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6 切線長定理與問題的解決特別要解讀:切線長定理: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并且這點和圓心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該定理在計算和證明中應用相當廣泛,常常可用來解決以下幾種題型:①求角度;②求線段長;③證明線段相等;④證明線段成比例;⑤證明線段平行;⑥與三角形內切圓有關的問題.培優(yōu)學案典例示范例1 已知⊙O的兩條切線PA 和PB 相交于點P,與⊙O 相切于A,B 兩點,C是⊙O上的一點,若∠P=40°,求∠ACB的度數(shù).【提示】由于點C的位置不確定,所以需要分類討論.【解答】跟蹤訓練如圖1-6-1,CA和CB 都是⊙O的切線,切點分別是A,B,如果⊙O的半徑為2 ,且AB=6,求∠ACB 的度數(shù).【解答】例2 如圖1-6-2①,在△ABC中,CA=CB,點O在高CH 上,OD⊥CA 于點D,OE⊥CB 于點E,以O為圓心,OD為半徑作⊙O.(1)求證:⊙O與CB 相切于點E;(2)如圖1-6-2②,若⊙O過點H,且AC=5,AB=6,連接EH,求△BHE的面積.【提示】(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易得CH是∠ACB的平分線,再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得OE=OD,即圓心O到直線CB 的距離等于半徑,所以結論得證;(2)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BC=AC=5,BH=AH=3,在Rt△BCH 中,由勾股定理得CH=4;再由切線長定理得 BE=BH=3;然后,過點E作EF⊥AB 于點F,則易得△BEF∽△BCH,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得EF 的長,則△BHE的面積【解答】跟蹤訓練如圖1-6-3,在△ABC中,∠ABC=90°,O是AB 上的一點,以O為圓心,OB 為半徑的圓與AB 交于點E,與AC切于點D,若AD=2,AE=1,求CD的長.【解答】例3 如圖1-6-4,PA,PB切⊙O于A,B 兩點,CD切⊙O于點E,交 PA,PB 于C,D,若⊙O的半徑為r,△PCD的周長等于3r,則tan∠APB的值是【提示】先利用切線長定理將△PCD的周長轉化成線段PA 長的2倍,構造出切線長定理的基本圖形,利用勾股定理、面積法或者是三角函數(shù)計算出相關線段的長度,最后將所求的∠APB 放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將它的正切值轉化為兩條線段的比值即可得到答案.跟蹤訓練如圖1-6-5,⊙A 與⊙B 外切于點 D,PC,PD,PE分別是圓的切線,C,D,E 是切點,若∠CED=x°, ⊙B的半徑為R,則劣弧DE的長度是 ( )例4 如圖1-6-6①所示,AB 為⊙O的直徑,AD 與⊙O相切于點A,DE 與⊙O相切于點E,點C為DE 延長線上一點,且CE=CB.(1)求證:BC為⊙O的切線;(2)連接AE,AE 的延長線與BC的延長線交于點G(如圖②所示).若. 求線段 BC和EG的長.【提示】(1)欲證明BC為⊙O 的切線,依據(jù)切線的判定定理,需證明 OB⊥BC,為此要連接 OC,OE,設法證明△OBC≌△OEC,得∠OBC=∠OEC=90°;(2)需順著(1)問結論,靈活運用切線長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知識解答,關鍵有二:一連接BE,發(fā)現(xiàn)EC=BC=CG;二通過過點D 作BG 邊上的高構造直角三角形,應用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長.【解答】眼蹤訓練如圖1-6-7,在梯形 ABCD 中,AD∥BC,∠ABC=90°,以AB為直徑作⊙O,恰與另一腰CD相切于點E,連接OD,OC,BE.(1)求證:OD∥BE;(2)若梯形ABCD的面積是48,設OD=x,OC=y,且x+y=14,求CD的長.【提示】(1)由E是切點,故先連接OE,要證OD∥BE,需證明一組同位角. ∠ABE,而∠ABE 是圓周角,根據(jù)圓周角定理可知 則需證明∠AOD=∠DOE,即證明 Rt△OAD≌Rt△OED 即可;(2)由兩對三角形全等易得∠DOC=90°,則( 由梯形的面積是 的2倍,可知. 再由x+y=14可求CD的長.【解答】例5 在 Rt△ABC中,∠C=90°,AC=3,BC=4,AB=5.探究新知如圖1-6-8①,⊙O是△ABC的內切圓,與三邊分別相切于點E,F,G.(1)求證:內切圓的半徑(2)求 tan∠OAG的值;結論應用(1)如圖 1-6-8②,若半徑為r 的兩個等圓⊙O ,⊙O 外切,且⊙O 與AC,AB 相切,( 與 BC,AB 相切,求r 的值;(2)如圖1-6-8③,若半徑為r 的n個等圓⊙O ,⊙O ,…,⊙O 依次外切,且( 與AC,AB 相切,( 與BC,AB 相切,⊙O ,⊙O ,…,⊙O 均與AB 相切,求r 的值.【解答】培優(yōu)訓練1.如圖1-6-10,AB=AC,CD⊥AB于點D,點O是∠BAC的平分線上一點,⊙O與AB 相切于點M,與 CD相切于點N.(1)求證:∠AOC=135°;(2)若 NC=3,BC=2 ,求 DM的長.2.如圖1-6-11,AB為⊙O的直徑,CB,CD分別切⊙O于點B,D,CD交BA 的延長線于點E,CO的延長線交⊙O于點G,EF⊥OG于點F.(1)求證:∠FEB=∠ECF;(2)若BC=6,DE=4,求EF的長.3.如圖1-6-12,已知AO為 的角平分線, 以O為圓心,OC 為半徑的圓分別交AO,BC于點D,E,連接ED并延長交AC 于點F.(1)求證:AB是⊙O的切線;(2)求 的值;(3)求 的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