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1. 了解固體混合物初步提純的基本步驟。2. 知道溶解、過濾、蒸發操作的基本要點,掌握三種操作技能。3. 能準確分析影響精鹽產率的因素或原因。4. 掌握玻璃棒在不同操作中的作用或目的。學習目標借助日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海水或鹽湖水粗鹽主要成分:NaCl,還含有MgCl2等可溶性物質和一些難溶性雜質Q1:從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考慮,能否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從海水或鹽水中獲得粗鹽?由于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所以降低溫度不能從海水或鹽水中獲得粗鹽。*粗鹽主要成分:NaCl,還含有MgCl2等可溶性物質和一些難溶性雜質Q2:若要去除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初步提純粗鹽可采用哪些方法?*粗鹽提純的基本步驟步驟①:溶解把稱量好的粗鹽固體加入裝有足量水的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攪拌,直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粗鹽水*粗鹽提純的基本步驟步驟②:過濾濾紙緊貼漏斗內壁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液面邊緣低于濾紙邊緣燒杯口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末端緊靠燒杯內壁一貼:二低:三靠:(加快過濾速率)(防止液體從漏斗口溢出)(防止液體從濾紙與漏斗壁的間隙中通過而仍渾濁)(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濾紙破損)(加快過濾速率和防止液體飛濺)*粗鹽提純的基本步驟步驟②:過濾Q3:若濾液仍渾濁,造成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接下來該怎么辦呢?造成濾液仍渾濁的可能原因是濾紙被弄破、液面邊緣高于濾紙邊緣、裝濾液的燒杯不干凈。若濾液仍渾濁,應再次進行過濾,直到濾液變得澄清為止。*粗鹽提純的基本步驟步驟③:蒸發Q4:蒸發過程中,(1)蒸發皿內的液體不能超過整個皿體積的多少?(2)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什么?(3)觀察到什么現象時,停止加熱?2/3防止液體因局部溫度過高而向外飛濺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請注意:停止加熱后,不可立即把蒸發皿直接放在實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面。*粗鹽提純的基本步驟步驟④:計算產率用玻璃棒把蒸發皿中的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后,回收到教師指定的容器中。計算產率的公式:M(精鹽)M(粗鹽)╳ 100%*粗鹽的提純過程Q5:經過上述提純過程得到的精鹽是否為純凈物?請設計實驗驗證你的判斷。由于粗鹽中含有氯化鎂等可溶性雜質,所以提純得到的精鹽仍是混合物。要證明它是混合物,只要證明精鹽中含有氯化鎂即可。采用的方法是:取樣,溶解于水中,向其中滴加濃的氫氧化鈉溶液,若看到溶液變渾濁,證明固體中含有氯化鎂,屬于混合物。①溶解②過濾③蒸發④計算產率*Q6:在這些基本步驟中,一共要用到多少次玻璃棒?每次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要用到4次玻璃棒。(1)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物質的溶解速度;(2)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蒸發時,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液體受熱不均而向外飛濺;(4)計算產率時,玻璃棒的作用是轉移固體。①溶解②過濾③蒸發④計算產率粗鹽的提純過程*Q7:在粗鹽提純過程中,若出現了如下4種情況:①溶解時加入的水不足,粗鹽沒有完全溶解;②濾液仍渾濁時,進行蒸發;③蒸發時,有液體向外飛濺;④稱量精鹽時,固體中含有水分;對計算精鹽的產率是否有影響?導致精鹽產率偏低的是:①③導致精鹽產率偏高的是:②④①溶解②過濾③蒸發④計算產率粗鹽的提純過程*如下是某同學對20g純度為90%左右的粗鹽進行提純并計算產率的實驗步驟:①用量筒量取適量水; ②把粗鹽置于燒杯中,并向燒杯中倒入量取好的水,充分溶解;③將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進行過濾; ④把全部濾液倒入蒸發皿內,用酒精燈加熱蒸發;⑤把蒸發皿內的固體轉移至天平托盤內進行稱量,記錄數據為19g; ⑥計算精鹽產率。根據以上信息,回答如下問題:(1)已知不同溫度下NaCl的溶解度如下: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若本實驗在室溫(20℃)下進行,則步驟①中量取的水至少為 mL。(2)本實驗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實驗步驟有 (填序號)。(3)該同學得到的精鹽產率 (填“偏高”或“偏低”),導致這一結果的因素可能是( )A.量取必需量的水時仰視讀數 B.過濾時,濾紙有破損C.蒸發時直到蒸發皿內的水分蒸干后才停止加熱 D.蒸發后得到的精鹽固體潮濕,含水分“粗鹽提純”的典型例題50②③④⑤偏高BD36g100g18gX=*完成課后作業練習課后作業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內容祝學習愉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