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2024中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08 堿變質的實驗探究專題考點1氫氧化鈉變質的實驗探究2氫氧化鈣變質的實驗探究考點一 氫氧化鈉變質的實驗探究知識梳理1.NaOH變質的原因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2.檢驗NaOH是否變質(1)思路分析實質是檢驗CO32-,選擇的試劑能和CO32-反應產生明顯現象,但不能和OH-反應產生同樣的現象。CO32-H+:氣泡Ca2+、Ba2+:白色沉淀(2)實驗設計試劑選擇 現象 化學方程式酸堿鹽稀鹽酸或稀硫酸產生氣泡Ca(OH)2或Ba(OH)2產生白色沉淀產生白色沉淀CaCl2或BaCl2溶液2HCl+Na2CO3=2NaCl+H2O+CO2↑或H2SO4+Na2CO3=Na2SO4+CO2↑+H2OCa(OH)2+Na2CO3=CaCO3↓+2NaOH或Ba(OH)2+Na2CO3=BaCO3↓+2NaOH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知識梳理知識梳理3.探究NaOH變質的程度(1)思路分析變質后成分全部變質部分變質Na2CO3NaOH、Na2CO3關鍵是檢驗OH-是否存在。但用無色酚酞溶液檢驗是否含有OH-,應先排除CO32-的干擾,原因是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都是顯堿性,都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知識梳理除CO32-①不能加鹽酸,原因是加入的鹽酸會先與氫氧化鈉反應,除去CO32-的同時也除去了OH-②不能加氫氧化鋇或氫氧化鈣溶液,原因是加入的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鋇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會對后續OH-的檢驗產生干擾③加可溶性鋇鹽或鈣鹽知識梳理(2)實驗設計實驗步驟 選擇試劑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或結論 Ⅰ.除去NaOH中的Na2CO3 足量BaCl2或CaCl2溶液等 Ⅱ.檢驗是否存在NaOH 無色酚酞溶液 部分變質全部變質可溶性銅鹽(或鐵鹽) 部分變質全部變質產生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或CaCl2+Na2CO3=CaCO3↓+2NaCl溶液變紅無明顯現象有藍色(或紅褐色)沉淀生成無明顯現象4.聯想與啟示(1)氫氧化鈉應 保存。(2)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時,滴加稀鹽酸不能少量的原因是什么?(3)除去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應進行的操作是什么?知識梳理密封若氫氧化鈉部分變質,則變質的氫氧化鈉中既含有氫氧化鈉又含有碳酸鈉,少量的稀鹽酸會先與氫氧化鈉反應,則不會有氣泡產生。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鋇)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考點突破1.實驗課上,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為了探究溶液是否變質,取樣品并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鹽酸,振蕩,未觀察到明顯的現象。【提出問題】該NaOH溶液是否變質?【猜想假設】猜想1:NaOH溶液未變質猜想2:NaOH溶液部分變質猜想3:NaOH溶液完全變質考點突破【實驗探究】(1)方案一:取樣,向樣品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化,證明猜想1成立。小剛認為得出上述結論不一定成立,理由是。(2)為了探究其成分,興趣小組又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另取樣,向其中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再向上層溶液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若觀察到無色白色沉淀生成,溶液變紅 猜想1成立猜想2成立若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不變色 猜想3成立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變紅考點突破【反思評價】(3)實驗步驟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若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向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在剛開始一段時間不會產生氣泡的原因是 。酸鈉除盡檢驗碳酸鈉并將碳BaCl2+Na2CO3=BaCO3↓+2NaCl氫氧化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考點突破【拓展實驗】(5)方案二實驗步驟中所加的無色酚酞試劑,替換為下列操作中的 (填字母),也可以實現相同的目的。A.測溶液pH B.滴加MgSO4溶液 C.通入CO2氣體AC考點突破2.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已經發生了變質,某學習小組為了探究其變質程度,作出如下猜想:①部分變質;②全部變質。接著,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步驟Ⅰ: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再加入足量Ca(OH)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步驟Ⅱ:靜置后取上層清液,加入氯化銅溶液,溶液中產生藍色沉淀。(1)經過討論后,大家一致認為將步驟Ⅰ中的Ca(OH)2溶液換成過量的(填化學式)溶液,重復實驗,即可以得出NaOH部分變質。改正后,步驟Ⅰ中加入該溶液的目的是 。CaCl2檢驗并除去碳酸鈉考點突破(2)一定質量的NaOH固體,變質前后與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變質前消耗鹽酸的質量 變質后消耗鹽酸的質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等于考點突破3.圍繞一瓶NaOH固體在空氣中是否變質的問題,通過如下問題和實驗進行研究。(1)寫出NaOH固體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方程式;(2)能否用酚酞試液檢驗NaOH是否變質?請說明理由。(3)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稀HCl,有氣泡產生,該現象能否證明NaOH已經變質?請說明理由。CO2+2NaOH=Na2CO3+H2O不能,因為NaOH、Na2CO3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而NaOH與鹽酸反應不會產生氣泡能,因為變質后生成的碳酸鈉可與考點突破(4)為證明變質的固體中仍然存在NaOH,某同學按如下操作進行實驗:①取少量固體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現象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偎玫娜芤河谠嚬苤?,向其中滴加少量的 ,現象為,其結論是 。產生白色沉淀CaCl2+Na2CO3=CaCO3↓+2NaCl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存在NaOH考點二 氫氧化鈣變質的實驗探究1.Ca(OH)2變質的原因知識梳理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2.檢驗氫氧化鈣是否變質實質是檢驗是否存在CaCO3(1)分析:由于Ca(OH)2為為微溶物,故不能通過加水觀察是否有白色固體存在來判斷久置的Ca(OH)2是否變質。(2)方法:取樣,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生成,證明氫氧化鈣已變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知識梳理3.檢驗Ca(OH)2變質程度實質是檢驗是否含有Ca(OH)2方案1少量樣品加水溶解過濾濾液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無明顯現象有Ca(OH)2存在沒有Ca(OH)2存在氫氧化鈣部分變質氫氧化鈣完全變質知識梳理方案2少量樣品加水溶解過濾濾液濾液變為紅色濾液不變色有Ca(OH)2存在沒有Ca(OH)2存在氫氧化鈣部分變質氫氧化鈣完全變質滴入酚酞溶液知識梳理4.聯想與啟示(1)氫氧化鈣應密封保存。(2)過濾完變質的石灰水中的濾渣后,除了用CO2氣體和酚酞溶液檢驗是否存在Ca(OH)2,還可以用碳酸鈉(或氯化銅等合理即可)溶液。考點突破1.在實驗室配制石灰水時,老師取少量熟石灰樣品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后發現燒杯底部有部分不溶性固體,于是小明同學認為該熟石灰樣品已經變質。(1)你是否同意他的結論: ,理由是。針對該樣品的成分同學們進行了以下探究:【提出問題】熟石灰樣品中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不同意微溶于水,可能是溶液已飽和常溫下氫氧化鈣考點突破甲同學:Ca(OH)2;乙同學:CaCO3;(2)你的猜想: 。【實驗探究】(3)請通過實驗驗證你的猜想:Ca(OH)2和CaCO3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和解釋取熟石灰樣品少許放入燒杯中加水攪拌,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向濾渣中滴加足量的 (填試劑名稱) 濾液中產生白色沉淀;濾渣中 。 結論:你的猜想正確解釋:熟石灰變質的化學方程式是稀鹽酸氣泡產生大量=CaCO3↓+H2OCO2+Ca(OH)2考點突破2.化學實踐活動課上,老師拿來一包久置空氣中的堿石灰干燥劑(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讓同學們設計實驗進行探究。(1)堿石灰極易與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其中氧化鈣與水變質,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為 ,因此堿石灰要密封保存。同學們決定對這包堿石灰成分進行探究。【猜想假設】CO2+2NaOH=Na2CO3+H2O考點突破猜想Ⅰ:未變質,只含有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猜想Ⅱ:部分變質,有氫氧化鈣、碳酸鈣和碳酸鈉等;猜想Ⅲ:完全變質,只含有碳酸鈣和碳酸鈉。【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碳酸鈉溶液呈堿性。【設計實驗】(2)設計如下流程進行實驗:考點突破實驗 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實驗1 取少量堿石灰樣品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觸摸燒杯外壁,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 溫度 (填“升高”、“降低”或“沒有變化” 猜想Ⅲ正確實驗2 取少量上述濾渣于試管中,滴加過量 ,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產生氣泡,澄清石灰水 實驗3 取少量上述濾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 溶液先變成紅色, 沒有變化稀鹽酸變渾濁產生白色沉淀考點突破【討論分析】(3)實驗3是否可以先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可以。先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再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變紅,也可以說明濾液中的溶質沒有氫氧化鈣,猜想Ⅲ正確。考點突破3.劉麗同學在某食品包裝袋內取出一小袋干燥劑,上面寫著“干燥劑,主要成分為生石灰”。她將這袋干燥劑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濾液。(1)劉麗同學測定了濾液的酸堿度,你認為結果可能是pH 。(2)劉麗同學又對白色沉淀的組成提出了以下假設:假設1: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假設2: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假設3:只有CaCO3假設4:只有Ca(OH)2>7(或=7)考點突破其中假設 不合理。(3)為了判斷氣體幾種假設的合理性,劉麗同學繼續進行實驗:①取少量沉淀放在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出現氣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此可否定假設 。②為了的到最后結論,她再取少量沉淀放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少量水振蕩、靜置后,滴入酚酞試液,顯紅色,說明只有假設 合理。1CaCO3+2HCl=CaCl2+H2O+CO2↑42考點突破4.化學實驗老師整理藥品時,拿出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鈣粉末,他讓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這瓶氫氧化鈣粉末的組成進行實驗探究。提出問題:這瓶氫氧化鈣是否已經生成碳酸鈣而變質?進行猜想:A:氫氧化鈣全部變為碳酸鈣B:氫氧化鈣部分變為碳酸鈣C:氫氧化鈣沒有變質考點突破(1)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樣,加適量水,攪拌,過濾 ①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②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加入過量鹽酸 ① ② 氫氧化鈣部分變為碳酸鈣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有氣泡生成(2)小明取上述步驟②反應后的溶液,請利用所學知識幫他探究其酸堿性。考點突破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顯酸性②加入適量氧化鐵 溶液由紫色變成紅色溶液由無色變成淺黃色寫出上述實驗②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 。(3)原理與用途:①氫氧化鈣農業上的用途 (填寫一種即可)。②氫氧化鈣變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因此氫氧化鈣應 保存。密封中和酸性土壤Fe2O3+6HCl=2FeCl3+3H2OCO2+Ca(OH)2=CaCO3↓+H2O謝 謝,同學們再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