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2024屆高考歷史晨讀暮誦考點1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經濟的發展領域 史實 意義農業 玉米、甘薯等高產糧食作物引進 提高了糧食總產量經濟作物種植廣泛 推動手工業、商業發展兼管產品初級加工或相關副業 增加收入,推動手工業發展手工業 開設工場,使用自由雇傭勞動進行生產 新的經營方式,資本主義萌芽商業 白銀大量流入 促進長途和大貿易的發展,有利于商業資本的集聚大商幫出現 商品經濟進入新的繁榮期,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發展成為著名的四大商業名鎮工商業市鎮興起2.經濟發展的局限(1)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傳統小農經濟還占據壓倒優勢。(2)專制統治壓制和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轉型。考點2 思想領域的變化1.原因(1)經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2)政治:專制統治壓制、阻礙社會轉型。(3)思想:程朱理學逐漸失去活力2.表現時間 代表 觀點 意義明中期 王陽明 以“致良知”為核心的理論,形成陸王心學。主要觀點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學說: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 強調主觀能動性,澈勵人們奮發立志;隱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明后期 李贄 提倡個性自由,蔑視權威和教條;否定傳統倫理道德標準 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震動明清之際 黃宗羲 抨擊君主專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經世致用”“循天下之公” 思想界出現反專制傾向顧炎武王夫之3.意義(1)反映明至清中葉經濟領域的新現象。(2)出現提倡自由和反對專制的傾向。考點3小說與戲曲1.小說與戲曲繁榮的背景(1)城市商品經濟繁榮。(2)社會娛樂活動豐富。(3)文化知識進一步普及。作者 時間 成就 意義施耐庵 元末明初 《水滸傳》 是我國最早的兩部長篇白話小說,開創了章回體的寫作體裁羅貫中 元末明初 《三國志通俗演義》吳承恩 明朝中期 《西游記》 神話小說的杰作吳敬梓 清朝中期 《儒林外史》 諷刺小說的杰作曹雪芹 清朝中期 《紅樓夢》 是我國古典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2.小說成就3.戲曲成就(1)傳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湯顯祖、清朝孔尚任等。(2)昆曲:長期占據統治地位。(3)京劇:清朝道光年間,以徽班為基礎,融合徽、漢二調,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戲的藝術成分而形成,并且逐漸成為全國最流行的劇種。考點4明清時期的科技1.總結性的科技巨著科技 作者 科技巨著 內容 地位或影響中醫藥學 李時珍 《本草綱目》 內容豐富,廣泛涉及醫藥藥物學、生物學等諸多科學領域,創立了當時世界先進的(藥物)分類法;體現了生物進化的思想(遺傳、變異),推進了世界生物學的發展 世界醫藥學的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農學 徐光啟 《農政全書》 匯總歷代農學成就,調查、總結當時最新實踐成果,開展科技實驗,充分汲取西方農業科技思想和方法 農業百科全書。被稱為是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工藝學 宋應星 《天工開物》 總結明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在世界傳統科技向近代科技轉變的潮流中產生一定影響 “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地理和地質學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 記述其一生游歷考察的成果,對中國河道地理的考察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對我國西南地區石灰巖溶蝕地貌的介紹 書中對于石灰巖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比歐洲早約兩個世紀明清大型典籍的編纂明清時期,朝廷為標榜“文治”,一再組織學者編纂總結性的大型典籍。時期 科技巨著 內容 地位或影響明成祖永樂年間 永樂大典》(解縉主持) 輯錄上古到明初的書籍8000多種,沙及經、史、子、集諸方面;較多地保留所收錄書籍的原本面目,保存了宋元以前的許多文獻 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已散佚,今天能看到的不足4%清乾隆后期 《四庫全書》(紀昀等主持) 收錄古代重要典籍約3500種,根據各書內容,分為經、史、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已散佚,今天能看到的不足4%子、集四大部,每部下面又分許多類 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是對中國古代文獻進行了一次系統和全面的整理,但在編纂時也按照清廷的政治標準銷毀了不少“禁書”中西文化交流——西學東漸和中學西傳時期 代表 內容明朝后期起 利瑪竇等為代表的歐洲天主教傳教士 目的:借助傳播科學知識來華傳教,與一些開明的中國士大夫合作翻譯西方科學書籍,在一定范圍內傳播了西方科技知識。 清朝前期,運用歐洲測繪技術,幫助清廷繪制了較為精確的全國地圖從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 歐洲傳教士 在中國傳教的同時,也將中國文化介紹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譯了“四書”“五經”等著作。多位18世紀的歐洲啟蒙思想家曾從儒家經書譯本中汲取思想因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