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3.6地球的形狀 單元規劃+課件+課時教案+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3.6地球的形狀 單元規劃+課件+課時教案+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3.6《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
一、素養目標
1.科學觀念:
(1)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
(2)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2.科學思維:
(1)用模擬、對比、觀察、推理、歸納的方法辨析出地球的形狀是球形的猜測是合理的;(2)運用呈現直觀證據的方法闡明地球的形狀是球形的。
3.探究實踐:
在感知漫長而艱辛的探索地球形狀的過程中,能設計模擬實驗再現現象,能觀察記錄現象,能對比、歸納、總結得出地球的形狀是球形的猜測是合理的。
4.態度責任:
(1)感受古人在認識地球形狀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學探索興趣。
(2)積極參與模擬實驗,樂于與同學分享交流自己的實驗發現。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模擬并觀察遠處駛來的帆船現象和月食現象,推理出地球形狀是球形的猜測是合理的。
難點:模擬并觀察月食現象,推理出地球的形狀是球形的猜測是合理的。
三、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 ☆
地球天圓地方 能述說古人對地球的種種認識及其原因 能 基本能 不能
地球可能是球體 能通過資料、實驗推測地球可能是球體 能 基本能 不能
地球是球體 能閱讀資料確認地球是球體 能 基本能 不能
學習收獲
四、教學過程
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
(一)情境導入 太陽和月球是兩個星球,它們的形狀都是球體,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一個球體。然而在古代,人們不是這么認為的。那時人們是如何認識地球形狀的?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的呢? 直接聚焦問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地球興趣 關注學生對地球的已有認知。
(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地球天圓地方 當人類仰望天空時,就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呢?”但古人的科技力量薄弱,無法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狀的。于是古人們開始猜想,根據實際的觀察,天空有弧度,似乎是圓的,大地是平的,似乎是方的。于是他們就猜測地球是“天圓地方”的形狀,這也符合古人的實際觀察。 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的人對地球的形狀有不同的看法,甚至還有很多神話傳說。 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更多古人對地球的認識。 活動評價二:地球可能是球體 隨著對地球觀察的不斷深入,后來有一部分人推測地球可能是球體,不是天圓地方的。你能幫助他們找到證據嗎? 1、證據1 學生觀看視頻,回答: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到遠方駛來的船,總是先看到帆頂,然后才看到船身。 人們對這種猜測,進行模擬實驗進行驗證。 實驗1: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 學生觀看模擬視頻。 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實驗,親自感受地球的形狀。 (1)實驗材料:大球(如籃球等)、船模、桌子 (2)實驗方法:讓船模分別在球面上和在平面上模擬前進和后退,分別觀察現象。 (3)實驗現象 2.證據2 月食,又叫天狗吃月亮,它是怎么形成的? 學生觀看視頻。引導學生從月食形成的過程中尋找證據。 明確:月食時,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 追問:什么形狀的物體,它的投影是圓形的?指導學生做模擬實驗。 實驗2: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射的影子 (1)實驗材料:正方體、乒乓球、手電筒、紙板屏 正方體和小球——模擬地球 手電筒——模擬太陽 紙板屏——模擬月球 (2)實驗方法:分別用正方體和小球模擬地球,當手電筒照射時,觀察月球上影子的形狀。 (3)實驗現象 評價活動三:地球是球體 雖然有的現象能表明地球是球體,但大多數人還是不能接受這個觀點。直到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這樣,人們才開始接受地球是球體的觀點。 觀看短片,了解更多環球航行故事。 小結: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的建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不僅推動了地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還促進了文化、貿易和宗教的交流。這次航行開啟了一段新的歷史時期,被認為是現代全球化的開端。 活動一:讓學生知道古人的科技力量薄弱,無法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狀的。 活動二:旨在引起學生認知沖突,試圖解決這些問題,形成統一認知。 活動三:旨在幫助學生理解人們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漫長曲折歷程。 活動一:考查學生能否述說古人對地球的認識。 活動二:考查學生能否找到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能否設計實驗驗證猜測的正確性 活動三:考查學生能通過閱讀資料認定地球形狀。
(三)研討 1. 通過模擬實驗,你觀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說明地球是球體? 明確: (1)站在海邊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 (2)觀察月食,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才能是弧形(圓形)的 2. 人們是怎樣認識地球是球體的? 明確:觀察現象——推測模擬——航行確證 總結與提升 鼓勵學生回答、小結
(四)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談收獲、啟示,實現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及時給予表揚
五、成果集成
知道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六、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填空題
(1)“從遠處行駛而來的船只,先看到帆頂,再慢慢看到完整的船只”。這種現象支持了地球是__________的觀點。
(2)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帶領船隊進行了環球旅行。
(3)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它們的形狀都是__________體。
(4)古代絕大多數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________的。
2.判斷題
(1)第一個環球一周的航海家是我國的鄭和。( )
(2)古代人認為地球天圓地方具有科學性。( )
(3)如果用正方體模擬地球時,投影(月食)是正方形的。( )
(4)麥哲倫帶領船隊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觀點。( )
3.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 ) 能證明地球的形狀是球體。
A.海上遠去的船只的船身比桅桿先消失
B.太陽是圓的
C.古人天圓地方的傳說
(2)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說明了( )。
A.月球是球體 B.地球是球體 C.太陽是球體
【綜合實踐類作業】
關于地球是球體,還能找到哪些證據
參考答案
1.(1)圓 (2)麥哲倫 (3)球 (4)方
2.(1) (2) (3)√ (4)√
3.(1)A (2)B
七、板書設計
地球的形狀 天圓地方→猜測是球體→證實是球體
八、教學反思
學生知道地球是球體,但是學生并不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地球是球體”這個常識,人類為此經歷了艱辛而又漫長的探索過程。不斷修正這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人類探索自然、不斷求真的典型案例。 本課一開始就給學生明確了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球體。這是在高科技的現代社會中毋庸置疑的一個觀點,也不需要學生去觀察論證,學生也不可能通過實驗和觀察得到這樣的認識。但是古代人沒有這種科技力量,他們并不認為地球是一個球體,由此將學生帶入古代生活。本課將引導學生經歷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概過程,讓學生體會人類探索未知的艱難,以及科技力量的發展對人們認識帶來的影響。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3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太陽、地球和月球
主題概述 太陽、地球和月球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天體。在本單元,我們將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觀察活動、模擬實驗、制作海報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個天體的更多特征以及三個天體的運動所引起的簡單自然現象和規律,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
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1)宇宙中的地球 (2)地球系統 (3)人類活動與環境 (4)技術、工程與社會 二、學習內容: (1)9.1.1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系有八顆行星。
(2)9.2.2觀察并描述太陽光照射下物體影長從早到晚的變化情況。 (3)9.4.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通過望遠鏡觀察或利用圖片資料,了解月球表面的概況。 (4)10.2.3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情況,說出河流、湖泊、海洋、冰川、地下水等主要水體類型。 (5)11.1.2說出人類生活離不開水的例子,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6)12.3.4初步說明一些技術產品涉及的科學概念或原理,嘗試應用科學原理設計并制作簡易裝置(如傳聲器、聽診器等)。 三、學業要求: (1)知道地球與月球、地球與太陽的關系,能說出月球表面的概況。 (2)能在教師引導下,觀測和歸納一天中物體影長的變化情況。 (3)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望遠鏡觀察,結合圖片資料或模擬實驗,認識月球表面的概況;初步具有從具體現象提出問題,并制訂簡單探究計劃能力。 (4)能通過動畫或利用圖片資料,認識地球、月球和太陽的運動關系,具有根據事實提出觀點的意識。
(5)能說出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概況和主要水體類型。 (6)知道礦產、淡水、土壤等自然資源對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 (7)能在教師引導下,利用常用工具制作某種產品的簡化實物模型,并能反映其中的部分科學原理。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8課,分3個層次。前3課——仰望天空、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影子的秘密,學生將了解太陽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關系。第4到第7課——月相變化的規律、月球——地球的衛星、地球的形狀、地球——水的星球,學生將對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足夠認識,同時逐步探索三者關系。第8課——太陽、月球和地球,學生將通過制作主題海報的形式,對地球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索。
學情分析 從古至今,人類對神秘的宇宙一直保持著極強的好奇心。3年級的學生也不例外:“太陽的表面是什么樣?”“地球是什么形狀的?”“月亮為什么晚上會亮起來?”“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什么?”等問題都在不斷吸引學生去探索。學生通過日常觀察、課外閱讀等途徑對三個天體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且在2年級已經學習了地球家園、太陽的位置和方向、觀察月相等內容,在本單元,他們將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個天體的更多特征以及三個天體的運動所引起的簡單自然現象和規律。
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1.太陽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衛星。 2.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形山,月相變化是有規律的。 4.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有各種水體類型,液態水資源豐富。 5.日晷是古代測量時間的儀器。 二、科學思維 通過觀察活動、模擬實驗、制作海報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三個天體的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 三、探究實踐 1.能通過觀察比較圖片的方式獲取天體信息,并描述天體的外部特征。 2.能用模擬實驗方式推理、論證實驗猜想,用科學詞匯、圖示符號記錄模擬實驗結果。 3.能在一天之中堅持觀察和記錄影子的變化情況,制作和使用簡易日晷。 4.能通過獲取、加工、篩選和整理的資料,用維恩圖方式對比不同天體信息特征。 四、態度責任 1.能對自然現象保持好奇心,對探索天文保持興趣。 2.通過模擬實驗收集事實證據,根據有說服力的事實證據調整自己的觀點。 3.愿意與他人合作,善于分工協作,樂于分享自己的收獲。
單元結構化活動
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太陽、地球和月球》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1.分層設置單元測試。 2.制作色彩海報。
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一般1-2個)達成評價1觀察課仰望天空了解太陽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關于太陽和月球,我們知道什么?它們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知道太陽給地球帶來光照和熱量。太陽和月球都是球體,它們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離也不同。1觀察課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變化規律,以此進一步認識太陽位置會怎樣變化,進而了解太陽對地球以及人們生活的影響一天中影子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知道一天中,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日晷是古代測量時間的儀器。太陽位置的變化會引起物體影子的變化1觀察課影子的秘密探索和認識影子變化的秘密。影子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知道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遮擋物的陰影。光源、遮擋物和屏是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和遮擋物的變化會導致影子的變化。影子的變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長短的變化1觀察課月相變化的規律認識月相變化的規律月相變化有什么規律?知道一個月內,月相變化有一定的規律。 1觀察課“月球——地球的衛星通過查看圖片、查找資料和模擬制造環形山等方式、多個維度地認識月球。月球是一個怎樣的星球?月球還有什么秘密?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環形山 1觀察課地球的形狀了解人類探究地球形狀的歷史過程。人們是如何認識地球形狀的?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知道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1觀察課地球——水的星球通過觀察地球儀、畫圖、數格子等方式充分認識到地球是一個液態水十分豐富的星球。我們已經了解了太陽和月球的一些特征,它們有很多不同之處,那地球和它們相比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呢 知道地球是一個液態水資源十分豐富的星球。地球陸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體類型。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遠大于陸地面積。1活動課太陽、月球和地球從選用什么顏色來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的角度切入,學生會直觀地認識到太陽、地球和月球的不同點用什么色彩來表示太陽和月球 我們又該用哪些色彩來做一張有關地球的主題海報 知道太陽、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題顏色。地球的資源十分豐富,顏色也是五彩繽紛的。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1張PPT)
3.6地球的形狀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
內容總覽
新知講解
05
課堂練習
06
課堂總結
07
板書設計
08
作業布置
09
目錄
03
核心素養目標
04
新知導入
01
02
單元主題概述
單元教學結構圖
單元主題概述
太陽、地球和月球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天體。在本單元,我們將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觀察活動、模擬實驗、制作海報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個天體的更多特征以及三個天體的運動所引起的簡單自然現象和規律,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
單元教學結構圖
影子(條件、變化、與太陽位置)
長短:長-短-長
一天中影子
方向:西-東
太陽、地球和月球
太陽
|
恒星
形狀——球形
地球
|
行星
地貌:海洋>陸地
日晷
月球
|
衛星
月相:缺-圓-缺
上半月:圓弧在右
下半月:圓弧在左
月貌
正面(暗):月海盆地
背面(亮):環形山(撞擊)
核心素養目標
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態度責任
用模擬、對比、觀察、推理、歸納的方法辨析出地球的形狀是球形的猜測是合理的;運用呈現直觀證據的方法闡明地球的形狀是球形的。
在感知漫長而艱辛的探索地球形狀中,能設計模擬實驗再現現象,能觀察記錄現象,能對比、歸納、總結得出地球的形狀是球形的猜測是合理的。
(1)感受古人在認識地球形狀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學探索興趣。
(2)積極參與模擬實驗,樂于與同學分享交流自己的實驗發現。
(1)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
(2)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新知導入
太陽和月球是兩個星球,它們的形狀都是球體,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一個球體。然而在古代,人們不是這么認為的。那時人們是如何認識地球形狀的?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的呢?
新知講解
活動1:地球天圓地方
當人類仰望天空時,就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呢?”但古人的科技力量薄弱,無法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狀的。于是古人們開始猜想,根據實際的觀察,天空有弧度,似乎是圓的,大地是平的,似乎是方的。于是他們就猜測地球是“天圓地方”的形狀,這也符合古人的實際觀察。
新知講解
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的人對地球的形狀有不同的看法,甚至還有很多神話傳說。
活動1:地球天圓地方
新知講解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隨著對地球觀察的不斷深入,后來有一部分人推測地球可能是球體,不是天圓地方的。你能幫助他們找到證據嗎?
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到遠方駛來的船,總是先看到帆頂,然后才看到船身。
證據1
新知講解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模擬視頻
新知講解
實驗1: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實驗材料:大球(如籃球等)、船模、桌子
新知講解
實驗方法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讓船模分別在球面上和在平面上模擬前進和后退,分別觀察現象。
新知講解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實驗現象
觀察到的現象 我的推測
在桌面上
在球面上 自始至終都能看到整個船身
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
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新知講解
月食,又叫天狗吃月亮,它是怎么形成的?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證據2
新知講解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證據2
月食時,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
月球
地球影子
新知講解
實驗2: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射的影子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實驗材料:正方體、乒乓球、手電筒、紙板屏
模擬太陽
模擬月球
模擬地球
新知講解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實驗方法
分別用正方體和小球模擬地球,當手電筒照射時,觀察月球上影子的形狀。
新知講解
活動2:地球可能是球體
實驗現象
觀察到的現象 我的推測
正方體
小球 正方形
圓形
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新知講解
活動3:地球是球體
雖然有的現象能表明地球是球體,但大多數人還是不能接受這個觀點。直到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這樣,人們才開始接受地球是球體的觀點。
新知講解
活動3:地球是球體
觀看短片,了解更多環球航行故事。
新知講解
活動3:地球是球體
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的建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不僅推動了地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還促進了文化、貿易和宗教的交流。這次航行開啟了一段新的歷史時期,被認為是現代全球化的開端。
新知講解
研討活動
通過模擬實驗,你觀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說明地球是球體?
站在海邊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
觀察月食,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才能是弧形(圓形)的
新知講解
研討活動
人們是怎樣認識地球是球體的?
天圓地方
海邊先看到遠處船帆
看月食地球影子是弧形
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
航行確證:地球是球體
推測模擬:地球是圓的
觀察現象
課堂練習
1.填空題
(1)“從遠處行駛而來的船只,先看到帆頂,再慢慢看到完整的船只”。這種現象支持了地球是__________的觀點。
(2)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帶領船隊進行了環球旅行。
(3)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它們的形狀都是__________體。
(4)古代絕大多數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________的。

麥哲倫


課堂練習
2.判斷題
(1)第一個環球一周的航海家是我國的鄭和。( )
(2)古代人認為地球天圓地方具有科學性。( )
(3)如果用正方體模擬地球時,投影(月食)是正方形的。( )
(4)麥哲倫帶領船隊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觀點。( )




課堂練習
3.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 ) 能證明地球的形狀是球體。
A.海上遠去的船只的船身比桅桿先消失
B.太陽是圓的
C.古人天圓地方的傳說
(2)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說明了( )。
A.月球是球體 B.地球是球體 C.太陽是球體
A
B
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板書設計
地球的形狀
天圓地方→猜測是球體→證實是球體
作業布置
關于地球是球體,還能找到哪些證據?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SHOW| 吐鲁番市| 福州市| 天门市| 潢川县| 巴彦县| 溧水县| 临猗县| 陇南市| 龙山县| 嘉义市| 西畴县| 望都县| 晋江市| 靖西县| 昂仁县| 司法| 杨浦区| 察哈| 峨山| 霍城县| 潞城市| 昌平区| 迁西县| 阿拉尔市| 西安市| 西平县| 阿尔山市| 庆元县| 永嘉县| 五家渠市| 大英县| 昌黎县| 湖口县| 微博| 赤城县| 手机| 凤阳县| 太湖县|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