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生產工具與勞作方式第6課 現代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課程標準】1.認識人工智能技術等對人類勞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響;2.理解勞動人民對歷史的推動作用,以及生產方式的變革對人類社會發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知識體系】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1.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⑴計算機:1946年,美國軍方研制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⑵互聯網:1969年,美國建立起計算機軍事網絡;90年代,全球商業互聯網。⑶影響: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到生產生活各領域,并走入家庭。2.人工智能技術⑴含義:是通過計算機模擬人的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⑵出現時間:20世紀50年代,美國。⑶主要技術:機器人制造、語音及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⑷運用領域:工業生產、社會服務、家庭生活各領域智能化裝置大量應用。⑸影響: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3.航天技術⑴開始: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⑵發展:俄美法中等國發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嚴密的地球測控網。⑶影響:對現代國防與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4.海洋技術⑴美國:20世紀60年代,深潛水下數千米處,首次潛入馬里亞納海溝。⑵中國:①深潛機器人:1997年,水下6000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②載人潛水器:2012年,“蛟龍號”突破7000米深度,世界載人潛水器最大深度。5.原子能技術:1945年,美國原子彈;核電、生物醫學研究、醫學診斷及治療等。6.生物技術:發現DNA雙螺旋結構;微生物學、基因遺傳學、生物化學、細胞學等。7.新材料技術: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二、現代科技進步的革命性意義1.勞作方式由粗放型轉化為集約型⑴大量勞動力從生產線上退下來,依靠技術革新來實現利潤增長。⑵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逐步發展起來。2.人類文化生活出現了新的模式⑴人們通過計算機網絡、移動通信等,了解社會動態,與外界溝通。⑵各種應用程序的開發,促進通信交流,豐富文化生活,推動電子商務發展。⑶全媒體不斷發展,匯集各種渠道信息,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不同的視角。人類視野發生了新的變化:全球視野;視野的廣度、高度、深度;負面視野。習題鞏固1.湛藍的天空,浩瀚的海洋,對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們來說,都充滿了好奇與探險,而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實現了上天入地的本領,但是,對于占地球總面積的71%的海洋來說,人類對它的探索卻只有5%,意思是還有95%的部分沒有被人類探索到。世界上最早進行深海研究的國家是( )A.美國 B.中國C.蘇聯 D.英國2.在人類文明史和現代化研究領域,科技革命是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的統稱,指引發科技范式、人類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轉變的科技變遷,是科技與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相互作用的結果。下列屬于現代科技進步的革命性意義有( )①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促使勞作方式轉化為集約型 ②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逐步發展起來 ③人類文化生活也出現了新的模式 ④人的視野也產生新的變化A.①② B.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2022年北京冬奧會使用了AI自動跟拍機器人、引導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防疫機器人、炒菜機器人和送餐機器人等,盡顯“冬奧科技范兒”。這表明人工智能的發展( )A.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B.提高了抗擊疫情的能力C.豐富了運動員的比賽生活D.推動了餐飲工作智能化4.據統計,2019年我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達10.63萬億元,同比增長16.5%;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零售進出口商品總額達1 862.1億元,增長了38.3%。這能夠表明( )A.中國網絡購物領先于世界B.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迅速C.數字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D.網絡支付成為主要方式5.近日,包括英國、葡萄牙、美國等多個國家報告發現不尋常的猴痘病例。世衛組織稱:猴痘疫情在非流行國家可控。人工智能技術作為計算機技術的一個分支,在各種疫情分析、圖像識別、體溫監測、病毒檢測、輔助診療等諸多方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這說明( )A.信息技術改變了社會發展趨勢B.科技推動醫療機構職能的轉變C.尖端科技的發展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D.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務水平6.近年來,在政府的引導下,浙江出現了如下圖所示的特色農產品基地及產業鏈。這主要得益于( )A.環境治理和氣候變化B.河流疏浚和交通便利C.改革開放和土地流轉D.互聯網和農業的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