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1、解決問題的思維流程。(1)分析題意;(2)探究關系式,確定先算什么;(3)正確解答。2、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時,可以從問題開始想,根據(jù)問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3、利用線段圖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用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有助于理解題意,能更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4、拓展問題(1)差倍問題。已知兩個數(shù)的差與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求這兩個數(shù)各是多少的應用題,叫差倍問題。差倍問題的一般公式為“兩數(shù)的差÷(倍數(shù)-1)=小數(shù),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小數(shù)+兩數(shù)差=大數(shù)”。(2)和倍問題。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與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關系,求這兩個數(shù)各是多少的應用題,通常叫和倍問題。和倍問題的一般公式為“兩數(shù)的和÷(倍數(shù)+1)=小數(shù),小數(shù)×倍數(shù)=大數(shù)”。一、選擇題1.根據(jù)下面線段圖,求羽毛球拍和網(wǎng)球拍一共多少錢,列式正確的是( )。A.40+22 B.40-22+40 C.40+22+402.小佳原來有一些郵票,今年又收集了25枚,送給小敏26枚后,還剩45枚。小佳原來有( )枚郵票。A.46 B.44 C.493.商店有7袋乒乓球,每個乒乓球3元,要求“一共可以賣多少錢?”可以補充的條件是( )。A.又運進3袋乒乓球 B.每袋乒乓球有6個C.每個乒乓球3元 D.有5個足球4.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求舞蹈社團和合唱社團一共有多少人,列式正確的是( )。 A.20+4 B.20×4 C.20×4+20 D.20×5+205.觀察圖,如果按這樣擺下去擺8個正五邊形,需要( )根火柴棒。 A.34根 B.40根 C.29根 D.33根6.有4頭牛正在草地上吃草,已知一頭牛一天吃草32千克,表示一頭牛一個星期吃草多少千克的算式是( )。A.4×32 B.32×7 C.4×32×77.寧寧帶300元買一個玩具和一個球,要想剩下的錢最多,應該買( )。A.①④ B.①③ C.②③8.學校朗誦團有男生24人,女生人數(shù)比男生人數(shù)的2倍少4人,學校朗誦團共有( )人。A.44 B.52 C.68 D.76二、填空題9.三(2)班的圖書角第一天借出了圖書數(shù)量的一半,第二天又借出36本,這時還剩下28本。圖書角原來有( )本圖書。10.有這樣三個條件:①一盒鋼筆有6支,②每支鋼筆5元,③買3盒這樣的鋼筆。根據(jù)條件①和②,可以求出( ),算式是( );根據(jù)條件③和①,可以求出( ),算式是( )。11.商店中,一條褲子48元,上衣的價格是褲子的3倍,買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分析與解答:已知條件中的數(shù)量關系比較復雜,我們可以畫線段圖分析。一套衣服的價格等于上衣的價格加上( ),上衣的價格不知道,要先算出,根據(jù)上衣的價格是褲子的3倍,用乘法計算,列式計算為( )。再求買一套衣服的價格,列式計算為( )。12.超市為了回收可樂瓶,規(guī)定每3個空瓶可以換1瓶可樂。王叔叔買了13瓶喝完后又拿空瓶換可樂。他最多可以喝到( )瓶可樂。13.根據(jù)問題補充合適的條件。體育節(jié)參加足球操表演的同學有180人,參加健身操表演的同學有3行。要求參加足球操表演的同學和參加健身操表演的同學一共有多少人,可以補充的條件是( )。14.工人加工同一種零件,王師傅每天能加工68個,李師傅每天能加工75個,林師傅每天能加工70個,現(xiàn)在要加工200個這樣的零件,選兩位師傅加工1天后,至少還有( )個沒有完成。15.三年級445人去春游,學校租來了10輛能載客45人(不含司機)的中型客車。這些中型客車能一次送走所有的同學嗎?( )(填“能”或“不能”)。如果每名同學的午餐按8元計算,那么這些同學的午餐大約需要( )元。16.某藥店進了85包口罩,每包口罩50個,每個口罩3元。根據(jù)以上信息,兩位小朋友分別列出了以下兩個不同的綜合算式,解決了什么問題。(1)小冬的算式:85×50×3,劃橫線部分是先解決( )。(2)小紅的算式:50×3×85,劃橫線部分是先解決( )。三、判斷題17.“體育組有35個排球,籃球比排球多26個,排球和籃球一共有多少個?”根據(jù)問題想到的數(shù)量關系式:排球和籃球一共的個數(shù)=籃球的個數(shù)-排球的個數(shù)。( )18.“每套校服120元,買5套花600元。”這句話中的120元是單價。( )19.開心果園上午賣出48千克蘋果,下午比上午少賣出12千克蘋果,這一天一共賣出36千克蘋果。( )四、計算題20.看圖列出算式并解答。21.看圖列式計算。五、解答題22.建湖文化中心劇場的觀眾席分上下兩層,樓下有540個座位,樓上有8排,每排有32個座位,樓下比樓上多多少個座位?23.王老師買了一些筆,黑筆有15支,紅筆的數(shù)量是黑筆的3倍。(1)用線段圖表示出紅筆的數(shù)量。(2)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支筆?24.玩具店進了16個冰墩墩公仔,進的冰墩墩鑰匙扣是公仔的3倍。冰墩墩鑰匙扣比公仔多多少個?(先把線段圖補充完整,再解答) 25.星星水果店。①運進22箱蘋果 ②每箱蘋果10千克③蘋果每千克8元 ④賣出16箱蘋果(1)要求“已經(jīng)賣出的蘋果可以收入多少元?”,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填序號)(2)根據(jù)選擇的信息列式解答。(3)剩下的蘋果按每千克6元全部賣出,水果店還可以收入多少元?26.“天宮課堂”第一次上課,航天員用了約60分鐘演示了微重力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xiàn)象。“天宮課堂”第二次上課,雖然時間比第一次少了15分鐘,但是航天員還是生動演示微重力環(huán)境下,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及太空拋物實驗,深入淺出講解實驗現(xiàn)象背后的科學原理。(1)根據(jù)條件把線段圖補充完整。(2)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并解答。問題:____________。解答:(3);提出一個稍復雜的問題并解答(兩步或兩步以上)。問題:__________。解答:27.看圖回答問題。一輛32元 一艘48元 一架的價格是玩具汽車的3倍(1)一輛玩具汽車比一架玩具飛機便宜多少元?(先在下圖中畫出表示玩具飛機的線段,并在圖中表示出問題,再解答。)(2)李老師帶了800元要買6個同樣的玩具,最多剩下多少元錢?(3)買19艘玩具輪船,王老師帶了1000元錢,夠嗎?參考答案1.C【分析】先用40加上22計算出羽毛球拍的錢數(shù),再加上40計算出一共多少錢;據(jù)此解答。【詳解】根據(jù)分析:40+22+40=102(元),所以羽毛球拍和網(wǎng)球拍一共102元,列式正確的是40+22+40。故答案為:C2.A【分析】小佳原來的郵票數(shù)=剩下的郵票數(shù)+送給小敏的郵票數(shù)-今年收集的郵票數(shù),根據(jù)這個數(shù)量關系解答即可。【詳解】45+26-25=71-25=46(枚)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關鍵要弄清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3.B【分析】要求“一共可以賣多少錢?”,即求總價格,需要知曉數(shù)量和單價。依題意,已知單個乒乓球價格為3元,有7袋乒乓球,則需要補充每袋乒乓球有多少個即可。據(jù)此解答。【詳解】依題意,根據(jù)總價=單價×數(shù)量,已知一個乒乓球單價為3元,則需要知道乒乓球的數(shù)量,已知有7袋乒乓球,則需要補充每袋乒乓球有多少個。故答案為:B【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夠運用總價與單價和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是解答的關鍵。4.C【分析】觀察上圖可知,舞蹈社團有20人,合唱社團的人數(shù)是舞蹈社團人數(shù)的4倍,合唱社團有20×4=80(人),80加20即等于舞蹈社團和合唱社團一共的人數(shù),據(jù)此即可解答。【詳解】20×4+20=80+20=100(人)故答案為:C【分析】分析清楚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D【分析】擺1個正五邊形需要5根小棒,擺2個正五邊形需要(5+4×1)根小棒,擺3個正五邊形需要(5+4×2)根小棒……,擺n個正五邊形需要5+4×(n-1)根小棒。據(jù)此解答即可。【詳解】5+4×(8-1)=5+4×7=5+28=33(根)擺8個正五邊形,需要33根火柴棒。故答案為:D【分析】本題考查了數(shù)與形的問題,關鍵是求出正五邊形的個數(shù)與小棒根數(shù)之間的關系,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總結(jié)能力。6.B【分析】用一頭牛一天吃草重量乘7,求出一頭牛一個星期吃草重量。【詳解】要求一頭牛一個星期吃草多少千克,列式為32×7。故答案為:B【分析】解決本題時應理清量與量之間的關系,看清所問的問題,找出需要的條件,再列出算式。7.A【分析】根據(jù)題意,要想剩下的錢最多,那么要買最便宜的玩具和最便宜的球,玩具:80元<175元;球:73元<98元,據(jù)此解答。【詳解】玩具的價錢:①<②;球的價錢:④<③;則寧寧帶300元買一個玩具和一個球,要想剩下的錢最多,應該買①④。故答案為:A【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要想剩下的錢最多,則花的錢要最少。8.C【分析】用24乘2,求出男生人數(shù)的2倍,再減去4,求出女生人數(shù);最后女生人數(shù)加上男生人數(shù),求出學校朗誦團共有多少人。【詳解】24×2=48(人)48-4=44(人)44+24=68(人)故答案為:C【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9.128【分析】用第二天借出圖書數(shù)量加上還剩下圖書數(shù)量,求出第一天借出圖書后剩下的數(shù)量。第一天借出了圖書數(shù)量的一半,則用第一天借出圖書后剩下的數(shù)量乘2,求出原來圖書的數(shù)量。【詳解】(36+28)×2=64×2=128(本)圖書角原來有128本圖書。【分析】本題考查倒推問題, 從結(jié)果出發(fā),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10. 一盒鋼筆多少元 5×6=30(元) 3盒鋼筆有多少支 6×3=18(支)【分析】用每支鋼筆的價格乘一盒鋼筆的支數(shù),可以算出一盒鋼筆多少元。每盒鋼筆的支數(shù)乘買的盒數(shù),可以算出3盒鋼筆有多少支。【詳解】根據(jù)條件①和②,可以求出一盒鋼筆多少元;5×6=30(元)根據(jù)條件③和①,可以求出3盒鋼筆有多少支;6×3=18(支)有這樣三個條件:①一盒鋼筆有6支,②每支鋼筆5元,③買3盒這樣的鋼筆。根據(jù)條件①和②,可以求出一盒鋼筆多少元,算式是5×6=30(元);根據(jù)條件③和①,可以求出3盒鋼筆有多少支,算式是6×3=18(支)。【分析】解決本題從問題出發(fā),找出需要的條件,再列式解答。11. 褲子的價格 48×3=144(元) 144+48=192(元)【分析】根據(jù)題意,先用48乘3,求出上衣的價格,再加上48,求出一套衣服的價格(也就是上衣的價格加上褲子的價格)。【詳解】一套衣服的價格等于上衣的價格加上褲子的價格,上衣的價格不知道,要先算出,根據(jù)上衣的價格是褲子的3倍,用乘法計算,列式計算為48×3=144(元)。再求買一套衣服的價格,列式計算為144+48=192(元)。【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12.19【分析】先把13瓶可樂喝完,共得到13個空瓶,可以換13÷3=4(瓶)……1(瓶),可以得到4個空瓶;可以換(4+1)÷3=1(瓶)……2(瓶);這時候剩下2個空瓶,可以再借一個瓶子,換1瓶可樂,喝掉一瓶再還回去,由此即可解答。【詳解】13÷3=4(瓶)……1(瓶)(4+1)÷3=1(瓶)……2(瓶)(1+2)÷3=1(瓶)13+4+1+1=19(瓶)他最多可以喝到19瓶可樂。超市為了回收可樂瓶,規(guī)定每3個空瓶可以換1瓶可樂。王叔叔買了13瓶喝完后又拿空瓶換可樂。他最多可以喝到( 19 )瓶可樂。【分析】本題考查借空瓶。解題關鍵是抓住3個空瓶可以換1瓶可樂這個條件一步一步的推算。13.參加健身操表演的同學每行有50人【分析】根據(jù)題意,已知足球操表演的同學人數(shù),要先求的是參加健身操表演的同學人數(shù),用行數(shù)乘每行的人數(shù)即可求3行的參加健身操表演的同學人數(shù),所以可以補充的條件是參加健身操表演的同學每行有50人。【詳解】根據(jù)分析可知:可以補充的條件是參加健身操表演的同學每行有50人。【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清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看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4.55【分析】要求沒有完成的零件最少,應選擇每天加工零件個數(shù)較多的兩位師傅。比較三位師傅每天加工零件個數(shù)大小,將加工零件個數(shù)較多的兩位師傅每天加工零件個數(shù)相加求和。再用零件總個數(shù)減去加工零件個數(shù)和,求出沒有完成的零件個數(shù)。【詳解】75>70>68200-(75+70)=200-145=55(個)則至少還有55個沒有完成。【分析】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明確選擇每天加工零件個數(shù)較多的兩位師傅時,沒有完成的零件個數(shù)最少。15. 能 4450【分析】載客45人是指一輛客車可以載乘客45人,10輛客車可以承載的人數(shù)是10個45人,所以用45乘10求出10輛客車可以承載多少人;然后再與三年級去春游的人數(shù)進行比較判斷能不能;每名同學的午餐是8元,445人的午餐費用就是445個8元,所以用445乘8列式,因為是求大約需要多少錢,所以需要用估算的方法計算。【詳解】45×10=450(人)450>445答:這些中型客車能一次送走所有的同學。445×8≈445×10=4450(元)答:這些同學的午餐大約需要4450元。【分析】本題關鍵是根據(jù)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求出10輛中型客車能載客的人數(shù),再與三年級的人數(shù)進行比較解答。16.(1)口罩一共多少個的問題(2)每包口罩多少錢的問題【分析】(1)用口罩的包數(shù)乘每包口罩的個數(shù),可得口罩的總個數(shù)。(2)用每包口罩的個數(shù)乘每個口罩的錢數(shù),可得每包口罩的錢數(shù)。【詳解】(1)小冬的算式:85×50×3,劃橫線部分是先解決口罩一共多少個的問題。(2)小紅的算式:50×3×85,劃橫線部分是先解決每包口罩多少錢的問題。【分析】解決本題時應從算式進行分析,先明確算式中各個數(shù)字表示的意義,進而明確算式表示的意義。17.×【分析】體育組有35個排球,籃球比排球多26個,要求排球和籃球一共有多少個。即等于籃球的個數(shù)加上排球的個數(shù),那么先用排球的個數(shù)加上26,求出籃球的個數(shù);再用籃球的個數(shù)加上排球的個數(shù),求出排球和籃球一共有多少個。【詳解】由分析得:數(shù)量關系式:排球和籃球一共的個數(shù)=籃球的個數(shù)+排球的個數(shù)。故答案為:×【分析】分析清楚題目給的各種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8.√【分析】由題意可知題目中的120元,5套,600元分別表示單價、數(shù)量、總價,由此進行判斷即可。【詳解】由分析可知:120元是校服的單價;題干闡述正確,故答案為:√。【分析】本題考查了對物品單價的理解,考查了學生對題干數(shù)量的把握情況。19.×【分析】由題意可知下午賣出的比48千克少12千克,所以下午賣出的等于48減去12,一天共賣出的是用上午的加上下午的,根據(jù)算出的結(jié)果來判斷。【詳解】下午:48-12=36(千克)。一共賣出48+36=84(千克)。故答案為:×【分析】常規(guī)性的題目,根據(jù)題給出的數(shù)據(jù)細心計算。20.138袋【分析】根據(jù)線段圖可知:用80減去22,求出面粉的袋數(shù),再用面粉的袋數(shù)加上80,求出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袋。【詳解】80-22+80=58+80=138(袋)21.70人【分析】根據(jù)題圖可知,女生人數(shù)是男生的4倍,則用男生人數(shù)乘4,求出女生人數(shù)。再將男生人數(shù)加上女生人數(shù),求出學生總?cè)藬?shù)。【詳解】14×4+14=56+14=70(人)22.284個【分析】首先用樓上座位的排數(shù)乘每排的座位數(shù),求出樓上的座位數(shù),再用樓下的座位數(shù)減去樓上的座位數(shù),即可求出樓下比樓上多多少個座位。【詳解】8×32=256(個)540-256=284(個)答:樓下比樓上多284個座位。23.(1)見詳解(2)60支【分析】(1)紅筆的數(shù)量是黑筆的3倍,用一條線段表示黑筆的數(shù)量,則用3條同樣長的線段表示紅筆的數(shù)量。(2)用黑筆的數(shù)量乘3,求出紅筆的數(shù)量。再用黑筆的數(shù)量加上紅筆的數(shù)量,求出筆的總數(shù)量。【詳解】(1)(2)15×3=45(支) 45+15=60(支)答:王老師一共買了60支。24.畫圖見詳解;32個;【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冰墩墩鑰匙扣用這樣的3條線段(冰墩墩公仔表示的長度)表示,最后求的是冰墩墩鑰匙扣比公仔多的個數(shù),依此畫圖即可。冰墩墩公仔的個數(shù)×3=冰墩墩鑰匙扣的個數(shù),冰墩墩鑰匙扣的個數(shù)-冰墩墩公仔的個數(shù)=冰墩墩鑰匙扣比公仔多的個數(shù),依此列式并計算。【詳解】畫圖如下: 16×3=48(個)48-16=32(個)答:冰墩墩鑰匙扣比公仔多32個。【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對倍的認識,先計算出冰墩墩鑰匙扣的個數(shù),是解題的關鍵。25.(1)②、③、④(2)1280元(3)360元【分析】(1)要求“已經(jīng)賣出的蘋果可以收入多少元?”必須要知道蘋果的單價和賣出蘋果的數(shù)量,賣出蘋果數(shù)量必須要知道每箱蘋果質(zhì)量和賣出箱數(shù)。(2)先根據(jù)每箱蘋果10千克和賣出16箱蘋果算出一共賣出多少千克蘋果,再根據(jù)蘋果每千克8元算出已經(jīng)賣出的蘋果可以收入多少元。(3)先求出還剩下多少箱蘋果,再算出剩下多少千克蘋果,最后算水果店還可以收入多少元。【詳解】(1)要求“已經(jīng)賣出的蘋果可以收入多少元?”,需要用到的信息是(②、③、④)。(填序號)(2)10×16×8=160×8=1280(元)答:已經(jīng)賣出的蘋果可以收入1280元。(3)(22-16)×10×6=6×10×6=60×6=360(元)答:水果店還可以收入360元。【分析】解決本題從問題出發(fā),找出需要的條件,再列式解答。26.(1)見詳解(2)第二次上課用了多少分鐘?45分鐘(答案不唯一)(3)兩次上課一共用了多少分鐘?105分鐘(答案不唯一)【分析】(1)第一次上課用了60分鐘,第二次上課比第一次少用了15分鐘,把數(shù)據(jù)填入圖中相應括號里即可。(2)根據(jù)題目給的條件提出一個只要一步解答的問題并解答。(答案不唯一)(3)根據(jù)題目給的條件提出一個要兩步解答的問題并解答。(答案不唯一)【詳解】(1)(2)第二次上課用了多少分鐘?60-15=45(分鐘)答:第二次上課用了45分鐘。(3)兩次上課一共用了多少分鐘?60-15+60=45+60=105(分鐘)答:兩次上課一共用了105分鐘。【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加減法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27.(1)64元(2)608元(3)夠【分析】(1)一輛玩具汽車的價錢乘3等于玩具飛機的價錢,再減去玩具汽車的價錢即可解答。(2)玩具汽車的價格最低,用800元減去6個玩具汽車的價錢即可解答。(3)一艘玩具輪船的價格乘19的積,再與1000元比較即可解答。【詳解】(1)32×3-32=96-32=64(元)答:一輛玩具汽車比一架玩具飛機便宜64元。(2)800-32×6=800-192=608(元)答:最多剩下608元。(3)48×19=912(元)912<1000,帶1000元夠了。答:王老師帶了1000元錢夠了。【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整數(shù)乘法計算方法的掌握和靈活運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