。東晉則侍中始優。下逮(南朝時)宋、齊,尚書、中書、侍中三者皆為輔臣。唐代中央最高機構,依然是魏、晉以來的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但他們現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屬。其職權分配,則中書掌定旨出命,門下給事中掌封駁,尚書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權,現在是析而為三。——摘編自錢穆《國史大綱》根據材料,概括漢、魏晉、唐三個時期中樞機構的演變,并歸納指出皇帝“獨攬事權”的方式有哪些?【隨堂練習】1、(2022海南商一期末)史載,唐太宗私自去視察御史府(進士考試的地方),看到許多新錄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道:“天下英雄盡人吾彀中矣!”在此,唐太宗看重的是科舉制有利于A.提高官員素質 B.擴大統治基礎 C.削弱丞相權力 D.提高行政效率2、(2022. 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聯盟高一期中)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唐代宰相是委員制。最高議事機關稱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須用皇帝詔書名義頒布者,事先由政事堂開會議決。送進皇宮畫敕字 ,然后由政事堂蓋印中書、門下之章發下。”這表明,唐代中樞決策A.杜絕了皇帝主觀臆斷 B.一定程度減少了失誤C.有效制約了君主專制 D.開始出現分權與制衡求3、(2022江蘇百迎校大聯考高一期中)“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即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對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屬于“史論”的是A.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均為宰相 B.尚書省下設六部分工處理政務C.三省分工明確,行政效率提高 D.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議事之處4、(2022. 浙江杭州高一期末)780年,唐朝開始推行新的賦稅制度,規定:每戶按人于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制和一切雜稅和雜役;-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這次賦稅制度改革產生的影響有①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②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人③簡化了稅收名目和擴大了收稅對象 ④征稅的主要標準開始從財產轉為人丁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2022.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在唐中后期發生了重要變化。記載這一史變化的史料是A.“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 B.“上于是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五而稅一”C.“量出以制入”“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 D.“機戶出資,織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6、(2022·浙江杭州高一下·3)有學者認為“唐的鼎盛有一種橫向比較的優勢,即同一時期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不如唐”,并指出“這些燦爛光環的背后是唐朝內政的修明”。“唐朝內政的修明”主要體現在( )①實行租調制保證賦稅收入 ②設立政事堂提高工作效率③增設藩鎮加強了中央集權 ④完善科舉制拓寬統治基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2·廣東高考·3)圖1為南北朝時期北齊到隋唐政府機構變化示意圖,這一變化( )圖1加強了中樞決策權避免了相權被分割降低了政令的執行效率使中央機構分工更明確8、(2022·湖南高考·3)據下表可知( )時間 事件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 廢除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二年(606) 始置進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復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貞觀初年(627) 再度廢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沒落 B.科舉制存在嚴重弊端C.門閥觀念強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