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中考化學人教版一輪練習題-金屬和金屬材料一、選擇題1.向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過濾后所得固體(已洗滌、干燥)的質量等于加入鋅粉的質量,則過濾所得的固體物質是A.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B.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鋅C.一定含有銅、銀,可能含有鋅D.一定含有鋅、銅、銀2.下列關于工業煉鐵的做法或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使用的原料是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熱空氣B.焦炭的一個作用是提供熱量C.因為爐渣的密度小于鐵水,所以爐渣出口比生鐵出口高D.煉鐵高爐內焦炭奪取氧化鐵中的氧而生成了生鐵3.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之中包含很多化學知識,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化合反應B.某古劍“以劑鋼為刃,鐵為莖干……”,“劑鋼”指的是鐵的合金C.“水乳交融,火上澆油”前者包含物理變化,后者包含化學變化D.“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說明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常以單質狀態存在4.下列物質屬于合金的是A.水銀 B.氧化銅 C.不銹鋼 D.金剛石5.下列實驗中, 實驗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主要操作方法A 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各成分的溶解性差異 先加足量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B 分離酒精與水的混合物 各成分的沸點差異 蒸餾C 除去銀粉中的鋅粉 金屬活動性差異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D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都含氫離子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加入碳酸鈉溶液,觀察產生氣泡快慢A.A B.B C.C D.D6.硬鋁常用于制造火箭、飛機的外殼,鋁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中信息可獲知鋁能導電 B.Al2O3中Al為+2價C.硬鋁的強度和硬度比鋁的大 D.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7.下圖是某微觀粒子反應示意圖,請你判斷下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B.該反應中的最小微粒是氫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C.該反應基本反應類型屬于置換反應D.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 A 和 B 的分子個數比為 1:18.下列物質的用途由化學性質決定的是A.用氯酸鉀制取氧氣 B.稀有氣體用于制作霓虹燈C.氦氣用于填充探空氣球 D.銅、鋁用于制作電線電纜9.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B.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C.把打磨過的鋁絲放入稀硫酸中,產生大量氣泡D.把干燥石蕊試紙放入二氧化碳氣體中,石蕊試紙變紅色10.下列礦石的名稱與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不一致的是( )A.黃鐵礦(FeS2) B.赤鐵礦(FeO)C.磁鐵礦(Fe3O4) D.菱鐵礦(FeCO3)11.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敘述的有①用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②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碳酸鈣固體③向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鎂片和鋅片④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A.1個 B.2個 C.3個 D.4個12.已知:金屬X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金屬Y和Z不能;將Y 、Z分別投入稀鹽酸中,Y溶解并產生氣泡,Z無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學式只能表示為XO B.Y能將X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單質形式存在 D.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X>Y>Z二、科學探究題13.某化學實驗小組為探究鐵、銅、錳(Mn)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作出猜想】對Mn的金屬活動性提出了三種猜想:猜想①Fe>Mn>Cu;猜想②Mn>Fe>Cu;猜想③ 。【實驗驗證】把用砂紙打磨過的錳片浸入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發現金屬錳表面有黑色固體析出,則猜想 正確。寫出錳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錳在化合物中顯+2價): 。【拓展延伸】用錳片、溶液和 ,通過實驗探究能夠判斷Fe、Cu、Mn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三、計算題14.實驗室中發現一瓶長期放置且被氧化的鎂條。為了測定該鎂條中鎂單質的含量,同學們取8.0g該鎂條樣品于燒杯中,將120g稀硫酸逐漸加入其中(稀硫酸過量),實驗后燒杯中剩余物的質量為127.6 g。請計算:(1)實驗過程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為 g。(2)該鎂條中鎂單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四、填空與簡答15.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2016年9月在貴州落成.如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各題(1)望遠鏡搭架所用的材料是角鋼,角鋼中含有的非金屬元素是: (填一種即可),選擇角鋼而不用純鐵做搭架的主要原因是:(2)角鋼中含有錳和硅,錳可以與稀鹽酸反應,生成錳的化合物中錳元素顯+2價.請你試著寫出錳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請你寫出一條防止鐵制材料生銹的具體措施: 鋁有很好的抗腐蝕性,是因為鋁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 (填化學式)薄膜.16.教育部要求中小學生都要參加社會實踐,提升科學素養。(1)家務勞動。小斌在廚房里用鐵鍋炒菜,這是利用鐵鍋的 性。(2)疫情防控。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擋病毒的傳播,口罩的鼻梁條起著固定在鼻梁上的作用,其制作的材質有鋁、塑料、鍍鋅鐵等,其中鐵表面鍍鋅可以增強其 ,從而防止鐵銹蝕。測量體溫時,水銀溫度計的汞柱隨溫度的升高而變長,其微觀原因是 。(3)研學實踐,小斌研學的科技村實現了5G網絡的全覆蓋。制造5G芯片的氮化鎵(GaN)材料可由氮化鎵制取,氮化鎵中氮元素與鎵元素的質量比為 。(4)實踐感悟。物質的 決定用途,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17.西晉葛洪編寫的《抱樸子》中提到“以曾青(CuSO4溶液)涂鐵,鐵赤色如銅”。(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該反應過程中微粒的變化如圖所示(水分子省略),反應后溶液的質量 (選填“增加”或“減小”),請將反應后的微粒補充完整 。18.有下列幾種物質:①氧氣;②銅絲;③明礬();④PM2.5;⑤雙氧水;⑥金剛石。(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用序號填空,下同)。(2)可用于殺菌消毒的是 。(3)可用于緩解高原反應癥狀的是 。(4)易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5)可用于制作通電導線的是 。(6)可用于處理污水的是 。19.選擇下列適當的物質填空 (填字母序號):A.氫氣 B.干冰 C.石灰石 D.氮氣 E.武德合金 F.明礬(1)理想綠色能源是 ; (2)可制保險絲的是 ;(3)可做食品保護氣的是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5)冶煉生鐵的原料是 ; (6)常用凈水劑是 。20.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已知A為黑色固體單質,B為紅棕色粉末,C、E為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F為黑色氧化物,D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金屬單質,G為管紅色固體單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回答問題。 (1)寫出化學式:B ;C ;D ;F ;(2)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 。(3)反應Ⅳ的化學方程式為 。21.根據有關報道,美國宇航局科學探測發現月球儲存有一定數量的冰塵混合物, 甲醛和鈦鐵礦(主要成分 FeTiO4)資源。人類有望利用月球上的水資源,并通過電解獲取氫氣為火箭提供燃料,制取的氧氣可逐漸形成可供呼吸的大氣層,用于滿足植物和人類所需, 根據科學家設想的有關人類利用月球資源的流程圖,如圖所示:①在凈化水的過程中,加高鐵酸鉀作絮凝劑的原理是溶于水形成氫氧化鐵膠體吸附雜質使其沉降,請寫出氫氧化鐵中陰離子符號 ,過濾操作時導致濾液仍然渾 濁的原因 (寫一點)。加吸附劑時最常見的是加 , 在消毒時用二氧化氯代替氯氣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寫出二氧化氯的化學式是 , 該過程中發生 變化。②該流程圖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③推測流程圖中的“金屬單質”是鈦和 。④FeTiO3的名稱讀作“鈦酸亞鐵”。則其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 。⑤寫出生成甲烷的化學方程式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詳解】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向硝酸銅、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時,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鋅和硝酸銀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和硝酸銅反應后固體質量減小,過濾后所得固體(已洗滌、干燥)的質量等于加入鋅粉的質量,說明鋅和硝酸銀、硝酸銅都發生了反應。過濾所得的固體物質是一定含有銅、銀,可能含有鋅。故選C。【點睛】在金屬與鹽溶液的混合物發生置換反應時,首先和活動性最弱的金屬的鹽反應,待該完全反應后再和余下鹽溶液中金屬活動性最弱的鹽繼續發生反應,最后置換出的金屬則是相對較強的金屬。2.D【詳解】A、使用的原料是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熱空氣,正確;B、焦炭的一個作用是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提供熱量,正確;C、因為爐渣的密度小于鐵水,所以爐渣出口比生鐵出口高,正確;D、煉鐵高爐內一氧化碳奪取氧化鐵中的氧生成鐵,還原劑為一氧化碳不是焦炭,錯誤。故選D。3.A【詳解】A、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指的是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不正確;B、劍刃所需金屬材料應具有硬度大的性質,所以劑鋼應為鐵的合金,故選項說法正確;C、水乳交融只是混合在一起;火上澆油,包含了燃料的燃燒,前者包含物理變化,后者包含化學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D、吹盡狂沙始到金,意思是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說明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單質狀態存在,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4.C【詳解】A、水銀是汞的俗稱,汞屬于純金屬,不屬于合金,故錯誤;B、氧化銅屬于金屬氧化物,不屬于合金,故錯誤;C、不銹鋼是鐵的合金,故正確;D、金剛石屬于非金屬單質,不屬于合金,故錯誤。故選C。5.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物質的分離、提純、鑒別,選擇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詳解】A、除去粗鹽中的泥沙,鹽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所以,先加足量水使粗鹽溶解,過濾,除去泥沙,蒸發濾液得到晶體,不符合題意;B、分離酒精與水的混合物,酒精的沸點比水的低,采用蒸餾,使酒精先沸騰變成蒸汽出來,達到酒精與水分離的目的,不符合題意;C、除去銀粉中的鋅粉,鋅的活動性較強,能與稀鹽酸反應,而銀的活動性較弱,且不能與稀鹽酸反應,所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與金屬混合物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可以得到純凈的銀粉,不符題意;D、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利用酸的化學性質,加入碳酸鈉溶液,觀察產生氣泡的快慢。由于不能確定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濃度,所以觀察產生氣泡的快慢是無法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的,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分離提純混合物的方法有兩大類,1、物理方法,就是分離過程中不會發生化學變化,利用物質的溶解性、沸點、密度等進行分離;2、化學方法,就是采用化學反應,把雜質轉化與提純物質不同狀態的物質除去。6.C【詳解】A、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無法獲知導電性,錯誤;B、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氧化鋁中氧元素為-2價,所以鋁元素為+3價,錯誤;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硬鋁是鋁的合金,強度和硬度比鋁的大,正確;D、地殼中含量前5位的元素是氧、硅、鋁、鐵、鈣,所以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錯誤。故選C。7.D【詳解】A、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的化學變化,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A正確。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圖可知該反應中的最小微粒是氫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B正確。C、由微觀示意圖可知,A為氨氣,B為氧氣,C為氮氣,D為水,反應物是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物是單質和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C正確。D、由微觀示意圖可知,A為氨氣,B為氧氣,C為氮氣,D為水,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2N2+6H2O,參加反應的 A 和 B 的分子個數比為4:3,D錯誤。故選:D。8.A【詳解】A、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有新物質氧氣生成,利用了化學性質,故A正確;B、稀有氣體用于制作霓虹燈,是利用稀有氣體通電后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故B錯;C、氦氣用于填充探空氣球,是利用氦氣密度比空氣小,屬于物理性質,故C錯;D、銅、鋁用于制作電線電纜,是利用銅、鋁的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故D錯。故選:A。9.D【詳解】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故選項說法正確;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故選項說法正確;C、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氫氣,所以打磨過的鋁絲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稀硫酸中,產生大量氣泡,故選項說法正確;D、二氧化碳不顯酸性,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試紙變紅,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10.B【詳解】A. 黃鐵礦主要成分的化學式:FeS2;B. 赤鐵礦主要成分的化學式:Fe2O3;C. 磁鐵礦主要成分的化學式:Fe3O4;D. 菱鐵礦主要成分的化學式FeCO3;故選B。11.A【詳解】①用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二氧化錳時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本項錯誤;②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碳酸鈣固體時,生成了氧化鈣固體和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固體的質量不會減少到零,故本項錯誤;③向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鎂片和鋅片時,產生氫氣的質量一樣多,因為鎂比鋅活潑,鎂的反應速率比鋅快,故本項正確;④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時,鹽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產生氯化鋇和水,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鋇難溶于酸,因此沉淀從零點開始,故本項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的有一個。故選A。12.D【詳解】金屬X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金屬Y和Z不能,說明金屬x比金屬Y和Z活潑;將Y 、Z分別投入稀鹽酸中,Y溶解并產生氣泡,Z無變化,說明金屬Y比Z活潑。A、X氧化物的化學式不一定只能表示為XO,故A錯誤;B、Y不能將X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故B錯誤;C、Z在自然界中不一定只能以單質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化合物 形式存在,故C錯誤;D、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X>Y>Z,故D正確。點睛∶金屬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以單質形式存在,另一種是以化合物 形式存在。13. Fe>Cu>Mn ② Cu【詳解】[作出猜想]:已知活動性Fe>Cu,未知錳的活動性與鐵、銅的關系。所以可能錳的活動性比鐵強,在鐵和銅之間,或比銅弱,結合猜想①和猜想②可知,猜想③為Fe>Cu>Mn。[實驗驗證]:活潑金屬能把不活潑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把用砂紙打磨過的錳片浸入FeCl2溶液中,金屬錳表面有黑色固體析出,說明錳比鐵活潑,則猜想②正確。錳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2價的化合物,則生成的氯化錳化學式為MnCl2,化學方程式為。[拓展延伸]:判斷Fe、Cu、Mn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則未給出試劑含有銅元素。因活動性Mn>Fe>Cu,所以需探究銅和鐵的活動性,則可選擇銅單質。錳放入氯化亞鐵中置換出鐵,說明錳比鐵活潑,銅放入氯化亞鐵中無明顯現象,說明鐵比銅活潑,從而說明活動性Mn>Fe>Cu。14.(1)0.4 (2) 60%【詳解】(1)實驗過程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為:120g+8g-127.6g=0.4g。(2)解:設該鎂條樣品中鎂單質的質量為x該鎂條樣品中鎂單質的質量分數為答:該鎂條樣品中鎂單質的質量分數為60%。15. 碳元素 角鋼比純鐵耐腐蝕,硬度大 刷油漆 Al2O3【詳解】(1)鋼鐵中加入時碳,所以非金屬元素為碳元素;純鐵易腐蝕,且硬度不大,不利于框架的搭建,角鋼比純鐵耐腐蝕,硬度大;故答案為:碳元素;角鋼比純鐵耐腐蝕,硬度大。(2)根據是交叉法,錳為+2價,氯為-1價,可以生成氯化錳,化學式為MnCl2,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錳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3)鐵需要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才能生效,因此阻斷其中任意條件即可,所以可以刷油漆,隔絕空氣;鋁與氧氣可以生成氧化鋁,形成保護膜,避免腐蝕;故答案為:刷油漆;Al2O3。16.(1)導熱(2) 抗腐蝕性 汞原子間的間隔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3)7:35/14:70(4)性質【詳解】(1)小斌在廚房里用鐵鍋炒菜,這是利用鐵鍋的導熱性;(2)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擋病毒的傳播,口罩的鼻梁條起著固定在鼻梁上的作用,其制作的材質有鋁、塑料、鍍鋅鐵等,其中鐵表面鍍鋅可以將鐵與氧氣、水隔離,增強其抗腐蝕性,從而防止鐵銹蝕。測量體溫時,水銀溫度計的汞柱隨溫度的升高而變長,其微觀原因是:汞原子間的間隔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3)根據氮化鎵的化學式可知,其中氮元素與鎵元素的質量比14:70=7:35;(4)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17.(1)(2) 減小【詳解】(1)以曾青(CuSO4溶液)涂鐵,鐵赤色如銅,是因為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鐵與硫酸銅反應:,56份質量的鐵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固體質量增加,溶液質量減小;該反應的實質是鐵原子與銅離子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銅原子,硫酸根離子沒有參與反應,故反應后的微粒為:2個亞鐵離子,2個硫酸根離子,2個銅原子,故將圖補充完整為: 。18.(1)⑥(2)⑤(3)①(4)④(5)②(6)③【詳解】(1)金剛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所以金剛石可用于裁玻璃。(2)雙氧水可用于殺菌消毒。(3)高原反應癥狀是因為缺少氧氣導致的,所以氧氣可用于緩解高原反應癥狀。(4)PM2.5屬于可吸入顆粒物,屬于空氣污染物,所以易造成空氣污染的是PM2.5。(5)銅具有導電性,所以銅可用于制作通電導線。(6)明礬溶于水形成的膠狀物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不溶性雜質,達到處理污水的目的。19. A E D B C F【詳解】(1)氫氣燃燒放出大量熱,生成物只有水,屬于理想綠色能源; (2) 武德合金熔點較低,可制保險絲;(3)氮氣化學性質溫度可做食品保護氣; (4)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5)石灰石在冶煉生鐵時可形成做固硫劑,是冶煉生鐵的原料之一; (6)明礬在水中形成絮狀物,可加速懸浮顆粒沉降,常用凈水劑。20.(1) Fe2O3 CO2 Fe CuO(2)CO2+C2CO(3)CuO+COCu+CO2【分析】G為紫紅色固體單質,D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金屬單質,則G為銅,D為鐵,A為黑色固體單質,B為紅棕色粉末,A和B高溫能反應生成C和鐵,C、E為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C和A高溫生成E,則A是碳,B是氧化鐵,C是二氧化碳,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與F反應生成銅,則F是氧化銅,代入框圖,推斷合理。【詳解】(1)由以上分析知,B為Fe2O3,C為CO2,D為Fe,F為CuO。(2)反應Ⅱ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溫產生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O2+C2CO。(3)反應Ⅳ為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加熱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CO Cu+CO2。21. OH- 濾紙破損(合理即可) 活性炭 ClO2 化學 甲烷、氫氣 鐵 +4 CO+3H2CH4+H2O【詳解】①氫氧化鐵中陰離子為氫氧根離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OH-;濾紙破損導致濾紙失去過濾作用,會導致濾液然渾濁;活性炭就有吸附性,是一種常用的吸附劑;二氧化氯從命名上看一個分子中有一個氯原子、兩個氧原子,化學式是ClO2, 消毒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殺滅了病菌,該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②從該流程圖看,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甲烷、氫氣;③鈦鐵礦(主要成分 FeTiO4)中含有鈦元素和鐵元素,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推測流程圖中的“金屬單質”是鈦和鐵;④FeTiO3的名稱讀作“鈦酸亞鐵”說明鐵元素化合價為正二價、氧元素化合價為負二價,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設鈦元素化合價為x,(+2)+x+(-2)×3=0,x=+4;⑤從該流程圖看,一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烷和水,CO+3H2CH4+H2O。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