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摸底考試文 科 綜 合 試 卷注意事項:1. 本試卷共8頁,總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3. 所有答案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按照“注意事項”的規定答題.4.答選擇題時,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非選擇題時,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答題.5.考試結束時,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3個小題, 1~19 小題每題2分, 20~23 小題每題3分, 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3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10年來,中國已與五大洲的 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 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標志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對此理解準確的是①馬到成功,一鳴驚人 ②春發其華,秋收其實③風云變幻,獨立自主 ④堅守初心,攜手同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中國網事·感動2023”三季度網絡感動人物朱言春,在部隊時參加了數次抗洪救災、暴雪搶險; 在利比里亞維和時,他在戰火和硝煙里協助架設鋼橋和搶修裝備; 轉業后,他主動調到垃圾填埋場工作,還號召戰友一起組建了雷鋒服務中隊,幫助孤寡老人、貧困孤兒、退役老兵等。由此可見朱言春的人生追求是①奉獻社會 ②崇尚創新 ③服務人民 ④維護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 年1月至8月,全國海關從進境寄遞、攜帶物品中累計截獲禁止進境活體動植物1826種,其中包括巨人蜈蚣、紅狂蟻、斑紋蠑螈等我國尚無自然分布的動植物796種,并打掉多個非法引進“異寵”的犯罪團伙。這樣做是為了①防范外來物種入侵 ②擴大對外投資規模③維護我國生態安全 ④維護國家領土安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對右面畫作《粒粒皆辛苦》解讀正確的是①勤儉節約是美德 ②創新改變生活③城鄉發展不平衡 ④珍惜勞動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強調,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威,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這表明我國毫不動搖地①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②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③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④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對下列新聞事件解讀正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十一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23年9月1日通過, 現予公布,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①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②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③國家主席行使了公布法律的職權④我國堅持公正司法,促進決策科學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為了徹底改變南泥灣農場的貧困面貌,1995年,當地黨和政府啟動南泥灣農場扶貧開發基地建設后續工程。如今的南泥灣擁有萬畝良田,集參觀、旅游、經濟綜合開發為一體,南泥灣人過上了好日子。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是①我國已經實現了區域協調發展②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③改革開放使全體人民實現了共同富裕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大馬力農機整地,動力十足:聯合收割機馳騁,顆粒歸倉:烘干塔開動,及時入庫……地上跑的、天上飛的、“云”里轉的設施設備,成了新農具。從看天到看屏,從靠手感到靠遙感,挑上“金扁擔”的農民,種地有賺頭、生活有奔頭。這啟示我們,確保糧食安全必須①依靠科技進步 ②推進農業現代化③保住耕地紅線 ④提高農民生活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在洛陽,來自日本、哈薩克斯坦、薩爾瓦多等國的青年齊聚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參觀“一粒米的漕運之旅”,在美食大師身邊學習制作牡丹燕菜、老洛陽燙面角等洛陽傳統小吃,體驗當地美食文化,穿越十三朝古都,領略數千年的繁華。這是“Z世代的 2023:以絲路之名”活動中的一個場景。這樣的活動可以使這些國家的青年①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②感受中華文化的底蘊③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 ④體會中華文化優于其他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下表內容傳遞出的共同信息是我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 只會越開越大。 ——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 ——習近平在第四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5年前,我宣布舉辦進博會, 就是要擴大開放, 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 ——習近平在第五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致辭①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 ②中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③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 ④中國已躋身世界發達國家行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1866年,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附設福州船政學堂; 1868年,江南制造總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輪“惠吉”號下水; 1872年輪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為洋人占盡”; 1885年,海軍衙門設立。這說明A.左宗棠首創了洋務運動 B.洋務派致力于向西方學習C.中國國防實現了近代化 D.中國造船業實現了近代化12.有學者指出:帝制的覆滅意味著對儒學三綱之首和傳統等級制的徹底否定,意味著蕓蕓眾生那些整天忙于磕頭的腦袋和應酬跪拜的雙腳同時得到解放,讓它們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思考和走路。該“指出”得出的主要依據是A.同盟會的建立 B.武昌起義勝利C.中華民國成立 D.宣統下詔退位1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全國華資紗廠的紗錠,由48.4萬余枚增至128.4萬余枚,增長157.9%;織布機由2016 臺增至5825臺,增長188.9%。材料體現的主題是A.第一次世界大戰 B.近代中國社會經濟C.近代的民主政治 D.近代化的探索之路14.下圖所示內容A.標志著農民革命推向高潮 B.揭示了北伐戰爭勝利進軍C.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D.揭開了國共合作序幕15.下表敘述了一個史實發生的背景,這個史實應是中國(1952年產量) 印度(1950年產量) 美國(1950年產量)鋼產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3 千克發電量(人均) 2.76千瓦時 10.9千瓦時 2949 千瓦時A.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B.朝鮮戰爭的爆發C.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始 D.一五計劃的進行16.建國以來,國人對時間的掌握發生著變化,即:50年代看天上(的太陽),70年代看墻上(的掛鐘),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傳呼機) 其中后兩個年代以來的變化主要是由于A.新中國的成立 B.社會主義制度確立C.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7.19世紀早期,隨著倫敦人口的增加,出現了倫敦東區(工業區,以工人階級和小商販為主)和倫敦西區(英國上流社會聚居區、各種高檔購物商店、歌劇院所在地)的城市分化。這說明倫敦A.人口居全國首位 B.開始了貧富分化C.發展到了新階段 D.是世界貿易中心1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在西方的經濟確實是一團糟的同時,蘇聯正在繼續進行經濟發展方面的獨特實驗”。下列屬于“獨特實驗”的是A.推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實施了新經濟政策C.成立蘇聯社會主義聯盟 D.實行五年經濟計劃19.印度、納米比亞、古巴等國家的獨立和發展一同體現的學習主題是A.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B. 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 D.走向和平與發展的世界20.下圖①處所示組織應成立于20世紀的經濟全球化結構圖A.四十年代 B.五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九十年代21.下圖所示國際格局開始于A.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B.新中國的成立C.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D.獨聯體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回答22——23題。22.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家采取的措施是①建立自由貿易實驗區 ②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③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 ④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們中學生應該做的是①與各民族同學平等相處 ②學習各少數民族的語言③改變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④學習宣傳相關民族政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個小題, 24題9分, 25題10分, 26題9分, 27題12分,28題30分, 共70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向某為修路施工,搭電驅車至蔣某院壩一角。蔣某飼養的看門狗聽到聲響突然沖出,將向某咬傷,直至被工友徐某驅離。事故發生后,向某住院治療共花費66750.27元。因雙方無法就賠償事宜協商一致,向某遂訴至法院,要求蔣某賠償治療費用。蔣某辯稱,向某明知家中有狗,還未經允許擅自前來,向某被咬與蔣某無關,蔣某不應承擔任何責任。向某陳述,搭電事宜之前已溝通好了的,蔣某未將其豢養犬只進行栓養,沒有盡到管理義務。庭審中,經當庭詢問向某工友徐某,工友陳述事發時犬只并未栓養。經現場勘查發現,若栓養,涉案犬只根本無法達到向某所在位置。法律連線 我國民法典1245條規定: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 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1) 結合案例及法律連線,你認為法院會支持蔣某的訴求嗎 請說明理由。(4分)(2) 事發后向某的行為對你有哪些有益的啟示 (2分)(3) 該案例對動物飼養人有怎樣的警示 (3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鏡頭一 某街道居委會進行換屆選舉,居民踴躍推舉候選人。鏡頭二 某市政府準備調整公共交通價格,為此舉辦了聽證會,廣大市民積極參與。鏡頭三 某小區在街道辦事處、小區業委會的指導下,通過民主表決、自行約定分 攤比例,實現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愿望。鏡頭四 中學生小翼撥打“12345”市長熱線反映了一家網吧非法經營的情況,隨后相關部門依法取締該網吧。(1) 鏡頭一、二中的公民共同行使了什么權利 (2分) 鏡頭三反映了我國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優勢。(2分)(2) 結合鏡頭四,請對小冀和相關部門的行為進行評價。(4分)(3) 歸納以上幾個鏡頭反映的主題。(2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據統計,1861年以來,俄國農民不斷外出打工,加入到資本主義生產活動中。1897年澤姆良縣外出打工的農民中,20歲以下的占3.2%,20—25歲的占17.5%,26—30歲的占24%,31—40歲的占 34.9,41—50歲的占 15%。外出打工給農民生活帶來很大變化,農村中農民住房面積增加了,居住環境更為舒適和方便。—摘編自唐艷風《俄國1861年改革后農民經濟研究》(1) 材料表述了俄羅斯歷史上曾發生過哪一史事 (2分)(2) 據材料,歸納該史事產生的兩方面影響。(4分)(3)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史事首先應出現在哪個國家。(3分)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歷史單元目錄(部分)節選 單元目錄九上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九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八上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上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九下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九下第一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表述了中外歷史上哪兩種社會形態發展的全部或部分歷程。(4分)(2) 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上述中外歷史發展歷程排序遵循的原則。(8分)28.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30分)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材料一: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凜然,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趙一曼“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氣節,萬步炎“國之所需,吾之所向”的擔當……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教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等部門應當按照法定職責,對侮辱國歌、國旗、國徽或者其他有損國歌、國旗、國徽尊嚴的行為,及時予以制止,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應當責令及時消除影響,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林則徐的“擔當”表明國家遭遇了哪方面的危機。(3分)為解決這一危機,中國人民在近代史上先后進行了哪些勇敢頑強的抗爭 (12分)(2) 據材料二,簡要說明要對侮辱國歌、國旗、國徽的行為進行處罰。(6分)(3) 材料二體現出法律和道德怎樣的關系 (3分)(4) 運用所學對材料一進行續寫。(要求:結合愛國這一主題,對材料一所列事例進行綜合評述)(6分)2024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摸底考試文科綜合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2.B3.A4.B5.D6.A7.C8.A9.C10.A11.B12.D13.B14.B15.D16.C17.C18.D19.C20.D21.A22.C23.B二、非選擇題24.(1)不會。由案例事實可知,蔣某作為狗的飼養人,未對狗采取安全措施,未盡到管理義務,根據民法典規定,蔣某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法院不會支持蔣某的訴求。(意思相近即可)(2)增強法律意識,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用法律手段維護權利。(意思相近即可)(3)動物飼養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要盡到對動物控制、管理的責任,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意思相近即可)。25.(1)民主權利。基層群眾自治制度。(2)小翼: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有較強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能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有正義感,自覺守護正義。等等。相關部門:能夠認真聽取群眾意見,依法履行職責。(言之有理即可)(3)人民民主(或人民當家作主)(意思相近即可)。26.(1)俄國農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或農民工(農民工外出打工)(意思相近即可)(2)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生產;使農民生活發生重大變化。(意思相近即可)(3)英國。27.(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2)歷程發生的先后;同時期發生的歷程;歷程間的因果關聯;歷程圍繞的主題等。(意思相近即可)28.(1)外來侵略。(意思相近即可)奮斗: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水師鄧世昌等英勇抗擊了日本的侵略;甲午戰后,為救亡圖存,康有為、梁啟超等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為挽救民族危難,19世紀末,義和團進行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1;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中國人民的五四運動;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進行了英勇的抗日戰爭。(答出其中四點且言之有理即可)(2)國旗、國歌、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志和象征,神圣不可侵犯;國旗、國歌和國徽代表著國家的尊嚴,是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尊重愛護國旗、國歌和國徽是每一位公民的法定義務。(意思相近即可)(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意思相近即可)(4)示例1:中華兒女自古敬仰精忠報國、以身許國、家國天下等愛國行為和精神。在中華民族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不懈奮斗。示例2: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符合題意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摸底考試文科綜合試卷.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