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答案CCDCD BBACD CC13. 振動 響度14. 連通器原理 變大15. 電子 異種 排斥16. 直線傳播 實 反射17.見下圖18.19. 沸點 液化 吸收 99 沸騰 液化20. 速度 小于 木塊會做勻速直線運動 速度 老牛21.① A B 即使滑動變阻器調制最大,電路中的電流也大于0.06A22.(1)800Pa;2分 (2)0.08m; 3分 (3)800Pa 3分23.(1)80J; 2分 (2)8V; 3分 (3)14.4W 3分PM人眼S球ABGVB06化學答案一、選擇題(共13題,共18分。24-31題,每題1分;32-36題,每題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答案 D B B A C B D D C C D A C非選擇題(本題共6個題,共32分)(4分)(1)8先膨脹后縮小(或者先變大后變小)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4分)(1)元素少喝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合理即可)(或者等)(4)蛋白質(5分)(1)C① ②250g(4)氧氣、水蒸氣(或O2、H2O)40、(5分)(1) 2.2(2)解:設該品牌補鈣藥劑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該品牌補鈣藥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答:該品牌補鈣藥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50%。41、(9分)(1)新物質生成試管中的液面上升 水/H2O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等)溶液不變色稀鹽酸、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都會產生白色沉淀=(7)CE2024年九年級3月聯考理綜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S-32 Ca-40 Cl-35.5一、選擇題(化學1-13題,18分,1-8題,每題1分;9-13題,每題2分;物理14-25題,24分,每題2分)1、我國北方地區的冰雕藝術是一項有著深刻文化內涵,包含傳統文化和新創意元素的藝術。下列有關冰雕節的制作和活動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鑿取冰塊 B.精心雕刻 C.通電發光 D.燃放煙花2、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稀釋濃硫酸 B、量取液體 C、測溶液的pH D、移走蒸發皿3、今年世界環境日我國的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隨手關燈節約能源 B.深埋廢棄塑料減少“白色污染”C.使用乙醇汽油減少空氣污染 D.淘米水澆花節約水資源4、下列實驗對應的現象或化學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B.硫酸除鐵銹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H2SO4 = Fe2(SO4)3 +3H2OC.將稀鹽酸滴入盛有鎂條的試管中:Mg+2HCl=MgCl2+H2↑D.碳酸氫銨和熟石灰研磨放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5、分類法是化學學習的常用方法。下列對有關物質或元素的分類正確的是( )A.有機物:尿素、乙醇、碳酸氫銨B.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氟、硒、鈉C.引起溫室效應的物質:甲烷、二氧化碳、氟氯代烷D.空氣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6、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2H2 ②Cl ③ ④ ⑤ A.①表示2個氫原子 B.②和③可能屬于同種元素C.由④可知鋁原子核內中子數為13 D.由⑤可知氨氣由氮原子和氫原子構成7、第19屆杭州亞運會成功舉辦,主火炬全球首創采用廢碳再生的綠色甲醇作為燃料。如圖是甲醇燃燒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空氣中氣體的體積分數:乙>丙B.甲醇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1C.反應生成丙、丁兩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2D.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分子種類均不變8、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陰影區域中,A、B、C均處于飽和狀態B.將t1℃下A飽和溶液升溫到t2℃,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C.將A和B的飽和溶液從t2℃降到t1℃時,析出晶體的質量關系為A>BD.除去A固體中含有的少量B雜質,可采用配成熱飽和溶液,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干燥的方法提純A9、樹立化學觀念,培養科學思維,是化學學科的基本要求,分析和推理是常用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A、鐵器在空氣中易腐蝕,所以鋁器在空氣中也易腐蝕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一定是酸溶液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所以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D、置換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所以凡有元素化合價改變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10、小明利用初中常見的五種物質,構建了相互關系的網絡圖,甲、乙、丙都屬于氧化物,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之間的一步轉化關系.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①的生成物難溶于水B.反應②固體質量一定減小C.反應⑤和⑥的基本反應類型一定不同D.反應④和⑥均能體現堿的化學通性11、下列實驗方案設計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鈉 加入適量硝酸鋇溶液,過濾B 分離氯化鈣和碳酸鈣 加入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C 檢驗甲烷中是否混有氫氣 點燃,在火焰上罩一個干冷的燒杯D 鑒別高錳酸鉀和碘 各取2小粒,分別加入5mL水,振蕩、觀察12、學會學習是我們必備的核心素養。對主題知識的整理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下列對某一主題知識的整理正確的一組是( )A.化學與生活 B.化學與環境①炒菜時鍋中的油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②蚊蟲叮咬涂抹肥皂水可以緩解痛癢 ③食用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預防夜盲癥 ①用火堿處理硫酸廠排放的污水 ②為維持好碳、氧循環,減少化石燃料燃燒 ③焚燒秸稈為農作物提供肥料C.化學與材料 D.化學現象與解釋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和合金都是合成材料 ②鋼筋混凝土屬于復合材料 ③青銅、金剛石、鋼都是金屬材料 ①氣體壓縮,氣體分子間間隔變小 ②活性炭除去異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喝汽水打嗝,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A.A B.B C.C D.D13、下列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實驗操作的是( )A B C DA.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石灰石B.某溫度下,向一定量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晶體C.足量的鐵片和鋁片分別與等質量、等濃度的稀鹽酸反應D.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稀鹽酸至過量14.(本題2分)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A.中學生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約為 B.一只雞的質量約為20kgC.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每分鐘約為70次 D.洗澡水的溫度大約是80℃15.(本題2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形勢嚴峻,沖在最前線的醫務人員需要同時佩戴N95口罩及護目鏡等防護物資,但由于護目鏡鏡片起“霧氣”導致了醫療護理過程中的諸多不便,對此正確的解釋是( )A.護目鏡鏡片上的“霧氣”是水蒸氣B.“霧氣”形成過程需要吸熱C.“霧氣”形成在護目鏡的內側D.“霧氣”的形成是汽化現象16.(本題2分)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關于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能、風能、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B.超導材料可應用于制作電飯鍋的發熱絲C.核能的利用會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應關閉所有核電站D.光纖通信,是利用光在纖維材料中多次反射傳輸信息的17.(本題2分)下列現象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 彩虹C.雕像的影子 D. 露珠里的景象18.(本題2分)黑暗的房間里有兩盞電燈,只有一盞燈點亮,但人能看到未點亮的燈泡。以下對于“看到未點亮燈泡”所畫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A. B. C. D.19.(本題2分)如圖,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繪二碼拍了一張照片,手機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B.掃碼時二維碼要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維碼的像變小,只需將二維碼靠近凸透鏡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實像20.(本題2分)如圖中的物品使用時利用了杠桿原理的是( )A.洗手盤下防臭水管 B.指甲鉗C.塑料吸盤掛鉤 D.汽車逃生安全錘21.(本題2分)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 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 A、B 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地面對 B的摩擦力為 0B.A和 B 之間摩擦力為0C.地面對 B 的摩擦力為 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 B 的摩擦力為 2N,方向水平向右22.(本題2分)在野外用滑輪組拉越野車脫困時的情景如下圖所示,有關力的分析正確的是A.車對地面的壓力與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B.車拉滑輪組的力與滑輪組對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脫困必需2400N的拉力時,繩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為1200ND.脫困必需2400N的拉力時,繩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為800N23.(本題2分)如圖甲所示,通過壓力傳感器獲取運動者的運動數據,其工作原理如圖乙所示。電源電壓不變,為定值電阻,壓力傳感器R的阻值隨壓力增加而減小。在人從與蹦床接觸至下落到最低點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流表A的示數逐漸變小B.電壓表V的示數逐漸變小C.電路消耗的總功率P逐漸變小D.電路消耗的總功率P逐漸變大24.(本題2分)2022年3月28日是第27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小明的班主任利用主題班會講了安全用電的知識。下列小明所做的筆記,錯誤的是( )A.洗衣機使用三孔插座能防止人觸電B.控制電燈的開關裝在火線和燈之間C.使用測電筆時,手不能接觸筆尾的金屬體D.不能在家庭電路中同時使用大功率用電器25.(本題2分)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電源電壓恒為3伏,更換5個定值電阻Rx,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圖象。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同學研究的是電流和電壓的關系B.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保持0.5伏不變C.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1歐~5歐D.將Rx從5Ω換成10Ω后,應將滑片P向左移第II卷(非選擇題)26.(本題2分)學習雷鋒勇于奉獻的精神,在“我身邊的活雷鋒”演講比賽中,演講聲是由聲帶的 產生的,演講者使用話筒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27.(本題2分)周日小亮到“天下第一泉”景區游玩。趵突泉通往大明湖航線上的“船閘”運用了 (選填“連通器原理”或“帕斯卡定律”)。有新的游客上船后,游船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8.(本題3分)如圖小容將一只氣球在自己頭發上摩擦,使頭發與氣球里的 (選填“電子”“質子”“中子”)發生轉移,頭發與氣球帶 (選填“同種”“異種”)電荷。如果她將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在自己的頭發上摩擦后,讓兩只氣球相互靠近,兩只氣球會相互 (選填“吸引”“排斥”)。29.(本題3分)2020年6月21日,在日食發生時,小明看到樹蔭下的地面上有圖甲所示的光斑,這些光斑是由光的 形成的,這些光斑是太陽的 像(選“實”或“虛”)。觀看日食不能用眼睛直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比較簡易的做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來觀看(如圖乙所示),太陽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30.(本題2分)畫出圖中人眼通過平面鏡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31.(本題2分)如圖所示,小物塊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好能勻速下滑,請在圖中畫出A的重力和它下滑時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圖。32.(本題6分)為了了解供暖系統的工作原理,小雪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在兩個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0mL的水,開始探究。(1)小雪先給A管加熱,A管中的水吸收熱量,當溫度達到 時沸騰,產生的水蒸氣通過導管C流到B管中,B管中水面會升高,這是因為水蒸氣遇冷 成水。同時,發現溫度計示數升高了,這表明B管中的水 熱量;(2)小雪每隔1min記錄B管中水的溫度,持續加熱到第10min,B管中產生大量的氣泡,且溫度計示數保持不變,此時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這表明B管中的水 ;(3)供暖系統就是利用水蒸氣 放熱供暖的。33.(本題5分)在“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小球A和B的質量不相同。(1)讓小球A和B分別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目的是使小球運動到水平面時的 相同。由圖中的現象可知,小球A的動能 小球B的動能;(2)實驗中,如果所用的水平面絕對光滑并且足夠長,本實驗將不能完成探究,原因是 ;(3)一只行走的老牛動能約為500J,一顆飛行的步槍子彈動能約為,子彈的動能遠大于老牛的動能,是因為它的 大。你認為 的慣性更大。34.(本題5分)如圖甲,在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選用的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阻值約為9Ω,滑動變阻器標有“20Ω 1A”字樣。(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發現小燈泡始終不亮,電壓表、電流表均無示數,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種: (填序號)①滑動變阻器斷路;②電壓表兩接線柱間短路;③燈泡斷路;④燈座兩接線柱間短路。(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之前,應將劃片滑到 (選填“A”或“B”)端移動;然后移動滑片P至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要獲得小燈泡額定功率的數據,滑片P應向 (選填“A”或“B”)端移動;(4)一實驗小組的數據如表:實驗序號 1 2 3 4 5U/V 0.3 1.5 2.0 2.5 2.9I/A 0.06 0.20 0.24 0.28 0.30P/W老師在檢查時,指出第 1次實驗的數據無法從實驗中測得,理由是35.(本題8分)有一個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圓柱形容器,下端封閉上端開口,底面積S=250cm2,高度h=10cm,如圖甲所示:另有一個實心勻質圓柱體物塊,密度ρ=0.8×103kg/m3,底面積S1=150cm2,高度與容器高度相同,如圖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且g取10N/kg計算)(1)現將圓柱體物塊豎直放置容器內,則物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多大?(2)再向容器內緩慢注入水,圓柱體物塊不會傾斜,當圓柱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剛好為零時,試計算注入水的深度?(3)在第(2)問敘述的情景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多大?36.(本題8分)如圖甲是定值電阻和標有“8 V 8 W”燈泡L的I-U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電源電壓恒定不變,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2 Ω.當開關S、S2閉合,開關S1斷開,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滑到b端時,燈泡L的實際功率為1W .求:(1)燈泡正常發光10s,電流通過燈泡產生的熱量;(2)電源電壓;(3)當開關S、S1、S2同時閉合,調節滑片P,求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37、(4分)白磷、紅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燃燒。以下是利用它們的可燃性進行的三個實驗,請分別回答問題。實驗1 實驗2 實驗3(1)通過實驗1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實驗中觀察到白磷燃燒,活塞先向右滑動后又向左滑動,最終停留在刻度 處。(2) 通過實驗2可以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實驗前將白磷放入錐形瓶中,稱量裝置的總質量,引燃白磷,待反應后再稱量裝置的總質量,發現托盤天平保持平衡,整個實驗過程中氣球會出現的現象是 。(3) 通過實驗3可以探究燃燒的條件。燒杯中放有熱水,a、b、c處分別放有藥品,實驗中只有a處的白磷燃燒,a與b對比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8、(4分)閱讀科普文,回答下列問題:胃是人體消化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器宮,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其中的胃酸在人體的消化吸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為胃蛋白酶提供適宜的酸性環境,有助于小腸對鈣和鐵的吸收,殺死進入胃中的細菌等。而胃酸過多會對胃黏膜產生侵蝕,并使人反酸,嚴重時會降低食欲,進而引發胃潰瘍等多種疾病。發生胃酸過多的原因主要與患者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習慣不佳等因素有關。如進食了大量刺激性食物或者喝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鐵品,都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導致胃酸燒心現象的出現。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抑酸藥,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與胃酸反應;二是抗酸藥,能直接與胃酸反應。常服用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氧化鎂、氫氧化鎂和碳酸鈣等。胃潰瘍患者在平時的飲食中可以多食用雞蛋、蜂蜜等,若是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閱讀分析,回答問題。(1)胃酸有助于小腸對鈣和鐵的吸收,這里的“鈣”“鐵”指的是______(元素,原子)。(2)為防止胃酸過多,生活中我們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抗酸藥治療胃酸過多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任寫一個)(4)雞蛋為胃潰瘍患者提供的營養素主要是______。39、(5分)中國古代典籍中記錄了很多化學知識,展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用“苦泉水”制取銅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主要流程如圖所示:(1)“熬”的過程類似于下列的________(填字母)操作。A.溶解 B.過濾 C.蒸發(2)方案一:①在“烹”的過程中,膽礬(CuSO4·5H2O)首先轉變成水和硫酸銅,繼續加熱到600℃,硫酸銅將會分解成氧氣和兩種氧化物,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②反應后的氣體如果直接排放,會造成污染,該廢氣可用15%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現有30%的濃氫氧化鈉溶液,想要得到15%的氫氧化鈉溶液500g,需要加水的質量為 。(3)方案二:寫出“鐵釜”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鐵釜外側容易生銹,是因為鐵與空氣中的 發生反應。40、(5分)某補鈣藥劑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現將100g鹽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10g該藥劑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得到部分數據如下表,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鹽酸的質量(g) 20 20 20 20 20生成氣體的質量(g) 0.6 1.2 1.8 a 2.2(1)a的數值為 。(2)求該品牌補鈣藥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41、(5分)利用下列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實驗室用 A 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利用裝置 E收集氫氣,氣體應從______(填“b”或“c”)端通入。(2)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控制反應速率,獲得平穩氣流,則發生裝置應選擇______(填序號),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可在裝置 D 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3)將裝置 F 傾斜使兩種藥品混合,即可制得氣體。下列氣體可用該裝置制取的是______(填序號,雙選)。①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②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③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④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42、(9分)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整理歸納反應規律時發現,有些化學反應發生時沒有伴隨明顯的現象,他們就此進行了以下探究。【提出問題】怎樣證明NaOH溶液分別與CO2及稀鹽酸發生了反應?【分析討論】(1)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可以用兩種思路探究上述反應是否發生。思路I:驗證有 。思路Ⅱ:驗證反應物減少或消失。【實驗探究】同學們分兩組分別設計方案選行究。第一組 第二組【實驗結論】(2)第一組同學將充滿CO2氣體的試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認為NaOH溶液和CO2發生了反應。但有同學指出,還應進行CO2與_________反應的對比實驗才能得出這一結論。(3)第一組同學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某無色鹽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得出了NaOH溶液與CO2發生了反應的結論,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只寫一個)。(4)第二組的小明同學向丙中滴入無色酚酞溶液后,觀察到___________,得出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的結論。小亮同學向丁中滴入AgNO3溶液后,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他認為NaOH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NaCl,但小紅認為小亮的結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二組同學進一步討論后認為,如果將乙中的溶液蒸發結晶,再將得到的晶體溶于水,若在室溫下測得該溶液的pH (填“>”“<”或“=”)7時,則能證明有氯化鈉生成。【反思與拓展】(6)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易變質,為了防止該藥品變質,該藥品要 保存。(7)僅僅使用下列某種物質,能進一步證明第二組的實驗中“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鋅片 B.氧化銅 C.紫色石蕊溶液 D.硫酸銅溶液 E.pH試紙第3頁 共6頁 ◎ 第4頁 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湖北省隨州市3月聯考一模物理?化學試題理綜試卷.docx 化學答案.docx 物理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