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一輪復習主題三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件(共43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一輪復習主題三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件(共43張PPT)

資源簡介

(共43張PPT)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主題三 碳和碳的氧化物
1. 和 的鑒別(依據:兩種氣體的性質不同)
鑒別方法 現象及結論
通入澄清石灰水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無明顯現象的是一氧
化碳
點燃 在空氣中能燃燒的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燒的是二氧化碳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是二氧化碳,無明顯現象的是一氧
化碳
還原氧化銅 通入灼熱的氧化銅中,能使黑色粉末變紅的是一氧化碳,沒
有明顯現象的是二氧化碳
2.除雜( 和 互為雜質時)
物質 雜質 除雜方法
①通入過量的堿溶液(一般用 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
②通過足量灼熱的炭粉
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
【注意】不能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不
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在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環境下,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點燃。
判斷正誤并在原題上改正或舉出反例。
1.金剛石、石墨、 都是直接由原子構成的單質。( )
×
[解析] 分析: 是由碳分子構成的。
2.碳單質燃燒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

3. 和 的組成元素相同,則化學性質相似。( )
×
[解析] 分析: 和 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化學性質不相似。
4.二氧化碳有毒,含量過高會致人死亡。( )
×
[解析] 分析:二氧化碳無毒,含量過高使人死亡是因為缺氧,人無法正常呼吸。
5.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為紅色,說明二氧化碳顯酸性。( )
×
[解析] 分析: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6. 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故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 。( )
×
[解析] 分析:也可能是 。
7. 和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反應都是置換反應。( )
×
[解析] 分析: 還原氧化銅的反應不是置換反應。
8. 中混有 時,可用 溶液除雜。( )
×
[解析] 分析: 和 都能和 溶液反應,會將原物質也除去。
9.二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之一。( )
×
以二氧化碳為核心
(注:“—”表示物質之間可以相互反應,“ ”
表示物質之間存在轉化關系)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甲____;乙________。
2.寫出化學方程式。(任寫一個即可)
①_ _____________;
②_ ______________;
③_ ______________;
④_ _________________;
⑤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一 碳的還原性
【反應原理】
1.寫出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裝置】
2.酒精燈加金屬網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火焰,提高溫度
3.連接裝置時,需要根據導管的高度調節____處的高度,再確定____(填“甲”或
“乙”)處的高度;同時注意試管口應向下傾斜,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
【實驗現象】
4.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 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試管 中的現象為
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粉末變為紅色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反思】
5.實驗結束時,為防止液體倒吸,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
時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待試管 冷卻后再把試管中的粉末倒出,這樣操作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防止生成的灼熱的銅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轉化為氧化銅
6.有同學提出此裝置可能會造成空氣污染,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下反應會生成一氧化碳
7.實驗操作意外:剛開始預熱時,試管 中立即有氣泡產生,但石灰水不變渾濁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實驗過程分析:若使用木炭粉末代替木炭塊進行對比實驗,可發現使用木炭粉末
的效果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剛開始排出的氣體是試管中的空氣,而不是二氧化碳
木炭粉末與氧化銅的接觸面積更大,反應更充分
實驗二 活性炭的吸附性
1.實驗甲,向滴有紅墨水的燒杯中投入幾塊烘烤過的活性炭,輕輕振蕩燒杯,觀察
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紅色逐漸變淺或消失
2.實驗乙,將活性炭放入裝滿紅棕色 的錐形瓶中,一段時間后紅棕色消失,說
明__________________。打開止水夾后,看到燒杯中的水倒吸進入集氣瓶中,導致
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活性炭吸附了二氧化氮氣體,導致錐形瓶內氣體壓強減小
實驗三 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1.圖甲實驗,證明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中含量高的依據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實驗中需要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盛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澄清石灰水的滴數和濃度相同
2.圖乙實驗,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兩瓶氣體中,很快熄滅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人體呼出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比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____(填“高”或“低”)。
盛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

3.圖丙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出氣體中水蒸氣含量比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高
4.圖乙實驗中,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到兩集氣瓶中,觀察到的現象對比不明顯,
都是一會兒就熄滅了,分析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人體呼出氣體時,敞口放置時間過長,導致收集到的氣體逸出
5.為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與空氣成分的
差別,按圖1所示進行實驗,將呼出氣體
吹入食品保鮮袋內(袋內含少量空氣),
采集二氧化碳、水蒸氣、氧氣的體積分
數如圖2所示[縱坐標均為某氣體體積分
數 ,橫坐標均為時間 。
(1)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________。
(2)曲線 在 至 下降是由于____________。
(3)實驗過程中__________的體積分數變化最大。
水蒸氣液化
二氧化碳
實驗四 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
(一)如圖是傾倒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
【實驗現象】
1.將二氧化碳氣體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
【實驗結論】
2.該實驗說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密度比空氣大
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實驗反思】
3.根據實驗結論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一個用途是______。
滅火
4.意外現象分析:如圖乙實驗中觀察到與甲實驗截然不同的現象,蠟燭自上而下依
次熄滅,請你對圖乙實驗中產生的現象作出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此現象在生活、生產實際中應用很廣,如發生火災逃生時應
______(填“直立”或“匍匐”)逃離火場。
蠟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受熱,密度變小,集聚在倒扣的燒杯上方,因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因此蠟燭自上而下依次熄滅
匍匐
(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實驗
【實驗操作】
1.實驗過程中,擰緊軟塑料瓶瓶蓋后,還需要進行的
操作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蕩
使水與二氧化碳充分接觸
【實驗現象】
2.該實驗可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溶于水或與水反應,使瓶內壓強減小
【實驗反思】
3.實驗過程中若發現軟塑料瓶未變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氧化碳未收集滿(或沒有充分振蕩)
4.藥品改進:將水換成氫氧化鈉溶液,重復上面操作,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對照實驗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二氧化碳與 反應
的結論;若將 溶液換成澄清石灰水,還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
_____,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軟塑料瓶變癟的程度更大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5.實驗后,測得軟塑料瓶內溶液的 ___(填“ ”“ ”或“ ”)7。
(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實驗
【實驗現象】
1.圖甲Ⅰ中噴稀醋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圖甲Ⅱ中噴水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證明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作對照,證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2.圖甲Ⅰ~Ⅳ中能觀察到紫色紙花變為紅色的是______(填序號)。
Ⅰ、Ⅳ
3.圖甲Ⅳ是將紫色紙花噴水后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若再將該紙花取出,
用吹風機烘干,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
出烘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色紙花先變紅色,烘干時由紅色變為紫色
4.圖乙中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
【實驗結論】
5.分析上述實驗可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實驗反思】
6.在實際實驗中,加熱圖乙中的試管后觀察不到明顯現象,其他操作均正確,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時使用的鹽酸濃度過大,使得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氣體
7.數字化實驗:如圖為采用“數字化”實驗,由
傳感器采集實驗相關信息繪制的曲線,其中
物質 表示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某液體,縱
坐標 表示燒杯中的某個量。下列對物質
與縱坐標 的分析正確的是( )
B
選項 物質 縱坐標 選項 物質 縱坐標
A 水 溶液的質量 C 氫氧化鈉溶液 溶質的質量
B 水 溶液的 D 氫氧化鈣溶液 溶液中鈣元素的質量
&1& 碳單質的性質及用途(10年9考)
1.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1)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新裝修房間的異味。(10年6考)
(2)現有維生素、金剛石和碳酸氫鈉,其中可用來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201
6.29(1),1分)
吸附
金剛石
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防毒面具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毒物質。(2018.13A,0.5分)( )

(2)金剛石、不銹鋼和黃金都是金屬材料。(2022.13D,0.5分)( )
×
&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10年6考)
3.判斷正誤。
(1)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2021.6A,0.5分)( )
×
(2)用煤爐取暖時放盆水可防止中毒。(2015.12C,0.5分)( )
×
4.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甲:燃著的木條熄滅,說明氣體 一定是二氧化碳。(2020.14A,0.5分) ( )
×
(2)乙:下方燃著的木條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2019.14A,0.
5分)( )

(3)丙:試管中無明顯現象,說明 與 溶液沒有發生化學反應。(2018.
14C,0.5分)( )
×
&3& 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1)用來驗證二氧化碳能否與水反應,實驗步
驟:
.關閉止水夾Ⅰ,打開止水夾Ⅱ;
步驟 中石蕊溶液浸成紫色的干燥紙花不變紅,步驟 中石蕊溶液浸成紫色的干燥紙花變紅
.關閉止水夾Ⅱ,打開止水夾Ⅰ。
實驗的正確步驟順序為____(填序號)。在正確操作時,看到瓶內的現象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得出的結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 ___________________。
(2)關閉止水夾Ⅰ,打開止水夾Ⅱ,持續通入二氧化碳,可觀察到燒杯中出現的現
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可用來滅火,利用的性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5.(2017河北30(2)題2分)實驗驗證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
碳含量比空氣中多時,除了要控制兩種氣體樣品的體積相同外,
還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飽和石灰水的質量相同
呼出氣體瓶中的飽和石灰水產生的沉淀比空氣瓶中多
6.(2014河北35題7分)某興趣小組對“蠟燭燃燒的產物”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石蠟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作出猜想】蠟燭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實驗驗證】(1) 用干冷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觀察到____________,證明
有水生成。
內壁有水霧
圖1
(2)用涂有飽和石灰水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石灰水變渾
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提出質疑:石灰水變渾濁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鈣,還可能是
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或水蒸發)
實驗中小明觀察到一個意外現象:錐形瓶內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質。
飽和石灰水受熱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學們又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1分鐘后,提起錐形瓶,翻轉后注入
飽和石灰水,加塞、振蕩,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確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圖2
【交流討論】 經分析,同學們一致認為黑色物質是石蠟
不充分燃燒生成的______。
由此他們猜想還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為驗證一氧化碳,他們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
炭黑
【實驗驗證】(1) 實驗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團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阻擋炭黑,防止炭黑與氧化銅發生反應
(2)將 端插入蠟燭的焰心。
(3)用酒精燈加熱 端的糊狀物,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黑色物質變成紅色,證明
蠟燭不充分燃燒有一氧化碳生成。
(4)為防止玻璃管中的紅色物質又被氧化變成黑色,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先撤酒精燈,稍后撤蠟燭
【拓展應用】 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質,浪費資源,且污染空
氣。為使其充分燃燒,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一條即可)。
提供充足的空(氧)氣(或增大燃料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4&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詳見“微專題一”](10年4考)
&5& 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10年3考)
7.(2021河北8題2分)堅持低碳生活、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
法與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B
A.限制燃放煙花 B.發展燃煤發電 C.分類處理垃圾 D.倡導公交出行
8.(2015河北8題2分)2015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踐行綠色生活”。下列做法
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C
A.提倡使用私家車 B.用一次性塑料袋購物
C.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 D.夏季空調溫度盡量調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英德市| 慈溪市| 阳信县| 屏东市| 达尔| 龙海市| 疏勒县| 舞阳县| 文登市| 宜君县| 房产| 耿马| 南涧| 常宁市| 洪洞县| 玉溪市| 阜宁县| 轮台县| 偃师市| 康乐县| 丹阳市| 长武县| 海晏县| 绥滨县| 卢氏县| 延川县| 喀什市| 中超| 武汉市| 嘉鱼县| 尉氏县| 通榆县| 凤山县| 会昌县| 行唐县| 资兴市| 巴林右旗| 梨树县| 安顺市|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