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諸城實驗中學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學案《生活與哲學》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一.【明確考情 把握目標】(設計意圖:明確高考的命題動向,把握高頻考點)考綱展示 命題方向 考情分析 復習目標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6.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1.從考查內容上看,本課考查的重點有矛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對立統一,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矛盾分析法等。2.從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選擇題,也有主觀試題,且分值較高。3.在能力考查上,突出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2011年新課標全國卷1.2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013新課標全國卷1.19(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2.22(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2015年2卷21題2013重慶文綜.11(主次矛盾);2011海南單科.19(主次方面);;2014北京文綜40(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通過梳理基礎知識、探究易錯易混點來深入理解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以及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2.通過探究問題,進一步提高運用矛盾的相關原理來分析現實生活的能力來分析現實生活的能力。3通過體驗高考、變式訓練來提高解問題的能力。二.【易錯易混 誤區辨析】(設計意圖:區分易錯點,突破誤區)矛盾就是斗爭。矛盾越少越好。矛盾就是事物內部相互排斥、相互斗爭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普遍性是特殊性的總和。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沒有普遍性就沒有特殊性。一分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沒有影響。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系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三.【重點突破 梳理體系】(設計意圖:梳理主干知識,實現宏觀架構)1.聯系、發展、矛盾三者的關系。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矛盾。2.聯系、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也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也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3.區分邏輯矛盾與辨證矛盾;哲學上的矛盾與日常生活所說的矛盾。4.區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兩種具體情形。5.矛盾分析法四.【問題探究 提升能力】(設計意圖:突破重難點,拓展升華,深化認識)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 ( http: / / www.21cnjy.com )議,審議通過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閱讀相關材料,回答問題。會議強調,要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要及時研究解決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措施,逐步推廣。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分析法,說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做法的合理性。五.【熱點鏈接 學以致用】(設計意圖:適應新高考,實現時政滲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經歷了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我們要以史為鑒,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摘自習近平在抗戰勝利70周年上的講話請認真閱讀材料,分析以下問題:1.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分析戰爭與和平的關系。2.上述材料體現了矛盾分析法的哪些觀點?六.【高考專練 鞏固提升】(設計意圖:適應新課標全國卷,增強感悟和體驗)1.[2014·新課標全國卷Ⅰ]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4年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威脅,是和平不是動蕩,是進步不是倒退。從哲學方法論看,這里強調的是( )①以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劍” ②以辯證否定的觀點看問題,要“吐故納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實踐的觀點看問題,要“事必躬親”,不要“紙上談兵” ④以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3·新課標全國卷Ⅰ] 該校的評價實踐表明(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是科學評價學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科學評價是學生成長進步的根據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學校因材施教、培養人才的重要哲學依據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學生的個性通過不同的評價來表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12·全國卷] 鄧小平根據香港、臺灣的歷史和實際情況提出的“一國兩制”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這一偉大構想( )①承認矛盾同一性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重要動力 ②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原則 ③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 ④承認矛盾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11·課標全國卷] 民間俗語寓意深遠、代代相傳,凝聚著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飯,量體裁衣”這兩句話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①矛盾中的兩個方面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 ②具體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確認識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離開對具體矛盾的具體分析就不能正確解決矛盾A. ①② B.①④ C. ②④ D. ③④5.(2012 全國卷)20世紀8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廣州等地陸續發現了南越王墓等重要歷史遺跡,這些發現對研究嶺南歷史有重要的價值。秦始皇兼并六國后,開鑿靈渠,攻打百越,設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漢之際,中原戰亂,秦南海郡龍川縣令趙佗舉兵兼并三郡,自稱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廣州市),于通向內地的各個關口屯兵,“絕道聚兵自守”。劉邦稱帝之后,民生凋敝,無力南征,遂封趙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開通關市。南越國乘機發展,廣泛使用鐵器工具,海內外貿易也相當活躍。呂后執政,漢朝“禁南越國關市鐵器”,趙佗遂自稱南越武帝,舉兵北犯,戰爭持續了一年多。呂后去世后,雙方罷兵休戰。趙佗又以財物收買附屬于漢朝的閩越等部族,勢力所及,“東西萬余里”,“以兵威邊”。趙佗以皇帝自居,“與中國侔(對等)”。漢文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遣使對趙佗“自立為帝”的行為予以譴責。趙佗迫于壓力,表示“去帝制”,繼續“為藩臣,奉貢職”。但在內部,“竊如故號名”。漢武帝決心徹底解決南越國問題,要求南越國王趙興入朝,“用漢法,比內諸侯”。南越國相呂嘉等殺漢朝使者及主張“內屬”的南越王、王太后,“發兵守要害處”。公元前111年,漢軍十萬分數路越嶺,平定南越并將其分設為九郡,實行與內地統一的制度法令。西漢王朝建立之后,立足現實,采取措施,鞏固政權,加強中央集權,運用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對此加以分析。6.[2012·課標全國卷]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中醫藥文化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 http: / / www.21cnjy.com )從龍腦樟樹中提取的龍腦具有極高藥用價值和保健功能。《壽域神方》記載:“治頭腦疼痛,龍腦一錢,紙卷做拈,燒煙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醫藥典籍稱龍腦“為百藥之先,萬物中香無出其右者”。不知從何時起,龍腦樟樹在我國“銷聲匿跡”了,我國所需龍腦不得不長期依賴進口。1988年我國發現了一棵野生龍腦樟樹!科研人員以此為契機創立了專業研發中心和實驗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們深入研究中醫藥典籍中有關龍腦的資料,利用現代科技成功培育了萬畝龍腦樟原料林,改變了原料生產完全依賴自然的狀況;研制了我國第一套天然龍腦工業化提取成套設備,改進了傳統龍腦提取方法,開發了新產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龍腦樟資源基因庫,積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數據;通過電視、網絡等著力打造中醫藥文化品牌。(3)結合材料,就更好地弘揚中醫藥文化提出兩條方法論建議。參考答案:二.【易錯易混 誤區辨析】1.矛盾就是斗爭。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對立、沒有統一,或者說只有統一、沒有對立,都不能構成矛盾。2.矛盾越少越好。矛盾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觀性。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滅矛盾,矛盾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矛盾的多少是客觀的。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產生,因此,就事物發展來說,不能以矛盾的多少為標準來判斷是好事還是壞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發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戰勝舊事物來衡量好壞,不能一概認為矛盾越少越好。3.矛盾就是事物內部相互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斥、相互斗爭的關系。注意:此觀點的不足之處有兩點。一是只看到矛盾的斗爭性,而忽略了矛盾的同一性,因為矛盾雙方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二是只看到事物內部存在的這種關系,而忽略了事物之間的這種關系。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而不能理解為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5.普遍性是特殊性的總和。普遍性是從特殊性中抽象出來的6.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說反了,正確的表述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類似的錯誤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7.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沒有普遍性就沒有特殊性。前對后錯8.一分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矛盾的雙方是具體的、多樣的,不能簡單理解為好與不好兩個方面。9.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沒有影響。 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影響,而且矛盾的主次雙方在一定條件可以相互轉化1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系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這是知識的混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要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2)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矛盾,這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要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②矛盾具有普遍性,我們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積極解決矛盾,所以要及時研究解決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故要不斷總結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經驗;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故要逐步推廣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經驗。四.【問題探究 提升能力】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這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要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②矛盾具有普遍性,我們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積極解決矛盾,所以要及時研究解決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故要不斷總結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經驗;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故要逐步推廣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經驗。五.【熱點鏈接 學以致用】1.①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②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互相排斥、互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對立的屬性。戰爭與和平是相反的兩種社會狀態,二者相互區別,相互對立的關系。材料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說明戰爭與和平是對立的關系。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相互貫通。材料中“經歷了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說明了戰爭與和平相互依賴、相互貫通。2.①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對立又統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兩個方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我們堅持一分為二的方法看問題。材料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就體現這一方面。②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堅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材料中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就體現了這方面。③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要求我們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認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決矛盾。材料中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體現了這一方面。六.【高考專練 鞏固提升】1.B [解析] 本題考查發展的觀點和對立統一的觀點。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著的,習近平主席強調,曾經沉睡的獅子已經醒來,并且給世界帶來和平,堅持了以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①符合題意。拿破侖只看到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對立,忽視了統一,而習近平主席堅持了對立統一的觀點,強調了“和而不同”, ④符合題意。②與材料不符。材料沒有涉及實踐的觀點,做事情也沒有必要“事必躬親”,③與材料不符且說法錯誤。故選B項。M中學不唯分數論英雄,而是努力發現每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的同時,設置“道德之星”“體育之星”“科技創新之星”“藝術之星”“勞動之星”等獎項,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從而營造了“人人有才、個個成才”的校園文化氛圍。回答2題。2.A [解析] 本題考查矛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及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M中學不唯分數論英雄,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設置獎項、進行評價,堅持了因材施教,體現了具體問題分析,①③正確。②錯誤,科學評價是主觀的,不是學生成長的根據。④說法錯誤,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3.C [解析] 本題考查一切從實際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發、矛盾的基本屬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知識。“一國兩制”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它是鄧小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分析香港、臺灣的歷史和實際情況提出的,實現了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因此②③正確。①說法本身錯誤。④說法與題意不符,應該是認識到矛盾雙方的同一性,而不是斗爭性。4.C 【解析】 題目中的兩句諺語均體現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道理,故只有②④的觀點符合題意;①的觀點強調了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關系,不符合題意;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對二者關系的理解是錯誤的。5.[2012·全國卷][答案] 西漢王朝建立之初,面臨經濟凋敝、南越割據等各種矛盾,它們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平衡,其中經濟凋敝與王朝穩定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影響。統治者采取休養生息政策,著力發展經濟,而對南越采取安撫政策。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國力強盛后,消除地方割據、實現國家統一成為統治者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漢武帝平定內亂、設置郡縣。[解析] 本題是限制型分析說明題,注意限制的知識范圍是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先指明原理內容,再注意結合材料分析。6.結合材料,就更好地弘揚中醫藥文化提出兩條方法論建議。[答案] 堅持從實際出發,把傳統中醫藥理論與新的實際結合起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國家扶持和發展特色中醫藥產業。[解析] 本題要求考生運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方法論知識對更好地弘揚中醫藥文化進行“論證和探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但要注重結合材料,從題目中我國科研人員的做法中概括出相應的哲學方法論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