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王汝朋本課考點:考點 內容 復習目標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個方面的內容 看課本并說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結合事例,把握為什么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的觀點及其三種基本歷史形態;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兩種基本形態 看課本并寫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了解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及特點和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及特點結合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言論,能判斷出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形而上學與辯證法的觀點。考情分析:近三年高頻考點依次是:唯物主義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形態;唯心主義及其形態;哲學的基本問題。以選擇題形式呈現,多以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言論,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為背景,考查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考查重點: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關注熱點:1.根據中外哲學家的著名論斷、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或以漫畫形式,說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基本哲學派別。2.結合國家重大時政,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領導人講話等說明正確對待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重要性。課前預習案【基礎梳理】(15分鐘)一、哲學的基本問題1.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2.兩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區別內容 思維和存在_______________的問題 思維和存在有沒有________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地位意義 是哲學基本問題中最重要的方面 是哲學基本問題中從屬的方面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___________與_________的唯一標準 對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_______和不可知論聯系 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解決,是第二方面問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決的前提和基礎,第二方面內容是第一方面的展開和深化;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解決也影響著第一方面的徹底解決誤區澄清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也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分析:“思維”和“存在”相搭配,“意識”和“物質”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不同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3.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1)它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____________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2)它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____________的問題,它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3)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哲學的__________________,決定著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二、哲學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是圍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問題展開的。2.唯物主義(1)根本觀點:物質是本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2)基本形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步性 局限性 主要區別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__________. 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___________. 將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 http: / / www.21cnjy.com )屬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屬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的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在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 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________的唯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無產階級________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誤區澄清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分析:唯物主義并不都是正確的,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近代形而上學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義雖然都堅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徹底的、非科學的,只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因而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3.唯心主義(1)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意識是本原的,__________________,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2)基本形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形態 區 別 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聯 系主觀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_________(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①孟子:“萬物皆備于我”;②陸九淵 ( http: / / www.21cnjy.com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③王陽明:“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④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⑤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二者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夸大了意識的作用。都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客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把_________(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萬物”“未有此氣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有此理”,“未有這事,先有這理”;②黑格爾:世界的本質是獨立存在的“絕對精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絕對精神”的外化;③孔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誤區澄清唯心主義就是追求精神滿足,是錯誤的,要全盤否定。分析:(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從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這里一定要注意是“從根本觀點上看”。(2)既不能對所有的唯物主義一律提倡,也不能對所有的唯心主義全盤否定。(3)不能把追求物質滿足看成是唯物主義,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滿足看成是唯心主義。(4)不能認為一切唯心主義者都是不可知論者,都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4.哲學上的“兩個對子”(1)是什么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2)怎么樣(1)區別:唯物主義與唯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義回答的是世界___________的問題。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回答的則是世界是____________以及用什么樣的思維方法來把握世界的問題。(2)聯系: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________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體系構建】(5分鐘)【思考判斷】(2分鐘)1.判斷 凡是屬于唯物主義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凡是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都是錯誤的。2.判斷 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義。3.判斷 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和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是一致的。【記憶基礎知識】(23分鐘)1.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是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其次.兩個方面:第一,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第二,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2)為什么:為什么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一,這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中首先遇到并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第二,這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第三,這一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決定著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對哲學其它問題的回答。2. 了解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問題展開的。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3. 理解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唯物主義是哲學中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物主義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經歷了三種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辨證歷史唯物主義及歷史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形態 基本觀點 合理性 局限性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認為金、木、水、火、土、氣等具體形態是世界本原。 否認神創論,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正確。 只是一種猜測,沒有科學根據。把物質和物質具體形態等同起來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 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性。 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4. 理解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唯心主義是哲學中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同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主義根本對立。它認為,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唯心主義有兩種表現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唯心形態 基本觀點 認識論根源 總體評價主觀唯心主義 把人的主觀精神當作世界的本原 把人們認識世界離不開感覺夸大為世界的存在依賴于人的感覺 局限性:二者歸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識當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觀點是錯誤的。可取處:就其局部范圍而言,它對人們認識的發展有一定借鑒意義。客觀唯心主義 把某種客觀精神當作世界的本原 把人們思維中的概念夸大為脫離了物質的神化了的絕對課堂探究案【知識回饋】(10分鐘)師生共建體系,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探究一(6分鐘)、 在現實生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們是否留意過這些場景:裁縫師深信“量體裁衣”,他只有根據不同人的不同身材,不同體形裁剪和縫制不同款式、不同尺寸的衣服,才能穿著舒適大方,否則,憑著自己的主觀臆斷隨意裁剪,是注定要失敗的;有經驗的農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據土地的水、肥等情況和不同莊稼的生長特點來選擇合適的作物種植,否則就不能獲得好的收成;醫生看病開藥,只有做到“對癥下藥”才能奏效,否則必定害人壞事;學習中,只有結合自己的客觀實際來選擇學習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若一味仿效,必將一事無成……(1)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2)這一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示?探究二(6分鐘)、某村遭受特大水災,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對災情人們議論紛紛。村民甲說:“這是天意呀,老天爺要懲罰咱們,有啥法子呢?”村民乙說:“天意倒不是天意,倒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費了,荒年已成定局,我們只有自認倒霉啦!”村民丙說:“災害已經發生,這是事實,但人還是有辦法的,夏季損失秋季補,農業損失副業補,要生產自救戰勝災害。”(1)請指出上述三個村民的說法分別屬于什么世界觀。(2)簡要評析他們對災害的態度。【直擊高考】(4分鐘)1.(2014山東文綜,33,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的朱熹與陸九淵曾經進行過多次辯論。朱熹認為,事物不在人的主觀意識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據。陸九淵則認為,世界的本原便是 “吾心”,“理”是離不開心的。此處所示的“朱陸之爭”實質上屬于( )A.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B.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C.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分歧D.樸素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分歧2、 (2013·天津高考)近年來,人類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質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2012年3月,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宣布發現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蕩,有助于破解反物質消失之謎。2013年3月,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宣布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譽為“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發現”。科學家的這些新發現再次證明(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D.哲學源于對世界的驚異3、(2013·福建高考)以下選項能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演進順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走進生活】(6分鐘)加強唯物主義思想教育圖片新聞——新聞視角精選材料一 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公共建筑中越來越多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融入了風水因素,“風水樓”不斷涌現。在公共建筑尤其是政府建筑工程中,風水建筑幾乎成了個別官員求官運、消災禍的寄托所在。各地地標式建筑的“風水故事”早已經成為民眾津津樂道的段子。隨著風水建筑向公共建筑、政府工程滲透,譬如山東泰安的“升官橋”、河南桐柏的“風水廣場”等等陸續面世,對此,民眾樂不起來了,反倒是一種劇烈的痛感油然而生。于是,要求清查“風水腐敗”的輿論聲浪日漸高漲,而各類“風水官員”也在其間轟然倒下。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5年1月23日下午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熱點思考(1)我們周圍是否存在迷信現象?這些現象的實質是什么?(2)結合這些現象的危害說明青少年應當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課后拓展案(12分鐘)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2015年第一次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體學習,學習內容是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習近平強調:我們黨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第一位,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證法。回答1-2題。1.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 )①各種哲學的性質和方向 ②各種哲學的發展階段③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④哲學的產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 就是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證法。從哲學的基本問題看,這主要體現了( )A.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B.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C.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D.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3.近代學者王國維把詩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境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據此,下列詩句中屬于“有我之境”的是( )A.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B.片云于共遠,永夜月同孤C.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4.在美學中,總要談到“移情”現象,即情景交融。比如,人高興時,就覺得仿佛太陽在笑,花兒在點頭;悲傷的時候,又覺得雨如淚,風如咽。“移情”的說法A.是唯物主義的觀點,因為它說明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B.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因為它認為物質世界是由人的主觀意志決定的C.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因為它強調了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的反作用D.屬于不可知論,因為它表明人腦總是不能客觀如實地反映外界事物5.中國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時說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下列說法,與王守仁的觀點相一致的是 ( )①我思故我在 ②氣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之依也 ③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④心外無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6.如今許多企業招聘時,不看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而是看屬相、星座、血型等。如漫畫中的這一做法,從哲學上看,是 ( )①唯物主義觀點 ②唯心主義觀點 ③唯物辯證法觀點④形而上學觀點 ⑤主觀臆造的聯系A.①② B.④⑤ C.②⑤ D.②④7.材料一 英國哲學家貝克萊認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是觀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種感覺構成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整個世界是“絕對觀念”的外化和產物。材料二 我國北宋哲學家張載提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氣”為核心的宇宙結構說。他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1)材料一中兩位哲學家的說法分別屬于什么觀點?二者有什么共同點?(2)材料二集中體現了什么觀點?這一觀點有何局限性?【題組分類及練后反思】題組 題號 錯題 錯因哲學的基本問題 1、2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3、4、5、6、72013級高三政治復習學案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答案 課前預習案問題思考1.錯誤。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正確,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錯誤,但從局部范圍看有一定借鑒意義。2.錯誤。要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進行區分對比。3.錯誤。哲學上的“兩個對子”是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但是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課堂探究案探究一 (1)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認識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決一個共同的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現實生活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凡是認識到存在決定思維,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的,就能做到從客觀實際出發,達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否則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2)要牢固地樹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夠正確反映物質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并用這種世界觀指導人們的行動,切實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從而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造福于人類。探究二 (1)村民甲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認為神靈主宰一切;村民乙屬于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表現,形而上學地對待災害,自認倒霉;村民丙屬于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2)①唯心主義世界觀從根本上顛倒了思維和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的關系,是錯誤的世界觀。農業發展,農村工作要反對迷信、提倡科學,故甲的態度不正確。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堅持了物質決定意識,但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等局限,使人們在客觀世界面前消極被動,不利于人們積極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故乙的態度也不積極主動。③辯證唯物主義正確處理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既從客觀事實、條件出發,又有意識、有目的、創造性地認識和改造世界,故村民丙的態度是一種正確態度。直擊高考1.C [本題以朱熹與陸九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辯論內容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對哲學派別的理解和掌握。朱熹認為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而陸九淵認為,世界的本原便是 “吾心”,“理”是離不開心的,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故選C。2.A 科學家的這些新發現再次證明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故選A.3.B [本題考查學生對唯物主義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個形態的認識。”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唯心主義,不符題意,舍棄。“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由“人是機器”可判斷是形而上學性,由“思想是人腦的特性”可斷定是唯物主義;“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是樸素唯物主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是馬克思哲學的物質概念,屬于馬克思哲學。所以,應該是C.【走進生活】(1)存在敬鬼神、算卦看相等。這些迷信現象都是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表現。(2)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質,它容易使人們犯主觀主義錯誤,使人不思進取,有時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會直接阻礙我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進程,對人的發展是一種反動,最終會使人失去獨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應當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要堅信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課后拓展案1.B 2.D 3.B 有我之境意味著有人的思想感情在里面,A、C、D都屬于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不包含人的思想感情,不符合題意。4.C “移情”現象,首先強調情感的發生依據客觀實際,物質決定意識,但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創造和加工的過程,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故選C。5.D 題干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②將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④屬于唯物主義。應當排除含有②④的組合。6.C 本題考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漫畫中的這一做法屬于封建迷信,是一種唯心主義觀點和主觀臆造的聯系,故選②⑤。7.(1)貝克萊把人的主觀精神當成第一性的東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黑格爾把客觀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說法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二者都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把意識當作世界的本原。(2)材料二中的觀點認為“氣”是萬物之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這一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