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0)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晨讀暮誦清單(表格式)2024屆高考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三輪沖刺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0)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晨讀暮誦清單(表格式)2024屆高考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三輪沖刺

資源簡介

(10)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2024屆高考歷史晨讀暮誦
考點1先秦時期的德治與法治
1.夏商周時期的法治與德治
法治 《左傳》記載,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湯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國家可能已經有了法律;夏商時期,法律嚴酷
德治 西周統治者建立了以宗法為核心的禮制,同時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進步性
東周時期的德治與法治之爭
(1)叔向和子產之爭
起因 春秋時期,鄭國的子產“鑄刑書”,把刑法澆鑄在金屬器皿上,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概況 子產“鑄刑書”,引發了一場辯論,這是早期的德治與法治之爭
(2)儒家與法家之爭
角度 儒家 法家
核心觀點 認為人性善→主張德治(通過道德禮義教化民眾)與仁政,重視民生與民意 認為人性一主張“法治”
代表人物 孔子和孟子 商鞅和韓非
主要言行 ①孔子提出,統治者要“為政以德”“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不要過度消耗民力。 ②孟子建議統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認為“仁者無敵”。 ③孟子宣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①商鞅在秦國頒行了一系列法令,保護新興地主階級的權益。 ②韓非——提倡君主不要談禮義,而要以法、術、勢駕馭臣下;君主賞罰分明,則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以保證法令暢通。
社會影響 ①儒家思想并不適用于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時期,無助于國君實現他們的強國抱負。 ②在重視富國強兵的君主們看來,儒家的仁政與德治思想難以落到實處。 ①法家思想既能帶來富國強兵的現實利益,又滿足了各國君主專制的愿望。 ②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國富國強兵,最終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考點2秦漢至隋唐時期的法律與教化
時期 秦漢 魏晉 唐朝
概況 (1)商鞅在魏國李悝《法經》的基礎上,“改法為律”,制定《秦律》6篇。秦統一六國后,秦始皇把秦律推行全國。 (2)漢朝沿襲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漢朝廷還發布法律文告,稱“令”。 (1)魏明帝在朝廷設置律博士,命令專用儒學思想來解釋律令。 (2)此后,法律以親屬之間的尊卑親疏作為量刑的重要原則,目的在于維護儒家提倡的三綱五常。 (1)唐朝重法治:①律在唐初經過多次刪繁就簡。②唐高宗永徽年間,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頒布《永徽律》。后來,唐高宗又命人對律文逐條解釋,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議》。 (2)唐朝提倡禮治:732年,唐朝政府頒行《大唐開元禮》。 (3)唐朝政府推廣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家訓的經驗,強化基層教化。
演變趨勢(特點) “改法為律”,以“律”和“令”為主 律令儒家化 (魏晉時期最重要的變化) (1)唐朝法律體系完備 (2)中華法系至唐代確立。 (3)禮儀法典化,禮法結合。 (4)唐律對后世和鄰國有重大影響。 (5)重視家訓,強化基層教化
影響因素 (1)秦以法家思想治國,漢朝外儒內法。 (2)漢承秦制 (1)漢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 (2)儒家知識分子以經注律 (1)《唐律疏議》繼承了漢晉以來法律制定和闡釋的經驗。 (2)唐朝提倡禮治。 (3)唐朝吸取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家訓的經驗。
考點3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律與教化
朝代 法律 教化
宋朝 基本沿用唐朝法律體系,制定的法律(如《宋刑統》《天圣令》)多以唐律為藍本 (1)程朱理學逐步控制教育與科舉,并通過授徒、書院講學等方式在社會上廣泛傳播。 (2)理學(如朱熹的《家禮》《小學》)深入族規、家訓之中。 (3)宋朝以后,儒學士人投身基層教化,以鄉約教化鄉里。
元朝 對唐宋法律整體上棄而不用,但在司法實踐中仍廣泛援引唐律 ——
明朝 (1)以唐律為藍本制定(大明律》。 (2)在司法實踐中特別重視“例”,曾數次重修《問刑條例》,開創了律例合編的體例。 (1)明朝后期,鄉約改為宣講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諭”。六諭主勸諭,但也有禁約成分,使鄉約逐漸帶有強制力。 (2)明朝儒學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來解釋六諭,不遵鄉約的百姓要受到處罰,甚至送官府治罪。
清朝 法典沿襲(大明律》,同樣非常重視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1)清朝鄉約基本延續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講內容變成了康熙帝“圣諭十六條”和雍正帝《圣諭廣訓》,宣講時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2)原本由儒學士人發起的教化百姓的鄉約,經政府利用和推廣而具有約束力,并與法律合流。
演變趨勢(特點) (1)唐律影響深遠。 (2)繼承與發展、創新。 (3)明清法律走向“律例合編”。 (1)(程朱)理學在教化中發揮主導地位,以鄉約形式面向百姓。 (2)鄉約從道德教化逐漸轉向宣講“圣諭” (儒學士人常常引用律例宣講“圣諭”)。 (3)鄉約由儒學士人發起(民間自發建立)。 到政府利用和推廣(由道德自覺到逐漸形成強制力)。 (4)鄉約與法律逐步合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临汾市| 沈阳市| 白朗县| 泸水县| 堆龙德庆县| 荣成市| 金川县| 鹿泉市| 昌平区| 晋宁县| 孟津县| 晋城| 平武县| 瑞金市| 湖口县| 建瓯市| 乐亭县| 贵定县| 塘沽区| 隆昌县| 馆陶县| 汾阳市| 丰镇市| 通化县| 屯留县| 仲巴县| 桂阳县| 江山市| 乌鲁木齐市| 敦化市| 石柱| 平遥县| 临西县| 芒康县| 寿宁县| 湖北省| 南岸区| 天水市| 巍山|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