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新教材鏈接】法國大革命18世紀,法國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力量日益壯大的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等級制度的束縛,啟蒙思想也對民眾產生了深刻影響。1789年7月14日,法國民眾攻占了象征專制的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由此爆發。革命猛烈沖擊了專制制度,資產階級控制的制憲議會逐漸掌握了政權。8月,議會頒布了《人權與公民權宣言》,即《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1791年,議會頒布憲法,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革命遭到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進攻,斗爭異常激烈。1799 年,拿破侖發動軍事政變,建立軍事獨裁統治。拿破侖的統治維護了大革命所確立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但他實行帝制,率軍入侵其他歐洲國家。1815年,在歐洲各國的聯合進攻下,拿破侖帝國覆滅。然而,法國大革命也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則隨著拿破侖的軍隊傳播到歐洲各地。一、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一)背景:艱難的共和之路(2)過程實質:【深化認知】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艱難A.艱難的原因:B.特點:(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內容(2)特點影響(4)當前法國政體①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時期(1946-1958年),法國議會的權力達到巔峰,擁有選舉總統、決定政府組成、任免總理和批準政府施政綱領等權力,此時的法國是典型的議會制共和制國家。②第五共和國成立后,權力中心逐漸由議會轉移到總統,這表明法國已逐漸成為一個半總統半議會制的共和制國家。需要強調的是,不管近現代法國政體如何變化,其實質不變,還是資產階級專政,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只是對資產階級內部各階層或利益集團的權力關系進行了重新調整,從而采取了資產階級代議制(間接民主制)的不同形式而已。【延伸補充】三部重要法律文獻1、1791年《人權宣言》: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天賦人權。被認為是人類歷史最徹底的人權宣言,將啟蒙主張用法律固定下來,推動革命發展。2、《1791年憲法》:法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用法律形式鞏固革命成果,體現了啟蒙思想家的政治學說,確立三權分立的原則。3、1804年《拿破侖法典》: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法典。肯定了資產階級對封建階級的勝利,承認土地制度變革的既成事實,確保農民的土地所有權。二、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一)德意志的統一(1)背景過程:(3)意義:結束了長期分裂狀態,實現了國家統一,為德國建立君主立憲制提供了政治前提。(二)《德意志帝國憲法》內容(1871)1.國家政體上:君主立憲制產生方式 職權皇帝宰相議會2.國家結構上:聯邦制(三)特點形成原因:【概念理解】容克貴族地主容克:意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指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后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16世紀起長期壟斷軍政要職,掌握國家領導權。19世紀中葉開始資本主義化,成為半封建性的貴族地主。容克貴族地主是普魯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紀下半葉聯合后反動勢力的支柱,是德國軍國主義政策的主要支持者。對德國發展的影響:容克貴族地主通過對外戰爭實現國家統一,領導了德國的近代化,促進德國經濟迅速發展;但也保留了濃厚專制殘余和軍國主義,加緊對外侵略擴展,引發了世界大戰,給德意志和世界帶來災難。 (四)影響德國特色的發展道路1.依然實行專制主義統治。2.注重社會立法,使德國迅速成為一個發達的工業化國家①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運動;但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及社會保險,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②俾斯麥很注意勞工的福利,從1883年開始,連續數年舉辦勞工疾病、意外傷害、殘廢、年老等保險,即工人每月付出少數保費,向政府主辦的保險機構投保,便可得到免費醫療的照顧,領取殘廢、年老的生活津貼等,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勞工保險制度。要點 英、美、法、德四國代議制政體的差異及代議制的特點1.差異項目 英國君主立憲制 美國共和制 法國共和制 德國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元首產生方式元首任期元首有無實權政府首腦政府產生方式國家權力中心行政權政府首腦與議會關系立法機構確立標志【比較異同】法、德政體之比較不同 法國共和制 德國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及其產生方式行政機構議會的權力和地位立法與行政機關的關系國家政體相同【比較異同】法、美民主共和制不同 美國共和制 法國共和制總統產生總統任期權力中心政治體制相同英德美法四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比較英國 德國 美國 法國政 體行政權立法權權力中心特點相同點【中外比較】17、18世紀中西政治體制不同趨向及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