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第三章 烴的衍生物第一節 鹵代烴人教版化學 選擇性必修3《有機化學基礎》1. 歸納總結鹵代烴的命名、分類和物理性質。2. 通過對溴乙烷結構的分析其可能斷鍵的位置,并通過實驗認識其主要化學性質。3. 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類比遷移1-溴丁烷的化學性質。4. 從官能團的角度分析鹵代烯烴的主要反應。教學目標重難點重點:溴乙烷的分子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難點:鹵代烴發生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的基本規律烴的衍生物CH3CH2Br→從結構角度都可以看作是由烴衍生而來的,所以被稱為烴的衍生物。→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不同官能團取代后,就能生成一系列新的不同類別的有機化合物,如鹵代烴、醇、酚、醛、羧酸和酯等。→烴的衍生物具有與烴不同的性質,這些性質主要由其分子中的官能團決定。我們經常看到足球場上球員受傷后,隊醫會往傷處噴一種液體,噴完以后沒什么大礙的球員就可以上場比賽了,這種噴霧的主要成分——氯乙烷,就屬于鹵代烴。氯乙烷為什么可以用于緊急治療呢?鹵代烴能發生哪些反應呢?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質屬于鹵代烴呢?復方氯乙烷氣霧劑液態的氯乙烷汽化時大量吸熱,具有冷凍麻醉作用,可在身體局部產生快速鎮痛效果。1.定義: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后的產物。CH3ClCH2Cl2CHCl3CCl4CH3—CH2BrCH2—CH2BrBrCH2=CHClBr—CH2—CHCl—n2.官能團:(X= F、Cl、Br、I)我們之前學過的鹵代烴:碳鹵鍵XC鹵代烴下列物質中,不屬于鹵代烴的是( )A、CH2Cl2 B、CCl2F2C、 D、CH3COCl鹵代烴只能含有C、H、X(H不一定),不含其它原子。D練一練F3、分類①按鹵素原子②按鹵素原子數目③按烴基:單鹵代烴、多鹵代烴飽和鹵代烴、不飽和鹵代烴脂肪鹵代烴、芳香鹵代烴CF2=CF2CH3ClCH2—CH2BrBrCH3lCH3—CH2BrCH2=CHClBr飽和一元鹵代烴的通式:CnH2n+1X(n≥1)CH2=CHClCH2Cl2CF2=CF2Q:鹵代烴如何命名?3.位置-烷基-位置-鹵原子-母體4.編號時鹵原子號位最小3-甲基-2-溴丁烷P541.遵循烷烴和烯烴的命名原則簡到繁順序是:按相對分子質量由小到大2.命名時,以烷,烯,苯為母體,把鹵素原子看成一種取代基(2)CH CH2 C CH3ClClCH2CH3Cl3-甲基-1,1,3-三氯戊烷12345321CH2 —C= CH2Br Br2,3-二溴-1-丙烯3-甲基- 1,1-二溴戊烷3-甲基- 3,4-二氯-1-丁炔CH3—C—CH2—CH—CH3ClCH2FCl2-甲基- 1-氟-2,4-二氯戊烷12345123412345CH—CH2—CH—CH2—CH3BrBrCH3CH2—C—C≡CHClCH3Cl命名下列物質同分異構體的書寫(1)一氯代烷:找等效氫(2)二氯代烷:定一移二(3)芳香鹵代烴:找鄰、間、對三個位置和取代基位置上的氫如:CH3CH2CH2CH2CH3的一氯代物有多少種如: CH3CH2CH2CH2CH3的二氯代物有多少種如: 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各有多少種9種4種10種3種4.物理性質狀 態: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機溶劑。某些鹵代烴本身是很好的有機溶劑。如CCl4、氯仿(CHCl3)等常溫下鹵代烴除CH3Cl、CH3CH2Cl、CH2=CHCl等少數是氣體外,大多數為液體或固體。降低均小于水的密度升高氣態遞變性:一氟代烴和一氯代烴的密度比水小,其余鹵代烴密度都比水大鹵代烴沸點、密度均高于相應的烴如,氯乙烷>乙烷②同分異構體的密度隨分子中支鏈的增多而降低密度①隨烴基中碳原子數的增多而減小;如:ρ(CH3Cl)>ρ(CH3CH2Cl)①沸點隨碳原子數目的增加而升高;沸點②同分異構體中,支鏈越多沸點越低如:CH3Cl<CH3CH2Cl氯乙烷的沸點比溴乙烷的沸點是高還是低?為什么?→低。氯乙烷常溫下是氣體,溴乙烷常溫下是液體。理由:氯乙烷與溴乙烷的結構相似,而相對分子質量小于溴乙烷,分子間作用力小,故沸點低。烷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對分子質量變大,分子間作用力變大,鹵代烴溶沸點升高,密度變大。鹵代烴只有極少數是氣體,大多數為固體或液體,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數的有機溶劑。CH3Cl、CH3CH2Cl、CH2=CHCl等鹵代烴是一類特殊的烴。可分為單鹵代烴和多鹵代烴。( )鹵代烴中一定含有的元素為C、H和鹵素。( )鹵代烴不一定是由烴分子和鹵素單質發生取代反應得到的( )分子中碳原子數少于4的烴,在常溫下為氣體,溴乙烷分子中含2個碳原子,所以其在常溫下也是氣體( )鹵代烴屬于有機化合物,都易燃燒。( )××√××判斷對錯2. 均不溶于水且比水輕的一組液體是( )A.苯、 一氯丙烷 B.溴苯 、四氯化碳C.溴乙烷 、氯乙烷 D.硝基苯 、一氯丙烷3.下列有機物中沸點最高的是( )A、乙烷 B、一氯甲烷C、一氯乙烷 D、一氯丁烷AD4、下列關于鹵代烴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所有鹵代烴都是難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體B、所有鹵代烴的沸點比相應烴的沸點低C、CH3CH2Cl與CH3CH2CH2Cl的沸點前者低D、CH3CH2Cl與CH3CH2CH2Cl的密度前者小C→只有脂肪一氟代烴(R-F)和一氯代烴(R-Cl)密度比水小。高鹵代烴沸點隨碳原子數目的增加而升高。鹵代烴密度隨碳原子數的增多而減小。大√核磁共振氫譜圖球棍模型空間填充模型有2種化學環境的H原子,則核磁共振有2組峰,強度比為3:2二.溴乙烷C2H5BrCH3CH2Br 或 C2H5Br分子式:結構簡式:官能團:C—Br1.分子組成與結構(碳溴鍵)電子式結構式顏 色:狀 態:密 度:溶解性:沸 點:無色透明油狀液體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沸點38.4℃易揮發C2H5Br對 比無色氣體-88.6 ℃不溶于水CH3CH3比水小>鹵代烴的熔沸點大于同C原子數的烴!2.物理性質斷鍵方式:3.化學性質化學鍵 C-H C-C C-Br鍵長/pm 110 154 194鍵能/(kJ/mol) 414.2 347.3 284.5通過上表,推測溴乙烷斷鍵的位置元素 H C Br電負性 2.1 2.5 2.8δ-δ+C—Br 鍵具有較強的極性,易斷裂。①水解反應(取代反應)條件:強堿的水溶液,加熱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H2O△現象:無明顯變化原因:溴乙烷不是電解質,不能電離出Br-溴乙烷AgNO3溶液C2H5—Br + H--OH C2H5—OH + HBr△反應原理:羥基取代溴原子NaOH + HBr == NaBr + H2OCH3CH2Br + NaOHCH3CH2OH + NaBrH2O△總反應:所有鹵代烴在堿性水溶液中都會發生水解反應實質:①水解反應(取代反應)中和水解產物HBr,使平衡正向移動C-Br鍵①中和過量的NaOH溶液②檢驗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HNO3加熱1.NaOH的作用是什么?2.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加快水解反應的速率?3.溴乙烷水解時在什么位置斷鍵?4.加入過量稀硝酸的目的是什么?NaOH+AgNO3 = AgOH↓+NaNO32AgOH = Ag2O↓ +H2O?如何檢驗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檢驗原理:產生黑褐色沉淀未反應完的NaOH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了Ag2O現象:原因:產生淡黃色沉淀HNO3中和過量的NaOH溶液,防止生成Ag2O黑褐色沉淀,影響X-檢驗白色沉淀淡黃色沉淀黃色沉淀AgClAgBrAgI2.已知NH3和H2O在與鹵代烴反應時的性質很相似,在一定條件下能使鹵代烴發生氨解,寫出溴乙烷的氨解方程式。CH3CH2—Br + H—NH2CH3CH2NH2 + HBr△水△+ NaOH水△+ NaOH+ NaBr+ 2 NaBr21、寫出下列鹵代烴的水解方程式有機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飽和鍵化合物的反應②消去反應C2H5BrNaOH+乙醇作為溶劑溴水CH2=CH2↑+ HBr醇、NaOH△NaOH + HBr = NaBr + H2OCH2—CH2 | | H BrCH2=CH2↑+ NaBr + H2O+ NaOHCH2—CH2 | | H Br醇△消去反應總:消去反應(消除反應)實質:相鄰的兩個C上脫去HX形成不飽和鍵!CH2=CH2↑ + H2O 濃H2SO4170℃CH2—CH2 | | H OH[回顧] 我們還學過哪個消去反應?【小結】強堿的醇溶液、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或溴/CCl4中,溶液褪色。1.反應條件:生成的乙烯氣體能否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除去乙醇,排除干擾。因為乙醇也能使KMnO4(H+aq)褪色,水能除去揮發出來的乙醇。產生的氣體乙烯(含 等雜質氣體)沒必要事先水洗能。但必須將氣體先通入盛水的試管,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為什么?2.產物檢驗:乙醇、溴乙烷、水蒸氣P56 探究:1-溴丁烷的化學性質CH3CH2CH2CH2BrCH3CH2CH2CH2BrCH3CH2CH2CH2OH、NaBr+ 水NaOH水溶液,加熱NaOH醇溶液,加熱1-溴丁烷和NaOH在不同條件下發生不同類型的反應CH3CH2CH=CH2、NaBr、H2O2-丁烯CH3-CH2-CH-CH3BrCH3-CH=CH-CH3CH3-CH2-CH=CH2(主產物)1-丁烯消去反應規則:當有多個產物時,以消H少的C原子上的H為主“雪上加霜”口訣:“有醇則無醇,無醇則有醇”消去反應水解反應下列鹵代烴能否發生消去反應?若能,請寫出有機產物的結構簡式。A、CH3ClB、CH3-CH-CH3BrC、CH3-C-CH2-ICH3CH3F 、Cl√√√–ClD 、×××CH2=CH-CH3(主產物)CH2Cl= CH2 無H無相鄰C關鍵:抓住斷鍵方式苯環上為獨特的碳碳鍵E、CH3-CH2-C-CH3ClCH3CH3-CH2-C=CH2CH3CH3-CH=C-CH3CH3結構要求:與鹵原子相連C原子的相鄰C上必須有H無相鄰C或相鄰C上無H的不能發生消去反應鹵代烴的消去反應H X-C-C- -C=C-強堿的醇溶液+ HXCH3X–XCH3-C-CH2XCH3CH3–CH2X1.寫出由CH2BrCH2Br與NaOH醇溶液共熱的反應化學方程式CH2BrCH2Br CH2=CH2 +Br2NaOH、醇△↑CH2—CH2 | | Br Br+NaOH醇△CH=CH2Br+ NaBr + H2OCH=CH2Br+NaOH醇△CH ≡ CH↑+ NaBr + H2O ×注意:不能同時消去2個鹵素原子?。。?br/>二鹵代烴發生消去反應后可能在有機化合物中引入碳碳三鍵或兩個碳碳雙鍵。CHCl2①CH3CHClCH2Cl2.分析下列物質發生水解反應之后的產物。③ CH3CCl3CH3CH(OH)CH2OH二元醇CHOCH3COOH羧酸1)所有的鹵代烴都能發生水解反應!2)鹵代烴水解可以形成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等;還可能生成醛、酮、羧酸等!規 律:二鹵代烴發生消去反應后可能在有機物中引入碳碳三鍵或兩個碳碳雙鍵。①CH3CHClCH2Cl③CH3CHCl2②CH3CHClCHClCH33.分析下列物質完全消去鹵原子之后,可能的產物。CH3CH≡CHCH3C≡CCH3CH2=CH-CH=CH2CH≡CH不能利用消去反應檢驗鹵素原子,因為不是所有的鹵代烴都能發生消去反應。能利用消去反應檢驗鹵素原子嗎?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含有不飽和鍵(如 )的鹵代烴氯乙烯聚氯乙烯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 聚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都是用途廣泛的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不粘鍋聚四氟乙烯,俗稱塑料王,具有最佳的耐熱性和耐化學性,顯示了獨特的不粘性和潤滑性。特富龍(Teflon)是美國杜邦公司對其研發的所有碳氫樹脂的總稱,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及各種共聚物。由于其獨特優異的耐熱(180℃-260℃)、耐低溫(-200℃)、自潤滑性及化學穩定性能等,而被稱為“拒腐蝕、永不粘的特富龍”。鹵代烴的“功”1)作溶劑:CHCl3(氯仿);CCl4;CH2Cl22)農藥: “六六六”, DDT3)制冷劑: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 CHClF2、CCl2F2(冰箱用)4)滅火劑: CCl4滅火劑 (電器類起火)5)麻醉劑: CHCl3、氯乙烷6)塑料: 聚四氟乙烯 (塑料王)、聚氯乙烯(PVC)生活中的保鮮膜既可用于冰箱保鮮(-60℃),也可用于微波爐(+140℃)。PVDC保鮮膜聚偏二氯乙烯PE保鮮膜聚乙烯PVC保鮮膜聚氯乙烯雖可用于食品包裝,但在生產過程中需添加塑化劑。如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有毒塑化劑DEHA,則危害很大。 P.H.米勒(瑞士化學家)( P.H.M Muller)1939年,米勒發現DDT具有優異的廣譜殺蟲作用,因此獲得1948年諾貝爾獎。DDT是人類合成的第一種有機農藥鹵代烴的“過”P57→危害:氟氯烴——造成臭氧空洞的“罪魁禍首”→鹵代烴破壞臭氧層原理(了解):氟利昂可在強烈的紫外線作用下分解,產生的氯原子自由基會對臭氧層產生長久的破壞作用。以CCl3F為例,它破壞臭氧層的反應過程可表示為→實際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練一練1、檢驗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存在的實驗步驟、操作和順序正確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诩尤隢aOH溶液?、奂尤脒m量HNO3 ④加熱煮沸一段時間?、堇鋮s A、②④⑤③① B、①②④ C、②④① D、②④⑤①A2.在鹵代烴RCH2CH2X中化學鍵如圖所示,則對該鹵代烴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發生水解反應時,被破壞的鍵是④B.發生水解反應的條件是強堿的醇溶液且加熱C.發生消去反應的條件是強堿的水溶液且加熱D.發生消去反應時,被破壞的鍵是①和③D3. 乙烷經過哪些反應能轉化成乙醇?轉化過程中,經過的反應類型是( )A.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B.裂解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C.取代反應→消去反應→加成反應D.取代反應→消去反應→裂解反應C4、為了測定某飽和鹵代烴的分子中鹵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可按下列步驟進行實驗:(4)已知此鹵代烴的密度是1.65 g/mL,其蒸氣對甲烷的相對密度是11.75,則此每個鹵代烴分子中鹵原子的數目為____;此鹵代烴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11.40ml鹵代烴質量為:11.40ml× 1.65 g/mL=18.81 g該鹵代烴的摩爾質量為:11.75×16g/mol=188 g/mol即樣品中含鹵代烴0.1mol實驗測得生成AgBr為:37.6gM(AgBr)=0.2mol溴原子的數目為22CH2BrCH2Br或CH3CHBr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