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講 酸堿鹽的化學性質課件(共58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講 酸堿鹽的化學性質課件(共58張PPT)

資源簡介

(共58張PPT)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主題
判斷正誤并在原題上改正或舉出反例。
1.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
×
[解析] 分析:如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不是中和反應。
2.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一定是排在氫前面的金屬。( )
×
[解析] 分析: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還可能是碳酸鹽或碳酸氫鹽。
3.利用二氧化碳可以區分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 )

4.中和反應是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

5.向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可證明該物質中一
定含有 。( )
×
[解析] 分析:該物質中還可能含有 。
6.稀鹽酸與鐵銹反應后的溶液呈淺綠色。( )
×
[解析] 分析:稀鹽酸與鐵銹反應后的溶液呈黃色。
7.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 。
( )
×
[解析] 分析:該溶液中還可能含有 。
8.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與石灰石反應,都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
×
[解析] 分析: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礙反應的繼續進行,因此,實驗室不采用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9.用 溶液區分稀鹽酸和稀硫酸。( )

10.稀硫酸能與 、 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
×
[解析] 分析:稀硫酸不與 、 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注:“—”表示物質之間可以相互反應,“ ”表示物質之間存在轉化關系)
一、 以稀鹽酸、稀硫酸為核心
寫出化學方程式。(任寫一個即可)
①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④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為核心
寫出化學方程式。(任寫一個即可)
①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以鈣、鈉的化合物為核心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
甲:________;乙:_____。
(2)寫出化學方程式。(任寫一個即可)
①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一 酸和堿的化學性質
(一)如圖為比較酸、堿與指示劑的作用實驗[2023.28(1),1分]
【實驗分析】
1.甲中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
變____色,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稀鹽酸和稀硫酸都顯酸性
2.乙中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變____色,這是因為二者溶液中都
含有相同的_____(填化學符號)。
3.甲中需要做空白對照實驗,可以在空的孔穴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
4.使用點滴板的優點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餾水
節約藥品(合理即可)
(二)如圖為酸與金屬、金屬氧化物反應實驗
【實驗分析】
5.如圖所示,將生銹的鐵釘放入試管中時,應先將試管______,用鑷子
將鐵釘放置于試管口,然后把試管______________,使鐵釘緩緩滑到試
橫放
慢慢豎立起來

有氣泡產生
【實驗反思】
6.除鐵銹時______(填“能”或“不能”)長時間將鐵釘浸泡在酸中。
不能
管底部。加入稀鹽酸,片刻后,觀察到鐵釘表面逐漸變光亮,溶液變為____色,發
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放置過長時間會觀察
到____________。
(三)如圖為常見堿的化學性質實驗[2023.28(2),1分]
【實驗分析】
7.試管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藍色沉淀
8.試管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9.試管C中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得出的結論是氫氧化鈣可以和_____________
(填物質類別)反應。
溶液由無色變紅色
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
非金屬氧化物
【實驗反思】
10.若將試管B和C中的氫氧化鈣溶液換成氫氧化鈉溶液,不能觀察到明顯現象的是
_______。
試管C
11.如圖實驗中,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 水和 滴酚酞溶液后,
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
得出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再分別向兩支試管中滴加
水和 稀鹽酸,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支試管中溶液均變為紅色,且存在不溶物
微溶于水
加入水的試管中存在不溶物,溶液顏色不變,加入稀鹽酸的試管中固體全部溶解,溶液紅色消失
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能與酸反應
___;綜上實驗得出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 碳酸鈉、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
【實驗分析】
1.圖1實驗,為檢驗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生成的氣體,試管B中的試劑 為______
______;向反應后的試管A溶液中加入鐵
粉,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則試管A溶液中
澄清石灰水


的溶質成分為___________。若用等質量的碳酸氫鈉固體代替碳酸鈉固體,二者產
生的現象的不同點為碳酸氫鈉固體和稀鹽酸反應產生的速率____(填“快”或“慢”)。
2.圖2實驗,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3.圖3實驗,要證明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得到該結論依據的現
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在受熱條件下,碳酸鈉比碳酸氫鈉
______(填“穩定”或“不穩定”)。
試管C中有無色液滴產生,試管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穩定
【實驗反思】
4.圖2實驗中若將氫氧化鈣溶液換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得出相
同現象。
氯化鈣溶液(或氯化鋇溶液)
5.圖3實驗后為了驗證試管C中剩余固體中含有碳酸氫鈉,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取
剩余固體少許溶于水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_____
____,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鹽酸
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鈉
實驗三 探究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實驗分析】
1.完成表中空白內容。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A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白色沉淀
產生氣泡
產生白色沉淀
2.根據上述反應可以得出,當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或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
才可以發生。
沉淀
氣體
3.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 溶液后能發生復分解反應且能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
可能是___。
A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4. 是一種金屬元素, 與其他幾種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根據
信息,判斷下列反應一定不能發生的是___。
難溶 難溶 溶 溶 溶
C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實驗四 酸堿中和實驗
【實驗原理】
1.通過酸堿指示劑在酸性、堿性、中性溶液中不同的顯色反應,來判斷反應的發生。
【實驗現象】
2.如圖所示,在燒杯中加入 稀氫氧
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后,可觀
察到____________,然后用膠頭滴管逐
滴滴加稀鹽酸,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當溶液恰好變成____色時,停止滴加稀
鹽酸。
溶液變紅色

【實驗結論】
3.通過上述現象,說明稀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微觀實質】
4.中和反應的實質是酸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和
堿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生成水分子,
即 (如圖所示)。
氫離子(或 )
氫氧根離子(或 )
【實驗反思】
5.指示劑選擇:一般選用__________溶液,而不用紫色石蕊溶液,其原因是紫色石
蕊溶液在堿溶液中呈____色,在中性溶液中呈____色,而這兩種顏色之間沒有明顯
的界限,不便于區分。
無色酚酞


6.異常情況分析
(1)實驗前忘記加入酚酞溶液,實驗過程中再加酚酞溶液,發現溶液未變色,
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恰好完全反應,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不能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不變色,可能酸過量
(2)實驗時將稀鹽酸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有氣泡冒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
【實驗圖像分析】
7.曲線類型判斷: 變化曲線通常會有一條 的輔助線,解題關鍵在于根據
起點是大于、小于還是等于7,判斷初始溶液的酸堿性,然后根據題干信息判斷趨
勢和拐點是否符合題意。
圖1中,A點 ___7,可判斷出在未反應前溶液為____(填“酸”或“堿”)性;B點
,表示酸堿恰好完全反應;C點 ,可判斷出該反應是將___________
(填“堿加入酸中”或“酸加入堿中”,下同),同理可判斷出圖2是將____________。

酸加入堿中
堿加入酸中
8.曲線上各點對應溶液中溶質的判斷(以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為例)
圖1 圖2
A點 _______ _____
點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B點 ______ ______
C點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成分的判斷和檢驗(以 和 的反應為例,且未加入指
示劑)
反應程度 溶質成分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
恰好完全 反應 ______ 石蕊溶液 ______________
試紙
溶液仍為紫色
反應程度 溶質成分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
酸過量 ___________ 石蕊溶液 ______________
試紙
碳酸鹽 有氣泡產生
活潑金屬,如 鐵片溶解,產生氣泡
金屬氧化物,如 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
藍色
難溶性堿,如 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續表

溶液變成紅色
反應程度 溶質成分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
堿過量 ________ _______ 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
試紙
可溶性銅鹽或鐵鹽 有藍色沉淀或紅褐色沉淀產生

溶液變成紅色
續表
10. 曲線拓展: 如圖為溶液稀釋的 曲線
(1)稀釋堿性溶液,溶液 由______7的某個數值開始逐漸
______,但溶液始終呈____性,溶液 不會____________7。
大于
減小

小于或等于
(2)稀釋中性溶液,溶液 ______7。
等于
(3)稀釋酸性溶液,溶液 由______7的某個數值開始逐漸
______,但溶液始終呈____性,溶液 不會____________7。
小于
增大

大于或等于
11.備考延伸 混合物反應的 曲線
如圖是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過程中
的變化曲線。
分析:碳酸鈉先與______反應,______反應完后,再與_______
反應。
鹽酸
鹽酸
氯化鈣
(1) 段:溶液的 逐漸______,反應至B點時,鹽酸反應完全,溶液
_______7。
增大
等于
(2) 段: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溶液,溶液 ______,
___點時,氯化鈣反應完全。
(3) 段:碳酸鈉溶液過量,溶液顯____性,隨著碳酸鈉溶液的增加,溶液
逐漸______。
不變
C

增大
12.用溫度傳感器測得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前后的溫度變化情況如圖。
(1)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并伴隨著______(填“放熱”或
“吸熱”)現象。
放熱
(2) 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3)若改用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實驗,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也會放出大量的熱
實驗五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某興趣小組同學用 粗鹽進行提
純實驗的操作圖如下。
【實驗儀器】
1.鐵架臺(帶鐵圈)、燒杯、______、玻璃棒、陶土網、蒸發皿、漏斗、膠頭滴管、
__________、坩堝鉗、酒精燈、藥匙、火柴、濾紙。
量筒
托盤天平
【實驗步驟】
2.溶解:稱量一定質量的粗鹽放在燒杯中,加水溶解,并用________不斷攪拌,至
不再溶解;稱量剩余粗鹽的質量,計算出溶解的粗鹽質量 。
3.過濾:可除去粗鹽中的____________。若經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應進行______
_____;若依舊渾濁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蒸發: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5.計算產率:用玻璃棒將蒸發皿中的晶體轉移到稱量紙上,稱量其質量為 ,則
精鹽的產率為___________。
玻璃棒
難溶性雜質
二次過濾
濾紙破損
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
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
【實驗反思】
6.過濾時應注意
“一貼”: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漏斗內液面低于濾紙邊緣,其中液面低于濾紙
邊緣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燒杯口緊靠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漏斗末端尖嘴緊靠燒
杯內壁。
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
為了防止待過濾液體從濾紙和漏斗的間隙流下,造成濾液渾濁(或雜質未經過濾而進入濾液)
玻璃棒末端緊靠三層濾紙處
7.溶解、過濾、蒸發過程中都用到了玻璃棒,但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不同,其
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攪拌,加速溶解
引流,防止粗鹽水沖破濾紙或濺出
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8.誤差分析:小明同學發現,實驗測得精鹽產率比實際偏大,造成該結果的原因有
________(填序號,下同);精鹽產率比實際偏小,造成該結果的原因有________
_____。
①溶解粗鹽時未用玻璃棒充分攪拌;
②蒸發時未充分蒸干;
③從蒸發皿中轉移固體時固體撒落;
④過濾時漏斗內仍有少量液體殘留,就停止過濾;
⑤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②⑤⑧
①③④⑥⑦
⑥蒸發濾液時液體可能被濺出;
⑦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⑧稱量時砝碼銹蝕。
9.溶解和過濾之間可增加“溶液靜置”的步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蒸發時使用玻璃棒攪拌,仍出現液滴飛濺現象,此時可采取的補救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海水曬鹽采用蒸發食鹽水析出晶體的方法,而不用冷卻氯化鈉熱飽和溶液的方
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不溶物質充分沉降,避免堵住濾紙的小孔,加快過濾速率
間歇加熱(或調小酒精燈火焰)
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備考補充】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
12.晾曬海水所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可溶性
雜質 、 、 ,下圖
是某化學小組在實驗室對粗鹽樣品進行
除雜提純的過程。
(1)加入試劑 的順序可以是過量的 溶液、 溶液、 溶液,寫
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一個即可),加入的 溶
液、 溶液順序若顛倒對實驗結果______(填“有”或“沒有”)影響。
沒有
(或
或 或

(2)設計實驗,驗證溶液Ⅰ過濾后得到的濾液的成分: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
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則濾液中存
在碳酸鈉;靜置,取上層清液,向其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若溶液變成____色,則
濾液中存在氫氧化鈉。
(或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3)操作 中,使用的玻璃儀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1& 酸、堿、鹽的綜合題(10年10考)
1.(2020河北6題A改編,0.5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達
到實驗目的。
不能
2.(2020河北7題2分)向盛有一定量銅和氧化銅混合物的燒
杯中滴加稀鹽酸,邊滴邊攪拌,反應過程中剩余固體的質量
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D
A. 點時,剩余固體是銅和氧化銅
B. 、 點時,溶液中的溶質均只有
C. 、 點時,溶液的
D.混合物中銅的質量為
3.(2015河北30(1)題1分)如圖實驗驗證了氫氧化鈣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學性質。
能與酚酞(指示劑)作用(或溶液呈堿性)、能與稀鹽酸(酸)反應
4.(2020河北31題4分) 均是初中
化學常見物質,如圖所示是它們之間的
相互轉化關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鹽
水,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請回答下
列問題:
(1) 的化學式為_______。
(2) 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
(4)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波爾多液等合理即可)
復分解反應
5.(2017河北35題節選5分)小明在市場看到:魚老板將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
水中奄奄一息的魚很快張開嘴,活蹦亂跳起來。小明對這種“白色粉末”很感興趣,
與小剛進行了相關探究。
【查閱資料】這種“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化學式為 ),常溫
下,與水反應生成氧氣。
【提出問題】過碳酸鈉與水反應后得到的溶液 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據過碳酸鈉和水的組成作出三種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和 。
【實驗1】 小明取溶液 ,滴加 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認為白色
沉淀是 ,溶液中一定含有 。
小剛提出質疑,產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
【實驗2】 小剛取溶液 ,滴加稀 ,觀察到____________。證明溶液中一定含
有 ,從而否定了猜想二。
與稀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氣泡產生
【實驗3】 為進一步確定溶液 中是否含有 ,他們向溶液 中滴加 溶
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取上層清液,加入__________,無明顯現象。證明溶液中
無 ,猜想一正確。
該實驗中用 溶液而不能用飽和石灰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酚酞溶液
與 反應生成的 會對原溶液中是否含有 的檢驗造成干擾
【反思拓展】(1)根據過碳酸鈉的性質,保存時應注意防潮。
(2)檢驗A、B兩種物質是否同時存在,一定要考慮二者性質的互相干擾問題。
&2& 中和反應(10年2考)
6.判斷正誤: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則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2018.5C,0.5分)( )
×
第7題圖
7.(2022河北7題2分)向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慢慢滴
入稀硫酸,該過程中溶液 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
確的是( )
B
A. 點時的溶液一定呈紅色
B. 點時的溶液能與純堿發生反應
C. 過程中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
D. 過程中生成的硫酸鈉不斷增加
變式拓展圖
如上圖為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
溶液的 變化示意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有
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取 點溶液,向
其中不斷加入水,最終溶液的 ___7(填“ ”“ ”或“
”)。
、 、
&4& 粗鹽提純(10年4考)
8.如圖是粗鹽提純實驗中的過濾操作。
(1)儀器 的名稱是______;若過濾后所得溶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30
(1),2分)
漏斗
濾紙破損(或裝置本身不干凈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2)進行粗鹽提純實驗時過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30
(1),1分)
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
(3)過濾時,最好先將上層液體倒入過濾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體,以免
______________,使過濾速度過慢。在粗鹽提純實驗中,若傾倒液體時液面高于濾
紙邊緣(其他操作均正確),則得到的精鹽質量會______(填“偏大”“不變”或“偏
小”)。(2018.30(3),1分)
沉淀堵塞濾紙
偏大
(4)用溶解、過濾、蒸發的方法從粗鹽中提取純凈的氯化鈉,此方案________
(填“正確”或“不正確”)。(2021.6B,0.5分)
不正確
&5& 下圖為“去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并計算產率”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請將上述操作進行合理排序:
_____________(填序號)、計算;請改
正操作④中的錯誤:______________。
⑤③①④②
用玻璃棒引流
(2)操作②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3)通過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欲除去可溶性雜質如 、
,得到純凈的 ,還需依次用到 溶液、 溶液和稀鹽酸(三
種藥品均過量)。
①碳酸鈉溶液要過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稀鹽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盡氯化鈣
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蒲城县| 商河县| 四子王旗| 绥芬河市| 保定市| 隆昌县| 峨山| 崇明县| 穆棱市| 呈贡县| 浦北县| 衡东县| 大悟县| 永修县| 根河市| 河间市| 秦安县| 西乌| 龙门县| 浏阳市| 湖州市| 九龙城区| 万全县| 陵水| 汉川市| 青河县| 武夷山市| 托克托县| 德阳市| 景宁| 疏勒县| 丰镇市| 四平市| 当涂县| 红桥区| 鞍山市| 和平县| 大同市| 崇左市|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