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學一輪復習主題二 空氣和氧氣判斷正誤并在原題上改正或舉出反例。1.空氣中氮氣的質量分數約為 。( )×[解析] 分析: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2.硫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產物不同。( )×[解析] 分析:硫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產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硫。3.木炭燃燒放出熱量,產生大量白霧。( )×[解析] 分析:木炭在氧氣中能夠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4.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 )×[解析] 分析: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固體是實驗結論,不是實驗現象。5.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是相對穩定的。( )√6.氧氣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解析] 分析:氧氣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7.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時,加入二氧化錳可增加生成氧氣的質量。( )×[解析] 分析:二氧化錳只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氧氣的質量。以氧氣為核心(注:“—”表示物質之間可以相互反應,“ ”表示物質之間存在轉化關系)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甲 ,乙_____。2.寫出化學方程式。①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 ___________________;⑤_ _________________;⑥_ _____________;⑦_ __________________;⑧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 _____________。實驗一 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反應原理】1.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2.A、C實驗觀察到的現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而C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實驗過程、現象、結論】3.在實驗前用精密的天平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實驗后把二氧化錳洗滌、干燥,再稱量,發現二氧化錳的質量______。將其再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中,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二氧化錳可以加速過氧化氫分解,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錳在該反應中起______作用。不變產生氣泡的速度加快化學性質不變催化【實驗反思】4.實驗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作對照實驗5.設計實驗判斷某物質能否作某反應的催化劑,應抓住三個關鍵點:一是看加入該物質能否改變反應的______;二是看反應前后該物質的______是否發生變化;三是看該物質的__________在反應前后是否發生變化。速率質量化學性質6.用下圖實驗探究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影響,D試管中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和濃度分別為______、____。實驗二 氧氣性質的實驗(硫、木炭、鐵絲燃燒的實驗)(一)如圖是硫燃燒的實驗【反應原理】1.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實驗步驟】2.為使實驗現象更明顯,裝有硫粉的燃燒匙應______(填“快速”或“緩慢”)伸入集氣瓶中;實驗即將結束時,使火焰迅速熄滅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緩慢將燃燒匙放入水中【實驗現象】3.硫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實驗反思】4.集氣瓶內預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較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燃燒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燃燒越劇烈。吸收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環境氧氣的濃度越大6.實驗過程分析:燃燒停止后,取出燃燒匙,用毛玻璃片蓋緊集氣瓶,振蕩,正放在桌面上,發現毛玻璃片很難取下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氣瓶內壓強減小,外界壓強大于瓶內壓強7.實驗結束后測得集氣瓶中水的 ___(填“ ”“ ”或“ ”)7。(二)如圖是木炭燃燒的實驗【反應原理】1.木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實驗步驟】2.用________夾取紅熱的木炭,伸入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需要由上向下緩慢放入,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坩堝鉗防止伸入過快使集氣瓶內的氧氣因溫度升高而逸出3.燃燒停止后,向集氣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觀察現象。【實驗現象】4.木炭在空氣中燃燒觀察到______現象,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能使__________________的氣體。紅熱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反思】5.對比木炭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說明影響木炭燃燒的因素是____________。氧氣的濃度6.實驗結束后,集氣瓶內因燃燒產生______________,且消耗了大部分氧氣,導致木炭不再燃燒。二氧化碳氣體7.木炭燃燒停止后,若將向集氣瓶中倒入的澄清石灰水換為氫氧化鈉溶液,蓋上毛玻璃片并振蕩,發現集氣瓶倒置后,玻璃片“吸”在瓶口。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此時集氣瓶中______減小。壓強(三)如圖是鐵絲燃燒的實驗【反應原理】1.鐵絲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步驟】2.實驗前,用砂紙將鐵絲打磨光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將光亮鐵絲盤成螺旋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鐵絲下面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鐵絲表面的氧化物和污物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溫度達到鐵絲的著火點,引燃鐵絲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實驗現象】5.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氧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實驗反思】6.集氣瓶內預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可以用______代替;若集氣瓶底部有水,集氣瓶炸裂,則操作上可能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細沙燃著的鐵絲碰到集氣瓶壁(合理即可)7.實驗操作意外:實驗時未觀察到集氣瓶中有明顯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為檢驗反應后黑色固體中是否含有鐵,向固體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_____________,說明黑色固體中含有鐵。氧氣不純(合理即可)有氣泡產生實驗三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原理】1.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2.紅磷燃燒,產生__________,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水經導管進入集氣瓶,約占瓶內原有空氣總體積的__。大量白煙【實驗結論】3.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實驗反思】4.實驗中不選擇硫、木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集氣瓶中預先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燃燒的紅磷濺落到集氣瓶底部,將集氣瓶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輔助降溫。生成物是氣體,無法形成壓強差吸收白煙,減少環境污染【誤差分析】6.小組同學發現,實際測量結果偏大,造成該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號,下同);若測量結果偏小,造成該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①裝置漏氣;②實驗前導氣管未充滿水;③彈簧夾未夾緊;④紅磷的量過少;⑤燃燒的紅磷隨藥匙伸入集氣瓶速度緩慢;⑥裝置未冷卻到室溫就打開彈簧夾。③⑤①②④⑥7.裝置創新:用 形管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如下圖)。 形管內有空氣和足量的白磷,白磷燃燒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如果裝置氣密性不好,則測出產生白煙,放熱小于實驗結果更準確(或實驗裝置更環保)減小80的氧氣的體積分數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此裝置與教材上的裝置相比,其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即可);已知形管的容積為 ,量筒內有 水。待白磷熄滅,裝置冷卻后打開彈簧夾, 形管內氣壓______(填“增大”或“減小”),量筒中的水倒吸進入 形管內,理論上可觀察到量筒內液面下降至____ 處。8.數字化實驗:某同學利用圖1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燃燒匙內的白磷用電加熱裝置點燃,瓶內氣壓用氣體壓強傳感器測定,其變化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 時刻后的一段時間內瓶內氣壓顯著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燃燒結束后,集氣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______。(3)本實驗______(填“能”或“不能”)將白磷換成蠟燭,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瓶內氣體受熱膨脹,瓶內氣壓增加氮氣不能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不能形成壓強差&1& 空氣的成分及用途(10年9考)1.(2017河北1題2分)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 )B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2.(2022河北3題2分)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CA.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B.空氣中含有稀有氣體C.空氣中的氧氣極易溶于水 D.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最大3.(2018河北3題2分)下列有關空氣成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CA.稀有氣體可用于制作霓虹燈 B.氮氣充入食品包裝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種空氣污染物 D.氧氣主要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4.(2023河北12題改編2分)對下列生產、生活中做法的解釋判斷正誤。(1)食品包裝中充氮氣——氮氣化學性質活潑。( )×(2)稀有氣體用于制作霓虹燈——通電時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5.科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1)空氣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護氣的是______。(2020.29(1),1分)(2)空氣中能供給呼吸的氣體是______。(2019.29(1),1分)氮氣氧氣&2&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10年4考)6.(2015河北1題2分)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CA.硫 B.木炭 C.紅磷 D.蠟燭7.(2018河北28題3分)如圖所示是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裝置,氣密性良好。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將水面上方空間分為5等份,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點燃紅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待燃燒停止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1)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2)打開彈簧夾后,燒杯中的水能夠進入到集氣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紅磷燃燒的過程中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使瓶內壓強減小,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在大氣壓作用下將水壓入集氣瓶中(3)實驗結束,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瓶內空間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紅磷量不足(或未等裝置冷卻至室溫便打開彈簧夾,合理即可)用下圖實驗(夾持儀器略去)驗證可燃物燃燒條件,并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A.該實驗利用了銅的導熱性B.該實驗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C.集氣瓶容積為 ,量筒內減少的水的體積為D.未等裝置冷卻就打開止水夾,導致測得氧氣含量偏低&4& 空氣的污染及防治措施(10年3考)8.(2020河北8題2分)2020年世界環境日中國宣傳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下列做法與這一主題不相符的是( )BA.垃圾分類投放 B.野炊明火燒烤 C.控制汽車鳴笛 D.堅持綠色出行9.(2022河北8題2分)2021年河北省 平均濃度同比下降 ,改善幅度為“十三五”以來最高。下列舉措不能改善空氣質量的是( )DA.開發利用新能源 B.推進低碳交通運輸C.提高森林覆蓋率 D.增高煉鐵廠的煙囪10.(2019河北8題2分)下列措施不利于“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的是( )BA.禁止露天焚燒秸稈 B.發展燃煤火力發電C.推廣新能源公交車 D.限制燃放煙花爆竹&5& 氧氣的性質(10年4考)11.(2020河北2題2分)下列物質能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的是( )BA.硫 B.鎂 C.紅磷 D.鐵絲12.(2021河北28題3分)下圖所示的是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燃燒停止后,取出燃燒匙,用毛玻璃片蓋緊集氣瓶,振蕩、懸空倒置,發現毛玻璃片不脫落。(1)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2)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毛玻璃片不脫落時,大氣壓強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內氣體壓強。吸收生成的 ,防止污染空氣大于13.(2023河北30(2)題3分)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如圖是鐵絲燃燒的改進實驗。①將加熱至紅熱的鐵絲伸入盛有過氧化氫溶液的集氣瓶中(如圖催化火星四射氧氣濃度1),鐵絲不燃燒。②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過氧化氫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該反應中二氧化錳起______作用;將鐵絲再次加熱至紅熱伸入集氣瓶中(如圖2),觀察到鐵絲劇烈燃燒、__________、放出大量熱、有黑色固體生成。對比①②,說明影響鐵絲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6& 某興趣小組同學提出問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的原因是什么?查閱資料:鐵絲燃燒時“火星四射”的現象與鐵絲含碳量有關。進行實驗:探究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的現象與其含碳量的關系。(1)取直徑 ,含碳量 的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零星的火星四射;(2)取直徑_____ ,含碳量 的鐵絲,在氧氣中燃燒,較明顯的火星四射。得出結論:“火星四射”與鐵絲含碳量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0鐵絲含碳量越大,火星四射的現象就越明顯&7&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詳見“微專題一”](10年8考)&8&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10年6考)14.創新實驗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 、 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設計的方案和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序號 過氧化氫溶液 催化劑 收集 所用時間實驗1 粉末狀實驗2 粉末狀(1)表格中 的值為____。0.2(2)實驗1中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論: 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比 好,得出該結論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條件下, 催化過氧化氫產生 所用時間更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