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考點22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導學案(含解析)--2024屆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考點22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導學案(含解析)--2024屆高中歷史統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復習

資源簡介

考點22: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了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認識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的意義;
認識紅軍長征的意義。
1、結合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基本史實,創設學術情境和復雜情境,考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對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影響,突出考查唯物史觀、史料實證和歷史價值觀。
2、聯系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內外政策,認識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重點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
3、結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基本政策,認識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和紅軍長征的意義,重點考查唯物史觀、歷史理解和歷史價值觀。
一、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
(一)政治
1、“寧漢合流”:1927年秋,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史稱“寧漢合流”。它標志著中國國民黨專制統治的確立。
2、國民政府北伐:1928年,國民政府繼續北伐,討伐張作霖。日本帝國主義為阻撓北伐,制造了“濟南慘案”。同年底,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告東北三省服從國民政府,改旗易幟。至此,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一了全國。
(二)經濟
1、民族工業迅速發展
原因:民族資產階級興辦實業的熱情有所提高;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蓬勃開展
表現:除了原有的紡織、面粉等行業外,民族工業中的新興部門如化學、橡膠、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2、官僚資本崛起:官僚資本憑借國家權力,迅速聚斂起巨額財富,四大銀行成為他們巧取豪奪的重要工具。
二、工農武裝割據開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義
(1)爆發: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兩萬多起義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2)意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2、八七會議
(1)召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
(2)內容
總結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義:八七會議后,毛澤東赴湖南組織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1927年9月,起義軍進攻長沙受挫,改向山區進軍。
4、開辟井岡山道路
(1)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建立:1927年10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會師: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的革命隊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
(2)歷史意義: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5、“工農武裝割據”
(1)建立根據地:到1930年夏,全國已建立起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革命武裝力量達10萬人。
(2)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時間、地點:1931年11月,江西瑞金
成立: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選舉毛澤東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
意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寶貴探索與嘗試
(3)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廣大農民歡迎。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發展生產,支持革命。
三、紅軍長征
1、背景:由于共產國際的指導脫離中國革命實際,中共中央犯了“左”傾錯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過程
(1)開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
(2)遵義會議
背景:中央紅軍突破四道封鎖線后,銳減到三萬余人,毛澤東建議中央紅軍向貴州挺進;1935年1月,紅軍攻克遵義
時間、地點:1935年1月,貴州遵義
內容:集中全力解決軍事和組織問題,改組中央領導機構,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會后,成立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3人小組負責全面的軍事行動
意義: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3)勝利會師:遵義會議后,紅一方面軍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越草地,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吳起鎮,與陜北紅軍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3、意義:長征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播下了革命種子,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鑄就了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一、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1、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一了全國。
2、國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如扶植民族輕工業、用法幣統一貨幣、關稅自主等。
3、民族資產階級興辦實業的熱情有所提高。
4、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蓬勃開展。
二、工農武裝割據的條件和意義
1、條件
必要性 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決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農村的統治相對薄弱;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無產階級必須深入農村,發動農民起來革命。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特殊的城鄉關系,決定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殊規律
可能性 中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國民革命的影響;全國革命形勢繼續向前發展;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中國共產黨有力的組織和各項正確政策的執行
2、意義
(1)“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奠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理論基礎,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就是堅持了這條道路,取得了最終勝利。
(2)“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發展了馬列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是馬列主義暴力革命原則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典范,是對中國人民革命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3)“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思想。工農民主專政,實際上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人民民主專政的具體嘗試,為在中國建立一個真正統一的人民共和國積累了經驗。
1.(2023年福建卷)下圖是1990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一枚紀念郵票。以該郵票為實物史料,可以提取的歷史信息是( )
A.赤色郵花的出現時間 B.中國人民郵政的創立時間
C.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起始時間 D.閩西交通總局的成立時間
【答案】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0年的中國。據材料“1990年”“紀念郵票”“赤色郵花”“郵票發行六十周年”并結合所學“‘赤色郵花’郵票是閩西交通局于1931年初發行的,全套1枚,此郵票已成為珍貴的革命文物,其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頗高”可得出,根據材料可提取的歷史信息是赤色郵花的出現時間,A項正確;材料中的“1990年”是以“紀念赤色郵花”為內容的紀念郵票的發行時間,不是中國人民郵政創立時間,也不是閩西交通總局的成立時間,另外“60周年”是指“赤色郵花”誕生60周年,不能據此得出中國人民郵政創立時間和閩西交通總局成立時間,排除BD項;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指的是中國人民從1924年起,經歷了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時25年,終于在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材料不能體現這一信息,排除C項。故選A項。
1.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后,強推近代族學,鼓勵各地宗族用祭祀產業興辦近代初等小學。各省成立督學視察制度,督導各地族學的建設。這些學校還是聘用私塾老師,課程也是四書五經。近代族學的興辦( )
A.說明中國鄉村社會宗法觀念根深蒂固
B.體現南京國民政府致力于教育近代化
C.說明中國學校仍以儒學為主要教育內容
D.客觀上推動了中國鄉村初級教育的發展
2.如表是近代中國輕工業產品和重化工業品進出口比重(%)表。據此可推斷出,民國時期( )
進口輕工業產品 進口重化工業品 出口輕工業產品 出口重化工業品
1912年 54.7 13.7 10.9 3.6
1936年 14.3 47 25.2 6.5
A.中國工業布局得到了改善 B.民族資本主義日益萎縮
C.中國工業化水平有所提高 D.社會經濟結構漸趨失衡
3.《紅色中華》是蘇維埃政府的機關報,下表是該報刊發的部分決議和宣傳報道的標題。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 )
時間 期號 類型 標題
1932年3月23日 第15期 決議 臨時中央政府文告:人民委員會對于植樹問題的決議案。
1934年2月16日 第150期 決議 擁護二蘇大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經濟建設決議,增植樹木,保護森林。
1934年4月12日 第174期 宣傳報道 十里長坡大埔區開始興筑。
1934年4月19日 第177期 宣傳報道 會昌修坡一○三○座;會昌反動分子放火燒山,高排區燒去一百九十六塊山林。
A.重視發展生產應對經濟封鎖 B.注重信息公開落實生態治理
C.加強輿論宣傳穩固紅色政權 D.堅持貫徹落實土地革命方針
4.土地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創辦的各種合作社及銀行發行了一定數量的股票。股票以小面額為主,認購的股金可以分期繳納,群眾還可以將實物折款認購股票,股票嚴禁充當現金流通。據此可知,當時革命根據地( )
A.建立了近代貨幣體系 B.政策靈活因地制宜
C.消除了股票投機現象 D.經濟發展資金充足
5.1929年10月,共產國際致電中共中央,將國民黨從整體上定性為“中國革命的壓迫者和帝國主義的奴仆”,但同時又反對共產黨介入國民黨內部的反蔣斗爭,且不得與反蔣勢力簽訂任何協議、做出任何承諾和給予“任何道義上和物質上的支持”。這一指示( )
A.避免了國共關系的徹底破裂 B.違背了中國革命發展實際
C.適應了民族戰爭的形勢需要 D.沖擊了國民黨的獨裁統治
6.如表所示為:1928、1936年華商面粉廠資本規模及其與外資面粉廠的比較。據表可推知,當時中國的面粉工業( )
年份 華商面粉廠 外資面粉廠
廠數/個 資本額/千元 日產能力/包 廠數/個 資本額/千元 日產能力/包
總額 廠均 總額 廠均 總額 廠均 總額 廠均
1928 155 41929 270.5 3—1660 2397.8 13 6218 478.3 4/1446 3188.2
1936 152 52822.4 347.5 452218 2975.1 17 15385 905.0 5/8500 3441.2
A.發展水平超過外資企業 B.核心競爭力得到提高
C.受到官僚資本主義壓迫 D.近代化水平依然有限
7.1928年6月至7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建立紅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分配土地的任務,并指出農村革命根據地“是要成為更大發展的基礎的”。以上決議提出的原因是( )
A.井岡山根據地的探索 B.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C.秋收起義的成功實踐 D.土地革命總方針的提出
8.19世紀末,先進中國人一度以西方現代化為“提供美好未來希望的藍本”,但至20世紀30年代,知識分子整體取向逐漸從推崇西方文明轉向了非資本主義前途。這一變化的原因在于( )
A.民族工業發展瀕于絕境 B.國人對于時局的深刻反省
C.社會主義道路成為共識 D.國民政府政策的靈活調整
9.如圖所示內容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向其所屬部隊發布的一些紀律規定(節選)。據此推斷,這些紀律規定應發布于( )
◆我軍人員一律露宿街頭,不住民房,不進經堂, 不撕毀藏胞門楣掛著的紅布和門板貼著的佛像。 ◆公買公賣、態度和藹,愛護藏胞牲畜、莊稼。 ◆這一帶吃水困難,要幫助藏族老人背水。
A.北伐戰爭期間 B.井岡山會師后 C.紅軍長征途中 D.渡江戰役前夕
10.據統計,1887年中國各種官田和屯田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8.8%,此后逐年下降,到1933年已減至3.3%,國有土地迅速私有化。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 )
A.政府順應時勢進行土地改革 B.西學傳播強化土地私有觀念
C.民族資本壯大持續侵吞土地 D.政治局勢沖擊土地權屬變化
11.毛澤東在一份函電中說:“以前我們沒有積極的取得國民黨領導權而讓汪蔣唐等領導去,現在即應把這面旗子讓給他們,這已經完全是一面黑旗。我們則應立刻堅決的樹起紅旗,至于小資產階級,讓他們完全在紅旗領導之下,客觀上也必定完全在紅旗領導之下。”毛澤東意在( )
A.批判黨內存在的“左”傾錯誤
B.建立廣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指出中國革命道路轉型的必要
D.宣傳中共爭取和平民主的方針
12.1930年,鄧小平在右江地區領導革命時,提出要糾正政權“新豪紳化”的富農傾向和“平分一切土地”的過“左”做法,推行“平分”“共耕”“沒收豪紳地主反革命土地分給貧苦農民”三個辦法,不搞“一刀切”。鄧小平的這一做法( )
A.加快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 B.明確了土地革命對象
C.加速了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D.鞏固了抗日民主政權
13.有學者研究認為,把蘇維埃的革命模式照搬到中國來,最大的問題在于中國的工業化程度遠遠達不到俄國的水平,中心城市產業工人的數量和組織遠不足以發動像俄國革命那樣的群眾性暴動。該學者意在強調( )
A.群眾性暴動不適合當時的中國 B.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具有必然性
C.中國革命不宜借鑒蘇維埃經驗 D.中國的工業化水平遠低于俄國
14.該表反映出近代中國( )
1920年和1936年國內市場的商品結構表
類型 1920年 1936年
產值(億元) 比例(%) 產值(億元) 比例(%)
農業產品 39.09 42.28 75.33 44.82
手工業產品 29.75 32.17 43.86 26.1
工廠產品 8.83 9.55 28.31 16.84
礦冶業產品 2.91 3.15 4.96 2.95
進口產品 11.88 12.85 15.61 9.29
合計 92.46 100 168.07 100
A.進出口貿易平衡 B.商品經濟繁榮 C.近代化曲折發展 D.民族工業萎縮
15.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規定:“以徹底地將中國從帝國主義壓榨之下解放出來為目的。宣布中國民族的完全自主與獨立,不承認帝國主義在華的政治上、經濟上的一切特權;宣布一切與反革命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無效;否認反革命政府的一切外債”。這表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 )
A.開創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代表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C.把工作重心轉向到民族革命 D.掀起了“改訂新約”運動
16.民國十九年,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等省進行了一場新軍閥混戰,張學良率東北軍入華北擁蔣,并在戰后獲得華北地盤,轉而關注于華北事務;此戰使“國力之疲,已如風前之燭奢”。這最適合用以研究( )
A.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的原因 B.“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可能性
C.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全國 D.國民政府“訓政”建立的條件
17.甘肅靜寧縣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內,陳列著一張從當地居民家中征集的木制桌子,桌角的位置刻著“紅軍要打日本”的小字標語。通渭縣榜羅鎮會議紀念館館藏紅軍標語口號“農民發動起來打紳糧分田地去”。這反映出長征期間中國共產黨( )
A.積極宣傳政治主張 B.注重根據地的建設
C.堅決抵抗外敵侵略 D.堅持開展土地革命
18.下表中各項數據的變化最能說明上海地區( )
1928—1934年上海離婚案主動方性別統計表
離婚主動者 男方 女方 雙方協議 合計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1928(8-12月) 56 15.14 87 23.51 227 61.35 370
1929年 133 20.62 133 20.62 379 58.76 645
1930年 177 20.75 138 16.18 538 63.07 853
1931年 64 10.02 48 7.51 527 82.47 639
1932年 25 6.03 43 10.36 349 83.61 415
1933年(1-6月) 5 1.85 21 7.78 244 90.37 270
1934年(1-8月) 1 0.40 31 12.55 215 87.05 247
——據《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A.傳統婚俗觀念完全轉變 B.平等法制意識影響婚姻觀念
C.女性政治地位顯著提高 D.社會動蕩沖擊家庭婚姻穩定
19.如圖是1926—1936年中國進出口商品的實際價格與理論價格指數示意圖(理論價格,指根據國際市場的銀匯率計算得出的應該要達到的價格)這反映出當時中國( )
A.經濟命脈已被西方列強掌控 B.對外貿易優勢地位漸趨突出
C.民族工業生存壓力逐漸增加 D.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20.1932年冬,為籌措建設資金和軍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蘇區多次發行建設公債和借谷票,福建上杭蘇區群眾積極購買。次年春,《紅色中華報》號召蘇區群眾退回購買的公債券和借谷票(即將借變成捐,不要政府歸還),上杭群眾依然熱烈響應,紛紛退回公債券和借谷票。這表明當時( )
A.黨中央“左”傾錯誤已清除 B.革命根據地經濟形勢好轉
C.蘇維埃政權贏得民眾認同 D.國民大革命高潮基本形成
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年代,以工立國與以農立國大論戰剛萌芽,但論戰雙方的陣線是明顯的。所有反對中國大革命的封建頑固派,阻止新思潮反對新文化運動的國粹派和“甲寅派”,鼓吹復興中國文化的新舊調和派等,都是站在主張以農立國的一邊:而鼓吹新文化運動、西化、反帝反封的知識界則都是中國工業化的積極鼓吹者。以農立國論的代表人物是章士創。他提出的“返求諸農、以安國本”的觀點,從農國與工國的不同政治道德法律習慣等方面來立論。宣揚農國更能維護中國文化獨有的調和持中、尚儉節欲、清靜安民、寡欲不爭等精神美德:大講歐戰后歐洲工業國已“崩壞難于收拾”、而“吾國偽工業病之復洪漲不可終日”。以工立國論的代表有惲代英、楊銓、楊明齋等人,他們闡明馬克思的一個基本觀點:“政治法律大部分是維持經濟的組織及其社會道德習慣與秩序的,今其經濟情形已變。則前之政治法律自然的隨之而失其效用。”
30年代,以農立國與以工立國之爭活躍起來。這一方面是由于現代化問題的提出拓寬了對中國出路問題討論的范圍:同時,也由于在世界經濟危機形勢下我國農村凋敝的情況日益嚴重。還有20年代末以來,出現的鄉村建設運動,認為中國并不需要任何制度性的根本改革。而應返回到“農本社會”、“倫理本位社會”.于是號召知識分子到農村去。當時以農立國派提出的許多論點。特別是有關中國經濟的自主發展、農業是基礎、工農之間的關系、工業化與政治民主的關系以及中國工業化面臨的阻力與困難等問題所進行的討論。至今仍富有教益。如翁文灝在討論中提出的“以農立國,以工建國”的口號,綜合雙方觀點之所長,反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思想。
——摘編自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增訂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關于“以農立國還是以工立國”的爭論進行評析。(要求:史實準確,符合邏輯,表述清晰)。
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9年1月24日,上海市社會局以蓮花、月季、天竹、棉花、牡丹和桂花等作為候選對象,在《申報》上刊登公開評選市花的新聞,引起市民廣泛關注。4月下旬,評選結果揭曉,在收回的1.7萬余份選票中,棉花以5496票名列榜首,當選為上海市花。《申報》在1929年4月29日報道中解釋:“棉花為農產品中的主要產品,花類美觀,結實結絮,為工業界制造原料,衣被民生,利賴莫大,上海土壤,宜于植棉,棉花貿易,尤為進出口之大宗,本市正在改良植棉事業,擴大紡織經營、用為市花,以示提倡,俾冀農工商業,日趨發展……希望無窮焉。”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舍所學知識,對棉花當選為上海市花這一現象加以闡釋。(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達流暢)
參考答案:
1.D
【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7年(中國)。近代族學以宗族組織為依托,興辦的是近代初等小學,所以客觀上有利于中國鄉村教育的發展,D項正確;南京國民政府倡導興辦近代族學有利于教育近代化,是歷史的進步,不能說明宗法觀念根深蒂固,排除A項;從材料看不出國民政府興辦近代族學的宗旨和目的,排除B項;材料只是提及中國部分鄉村的學校教育內容仍是四書五經,不能代表整個中國學校都是以儒學為主要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
2.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中的數據,可知進口輕工業產品的比重下降、出口輕工業產品的比重上升,表明中國輕工業生產能力提高,重化工業品進出口比重的增加和輕工業生產能力的提高,反映了中國工業化規模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C項正確;僅根據表格內容不能得出中國工業布局情況,排除A項;輕工業和重化工業不完全屬于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排除B項;材料強調經濟的進出口比重,并未涉及各行業的比重,不能得出社會經濟結構逐漸失衡的結論,社會經濟結構仍以小農經濟為主導,排除D項。故選C項。
3.B
【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材料有發展生產、愛護植被等相關報道,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關注生態治理且進行了信息公開,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到是為了“應對經濟封鎖”或是“穩固紅色政權”這樣的目的,排除AC項;土地革命是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等,與材料的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4.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據材料“土地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創辦的各種合作社及銀行發行了一定數量的股票”“股票以小面額為主,認購的股金可以分期繳納,群眾還可以將實物折款認購股票”可知,根據地發行的股票,購買和持有方式靈活多變,使用了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體現出政策的因地制宜,B項正確;據材料“股票嚴禁充當現金流通”及所學知識可知,股票并不屬于貨幣,排除B項;股票可以進行買賣,就不能“消除”股票投機,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農村革命根據地經濟發展面臨一定的困難,資金并不充足,股票的發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B項。
5.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9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共產國際反對共產黨介入國民黨內部的反蔣斗爭,“不得與反蔣勢力簽訂任何協議、做出任何承諾和給予‘任何道義上和物質上的支持’”,此舉不利于中國革命的發展,違背了中國革命發展實際,B項正確;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共關系已經破裂,排除A項;此時尚未發生民族戰爭,排除C項;共產國際的指示限制了共產黨對國民黨內部反蔣勢力的支持,所以也未能沖擊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排除D項。故選B項。
6.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表格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1928年和1936年,華商面粉廠的資本規模和日產能力都有所增長,但是與外資面粉廠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近代化水平依然有限,D項正確;在近代,外資企業的發展水平普遍超過民族企業,排除A項;根據表格內容可知,華商面粉廠的日產能力雖然有所提升,但是與外資面粉廠的生產能力比仍然有差距,“核心競爭力得到提高”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官僚資本主義壓迫體現為以欺詐與行政手段,壓榨民族工業的生產等各個領域,但是材料主要表現為華商與外資企業的生產能力的對比,排除C項。故選D項。
7.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是1928年的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927年10月,毛澤東帶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開辟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A項正確;1927年國民黨右派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標志著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1927年9月毛澤東組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受挫,排除C項;192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
8.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據材料“但至20世紀30年代,知識分子整體取向逐漸從推崇西方文明轉向了非資本主義前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變化的原因在于隨著救亡圖存運動的進行,國人對于時局認識逐步深入,并對時局做出深刻反省,B正確;20世紀30年代民族工業發展沒有瀕于絕境不,排除A項; 社會主義道路成為共識說法錯誤,排除C項;國民政府政策的靈活調整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9.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4年至1936年(中國)。根據材料“不撕毀藏胞門楣掛著的紅布和門板貼著的佛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期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紅軍長征途中途徑藏族所在地,C項正確;1926至1927年間,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合作,領導國民革命軍揮師北伐,基本消滅了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軍隊,重創了軍閥張作霖的軍隊,與西藏地區無關,排除A項;井岡山會師是在1928年,中共主要是在江西、湖南等地建立革命根據地,排除B項;渡江戰役是在1949年,發生在長江流域,排除D項。故選C項。
10.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87—1933年(中國)。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1887年至1933年間,中國社會動蕩,政治運動不斷,政府更迭頻繁,一直缺乏個強有力的政權來有效地控制中國社會,致使國有資產包括土地流失嚴重,D項正確;1887年至1933年間的主要政府并未進行土地私有化改革措施,排除A項;題干中并未涉及受西方思想影響土地私有觀念加強,排除B項;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主要體現在工業化,排除C項。故選D項。
11.C
【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內容,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時空是:近代的中國。根據材料“我們沒有積極的取得國民黨領導權而讓汪蔣唐等領導去”可知,講話應該發生在國民革命失敗后,根據材料“小資產階級……必定完全在紅旗領導之下”可知,講話應該發生在工農武裝割據道路開辟前,根據材料“沒有積極的取得國民黨領導權”“小資產階級……完全在紅旗領導之下”可知,講話主要討論的是革命的領導權,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即革命道路轉型十分必要,C項正確;結合所學可知,當時黨內主要存在的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而非“左”傾錯誤,排除A項;此時抗日戰爭還未開始,排除B項;中共宣傳和平民主的方針是在抗日戰爭后,排除D項。故選C項。
12.B
【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提出要糾正政權‘新豪紳化’的富農傾向和‘平分一切土地’的過‘左’做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0年處于土地革命時期,鄧小平提出糾正政權的“富農傾向”,“沒收豪紳地主反革命土地分給貧苦農民”,明確了土地革命的對象,B項正確;1927年黨的工作重心已經由城市轉向農村,1930年黨的工作重心并未發生轉移,排除A項;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革命統一戰線也隨之破裂,排除C項;抗日戰爭爆發于1931年,排除D項。故選B項。
13.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該學者指出中國的國情和俄國不同,如中國的工業化程度遠遠達不到俄國的水平,因此不能照搬俄國革命的經驗,應該從本國國情出發,中國中心城市產業工人的數量和組織遠不足以發動像俄國革命那樣的群眾性暴動,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農村地區,即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具有必然性,B項正確;“群眾性暴動不適合當時的中國”、“中國的工業化水平遠低于俄國”雖然與學者的觀點有一定的關聯,但并不是其主要論點,其主要觀點是從國情出發,探索本國革命道路,排除AD項;該學者認為不應該照搬俄國經驗,而不是否定對俄國革命經驗的借鑒,排除C項。故選B項。
14.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從1920年到1936年,各種商品產值所占比重有升有降,所以體現了近代化的曲折發展,C項正確;表格信息中沒有出口信息,不能說明進出口貿易平衡,排除A項;僅根據商品結構表無法體現商品經濟的繁榮,排除B項;我國國內市場的商品總值是上升的,所以不能說明民族工業的萎縮,排除D項。故選C項。
15.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以徹底地將中國從帝國主義壓榨之下解放出來為目的。宣布中國民族的完全自主與獨立,不承認帝國主義在華的政治上、經濟上的一切特權;宣布一切與反革命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無效;否認反革命政府的一切外債”可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是要徹底廢除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實現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因此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中華蘇維埃的革命任務,與外交無關,排除A項;1931年,全面抗日戰爭尚未爆發,黨的工作重心還沒有轉向民族革命,排除C項;掀起“改訂新約”運動的是南京國民政府,排除D項。故選B項。
16.B
【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首先計算民國十九年是1930年,據材料“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等省進行了一場新軍閥混戰”可知,材料其實講的是中原大戰,中原大戰后張學良主力部隊和主要精力在華北,東北兵力空虛,再加上當時中國國力的衰退,為日本侵華提供了可乘之機,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可能性,與西安事變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項;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全國是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排除C項;國民政府宣布訓政也是1928年,排除D項。故選B項。
17.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紅軍要打日本”與“農民發動起來打紳糧分田地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根據這些標表明,長征期間中國共產黨積極向各地民眾宣傳自身的政治主張,A項正確;在長征過程中,紅軍沒有固定的根據地,排除B項;“堅決抵抗外敵侵略”只能體現“甘肅靜寧縣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內,陳列著一張從當地居民家中征集的木制桌子,桌角的位置刻著‘紅軍要打日本’的小字標語”等部分材料,排除C項;本題主旨為“長征時期的政治宣傳”,而“堅持開展土地革命”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18.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1928—1934年中國。根據材料數據可知1928—1934年上海離婚案中,男方主動要求的占比降低,女方主動要求和雙方協議占比升高,反映傳統的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的婚姻觀念受到沖擊,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有所上升,這與平等和法制意識的影響有關,B項正確;在一些內陸和農村地區,傳統婚姻觀念的影響仍然存在,“完全轉變”說法夸大,排除A項;材料體現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未提及女性獲得選舉權或參與政治,不能得出女性政治地位顯著提高,排除C項;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上升得益于新思想的傳播和社會進步,而非由于社會動蕩,排除D項。故選B項。
19.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圖1給出的信息是外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其實際價格與理論價格接近,甚至高于理論價格。與之相反,中國出口商品的實際價格越來越低于理論價格,說明西方列強主導了國際市場,壓制中國出口產品價格,確保他們輸入中國產品的價格,這一情況不利于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C項正確;西方列強主導了國際市場,但不能說明掌控了中國經濟命脈,夸大了其詞,排除A項;在此情況下,中國對外貿易處于不利地位,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實際價格與理論價格的差距,與中國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20.C
【詳解】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2年和1933年(中國)。據材料“多次發行建設公債和借谷票,福建上杭蘇區群眾積極購買......號召蘇區群眾退回購買的公債券和借谷票(即將借變成捐,不要政府歸還),上杭群眾依然熱烈響應,紛紛退回公債券和借谷票”可知,在革命的艱難時期,蘇區政府向民眾發行公債以及號召民眾主動退回公債券,都得到了群眾的積極支持,這說明蘇維埃政權贏得民眾認同,C項正確;據所學可知,1933年的前后,黨中央的“左”傾錯誤還沒有消除,排除A項;材料中蘇區政府的做法是在經濟困難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不能說革命根據地經濟形勢好轉,排除B項;國民大革命發生在1924-1927年間,排除D項。故選C項。
21.20世紀二三十年代關于“以農立國還是以工立國”的爭論看似是腐朽保守勢力與進步勢力的激烈對峙,其實質是在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外來思想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傳入后,不同群體為探索中國發展道路以救亡圖存進行的反思與討論。
主張“以農立國論”者,一方面鑒于一戰以來西方以工業立國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弊端日益尖銳,因而對其產生質疑;另一方面他們關注到中國農村近代以來日益凋敝的現狀,力圖以農立國以維護中國傳統文化。其相關主張具有相當的局限性,但其有關中國經濟的自主發展、農業是基礎、工農之間的關系、工業化與政治民主的關系以及中國工業化面臨的阻力與困難等觀點主張,利于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探索。
主張“以工立國”者,深感工業革命對中外近代發展差距產生的深遠影響,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認為中國現代化的方向就是工業化,且中國近代以來,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傳統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以農立國已不合時宜。其思想主張是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體現。
總體來看,討論的總趨勢是逐步認識到,從世界大勢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要取得成功,必須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這場討論有助于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進步。
【詳解】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本題相對開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據材料“20年代,以工立國與以農立國大論戰剛萌芽,但論戰雙方的陣線是明顯的”“所有反對中國大革命的封建頑固派,阻止新思潮反對新文化運動的國粹派和‘甲寅派’,鼓吹復興中國文化的新舊調和派等,都是站在主張以農立國的一邊”“30年代,以農立國與以工立國之爭活躍起來”“這一方面是由于現代化問題的提出拓寬了對中國出路問題討論的范圍:同時,也由于在世界經濟危機形勢下我國農村凋敝的情況日益嚴重”和所學知識可知,關于評析產生的背景、不同主張的評價、總結等角度進行,如產生的背景可從當時民族危機加深、外來思想的影響、近代先進中國人的探索等角度進行分析;主張“以農立國論”者的評析可從當時工業資本主義國家的弊端、中國農村凋敝的現狀、主張的局限性等角度進行分析;主張“以工立國”者的評析可從當時中外工業化的差距、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中國社會轉型的方向等角度進行分析;總結可從符合國情道路的角度進行分析。
22.【示例1】
棉花當選為市花反映了棉紡織業發展對上海居民的生活影響深遠。
江浙一帶自元代以來為重要產棉區,手工棉紡織業發達,近代以來,上海作為第一批通商口岸.在外資企業和洋務企業的刺激誘導之下,近代棉紡織業較早產生,在一戰期間因為國內外壓力減少和戰爭訂貨刺激下進一步發展。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統一,通過改訂新約、獎勵實業等措施客觀上也推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棉花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力也激增。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棉花當選為上海市花反映了棉紡織業的發展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重要,甚至影響到人們的思想審美層面。
【示例2】
棉花當選為市花反映了新聞報業在當時上海居民的生活中作用日益重要。
報刊是近代社會傳播思想文化和社會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近代中國政治、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變遷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近代以來作為首批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在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下產生了中國近代的新聞報業。上海社會局通過《申報》評選市花活動得到市民的積極響應,說明新聞報刊已經成為通達民情、傳播知識、開啟民智、反映民生的重要渠道,在當時國人的生活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棉花當選為市花反映了新聞報業在當時上海居民的生活中作用日益重要,折射出中國社會生活近代化的過程。(其他如上海的近代化:民族工業的發展;市民社會觀念(實業救國、救亡圖存)等視角,只要言之成理,持論有據,也可以酌情賦分)
【詳解】本題是論述題之探究結論論證題,時空是近代的中國。首先,閱讀材料,擬定論題。如根據材料“棉花為農產品中的主要產品,花類美觀,結實結絮,為工業界制造原料,衣被民生,利賴莫大,上海土壤,宜于植棉,棉花貿易,尤為進出口之大宗,本市正在改良植棉事業,擴大紡織經營、用為市花,以示提倡,俾冀農工商業,日趨發展……希望無窮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論題為:棉花當選為市花反映了棉紡織業發展對上海居民的生活影響深遠。或者為:棉花當選為市花反映了新聞報業在當時上海居民的生活中作用日益重要。
其次,結合近代社會的變化的相關史實,與民族工業發展的知識進行分析闡述。如“江浙一帶自元代以來為重要產棉區,手工棉紡織業發達,近代以來,上海作為第一批通商口岸.在外資企業和洋務企業的刺激誘導之下,近代棉紡織業較早產生,在一戰期間因為國內外壓力減少和戰爭訂貨刺激下進一步發展。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統一,通過改訂新約、獎勵實業等措施客觀上也推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棉花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力也激增。”
最后,綜合以上證明過程,總結歸納,升華主題,完成表述。如:綜上所述,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棉花當選為上海市花反映了棉紡織業的發展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重要,甚至影響到人們的思想審美層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彭山县| 肃南| 南木林县| 永川市| 新疆| 大化| 广平县| 萨迦县| 潜江市| 安达市| 石家庄市| 巴青县| 九江市| 岚皋县| 芜湖市| 韶山市| 汉阴县| 甘德县| 苏尼特右旗| 军事| 白沙| 定西市| 平陆县| 崇文区| 大港区| 庄河市| 孝义市| 九寨沟县| 中江县| 全州县| 康平县| 冷水江市| 巨野县| 柯坪县| 通化市| 海安县| 济宁市| 遂昌县| 逊克县|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